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创作实践主要以“微电影”为主,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不容小觑,当然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在这个全媒介时代,广播电视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也无法保持沉默,那么我们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应做出怎样的调整,本文仅从微电影创作思考了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模式问题。
  关键词:微电影;实践课程;教学模式
  当前,微电影市场在我国越发火爆,视频网站每天都能收到几百部网友上传的微电影作品。由于它成本微、篇幅微、制作微,因此也成为高校大学生创作的主要类型。从2006至2013年,我校学生获得全国各级DV创作、微电影创作奖项多达三十余项。2012年,我院教师在“吉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申报了“基于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微电影创作”项目,在如此丰富的创作实践的基础之上,作为专业教师,结合我校学生的微电影创作,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备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总结。
  1 学生作品常见的类型
  (1)剧情片。学生进行DV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就是选择题材,进行剧本创作,但是因为学生们与社会接触不多,缺少丰厚的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因此,在题材选择上相对较单一,主要集中于校园题材,特别是校园爱情故事,这类作品大多以平视的角度讲述校园里的风花雪月,可以说是学生们情感体验的一种折射,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爱情”自古以来就是文学艺术永恒的话题,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学生们的这类作品在内容上多是“爱我的人我不爱,我爱的人不爱我”,表现的多为这种你来我往的纠缠,作品境界不高,不仅没有升华爱情,反而使作品陷入小情小调的窘境。在学生作品中,剧情片比重较大,从题材上看除了爱情故事,还有心理惊悚片、黑道片,虽然题材广泛了,但是脱离现实生活,带有明显的模仿痕迹。不过也有一些作品是以校园题材为出发点,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校园,而是把故事的讲述与社会上的热点话题相结合。例如,有部作品选择四级作弊现象,并探讨了当下社会的诚信问题,体现了创作者的理性思考。
  (2)纪录片。这类作品从选题到拍摄,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纪录片创作》这门课,在老师的指导和要求下,学生们也创作了大量的纪录片,在课程结业考试答辩时,我发现部分学生走入了纪录片要表现边缘人生活状态的误区。因此,一味追求戏剧性、传奇性的题材,而忽略了纪录片的本质。不过,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观赏了大量优秀作品,并且在剪辑技术上得到了提高,而且在音乐与画面的配合上花了心思。
  2 教学与实践结合
  学生当中不乏真正热爱创作的,但大多数是被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缺少自觉性、主动性,这是艺术创作的大忌。因此,我们的教学就应该多思考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
  教学模式过于理论化,实践与理论脱节,不适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实验环境等问题的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验课仍然采用封闭式教学,学生的实践局限于课堂。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设计好的项目进行。教师设计好的实验项目虽然有它的科学性存在,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这样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谈不上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电视节目创作中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很好的帮助。
  尤其要谈到写作类课程,在今天这样浮躁的大环境之下很少有学生能静下心来搞原创剧本,而且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写作是弱项,要想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何况剧本创作技巧性强,难度更大。因此,学生作品中剧本匮乏是普遍现象,这就导致翻拍、重复、雷同的作品比比皆是,即使是原创剧本,也因学生水平有限而使剧本较为薄弱,缺少新意。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课程安排上大一到大四都有专业写作课,从基础类写作到剧本创作,循序渐进,在教学上应该加大训练量,在课堂外加大作业量,指导学生进行基础文体的写作,掌握写作技巧,特别是为影视剧本创作奠定基础。
  3 创作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我们是地方院校,处于相对封闭的城市,对于行业内的发展现状不甚了解,对于其他兄弟院校学生的创作缺少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其次,学生专业知识基础薄弱,尤其是文学功底的欠缺,使得剧本写作的探索性、思想性不强,部分作品在叙事上存在硬伤,生活体验与感悟不足,挖掘深度也做得不到位,有的片面追求“真实再现”,许多琐碎的内容、和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也被拍摄下来,画面杂乱,逻辑性不强。再次,微电影创作还基本处于“自娱自乐”的状态,或是在老师要求下按部就班地完成,或是为了参加比赛获得奖项进行目的性创作,缺少创作的自觉性。因此,作品多是短时间内仓促完成,制作粗糙,艺术探索不够,多为流于形式的应景之作,缺乏新意。我们希望学生多做艺术探索,在题材选择上更加丰富。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实行强强联手,当有了好的创意之后,应主动加强与文字功底强的同学合作,精心打造剧本,然后联手创作,互相配合,取长补短,也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另外就是要大量的观摩优秀作品,分析导演的创作意图,拍摄技巧,研读剧本。还要与专业课教师反复沟通,听取意见。
  4 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课教学创新模式构建的思考
  通过学生微电影作品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也应引发我们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1)本专业的很多课程,诸如电视摄像、摄影艺术与技术、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编辑、电视节目制作等,都带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其专业性质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学生进入这个专业学习,学习成绩的好与坏,成功与否,是需要用学生广播电视节目创作能力的高低来衡量的。因此,实验课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所占地位非常之高,必须对实验课现行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专业特性。
  (2)实验课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设计的理念发生了变化,课堂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实践学习一般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基础性实验。这种类型主要是对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实验设备操作方式的学习,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使用。一种是验证性实验。这种类型在学生掌握了节目创作技术流程与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验课教师设定的节目创作主题,对实验项目所进行的复习性学习,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有关摄像构图、角度、机位设置、布光和电视画面编辑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一种是创作性实验。在这种类型的实验中,教师不设定实验项目,由学生自主选题、策划、采访、拍摄和制作,利用课外时间开放实验室设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创作的片子中考察學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创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指导教师还可对学生的创作过程进行跟踪指导,适时做出实验记录,指导学生的创作,并在作品完成后组织学生观摩点评,做出实验总结。
  参考文献:
  [1] 李育林.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 李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的“形态构成”课程实验教学[J].艺术探索,2010(1).
