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中的成长故事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B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简介】
  《书中谜》是一部失踪的梅尔维尔手稿
  一个孤身从澳洲来到纽约的少女
  文学史的悬案与少女的身世之谜
  还有让这一切追寻与成长发生的神秘书店……
  18岁的女主角罗斯玛丽刚刚丧母,千里迢迢从塔斯马尼亚岛只身飞到纽约,大都市里她唯一的归属是一家书店:拱廊书店。她在书店工作,在这个书堆如山、与世隔绝的书之迷宫中,她认识了一群稀奇古怪的人:脾气古怪的老板、慈爱的变性人收银员“珍珠”、无所不知的非文学区专员奥斯卡,以及主管图像书区的胖男子亚瑟。为了一本梅尔维尔的书稿,拱廊书店开始改变,书店成了一座城市的缩影,秘密与揭发、失去与寻找、学习与成长,当然还有爱与背叛……
  【作者简介】
  雪瑞登·海伊,书店工作者,并在家乡澳洲和纽约从事出版业。拥有班宁顿学院写作与文学硕士学位,并在帕森设计学院教授写作。在纽约生活了20年使她对纽约著名的传奇二手书店The Strand的描写引人入胜。
  【经典选读】
  初入拱廊
  一个迷宫般的城市正等着我,期待我的融入。为了摆脱忧伤,我故意走进熙熙攘攘的人群,让自己彻底淹没在茫茫人海中。最初的日子里,我只身一人,生活过得毫无章法,乱糟糟的什么也做不成,更无法预见未来。除了标志性的帝国大厦和克莱斯勒大厦(我的剪贴簿中有它们的图片),周围都是陌生的建筑。但即便是熟悉的建筑,一旦真正矗立在眼前,我竟也不认得了。我总是忘记吃饭,常常一整天也不开口说一句话,就算有,也不过是礼节性的道谢或者是简单的询问。比如说,请在我的茶里加点牛奶可以吗?我的声音听上去怪怪的,好像不是自己的。没有人和我说话,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这种状态有的时候会给我带来一种原始的快乐,这就是所谓的自由吧。而更多的时候,我会感到一股恐惧,全身瘫软无力。那时候我还不明白,强烈的情感往往在你精神最恍惚的时候突然向你袭来。
  但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方寸大乱。我不停地提醒自己,商店橱窗里的那个年轻女孩真的是我啊。她孤单一人,没有人等她回家,但她真真切切地活着。橱窗里映出她的身影,一头狂野的红发冲天而立,仿佛受到了惊吓一般。
  我需要钱,需要工作,需要了解我的未来。以玛莎华盛顿旅馆和第二十九大街为中心,我在附近沿着环形路线不停地探寻。除了自己的脸,我在这座城市里寻觅着某种熟悉的东西,一种陌生中的熟悉感。
  凑巧的是,我住的地方刚好位于纽约服装区的尽头。玛莎华盛顿旅馆周边的街上有很多经营小配饰的供货商店,小店铺的橱窗一个挨着一个,里面摆满了各式的帽子、假发和手提包,还有亮闪闪的贴花和各式各样的小东西。虽然母亲不在了,但我在纽约的第一个住处竟像是母亲亲自为我挑选的一样。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母亲、“神奇帽坊”和弗伊斯工坊,还有我熟悉的澳洲大陆都远在世界的另一边,但它们的影子却出现在纽约,我的周围。
  我走得更远些,有好几次路过拱廊书店,但从来没有在意过它的存在。拱廊可是全城最大的一家二手书店。那时我还不知道,拱廊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收藏了许多失传的书稿:可能是在市面曾经出现但已遗失的书,或者是从未在市面上出现过,但一直有人想收藏的书。我当时还没读过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作品,只知道他是位著名的作家(查普斯书店的藏书虽然有限,但还是有些名著的),对于珍贵手稿的价值也不大清楚。我以为所有的书店都大同小异,是我熟悉的样子,但拱廊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当时,我已经彻底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力,所以,直到最终站在拱廊里,置身其中的时候,我才发现它的魅力如此之大,令人无法抗拒。
  拱廊的魅力毋庸置疑,但那天的拱廊让我感受更多的是亲切。走进书店,我仿佛走进了自己收藏的明信片世界,走进剪贴簿中的某张照片。我恍然入梦。拱廊在我的魔法中骤然现身,将我无以言表的渴望织就成一幅画。
  走进看似普通的大门,高耸的屋顶呈巨大的弧形一直向书店里面延伸,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向上找寻,找寻更高更远的天边。当然,这只是人们的错觉罢了。穹隆高耸,深不可测,俨然是人的头盖骨形状(两者都是圆顶,用来储藏知识)。这么小的一个入口,里面竟然别有洞天。真奇怪,我怎么会神差鬼使地走到这里来呢?
