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那么学生一定会对朗读产生兴趣,也会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
【关键词】 朗读;示范;关键词句;插图;画面感;兴趣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 重视示范朗读,激发兴趣,导生入情
课上,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从而很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当中去。如在教《和时间赛跑》一文时,我上课时表情凝重,声音低沉,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范读中学生感受到作者因外祖母的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发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明白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并振作起来和时间赛跑。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二、 以“关键词句”为动情点指导朗读
课文中有些词句写得生动形象,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重锤敲打关键词句进而领会词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朗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诵读,理解段落从句子入手,理解句子则从词语入手,抓词句为引导读书的切入点。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第一段抓住“远近闻名、总觉得”,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学生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带着这样的感情去朗读句子,从而更好的朗读全文。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 以“插图”为动情点指导朗读
我们课文中的精美插图是文章重要内容的直观再现,教学中如果紧紧抓住这些插图,引导学生领悟图意,可帮助他们很好地体验文中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进行想象,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朗读起课文来自然就会了真情流露。我在教学《检阅》一课引导学生找中心句时:
师: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瞧,儿童队员正在通过主席台,整齐的队伍,矫健的步伐,自信满满,气势如虹,看到这样一支队伍,你想说什么?
生:他们很棒,很出色。
师:请你用文中的句子夸夸他们吧,边读课文边找一找。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是呀,观众和我们一样,都纷纷称赞博莱克(生说:这个小伙子真棒),都纷纷称赞儿童队员(生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引导学生感悟博莱克出色表现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时
师:(出示插图)你看到博莱克了吗?虽然他拄着拐,但高昂着头,挺着胸脯,走得多精神呀!谁能把他出色的表现告诉大家。
生:读第11自然段。
四、 引导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画面感
教学中一篇篇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文,都是作者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想象能力的一种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画面,置身于作品之中,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荷花》一课第3自然段中“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千姿百态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你能用“有的……好像……”说说吗?
学生充分想象,热烈地交流着:“有的荷花微微摇摆,仿佛在跳舞。”“有的荷花弯下腰,好像在鞠躬。”“有的荷花点点头,似乎在轻声细语。”“有的荷花侧着头,好象在深思;有的紧紧地靠在一起,似乎在说悄悄话。”“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荷花躲在荷叶背后,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师: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学生情不自禁地读着,眼前浮现着荷花的美丽姿势,陶醉于其中。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往往隐含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与品味的。精心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内涵与意蕴,让学生在语言精华处驻足鉴赏,潜心揣摩,反复涵泳,直至形成美丽的画面,才是语文阅读教学删繁就简,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五、 以引读的形式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在学生朗读前,给他们营造与朗读目标吻合的情感氛围,当他们的情绪已被默默牵引,直到在老师渲染的氛围中达到饱满的状态,那么有感情的朗读将成为学生此刻渲泻的需要,完全是一种自主的自然状态,呼之欲出。我教《检阅》一课中,在课文理解朗读后,写话前,是这样回顾课文的:
师: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同学们拿好书,和老师一起回顾这个故事,你们读人物的话和表现,老师来读其他的,注意听,老师对课文有改动。
师:波兰首都华沙准备欢庆国庆节,儿童队员在讨论参加国庆检阅的事,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左腿截肢的博莱克怎么办?
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
生: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下转第174页)
(上接第170页) 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师:队员们表示赞同。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国庆节到了,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生: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看着自信坚强的博莱克,人们由衷的称赞——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看着儿童队员对博莱克的尊重和关爱,人们由衷的称赞——
生: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看着整齐团结的队伍,人们再次由衷的称赞——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运用引读的方法便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复习。
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那么学生一定会对朗读产生兴趣,也会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
【关键词】 朗读;示范;关键词句;插图;画面感;兴趣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 重视示范朗读,激发兴趣,导生入情
课上,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从而很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当中去。如在教《和时间赛跑》一文时,我上课时表情凝重,声音低沉,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范读中学生感受到作者因外祖母的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一席话的启发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明白了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并振作起来和时间赛跑。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二、 以“关键词句”为动情点指导朗读
课文中有些词句写得生动形象,是文章中心思想的体现。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重锤敲打关键词句进而领会词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朗读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诵读,理解段落从句子入手,理解句子则从词语入手,抓词句为引导读书的切入点。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第一段抓住“远近闻名、总觉得”,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学生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带着这样的感情去朗读句子,从而更好的朗读全文。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 以“插图”为动情点指导朗读
我们课文中的精美插图是文章重要内容的直观再现,教学中如果紧紧抓住这些插图,引导学生领悟图意,可帮助他们很好地体验文中的意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文中插图进行想象,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朗读起课文来自然就会了真情流露。我在教学《检阅》一课引导学生找中心句时:
师: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瞧,儿童队员正在通过主席台,整齐的队伍,矫健的步伐,自信满满,气势如虹,看到这样一支队伍,你想说什么?
生:他们很棒,很出色。
师:请你用文中的句子夸夸他们吧,边读课文边找一找。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是呀,观众和我们一样,都纷纷称赞博莱克(生说:这个小伙子真棒),都纷纷称赞儿童队员(生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引导学生感悟博莱克出色表现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时
师:(出示插图)你看到博莱克了吗?虽然他拄着拐,但高昂着头,挺着胸脯,走得多精神呀!谁能把他出色的表现告诉大家。
生:读第11自然段。
四、 引导学生读出语言文字的画面感
教学中一篇篇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文,都是作者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想象能力的一种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画面,置身于作品之中,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荷花》一课第3自然段中“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千姿百态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你能用“有的……好像……”说说吗?
学生充分想象,热烈地交流着:“有的荷花微微摇摆,仿佛在跳舞。”“有的荷花弯下腰,好像在鞠躬。”“有的荷花点点头,似乎在轻声细语。”“有的荷花侧着头,好象在深思;有的紧紧地靠在一起,似乎在说悄悄话。”“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荷花躲在荷叶背后,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师: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学生情不自禁地读着,眼前浮现着荷花的美丽姿势,陶醉于其中。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往往隐含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与品味的。精心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内涵与意蕴,让学生在语言精华处驻足鉴赏,潜心揣摩,反复涵泳,直至形成美丽的画面,才是语文阅读教学删繁就简,柳暗花明的新境界。
五、 以引读的形式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在学生朗读前,给他们营造与朗读目标吻合的情感氛围,当他们的情绪已被默默牵引,直到在老师渲染的氛围中达到饱满的状态,那么有感情的朗读将成为学生此刻渲泻的需要,完全是一种自主的自然状态,呼之欲出。我教《检阅》一课中,在课文理解朗读后,写话前,是这样回顾课文的:
师: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难以平静,同学们拿好书,和老师一起回顾这个故事,你们读人物的话和表现,老师来读其他的,注意听,老师对课文有改动。
师:波兰首都华沙准备欢庆国庆节,儿童队员在讨论参加国庆检阅的事,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左腿截肢的博莱克怎么办?
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
生: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下转第174页)
(上接第170页) 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师:队员们表示赞同。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国庆节到了,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
生: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师:看着自信坚强的博莱克,人们由衷的称赞——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看着儿童队员对博莱克的尊重和关爱,人们由衷的称赞——
生: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看着整齐团结的队伍,人们再次由衷的称赞——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运用引读的方法便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复习。
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那么学生一定会对朗读产生兴趣,也会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