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在创新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教育的目的是造就一大批富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搞好学校体育,对提高民族素质、改善人民的健康、形成健美的体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新一轮的教改也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任务之一。
  关键词:体育 教学 个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来抓。教师与学生要建立合作互动的关系,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少竞技化、多趣味性的运动项目;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
  体育教学的特点也决定了其过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理想场所。以下是本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几点做法:
  一、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
  我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了有限的选项教改实验,即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每节体育课中除按大纲要求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正常教学外,还根据场地、器材等条件安排几个项目供学生选择练习,学生在完成第一教学任务外,可在教师提供的项目中选择1—2个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主动的、积极的手段去实现学习目标,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安排上肢力量练习,如果要求学生都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看似组织严密,其实有的同学量不够,有的完不成。同样的练习,如果把统一做引体向上改成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有的做引体向上,有的做斜身引体向上,有的做水平悬垂臂屈伸,同样练俯卧撑也考虑抬高手的位置或抬高脚的位置的俯卧撑,全体学生都能在一个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中进行切合自己实际的练习,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满足,培养了学生的锻炼能力。
  三、学生个体的发展
  由于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体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很大,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制定等都不能搞一刀切,要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自己的目标,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的快乐。
  第一,设定阶段目标。
  我们可以把体育课的总目标设定为多个中间层次的目标,每个中间层次的目标又可分为若干具体的目标。这样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去实现目标,当达到一个具体目标时,又有一个新的目标摆在前面,从而唤起学生不断地向更高目标进取的愿望。
  第二,采用“练习——测验——比赛”的循环方式进行体育课的教学。
  首先可从练习开始,经过模拟测验、练习比赛,最后以正式比赛或测验结束。这样的程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要让学生参加到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活动。每次课都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练习,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第四,要建立建全各种体育兴趣小组。
  在体育课教学之外,要建立健全各种体育兴趣小组,组织相关的竞赛活动,提供学生个性特长展示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四、学生能力的培养
  1.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身体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实践,以健康为目标的学校体育应努力满足学生的身体活动实践,上课提倡教师精讲。
  2.重视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能力是指如何把学到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应用到身体活动中去。例如有氧运动能提高人的心肺功能,其中耐久跑就是很有效的一种练习方法,但如果让学生反复绕着操场跑道跑,他们是不太情愿的。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越野跑、定时跑、让距离跑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多练自己感兴趣的能经常坚持的运动项目。
  3.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发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五、根据学生的性格类别,组合学习小组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主体性,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多变。如分组练习可按水平分组、按兴趣分组、按性别分组,还可采用合作分组、友情分组、随机分组、同质分组等形式。教师的教学也应更多地采用引导式、启发式、协商式等形式。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性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性格类型同样会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在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分析、注意加强学生思想中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创造性等方面个性的发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想中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其他文献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样也给教师们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我有幸参加了几次新课程培训,经过培训,使我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及时地改变了教育教学观念,并从中得到了锻炼。  下面就简单地谈一谈我在教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时的一些想法。  一、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
期刊
作为老师,我很庆幸,孩子们的很多表现总能触动我的心弦,让我在生活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活、在生活与感悟中享受成长。  细细回味,与学生牵手的日子里,有茫然、愤怒、心疼,但更有欣慰、惊喜和感动……尤其是那次不寻常的班会,我不得不惊叹于孩子们那敏捷的才思和深厚的情意。  “老师,为了打乒乓球,陈涛又与邓义兵打架了!”今年四月的一天,有同学气愤地向我报告。  陈涛一直是我们班问题最多的同学,他拥有殷实的家庭
期刊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学习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相对于语音、语法而言,词汇是最关键也是最耗时的一部分,英语词汇教学始终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许多初中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更是缺乏对英语词汇的有效学习。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词汇教学应该得到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对教师来说,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并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词汇的方法和使用词汇的策略,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
期刊
最近,一些调查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在回答“遇到困难怎么办”时,97%的中小学生想到的是找家长或老师,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等等。此外,众多的报刊杂志上也常常登载某优等生因一次考试失利而轻生、某学生承受不了老师的一次批评而离家出走的事件。  这些真实的事例和数据表明,现在不少学生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震惊之余,人们不能不认识到培养青少年增强自信心、摆脱脆弱
期刊
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要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其核心理念。针对学生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性的发展,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传授知识、复习巩固、灵活运用这一系列教学任务的同时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良好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是学校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学习科目,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当,或者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生英语基础差,英语学习一直处于一个弱势状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在笔者看来,学生单靠自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习英语,想要学好英语有很大的困难,作为教师,我们要多总结学习方法、学习规律,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英语教学经验,简要谈一
期刊
【背景】  牛津版小学英语以图文并茂的故事形式呈现各单元教学内容,但是各单元的故事并不是非常完整的、语言复杂的叙述性的故事,而是生活化的且主要以语言结构在有一定情节和语境的故事中多次复现的人物对话。这就决定了教师应从一个新的视角研读教材,设计和实施教学,即开展“基于故事的英语教学”。这也就是说,从单元学习之始,就要通过以故事为载体的学习进行语言输入,在学故事的过程中呈现语言知识,强调学生对故事的理
期刊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还明确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点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多媒体教与学的手段,有助于英语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寓教于乐;有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自
期刊
小学体育课中变化最频繁的是课的组织,一堂课组织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的效果和质量。  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常受天气场地等不定因素的干扰。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
期刊
摘 要:在农村工作二十年来,一直从事班级管理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跟踪研究,发现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寻求管理办法,调动小学生的自主意识,从而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优化。(1)小学班级管理要循序渐进,做到程序性;(2)个性发展的群体性;(3)培养宽容与合作的品质,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4)确定发展目标的可及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5)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