  是了,拱廊书店本身就是一座城市,一座岛屿。我们总是对书店有所期待,而拱廊却代表着我们最原始的渴望。第一次到拱廊,纽约在我的心中变得真实起来。拱廊书店如同一座人口众多的城市,堆积如山的书籍就像形形色色的纽约客,虽然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实际却各司其职,如同蜂房里忙碌异常的蜜蜂。我已经逐步体会到了城市生活的熙来攘往,但是在拱廊,这种忙碌是具体的,可以计算的。查普斯经常对我和母亲说,书籍是摆在书架上的灵魂。在拱廊的确如此,这里的书是有生命的,它们鲜活地从书中走出来,坐在我的面前。
  我走到一张堆满书的桌子旁,把手放在离我很近的一摞书上,仔细聆听着,等待着。就是这里吧,我对自己说。一个开始,一个新的起点。我一定要在这里工作,一定。我这么说不是出于自信,而是决定孤注一掷。这么想着,我把自己也吓了一跳。
  我在柔和昏暗的灯光下四处张望。和我想象中的一样,拱廊书店的摆设既简陋又随意,局部看上去很有条理,但整体上简直是一团糟;书店里很脏,没什么人,但偶尔会听到某种刺耳的声响;书堆得老高,高得已经开始向某个看不见的中心倾斜。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我属于这里。阳光透过两扇脏兮兮的窗户照射进来。阳光中,灰尘飞舞。顾客的头顶上方挂了一串硕大的灯泡。灯泡是用一根沉重的锁链连在一起的。灯泡的光线很暗,但有很好的聚光作用。
  我转头看了看书店狭小的入口,确认外面的世界依然是六月底常见的艳阳天。但在书店里却感觉凉爽,时间概念也渐渐模糊。
  我沿着书堆之间狭窄的通道侧着身子一步步往前挪,每次只能前进几英寸,尽量避免撞倒那一堆一堆的书,只敢靠着露出成排书脊的书架。我在一个垫高的平台前停住了脚步,这里是狼藉中唯一的一块绿洲。一个小个子男人坐在橡木围栏后面,那里是全店的最高处。他正在给旧书估价,但动作之严谨,会让你觉得他是读经坛上的神父。他面前的橡木桌上,一块铜制名牌熠熠放光,对着顾客。上面写着:乔治·派克,店主。
  派克动作熟练,而且不停地重复。他的左手边摆了一大摞书,派克从上面拿起一本,皱了皱眉头,仔细察看装订的地方是否有撕裂或者刮痕,然后飞快而优雅地翻到扉页,扫了一眼版权说明,用拇指压着,把整本书从头翻到尾,合上书,然后重新翻回到第一页,取下夹在耳后的铅笔,轻轻地在书的右上角处涂写着什么,仿佛在镶金嵌银般精雕细琢。标完价,他把铅笔重新夹到耳后,然后用食指揉了揉鼻子。打开紧缩的眉头,他把已经标了价的书放到右手边。接着马上又从左手边拿起了下一本书。
  他无意识地不断重复着这套动作,没有丝毫变化,像着了魔一样。标价的时候想都不想,好像根本不考虑标出的价格是否有竞争力。派克俨然是这里的最高权威,是这个书店的灵魂。
  我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在拱廊工作,派克自然就是我的老板。我想象着将来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那样动作娴熟而准确。拱廊就是一棵救命稻草,是浮在海中的我能够伸手可及的一个救生圈。
  “你好,先生。我叫罗斯玛丽·萨维奇。”我操着口气很怪的,鼻音很重的澳洲英语对派克说。
