“节节高声”:一个创新样本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音乐新人评榜的方式,整合各大唱片公司资源,既经济又引人注目,是“整合一切为我所用”的创新精神的完美体现。
  就一首歌是否“口水”,担任首席音乐官(CMO)的著名音乐人高晓松与一位90后助理音乐官激烈辩论着。90后义愤填膺地说:“印象中,就是你的歌,翻来覆去唱‘同桌的你’,人家这叫口水,我觉得你才叫口水。”高晓松马上不客气地回击:“90后因为长期在网上阅读和听东西,从来不把人家的话听清楚就下结论。”
  火爆的场面,连同首席音乐官、助理音乐官这样新潮的头衔,都出现在湖南卫视一档名为《节节高声》的音乐节目里。该节目前三季打造了一张“华语流行音乐电视新锐榜”,制片人廖珂对此也颇为自得,称其为“赤裸裸的原创”。这位《超级女声》的原创者,试图以彻底告别过去的方式来操作节目,“这个节目就是要去掉固有的印记,离超女远一些”。
  
  创意,整合一切为我所用
  2008年9月,廖珂离开天娱传媒,回到湖南卫视,更早之前,他在湖南广电的地面频道湖南娱乐频道做音乐节目。此番卫视研发中心希望做一档与音乐相关的节目,廖珂筹划着将节目做成音乐评榜的形式。
  《节节高声》一开始就将目标锁定唱片公司新人。组过乐队,又做了多年音乐节目的廖珂,对音乐行业有深刻的认识。确定方案前,他多次到北京,几乎与所有唱片公司的老板进行了交流,了解老板们的兴奋点,也倾听老板们的苦衷。近年来,国内唱片业越来越不景气,唱片销量更是江河日下,唱片公司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和渠道推广旗下歌手,能够有机会在湖南卫视展示新人,自然十分乐意。借此,唱片公司还可以检测哪类音乐、哪些艺人在市场上能够得到更大的认可。
  唱片业萎靡不振,各类音乐榜单也是良莠不齐。中国尚无一个完全客观的音乐榜单,那些标榜以纯客观数据为标准的榜单,背后多多少少都有商业的力量在起作用。事实上,大多数音乐榜单依照的还是主观标准,许多榜单背后都是评审团队在评定音乐。以评审团队来评榜,难免有被操控的嫌疑,公众看不见整个评榜过程,暗箱操作就存在空间,买榜、贿选、争奖等负面消息一度令音乐榜单们公信力尽失。
  两项因素叠加,《节节高声》找到了机会。电视节目如果将音乐打榜过程完全呈现在观众面前,无疑能够赢得普遍信任,而榜单诞生的过程,既是关于音乐的秀,也是关于音乐的辩论会,本身就是一件吸引眼球的事情。通过音乐新人评榜的方式,整合各大唱片公司资源,既经济又引人注目,可以说是对整合一切为我所用的创新精神的完美体现。
  
  落地,强大的执行力
  《节节高声》从立项到播出,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在这段日子里,廖珂的17人团队,完成了前期策划、沟通唱片公司、选择歌手、挑选主持人、录制节目、剪辑编排等琐碎而复杂的工作,表现出极强的执行力。
  最初的一个月时间,节目组都在寻找有趣而且能够为大家认可的客观评榜标准,但中国唱片业并没有真正的权威数据能够为榜单提供支持,廖珂想到,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全面颠覆原有的游戏规则。音乐本是极度私人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果将个人喜好放大到极致,让一个人来决定音乐的好坏,结果又会怎样?
  节目组请来知名的音乐制作人和创作艺人(如高晓松、小柯、张亚东等人),任命他为首席音乐官(CMO),赋予他完全独裁的权力,拥有评榜的唯一最终决定权。歌手演唱完毕,他会立刻作出评点,好或者不好,原因何在,一目了然。节目舞美也突破了传统舞台的一面式布局,采用360°环形舞台的创意,表演者站立当中,观众环立周围,形制上很像国外的小型音乐会。大多数时候,歌手是沉默的,他们专注于自己的演唱。有不同意见时,唱片公司的发言人会为旗下歌手辩解,助理音乐官(乐迷、支持者)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看法,甚至激烈回击,一如文章开头。很多时候节目展示的不只有音乐,还有关于音乐的思想、理念和智慧,节目的层次感因而更加丰富。
  廖珂是制定赛制的高手,《节节高声》的赛制简洁而缜密。规定九周为一季,九家唱片公司的歌手轮流打榜,每一季的第一周都有9人参加,当场CMO(CMO不固定,可以轮换)决定6首新歌在榜,3首新歌暂停评榜一周。第二周开始每周固定6人参与,由当场CMO决定3首新歌在榜,3首新歌暂停,3组暂停新人暂停评榜一周后,下周继续评榜。每场周播节目(除每季第一周外)产生3首本周在榜歌曲,在榜次数最多的单曲成为季度金曲(名额不限),并入围年度候选金曲。自“音乐电视”播出以来,这档节目成为电视推荐原创音乐的又一最佳实践,现场音乐加现场互动,中间埋伏观点交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次极为大胆的创新。
  2005年,廖珂曾经被湖南广电派到英国培训3个月,学习电视节目的创意与创新。当时他是带着疑问去的,为什么英国同行有那么多好创意。他发现,英国电视创意的生成很多都是自下而上,那里有很好的机制,有完善的渠道保证创意从开始到付诸实践。《节节高声》这档节目则表明,湖南卫视已经初步具备自下而上的创新环境。
其他文献
本专题插图·彩瞳插画  编者按:我们正身处一个谈判的时代,然而放眼全球,随着各方利益越来越复杂地交织,因谈判失败而错失良机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谈判之道,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修炼。本期“谈判专题”中,几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吴建伟教授谈论了参与者众、协调成本高的复杂性谈判的应对之道;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客座教授、巴黎索邦大学社会学教授盖伊·奥利维亚·福尔(Guy O
