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不仅是幼儿发展的场所,也是教师成长的基地,教研不只是为了幼儿发展而作为落实教学计划的保障,同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研方式的创新已成为当前不可或缺的新课题。在传统的教研活动中,专题研讨、相互观摩、实践评析是传统的活动形式。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教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深深感到教研应该是一种专业的对话,应在传统教研模式中不断创新。由此,我们尝试探索“非正式组织”这一新颖的教研方法,全面提高教师教研水平与效果,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
一、关注教学内容的本质和内涵,用非正式组织解决教研的困惑
教研主题“如何让表演活动走进幼儿的生活”是教研探索和追寻的问题,幼儿天生爱表演,爱模仿,喜欢把自己纯洁的内心世界无私地展示给大家,那么我们应该给幼儿搭建怎样的平台呢?我们采用视频回放的方式来进行话题讨论,一段段真实的视频成为我们研讨的工具。
观察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无拘无束的表演空间。从选择剧本、分配角色、开始化妆到进入排练,整个过程都是完全自主和有序的,幼儿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忘记台词互相提醒。他们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演绎着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我们惊奇地发现,在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维持下的幼儿活动是如此自如,如此开心,如此有序。虽然他们的表演是那么稚嫩,但是他们却如此激情饱满,俨然一副小导演的样子。经过观看视频我们也发现了问题:幼儿在角色表述中差异很大,有的幼儿朗朗上口,有的幼儿结结巴巴,我们通过区域互访时的非正式教研碰撞,针对问题对照视频交流思路,寻找方法。以截取的视频为话题,且在区域互访时有交流,教师们在发言时,围绕问题内容展开,不偏离话题,从而将问题引向深入,乐意在自己的实践中寻找方法,这种非正式教研组织方式使教研活动得到了实质性的效果。经过研讨,大家总结如下:帮助幼儿深读细研剧本,提供情景型教学方式,掌握故事中人物对话的关键词,反复复述;结合丰富的延伸活动,为幼儿营造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带着任务走出来,用语言交流,学会介绍自己,与成人对话互动,锻炼幼儿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二、互换教研主持人,让非正式组织激活正式教研的灵魂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子课题,深入研究,反复尝试,在一次次的活动和自由对话中寻找方法,总结经验,归纳梳理,带着收获和问题分别主持教研活动。
研讨话题选择应该以幼儿为主,这是由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决定的。另外当教育性与有趣性放在一起时,应请将有趣性放在第一位。
三、业余时间聊一聊,让非正式组织为正式教研做铺垫
形式一:进行有主题的“聊天”
围绕一天的教学实际来聊,在聊天中澄清许多原本模糊不清的观点,激发很多意想不到的点子,教师们在聊天中学会自我反思与开放自己,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教学中的经验,促进共同成长。通过每位教师在主持教研前的尝试、探索、聊天和查阅资料等这些非正式形式为正式教研的主持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使教师们提高了自信,丰富了经验,在传递研讨话题的同时给自己增加了能量,在主持教研时能够让自己用审视、分析、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学技能。且每一位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也必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与独特的风格,呈现出各自的主持个性。这种非正式组织为促进正式教研的开展作了铺垫,展现了教研活动的独特魅力。
形式二:开展阅读沙龙活动
所谓沙龙就是体现轻松,教师们可以带上自己活动中的照片,用甜美的聲音,动情的语调讲述,与大家分享快乐体验和收获。对于年轻教师,她们有个性、有思想,能独立思考,我们应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充分利用他们的强项,鼓励个人的探索活动,并竭尽所能给予支持,帮助大家成长。另外在分享中,许多问题随时而生,又在交流中解决,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研讨过程。
形式三:开展自荐式开课与邀请式听课
为了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变以往公开课的指派式为自荐式,将开课的任务要求告知教师,让教师自愿报名参加,调动了自荐教师的开课积极性,避免了因指派而产生的抵触情绪。让教师把这些当作挑战自己、展示自己、激励自己的机会,逐渐树立“我要锻炼,我要发展”的自觉意识。
四、邀请家长参与教研,用非正式组织将正式教研推向一个新的起点
