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小偷”的阴影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m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留守儿童;意象对话;习惯性偷窃
  案例背景:来访者小松,男,小学五年级学生。因经常偷窃,管教无效,由父母带来咨询。父母外出务工多年,初中文化水平。
  
  一、父母的困惑
  
  小松母亲说,从四年级开始,孩子就开始偷东西,原来是偷手表、mp3、mp4、收音机等小件物品,现在发展到偷钱、手机。我们不断地向失窃者赔礼道歉,丢尽了脸面。他还有一个特点,如果没有抓到“现形”就死不承认物品是他偷的。他的房间每天都紧锁着,谁也不让进,不知道他在捣鼓什么。孩子小小年纪,怎么就成为讨厌的小偷呢?
  小松的父亲说,由于生活所迫,夫妻俩四年前就外出务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照看。由于出了这样的事,孩子再不管教就毁了,去年他妈妈就留在家中。但她爱唠叨,使用打骂方式使孩子脾气变得暴躁。
  
  二、“管不住自己”的孩子
  
  初见小松,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很有灵气的孩子。我把好的感觉告诉他,并且认为他不是“小偷”,“拿东西”肯定有其他原因。小松显得有些紧张,像做错事的孩子在接受质询。
  我打消小松的顾虑,表示帮助他的意愿,而且谈话是保密的。
  小松说,读一年级的时候爸妈就外出打工。现在,妈妈在家照看。我一般只拿好玩的东西,拿钱只拿姑姑和妈妈的,而且只拿一部分。钱用来上网、买工具、买电子零件。拿姑姑的钱是因为她老在妈妈面前批评我,我是在报复她!希望她因为钱被偷而别回老家来。我把东西拿来是用来拆,拆了再组装,我的房间都是电器修理的工具、电线等,回到家里就一个人在房间玩,谁也不让进。
  当问到除了用“拿”的方式处理问题之外,还有什么更恰当的方法时,小松列举了四种:一是到废品收购站低价买自己喜爱的东西;二是向大人索要他们不需要了的电子产品;三是和城里的“表哥”分享或借用奢侈品(学习机、电子玩具等);四是向父母要求提高“零花钱”的数额,自己到电子商场购买所需。
  我肯定小松的想法,称赞他的聪明和手巧……
  
