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非常荣幸的参与到这场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经过一学期初步实践,我的感受就是“美术课变得活跃了,小朋友们变得更加有兴趣了。”实际上这正是我们老师希望见到的。记得在以前我们也曾这样尝试过,但因为思想和大环境的约束,总觉得那些尝试只是蜻蜓点水似的,感觉到缩手缩脚的。现如今,大环境被营造出来了,我们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去实践。下面我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与同行分享。
一、课程的变化
今天的美术课,脱离了升学考试的压力,就不会背上分数的包袱,这也为我们去改革实践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因为我们的美术课要的并不一定是表面的分数,而应该要的是兴趣,要的是创新,要的是责任!所以,我们今年的课程已不在是单一的为了画像而画的“苏式”绘画课,也不再是为了把一件手工做得细致而去强迫学生耗费大量时间的手工课。而我们今年的第一课是锻炼学生自我介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的做“树叶”的手工课。这在以前看来,这可能有些偏题了吧?可这样的课就比以前老师单纯的去告诉学生你的这片树叶要这样或那样做才“像”的美术课要生动有趣得多,老师教起来也要开阔得多。以前我们根本就是把一件事锁定在某一状态上,因为这样会让我们的孩子慢慢的走进死胡同。比如说:《大家画》一课在内容的设置上一改以往的一课一内容,一国一本书的呆板状况,而是在一课里设置几种内容,如:有雪地画,水泥地面画,水画等内容。这就为老师教学提供了灵活的素材,你就可以根据本校的客观条件进行灵活的教学。比如,我校就不可能進行雪地画,而水泥地画又有点破坏我们的校园卫生。为此我们就选择了水画进行教学,结果同学做起来非常的有兴趣。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因为不合作水很快就会蒸发了)。既爱护了环境,又锻炼了学生。把这在以前只是孩童们无意识游戏中才能出现的情景移植到我们的课堂中来,这就连我们的孩子们都感到有些意外。
二、作业的变化
今年的美术课堂作业,也一改以往单一,尽力向客观现实靠齐的评价机制。比如,这一期的一节手工制作课《看谁飞得高》这是一节制作飞机的课。在以往,可能是谁做的和我们现实飞机接近,谁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而现在却是谁的最不接近现实飞机,谁的应该是最具有创造力。做完以后,还会留一课时的时间,让同学们做一次试飞比赛。那就是谁的最新颖,又飞得最“高”。谁的飞机应该就是较好的,这样不把一件作业评价死,也有利于鼓励孩子的信心,增加他们的自信度。
教材的变化,作业的变化,也给在座的每一位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去探索的东西也还很多。比如,改革是已经开始了,教材也发生了变化,但还有很多配套的设施并不完善,教材的编写也并不十全十美,因为毕竟还是一国一本教材的方案,这样就会出现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还有就是好多教学工具需要学生自带的这个问题,就会出现种种原因带不齐的情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就是,改革不仅仅只是改变的设施、教材,而更应该改变的是观念。我认为这个太重要了。但是要改变谁的观念呢?我觉得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学校领导的、教师的、家长的、学生的全都要改变,如果我们真的按教育的“三个方向”去做的话,那就不会出现“时间加汗水”,“重考试科目轻非统考科目”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家长从不过问孩子的“音、体、美、劳、思、”的情况。有的即使偶尔一问,开口就是“你画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哟!”记得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我很难想象,一位只会数学的老师会把数学课上好!”这其实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们一些老师和学生偏科的情况。但是,要改变观念又是最困难的。因为几十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机制下的教育观,岂能说改变就改变。他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证明,只有我们的探索被证明是对的了。这样要改变就更具有说服力了。其实这就给我们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先从我们自身做起。加强业务学习,多参照教育发达地区(包括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本地实践,先改变我们自身的观念。只有当我们的观念是新的。你教给学生的知识才可能是新的。你给家长交流的观点也才可能是新的。
总之,面对今天的课程,面对今天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亲近自然并结合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对事物有了兴趣,爱迪生才由学母鸡孵蛋开始,一步步钻研探索,最后终于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也正因为有了兴趣,才有了郑扳桥无竹不入人居之说,可见兴趣对人的发展、社會进步的重要。
最后,我根据本期的实践,对这次新课程改革提出自己的希望。希望教材更人性化;希望上级部门、各级领导对教师的要求更符合教学的客观实际;希望教师、学生、家长之间更和谐、宽容、理解;希望教学设施更配套。我也希望自己能在这次课改的浪潮中,做一滴小浪花,为我国、我校的课程改革做出微薄的贡献!
