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例习题功能,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五严”规定的背景要求下,过去的“题海战术”,学生整天忙于解题,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只有利用有限的时间,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讲授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引,这样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灵活运用知识. 事实上,许多题目都是从同一道题中演变过来的,其思维方式和所运用的知识完全相同. 如果不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题论题,那么遇上形式稍为变化的题,便束手无策. 教师在讲解中,应该引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灵活变换,使之触类旁通.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功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由此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 通过“多解”并比较,找出既新颖、独特,又省时、省工的“最佳解”时,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证明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苏科版九上p29)
  我在讲解时,引导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1)平移一腰,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等腰三角形;(2)过上底的两个端点作高线,转化为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3)延长两腰,转化为两个等腰三角形. 这几种证法分别用到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等角对等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式的性质等,体现了知识的纵向、横向的结合;辅助线的添设也各有特色,展示了解决梯形问题的一般规律. 这样,对强化学生的解题技能、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一题多变,改变题目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也称思维的广度,是指思路宽广,富有想象力,善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后,若注意发挥例题一题多变,以点带面的功能,有意识地在例题基础上进一步改变题目形式,引申扩充,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对新问题的探讨,这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原习题) 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0,底边长为4,那么腰长为 . (苏科版八上p29)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3,底长为4;求周长. (考查逆向思维能力)
  变式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4,求周长. (前两题相比,需要改变思维策略,进行分类讨论)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 (显然“3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变式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变式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10. 请先写出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再在平面直角坐标内画出二者的图像. (与前面相比,要求又提高了,特别是对条件0 < y < 2x的理解运用,是完成此问的关键)
  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学生对三边关系定理的认识又深了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掌握通解通法,而又打破思维定式,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一题多变可以是改变或增加题目的条件,亦可以是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或是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申.
  3. 开放条件或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课本上习题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我在评讲时,常常创设新颖情景,展示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学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1)开放结论. 例如:教学(苏科版九上p130)“切线长定理”时,在例题3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已知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AB与OP相交于点D,根据已知的条件,写出四个或四个以上不同类型的结论.
  (2)开放条件. 例如:教学(苏科版八下p99)三角形相似条件,在例3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如下两个问题:判断△ABC与△A′B′C′相似,可添加什么条件?
  a. ∠A = ∠A′ = 100°,添
  b. AB = 2,BC = 4,A′B′ = 3,B′C′ = 6,添
  通过开放条件或结论,不仅打破了学生思维定式的限制,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
  综上所述,课本上的不少例习题内涵丰富,对强化双基,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有极大的潜在价值.在课本例习题的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题目的特点,挖掘其丰富的内涵,多给学生创设思维活动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观察、比较、猜测、引申、拓宽等思维训练,这不仅能把已学知识点串成线,线联成网,组成知识面,使学生解一题明一路,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可以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形成思维的创造性,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数学课教學中,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高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只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而这种科学精神无法靠强制灌输,只能在自主中产生,在发现中体验.“问题式”教学就是让学习者置身于“问题”之中,使“学习”、“任务”和“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问题教学;问题设置;问题延伸  高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在于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在于为其养成科学的精神,而这种科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主渠道,在人的培养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仍是今天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都知道,每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实施有效教学尤显重要.课堂教学有效性开展,不能仅仅只局限在课
【摘要】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常见于直线形中,在曲线形——圆中也偶有所见.然而,也有以二次函数图像为背景的图形变换,它的一些性质与直线形的图形变换有许多相通之处.  【关键词】二次函数;图像;变换  直线形的图形变换性质对于抛物线的变换同样适用,只不过抛物线的旋转在初中阶段只能研究旋转k180°(k为自然数)的情形.  二次函数y=a(x+m)2+k的图像被平移、轴对称、旋转时,图像的形状不变
摘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是数学新课程基本的出发点,为了给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礎,在练习设计的改革上,要立足于这个出发点,本文根据我自身教学实践及研究,探讨了新课标理念下巧设数学课堂练习。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练习    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练习,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老师掌握教学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体验的中心,就能在打爆皮质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相反。则不能唤起情感活动,主体必然对它漠不关心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由具体的情景所决定的,生动良好的情景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感召力,电影、电视艺术中往往创造一种“感情激调”,用以增强艺术感染力课堂教学与其有相似的艺术特点。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应以兴趣为基础,并应
【摘要】“几何画板”适用于数学很多章节的教学,通过这个“个性化”的面向学科的平台,学生可以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和数据、猜测并验证数学结论等,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进行数学实验的环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把握学科的内在实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几何画板;自主学习;数学实验    新教学大纲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对勾函数是高中数学阶段中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函数,利用对勾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有关最值等问题显得简捷而准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形象生动
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远远多于初中数学。而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课堂。有效地促进学习。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即营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是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的生成,须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