  三、意象对话显奇效
  
  (一)原理:意象对话技术是由朱建军教授在90年代初创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技术,其特点在于治疗者使用不经解释的象征性意象与被治疗者进行心理交流,从而了解被治疗者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并可通过诱导新意象加以解决。有心理障碍的来访者或患者在进行想象时,想象出的意象的内容可以以象征性的方式反映出其基本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冲突。而心理咨询师可以诱导他们改变心理意象,达到消除心理障碍的目的。
  (二)咨询过程:咨询前,教会来访者深呼吸的技巧,以及意象对话的想象方法。
  咨询师:请放松,别紧张,听我说,根据我的语言去想象。现在闭上眼睛,我们来尝试深呼吸:吸气——呼气,吸气——呼气……想象你是一颗种子,静静地躺在一片柔软的沙子里。下雨了,你听!听到了吗?仔细倾听“唰唰唰唰”的雨声。晶莹透明的雨滴,轻轻地流淌在你的额头上,温暖包裹着你。种子发芽了,嫩芽向周围慢慢伸展,伸展,穿过沙地,穿过雨林,穿过高山,穿过山谷……
  来访者的身体反应:小松的眼皮剧烈地跳动着,身体开始缓慢地左右摇晃,在恍兮惚兮中进入空灵、静谧的世界。
  咨询师:现在,你面前有一条路,一直通往一座森林房子前,你嗅到野花的芬芳,听到百鸟的鸣叫,空气清新。你看到了什么?
  来访者(一分钟之后):是一座森林别墅,很豪华。别墅的铁门很大,很宽,有只狼狗在门口蹲着。嗯,它瞪着我看,我很害怕!
  咨询师分析:狗的特点是对主人忠心,对敌人凶狠。它常常被用来象征道德、自我约束、自我要求和纪律或者精神分析心理学所说的超我。狗是防贼的,所谓贼,就是内心中那些不合乎自我道德的欲望和念想。狗是平日人们所说的良心。来访者在“狗”面前感到颤栗,说明他的良知未泯,不恰当的行为因“超我”的监督而心理失衡。
  咨询师:你去和狗对话,它很通人性的。你对它说:我只是想进去看看,主人邀请过的。
  来访者:我试试看……它答应了,摇着尾巴,退到角落去了。
  咨询师:好,调整呼吸,慢吸——慢呼,把注意力放在呼吐气上,把恐惧、压力等负性情绪都呼出去。感觉呼吸平稳了,你就勇敢地走进去。仔细观察别墅周围的情况。
  来访者:进入大门后,有个很大的花园,花园里有五颜六色的花,蝴蝶和蜜蜂在飞来飞去。房里好像没人,非常安静。我看到一个大厅,亮着灯,门是玻璃的。可以进去吗?
  咨询师:门开着吗?如果想进去就去吧!
  来访者:门开着。大厅好漂亮!一座高大的落地钟发出清脆的滴答声,我只听到大钟的声音和自己的呼吸声。
  咨询师:看看大厅里的摆设,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来访者:厅里摆满玻璃橱窗,像大型超市的。里面摆放着非常多珍贵的物品:mp3、mp4、数码相机、摄像机、液晶手提电脑……好多,数不过来。
  咨询师:看到那么多你喜欢的物品,你可以尽情欣赏,别错过机会呢。
  来访者:我可以打开橱窗吗?
  咨询师:可以!你最喜欢哪一件呢?
  来访者:是一只镶满钻戒的手表!这正是我想要的……老师,我害怕,我害怕!
  咨询师:怎么啦?发生什么事?
  来访者:我把手表放口袋里了!突然,厅里的大灯变得非常刺眼,我睁不开眼睛。许多人围着我,有很多陌生人,也有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他们都说我是“小偷”,他们都在指责我(此时,来访者的面部表情很痛苦,额头渗出汗水,全身发颤)。
  咨询师:调整呼吸,慢吸慢呼五次,注意力集中在呼吐气上,把所有的委屈、害怕都吐出去……你可以向最年长的人求情。谁最年长啊?
  来访者:有一个白胡子老人。
  咨询师分析:白胡子老人代表智慧和权威,智慧老人的性格是宽容而达观的。引导来访者与老人对话是“社会化”的过程,是接受再教育的过程。长幼对话能起到很好的劝勉作用。
  咨询师:过去和他说话,他很慈祥的,会帮助你脱离险境!
  来访者:好,我过去……白胡子老人说:按照规矩,偷东西是要剁掉右手中指的!我不想被剁手指呀!(来访者在催眠中伸出了右手中指,右手非常紧张而发抖,能听到他的牙齿叩击的声音,双眼渗出泪水)
  咨询师:你请大家原谅,向他们保证再也不偷东西了,承诺从此做个好孩子。
  来访者(哭喊):请大家原谅我,我保证做个好孩子,我再也不偷东西了!
  咨询师:现在白胡子老爷爷说什么?
  来访者:白胡子爷爷说,再给我一次机会,再犯就剁手指!
  咨询师:记住老爷爷说的话了吗?接下来该做什么?
  来访者:把表放回去!……老师,人都突然消失了!他们去哪里呢?
  咨询师:你是好孩子,只要不拿别人的东西,他们就不出现。仔细听听,天地间都回响着你的承诺:再也不偷了,做诚实的孩子!你跟着老师重复这句话。
  来访者:再也不偷了,做诚实的孩子!再也不偷了,做诚实的孩子!
  咨询师:记住你的承诺,记住刚才大家围着你的画面,记住那种屈辱的感受。记住了吗?
  来访者:记住了,我再也不敢偷拿别人的东西了!
  咨询师:好!下面我们将要结束这次咨询了,我会将你唤醒。下面你慢慢走出大厅,穿过花园,迈出大门,从远方回到我们的咨询室。现在我从“5”数到“1”,每数一次你都觉得清醒些,数到“1”时把眼睛睁开。醒来之后,你会头脑清醒,心情愉悦,精力充沛;你会有更强的自制力。好,我开始数数:5-4-3-2-1,把眼睛睁开,深呼吸三次。
  通过治疗,小松说,每当想拿东西时,“剁手指”的场面和承诺立刻会“蹦”出来制止他的想法。由于小松年纪尚小,考虑到“血淋淋”场面有可能出现负性作用,比如恐惧、晕血等,这些恐怖场面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我适时停止意象对话。此后的咨询,辅以“呼吸调节”“认知治疗”等方法。经过小松父母的反馈,效果是明显的。
  咨询结束时,我送给小松一大堆女儿不用了的小电器,还给他几部损坏了的手机。后来在跟踪咨询效果的回访中,小松告诉我,他修好了手机,给父亲用了。我好奇的是:小小年纪的他是凭什么修好手机的呢?也许这就是创造力,一种自然的天赋。
  看到小松的转变,我很有成就感,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小学生的咨询!
  