期刊
图·李湘文    真正导致员工敬业度低下的是集权造成的压抑。大多数公司都是由CEO往下逐级授权,普通员工没有决策权,甚至无权反抗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独断专行的主管。  全球的公司都在用尽一切常规办法削减成本——裁员、削减资本支出预算、缩减管理费用。诚然,这些措施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公司若要彻底解决效率低下这个问题,就要大力消除目空一切、傲慢专横的老板带来的巨大的隐性成本。  韬睿咨询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
期刊
图·李湘文    比亚迪模式的成功无非验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企业必须依据自己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生产模式。手工替代资本投入对于比亚迪而言是合适的,但是对于一家资金雄厚、生产高度单一产品的企业则未必。  由于英国从中世纪以来手工业都比较发达,且有完整的行会制度以及“学徒法”,在熟练工人的储备上几乎是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比拟的。但从19世纪后期开始,英国的制造业地位逐渐受到“美国生产体系”的冲击。 
期刊
学会从混乱局面中寻求意义,学会解构事实,然后依照更有意义、更有用、更富有成效的方式再组合在一起。这是领导力的关键要素,需要观察力的训练。    先知在《摩西五书》的最后一部分《劝诫篇》中告诫我们:如果你要“看得见”,就要学习怎么看;如果你要“会看”,就要学习如何观察。斯特肯和卡特赖特在《观察的实践》(Practices of Looking)一书中则敏锐地指出:“观看(seeing)是我们在日常生
期刊
设定最后期限不光是圈定某个日子,更要设定行动目标,然而也会出现谈判双方到了期限还难以达成协议的情况,这时要揣摩对方的真实意图。不妨借鉴一下发生在微软和雅虎之间的故事。    最后期限的故事  2008年2月1日,微软宣布以溢价62%,即每股31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市场普遍认为这一价格颇为诱人,雅虎应该接受:但不到2周后,雅虎以其价值被严重低估为由拒绝了微软的出价。接下来的3个月里,雅虎把微软的收购
期刊
图·李湘文    央企EVA考核体系的引人,是一场从企业管理理念到管理模式、从运行机制到经营者切身利益以及国企产权委托代理关系的深刻变革,甚至可以说是一场企业管理的革命。  2010年伊始,国资委发布了最新的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办法。新办法中,“EVA(经济增加值)”这一考核指标将取代“净资产收益率”,与“利润总额’’一起成为出资人对央企负责人进行考核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这两个指
期刊
搞了多年国企改革的A省城建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呜,新官上任后原本想大刀阔斧干一番事业,不料前任留给自己的却是大量的沉疴积弊一内部寻租泛滥,多元投资失败……自己欲下狠手整改,却遭遇重重掣肘。素有想法和决断的他,这回却被一张无形大网束缚住,动弹不得。他所遭遇的,正是所谓“国企体制的深层次问题”。  春节长假后刚没几天,A省城建集团公司董事长孙鸣刚走进办公室,桌上电话就响起来了,接起来一听,原来是自己的顶头
期刊
尽管财务数据可以作为某种标准来衡量公司的成功,但却不能真正造就星巴克的成功,最起码,我不这样认为。作为一名商业领袖,我的追寻从来不仅仅局限在获胜或者盈利上,我更渴望打造出伟大而永恒的公司帝国,这就意味着要在盈利与社会良知上找到平衡。没有哪家企业可以在惠及业务链上每个环节的相关人之前就先满足股东。对于我们,这就意味着要尽最大的努力,庄重地对待每个人,无论是咖啡农还是咖啡师,是顾客还是四邻。我明白,要
期刊
《中欧商业评论》(CBR):有人把湖南的电视人称为“湘军”。那咱们就从湘文化开始聊起吧。你认为湖湘的地域文化和湖南电视今天在全国电视界所取得的地位,有怎样的关系?也就是说,你如何看待湖南电视成功背后的文化作用?  张华立:湖湘文化在过去,不好的东西多于好的东西。但当今一些学者把湖湘文化的“心忧天下”拎出来,作为当代现实的一种文化指导和历史传承,有指路明灯的效果。任何文化、任何理论体系,其实是要支持
期刊
后哥本哈根时代的到来之快、对全球传统地缘政治格局改变之复杂也许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问壁垒的破解、欧洲普世主义气候、王张的日益汹涌,都在暗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如何融入全球气候民,王,恐怕才是决定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资源空间的关键。新的开始,既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会后的无奈结语,也是国际环境组织的愤怒呼喊。  事实上,就在令会场内外代表和抗议者精疲力竭、犹如无尽头马拉松式的哥本哈根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