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变”,我“创新”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505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承知识,更要传承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变式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维变通性,使学生兴趣盎然而又行之有效地进行创造性工作,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变式教学;思维;创新
  变式教学对思维动机的激发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的起点始于认知的動机. 没有兴趣,就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更谈不上深入思考和创新. 因此,《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建立合理的数学训练系统;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变式教学正是立于一个简单基点,对命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转换,引导学生进入思维的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使他们总处于似曾相识却不完全相识的思维情境中——似乎已经抓到谜底,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找到;一切似乎都在眼前,一切又很遥远. 正是这种两难的状态,使学生陷入欲罢不能的思维状态,大大地提高他们思维的热情和探究的积极性,为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
  变式教学对思维广度的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维的广度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特征. 因为只有想得多,学生才能想得快,想得灵,想得准. 这说明思维的广度是思维深度及灵敏度的基础. 实践证明,“变”能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不受现有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假设,求新求异,自主进行开拓性思维.
  例3 华师大版第二十五章第一节课后练习有这样一道题:请你与你的同学一起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测量你们学校楼房的高度. 布置作业时,笔者把楼房改成了旗杆. 第二天,笔者根据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将学生的做法归纳为了如下几种(如图7~图11,每个图代表一种方法).
  小结 以上五种方法,都以刚刚学完的相似为出发点,但是学生思维的发散却呈喇叭状. 这五种方法涉及五种不种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点,学生的思路沿着五个不同的方向展开. 变式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思路,使个体思维有效地打开,使学生的思维更为广阔、全面. 这已经不是“知”的教学,而是一种“法”的锤炼. 通过这种法的交流、丰富和融合,学生完成了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变,死的知识变成了活的智慧. 同时,以新知为引子,旧的知识熟练地被运用,求异思维被发挥到了极致,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创造性活动. 在培养和强化良好思维品质的同时,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真可谓一举多得.
  变式教学对思维变通性的培养
  变通性是一种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对思维的求异、思变的思想,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 变式思想的实质就是在保持事物本质属性不变的前提下,不断寻求事物的外部形式的各种变化,也就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以便引导人们透过事物纷繁复杂的外部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或认识,因此,变式教学对思维的变通性有着深刻的影响.
  数学变式教学,采用改变对象的表现形式,如题设与结论互换,图形位置、形状、大小等变化,最终使学生掌握那些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因素,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变式能将数学中各种知识点有效地组合起来,从最简单的命题入手,不断变换问题的条件和结论,层层推进,不断揭示问题的本质,从变化中寻找规律;通过构建有价值的变式进行探索研究,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索“变”的规律,使知识点融会贯通.
  在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变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条件变式、思维变式来锻炼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一)条件变式
  所谓条件变式,是指变换题目的条件,以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揭示题目的本质. 其主要包括条件弱化、条件强化、条件与结论互换等三种形式. 用这种变式进行教学,能使学生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积极探索,掌握“姐妹题”甚至一类题的解法. 通过解题,提炼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等,从而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探究创新.
  小结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因此,在教学中抓好了思维的变式训练,就抓住了教学过程的关键和核心.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思维变式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不仅可以探测某些问题的解题方向,找到解题途径,还能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从思维品质角度来说,思维变式还可以通过正确引导学生逆向思维,使学生对问题的本质掌握得更清楚,从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双向性和批判性. 开展变式教学要求教师一方面努力创设启发、引导的问题情境,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运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求知欲,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个体的内在需要和追求,成为学习主体表现自我的自由方式. 此外,开展变式教学还要求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总结,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组织好变式训练.
  综上所述,教师在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课本例题、习题解答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变式训练,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应将“变式”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时刻渗透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
其他文献
2007的春学期,不管你是否愿意,《爱如茉莉》一定走进了你的教育生活。在学校或其他场合参与教研活动,你肯定少不了会听到这一课。泰州市青年教师赛课,六人中竟有三人看上了这朵洁白香远的“荣莉”。就像好莱坞大片必需的“悬疑、惊悚、爱情”等元素一样,《爱如茉莉》也具有现在一般公开课课文所需要的元素:“含蓄、有情、细节”。含蓄让课堂具有了可供挖掘的思想深度;有情可以熨帖人心(学生,包括听课教师),让课堂具有
[摘 要]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历程中,再次被高度重视. 2016年7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总框架公之于众,将社会实践作为其中三大核心素养之一,另外两大核心素养都与实践生活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渗透生活元素是学生成长和教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  [关键词] 生活;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学生
2006年,苏州《城市商报》的一篇专稿《轻松跳级又获数学最高荣誉奖——苏州留学生钱晓晟的学习生活》成为苏州市民热议的话题。钱晓晟2004年从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初中毕业后前往澳洲,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和扎实的学科基础,直接就读阿德莱德Wooderoft College的11年级(相当于高二)。他各门功课成绩优异,还代表学校参加了Ausuallan MathematmsTrust组织的数学竞赛,获最高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曾经是一所寂寂无名的学校。建校三十载,在最近八年里,以令人目眩的速度,发展为武进地区的名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省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省体卫两个条例实施先进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和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  在奚亚英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坚持“优质教育平民化”的办学宗旨,秉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对教师的幸福负责、对学生的
学生用“好像”造句。低年级的小朋友会这样写道:“弯弯的月亮好像小船”;“妹妹的脸蛋好像红苹果”。比喻准确,语句通顺。可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写的比喻句竟然还是不外乎“天上的太阳好像个大火球”之类的言语。这就像学生在写一个人的外貌时用“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样千篇一律。这样的语言是僵化的,是没有生命的,每一个词句都不是学生心里所想,不是学生内心所抒发的言语,它缺乏情境性和对象感。  造句,不是简单的
阅读,是件美丽的事情。书就像广袤的草原,是心灵栖息飞翔的地方。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娜尔说:“我最初的故乡是书本。”  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课外阅读应是一个美妙的捷径:海纳百川才能学得广、学得深。至今,我还十分清楚地记得小学课文中关于鲁迅先生指导侄女周哗读书的一段场景:“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
火辣辣的七月  总有一处地方  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一封封邮件  一篇篇文章  都飘进一个大大的邮箱    于是就有了一年中  最美的一次心灵放飞  就有了一年中  最甜的一次梦乡  就有了一年中  最深情的一次守望    教海探航  这是充满智慧的文化苦旅  教海探航  这是鼓起风帆的思想远征  教海探航  这是源自实践的精神回响    咱们都是探航人  教育实践  永远怀揣的田野精神  教育探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语文课程的目标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建议“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兴趣”,并且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为有效实现这些目标,我尝试开发并实施微型美学课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加以渗透。具体的做法是:结合课文特点,补充美学类文章
[摘 要] 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常常陷入空泛,或认为其没有实际意义. 实际上,课程理念往往内涵丰富,只有在其得到教学实例的解释时,才能彰显其魅力. 在初中数学中,当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演绎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时,其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都有深刻的内涵. 对这些内涵的把握,也能有效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程核心理念;教
[摘 要] 文章通过改编两个正方形的旋转的实验探究题,研究一类正多边形与直角三角形、扇形等图形的旋转形成的重叠面积的变化问题,希望能对一线教师教学旋转相关知识有所启示.  [关键词] 正多边形;扇形;旋转;重叠面积;变式  正多边形是九年级学生熟悉的图形,由正方形的旋转拓展到正三角形、正五边形、正n边形的旋转,由特殊到一般地设计一些有规律的问题,通过让学生实践操作、猜想、证明、验证,让学生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