一、课程的变化
今天的美术课,脱离了升学考试的压力,就不会背上分数的包袱,这也为我们去改革实践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因为我们的美术课要的并不一定是表面的分数,而应该要的是兴趣,要的是创新,要的是责任!所以,我们今年的课程已不在是单一的为了画像而画的“苏式”绘画课,也不再是为了把一件手工做得细致而去强迫学生耗费大量时间的手工课。而我们今年的第一课是锻炼学生自我介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的做“树叶”的手工课。这在以前看来,这可能有些偏题了吧?可这样的课就比以前老师单纯的去告诉学生你的这片树叶要这样或那样做才“像”的美术课要生动有趣得多,老师教起来也要开阔得多。以前我们根本就是把一件事锁定在某一状态上,因为这样会让我们的孩子慢慢的走进死胡同。比如说:《大家画》一课在内容的设置上一改以往的一课一内容,一国一本书的呆板状况,而是在一课里设置几种内容,如:有雪地画,水泥地面画,水画等内容。这就为老师教学提供了灵活的素材,你就可以根据本校的客观条件进行灵活的教学。比如,我校就不可能進行雪地画,而水泥地画又有点破坏我们的校园卫生。为此我们就选择了水画进行教学,结果同学做起来非常的有兴趣。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因为不合作水很快就会蒸发了)。既爱护了环境,又锻炼了学生。把这在以前只是孩童们无意识游戏中才能出现的情景移植到我们的课堂中来,这就连我们的孩子们都感到有些意外。
二、作业的变化
今年的美术课堂作业,也一改以往单一,尽力向客观现实靠齐的评价机制。比如,这一期的一节手工制作课《看谁飞得高》这是一节制作飞机的课。在以往,可能是谁做的和我们现实飞机接近,谁就会得到老师的表扬。而现在却是谁的最不接近现实飞机,谁的应该是最具有创造力。做完以后,还会留一课时的时间,让同学们做一次试飞比赛。那就是谁的最新颖,又飞得最“高”。谁的飞机应该就是较好的,这样不把一件作业评价死,也有利于鼓励孩子的信心,增加他们的自信度。
教材的变化,作业的变化,也给在座的每一位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我们去探索的东西也还很多。比如,改革是已经开始了,教材也发生了变化,但还有很多配套的设施并不完善,教材的编写也并不十全十美,因为毕竟还是一国一本教材的方案,这样就会出现一些“水土不服”的情况。还有就是好多教学工具需要学生自带的这个问题,就会出现种种原因带不齐的情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就是,改革不仅仅只是改变的设施、教材,而更应该改变的是观念。我认为这个太重要了。但是要改变谁的观念呢?我觉得应该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学校领导的、教师的、家长的、学生的全都要改变,如果我们真的按教育的“三个方向”去做的话,那就不会出现“时间加汗水”,“重考试科目轻非统考科目”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家长从不过问孩子的“音、体、美、劳、思、”的情况。有的即使偶尔一问,开口就是“你画的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哟!”记得曾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我很难想象,一位只会数学的老师会把数学课上好!”这其实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我们一些老师和学生偏科的情况。但是,要改变观念又是最困难的。因为几十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机制下的教育观,岂能说改变就改变。他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证明,只有我们的探索被证明是对的了。这样要改变就更具有说服力了。其实这就给我们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先从我们自身做起。加强业务学习,多参照教育发达地区(包括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本地实践,先改变我们自身的观念。只有当我们的观念是新的。你教给学生的知识才可能是新的。你给家长交流的观点也才可能是新的。
总之,面对今天的课程,面对今天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亲近自然并结合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和保护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对事物有了兴趣,爱迪生才由学母鸡孵蛋开始,一步步钻研探索,最后终于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也正因为有了兴趣,才有了郑扳桥无竹不入人居之说,可见兴趣对人的发展、社會进步的重要。
最后,我根据本期的实践,对这次新课程改革提出自己的希望。希望教材更人性化;希望上级部门、各级领导对教师的要求更符合教学的客观实际;希望教师、学生、家长之间更和谐、宽容、理解;希望教学设施更配套。我也希望自己能在这次课改的浪潮中,做一滴小浪花,为我国、我校的课程改革做出微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