如在教研主题“如何让表演活动走进幼儿的生活”中,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家长进行亲子阅读,我们分批进行了亲子小剧场的表演活动。幼儿的表演世界是怎样的,他们所感受的真正快乐点在哪里?为此教师们决定把自己当做幼儿亲自排练节目,体验了节目中的种种情景,从选择剧本、选择服装到排练进行体验,切身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其中模仿秀、童话剧、情景剧这三种亲子表演,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大家都争先恐后报名表演,但是家长的回应似乎比幼儿弱了一点。我们经过研讨,决定邀请家长走进并参与我们的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有意邀请参加这三种亲子表演的家长以及各班的家长参加,在研讨中,我们首先请参加表演的家长讲述了他们在家里排练节目的情景,接着我们播放幼儿在幼儿园区域互访时的表演视频,让大家比较幼儿在家和在园不同的表现状态。观看完视频之后我们将教师分为三组,家长可分别加入到各组中,针对两个问题用图表的形式呈现研讨的结果。在教师的专业引领下,在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下,研讨进入了高潮,家长们的感受和想法,教师的经验和方法在这里融合、互动、交流、碰撞……
经过研讨,一张一张图表展现出来,每组代表讲解交流。
用鱼的身体做图形把问题分成上下部分,用鱼泡泡表示各种观点,这样一目了然,亲子表演的好处大于自主性表演,可见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平衡轮的图示,用星星、月亮及各种几何图形的标注,分析出幼儿在表演中喜欢的环节,从而使我们更加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家长参与非正式教研组织中,家长们意犹未尽,教师和家长的智慧在这里真实碰撞,环节清晰,层层递进,家园配合成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这种碰撞不但使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幼儿的活动、幼儿的心理解读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教师们通过与家长的互动,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今后的教研确定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教研以交流为重点,围绕“非正式组织”这一新颖的教研方式,营造学习型文化中心,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质内涵,充分调动了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挖掘了教师的潜在价值,引发教师自身的发展期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激励教师不断自主发展,从而体现专题教研活动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我们通过对教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深深感到教研应该是一种专业的对话,应在传统教研模式中不断创新。由此,我们尝试探索“非正式组织”这一新颖的教研方法,全面提高教师教研水平与效果,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
一、关注教学内容的本质和内涵,用非正式组织解决教研的困惑
教研主题“如何让表演活动走进幼儿的生活”是教研探索和追寻的问题,幼儿天生爱表演,爱模仿,喜欢把自己纯洁的内心世界无私地展示给大家,那么我们应该给幼儿搭建怎样的平台呢?我们采用视频回放的方式来进行话题讨论,一段段真实的视频成为我们研讨的工具。
观察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无拘无束的表演空间。从选择剧本、分配角色、开始化妆到进入排练,整个过程都是完全自主和有序的,幼儿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忘记台词互相提醒。他们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演绎着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我们惊奇地发现,在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维持下的幼儿活动是如此自如,如此开心,如此有序。虽然他们的表演是那么稚嫩,但是他们却如此激情饱满,俨然一副小导演的样子。经过观看视频我们也发现了问题:幼儿在角色表述中差异很大,有的幼儿朗朗上口,有的幼儿结结巴巴,我们通过区域互访时的非正式教研碰撞,针对问题对照视频交流思路,寻找方法。以截取的视频为话题,且在区域互访时有交流,教师们在发言时,围绕问题内容展开,不偏离话题,从而将问题引向深入,乐意在自己的实践中寻找方法,这种非正式教研组织方式使教研活动得到了实质性的效果。经过研讨,大家总结如下:帮助幼儿深读细研剧本,提供情景型教学方式,掌握故事中人物对话的关键词,反复复述;结合丰富的延伸活动,为幼儿营造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带着任务走出来,用语言交流,学会介绍自己,与成人对话互动,锻炼幼儿的自信心和应变能力。
二、互换教研主持人,让非正式组织激活正式教研的灵魂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子课题,深入研究,反复尝试,在一次次的活动和自由对话中寻找方法,总结经验,归纳梳理,带着收获和问题分别主持教研活动。