  [3] 李英春.关于加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2).
  [4] 刘新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状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5).
  [5] 杨莉.电视编导教学改革[J].大学教育科学,2005(6).
  [6] 陈卓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
其他文献
摘 要:当今时代是一个以视觉图像为中心的时代,摄影、电影、绘画、建筑、设计、雕塑、多媒体等都在互为激荡汇流。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摄影艺术可以除照片这一基本形式外,还可以以影像、多媒体、装置等媒介形式去呈现。更注重观念性和跨媒介、跨领域合作,呈现视觉、听觉、触觉相融合的跨学科交叉新面貌,使摄影产生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摄影;跨界;融合;多元化  2014年4月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展——《2009年
期刊
科学事业迅速发展,众多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被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现象也就是近50年的事。飞速发展的科学事业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层次上飞跃,同时让我们的精神生活层次达到了另一个崭新平台,享受着感官至全身的刺激。跟随着科学的脚步,艺术设计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历史性的变革,数字媒体应景的诞生了。人类对未知世界发起了无尽的探索和追求,从而获取到新的知识,不同的思维方式,更完善的
期刊
摘 要:自20世纪中叶,电视作为一种影像媒介,在全球迅速普及开来,进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媒介的意义。伴随着便携式手提摄像机的出现,艺术家开始利用录像这种新的媒介进行艺术创作。早期的录像艺术大多是艺术家用它作为行为艺术的一种记录手段,后来由于对影像艺术理解的加深,单屏录像显然受到形式上的局限,它在叙事和空间表现力上已经不能够完全支撑起艺术家的观念。于是伴随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的扩展,
期刊
摘 要:原始人类通过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大脑制作出了各种造型的陶器,并在陶器上装饰着形象各异的花纹,透露他们那原始又懵懂的图腾崇拜。  关键词:陶器;泥条盘筑;平地堆烧;仿生造型  中国——世界上最早烧制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制陶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手工业,陶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它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极为密切。中国先民把黏土塑造成各种需要的造型,烧制成不同种类的生活器物,从此解决了人类
期刊
摘 要:林风眠作为中国近代画坛的一位杰出艺术家,他的艺术态度单纯而专注,他的艺术精神温柔而坚强,他的艺术方式简洁而有力,他深受中西方艺术的影响,不落于俗套,不居于形式,坚持自己的表达,坚持自己艺术道路的前进,他是一位纯真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既缺乏活动家所需要的对变化着的环境有灵活的应变力,也没有要主持画坛、令群英拜服的领袖欲。他对于艺术的热情和坦诚,对于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已足以让他在
期刊
摘 要:关于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心》研究遍及古今中外,但以小说《心》中主人公的孤独感为研究对象却很少,本文旨在理解小说《心》的基础上,对主人公先生及K的性格、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考察身上所带的孤独感。  关键词:心;先生;K;孤独  笔者去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入接触了日本社会及日本人,感触颇深。于是阅读了描写日本人内心世界的小说《心》,从小说中寻找到了自己留学期间所感受到的东西——日本人孤
期刊
摘 要: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艺术文化追求,书法亦是如此。历代书法名家刻苦练习,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更高境界的书法艺术修养,可叹我华夏今时不同往日,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早已将书写这一技能抛之脑后。书法艺术也随之黯然地失去了她耀眼的时代光辉,现今人群之中已罕有练习书法者。因而随着近代的一批书法大家的相继逝去,中国百年间再无引领时代风华的书法大家出现,实在可悲可叹。使得笔者为寻找书法之中的美
期刊
摘 要:今天,全世界各地的商店都把橱窗作为宣传商品、传达信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窗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销售的需要,橱窗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橱窗不仅是促进商业销售的重要途径,也是代表国家商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各式各样的橱窗不仅给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还带给人们愉悦的购物体验。本文以福州市橱窗广告为例,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研等方法对福州市橱窗广告的总体概况以及在橱窗广告设计上存在的
期刊
摘 要: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各大中小城市新建或改建了大剧院或影剧院。文章以贵州省北京路影剧院为例,从文化传承和服务大众的角度分析省市级影剧院的经营理念和服务模式。  关键词:影剧院;经营管理;大众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
期刊
摘 要:地域文化是景观设计的主题和灵魂,也是校园景观区别于其他的特色所在。校园景观的独特之处还在于校园是专门的育人场所,育人的意向性要求景观本身包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景观之中,打造精品校园景观。本文以湖南科技学院校园景观为例,阐述了高校校园景观现状和永州地域的文化特色,并通过校园景观设计原则、要素表现,解读永州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的运用,以提升校园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