  点 评
  对小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本案例中,咨询师以“欣赏”的姿态接纳来访者,以挖掘“闪光点”来开启孩子幼小心灵的一扇窗。案例采用意象对话疗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诱导技术,通过特定情境来强化“拿东西是要受到惩罚”的信念,帮助来访者建立新的行为方式。非常可贵的是,案例非常翔实地记录意象对话的整个过程,简单、实用、有效,对广大中小学心理辅导老师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不足之处在于,咨询师虽然意识到治疗潜藏着的副作用(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但在如何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这种作用上关注还不够。
  点评人:温华盛,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福建省首批中小学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龙岩市高中政治学科温华盛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上杭一中教研室副主任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二中学,龙岩,364200)
  编辑/何 妍 吴九君 终校/李益倩
其他文献
〔关键词〕高中生;师生关系;认知疗法;简快心理疗法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涵,16岁,汉族,重点中学高二女生。小涵是班里的语文科代表,学习成绩较好,为此她感到骄傲。小涵自述与同学表面上关系不错,但在交往过程中她感觉自己是局外人,好像和她们交不了心,认为女孩子不好相处,因此喜欢和男孩子玩。小涵很喜欢语文老师,但是觉得语文老师对她的关注和重视不够,同样是答疑,语文老师对别的同学很耐心,有眼神的交流,
期刊
〔编者按〕众所周知,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虽然与其他家长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本刊记者就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教师教育子女的优势和劣势这一问题专访了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9-0010-03    记者:王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教师的生活方式一般都比较有规
期刊
〔关键词〕心理辅导;亲子关系;家庭治疗    一、个案背景  小海,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非婚生子。父亲与法定妻子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四人居住在香港;母亲与前夫有一女孩。小海幼年时,父亲与小海母子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父亲住在香港,小海母子住在深圳,父亲开始是每周,后来是每月一次前来看望小海母子。小海对父亲的香港身份比较骄傲,但是父子感情不是很深。在小海二年级时,父亲与母亲分手。之后,母亲、姐
期刊
〔摘要〕幸福是外部事物对主观内部进行“刺激—反应”的心理过程表现,由此产生各种“心理效应”现象。影响幸福的因素不仅包括人的基本需要,还有其他诱因,而最主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了解幸福的“心理效应”现象,有助于幸福感的建构,也有助于对人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幸福;心理效应;现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9-0007-03    一、对幸
期刊
九月属于收获,九月属于教师,继九月上半月刊推出“教师的专业成长”专题之后,本期我们特别策划和编辑了“教师的幸福感”专题。幸福是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特殊活动,教师必然是通过自身来改变学生、发展学生,而改变学生的前提是自己的成长、发展,不断提高改变学生的能力。我们常常发现:一旦教师体验到专业成长和教学成功的幸福,便会自然远离职业倦怠。  什么是教师
期刊
〔关键词〕中职生;主题班会;感恩教育  【活动目的】大人的忙碌,家庭的变故,社会的影响,使得大多数90后的中职生情感价值观还不够成熟。他们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内心孤独,待人冷漠,处事草率,行为偏激,思想上也就缺乏了感恩意识,缺少了对自己乃至对社会的责任感。为此,我们将用“一棵苹果树”的故事作为引子,向全校师生展开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希望中职学生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并能从中感悟到:感恩,
期刊
〔关键词〕工作小结;心理教育;实践探索    到2010年底,我已是一名在一线工作了20年的中学心理教师了。我于1991年从南京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本科毕业,2004年获得教育管理专业的教育学硕士学位,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1991~1994年,我回老家靖江斜桥中学,改行教初一、高一英语和初二历史,做了一年班主任。1994年,调入南京五中,在初中部工作四年,1998年以后一
期刊
【关键词】家长会;家长;心理伤害  【家长会目标】  1. 认识家源性心理伤害现象。  2. 引导家长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家教能力。  3. 掌握消除家源性心理伤害的方法,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家长会重点】  启发家长识别家源性心理伤害现象。  【家长会难点】  了解消除家源性心理伤害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用于家庭教育之中。  【适用年级及课时】小学生家长会,建议用两课时。  【会前准备】  1.
期刊
〔关键词〕高中生;适应不良;心理辅导    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    一个秋意正浓的下午,心理辅导室的电话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电话的另一头是一位母亲焦急的声音:“老师,求您帮帮我家小帆好吗?她吵着要回老家,我急得不得了,今天刚买好火车票准备赶往上海,麻烦您能不能找她谈一谈,先稳住她,我马上赶来……”  于是,高一女生小帆进入了我的视线,“老师,您好!”走进心理辅导室之前小帆先大大方方地打了个招
期刊
〔关键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以学校的每一天造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坚持不懈的教育信念。它包含着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教育平台与机会?怎样去培养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了什么样的人?“学校的每一天”的状态,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境界。“造就”就是“教育”,就是如何去研究、思考和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教育策略;如何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在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