研讨话题选择应该以幼儿为主,这是由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心理发展决定的。另外当教育性与有趣性放在一起时,应请将有趣性放在第一位。
三、业余时间聊一聊,让非正式组织为正式教研做铺垫
形式一:进行有主题的“聊天”
围绕一天的教学实际来聊,在聊天中澄清许多原本模糊不清的观点,激发很多意想不到的点子,教师们在聊天中学会自我反思与开放自己,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同分享教学中的经验,促进共同成长。通过每位教师在主持教研前的尝试、探索、聊天和查阅资料等这些非正式形式为正式教研的主持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使教师们提高了自信,丰富了经验,在传递研讨话题的同时给自己增加了能量,在主持教研时能够让自己用审视、分析、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学技能。且每一位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也必定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与独特的风格,呈现出各自的主持个性。这种非正式组织为促进正式教研的开展作了铺垫,展现了教研活动的独特魅力。
形式二:开展阅读沙龙活动
所谓沙龙就是体现轻松,教师们可以带上自己活动中的照片,用甜美的聲音,动情的语调讲述,与大家分享快乐体验和收获。对于年轻教师,她们有个性、有思想,能独立思考,我们应鼓励他们积极表达。充分利用他们的强项,鼓励个人的探索活动,并竭尽所能给予支持,帮助大家成长。另外在分享中,许多问题随时而生,又在交流中解决,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研讨过程。
形式三:开展自荐式开课与邀请式听课
为了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变以往公开课的指派式为自荐式,将开课的任务要求告知教师,让教师自愿报名参加,调动了自荐教师的开课积极性,避免了因指派而产生的抵触情绪。让教师把这些当作挑战自己、展示自己、激励自己的机会,逐渐树立“我要锻炼,我要发展”的自觉意识。
四、邀请家长参与教研,用非正式组织将正式教研推向一个新的起点
如在教研主题“如何让表演活动走进幼儿的生活”中,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家长进行亲子阅读,我们分批进行了亲子小剧场的表演活动。幼儿的表演世界是怎样的,他们所感受的真正快乐点在哪里?为此教师们决定把自己当做幼儿亲自排练节目,体验了节目中的种种情景,从选择剧本、选择服装到排练进行体验,切身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其中模仿秀、童话剧、情景剧这三种亲子表演,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大家都争先恐后报名表演,但是家长的回应似乎比幼儿弱了一点。我们经过研讨,决定邀请家长走进并参与我们的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有意邀请参加这三种亲子表演的家长以及各班的家长参加,在研讨中,我们首先请参加表演的家长讲述了他们在家里排练节目的情景,接着我们播放幼儿在幼儿园区域互访时的表演视频,让大家比较幼儿在家和在园不同的表现状态。观看完视频之后我们将教师分为三组,家长可分别加入到各组中,针对两个问题用图表的形式呈现研讨的结果。在教师的专业引领下,在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下,研讨进入了高潮,家长们的感受和想法,教师的经验和方法在这里融合、互动、交流、碰撞……
经过研讨,一张一张图表展现出来,每组代表讲解交流。
用鱼的身体做图形把问题分成上下部分,用鱼泡泡表示各种观点,这样一目了然,亲子表演的好处大于自主性表演,可见家庭教育在幼儿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平衡轮的图示,用星星、月亮及各种几何图形的标注,分析出幼儿在表演中喜欢的环节,从而使我们更加真实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家长参与非正式教研组织中,家长们意犹未尽,教师和家长的智慧在这里真实碰撞,环节清晰,层层递进,家园配合成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因素。这种碰撞不但使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对幼儿的活动、幼儿的心理解读也有了前所未有的认识。教师们通过与家长的互动,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对今后的教研确定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教研以交流为重点,围绕“非正式组织”这一新颖的教研方式,营造学习型文化中心,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质内涵,充分调动了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挖掘了教师的潜在价值,引发教师自身的发展期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激励教师不断自主发展,从而体现专题教研活动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