  派克似乎很不习惯有人打断他的工作。我飞快地接着说:“我有在书店工作的经验,派克先生。我一定要在这儿工作。”这股大胆和勇往直前的劲头,让我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
  派克抬起头,看了看我这个冒失鬼。他面无表情,只扬了扬眉头,表明他受到了冒犯。派克显然是个不合时宜的人,他穿着一件条纹背心,衬衫袖子用臂带系到了肘部以上,一看就是着装风格几十年如一日的人。他满头白发,胡子也已经花白。他看了我一眼,捋了捋胡子,又低下头,目光重新回到他手中的书上。
  “就是说,我一定要给你这份工作,是吗?”他的声音古怪而尖细,感觉更像是在对他手中的书讲话,看看这个莽撞的小丫头是不是真的这么厚脸皮。
  “你能想象到还有人提出这么奇怪的要求吗?”他冲着书说。
  我不知道接下去还应该怎么说,事情似乎到了利害攸关的时刻。我抬头望着派克,目测了一下,他的那个平台大约比我站的地面高出二十四英寸。经过设计,平台和地面的衔接处呈一定的弧度,巧妙地掩饰了平台的实际高度,甚至让人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台子。我的身高是五英尺十英寸,我猜派克比我足足矮上一头。他坐在那里,左右两堆书几乎要把他淹没了。可是,这一切都丝毫无损于他威严的形象。
  (选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书中谜》,标题为编者所加)
  【经典来源】
  书店的故事vs.成长的故事
  2005 年6月,我第一次去纽约,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参观了全球闻名的超大二手书店 The Strand,那简直就像波赫士笔下的迷宫,或者《风之影》故事里的“遗忘书之墓”,新书、回头书、样书、绝版书、古旧书森罗陈列,数不清的记忆和经验埋藏其中,像是一座书的城堡,遗世而独立。
  同年的法兰克福书展前,我看到国外成交报告:《追风筝的孩子》经纪人伊莲·寇斯特(Elaine Koster)卖出了新人作品《书中谜》(小说原名 Mine to Keep),Doubleday 出版社副总裁戴波拉·傅特(Deborah Futter)亲自出马,在激烈竞价中以超过台币一千万重金买下美国版权,而负责海外市场的钱德勒·克劳佛也迅速售出英国、德国、俄国、荷兰和巴西版权。
  这本书的故事与梅尔维尔的亡佚手稿有关,故事背景的二手书店明显以The Strand 为蓝本,而且作者雪瑞登·海伊(Sheridan Hay)本身就在那里工作过!这实在是太迷人的致命组合。那年书展我没有和钱德勒排约,却在书展前一天于市中心的 Frankfurter Hof 饭店巧遇。原来书展还没开始,业界人士就齐聚一堂,展开无数的会前会,复古式大厅里摩肩接踵,全部被出版界同业挤满。我和钱德勒找到角落的柜台,问起《书中谜》,她很爽快地同意让我代理。
  不料从那之后,我无论怎么写信去要稿子,她都没有回应。从2005年11月到2006年8月,我先后问了三次,她不是不回,就是说再等等,然后没下文。等了整整一年我才收到稿子,钱德勒说之所以没给我,是因为“稿子经过多次修改”,看得我又好气又好笑:她自己不也拿初稿卖出欧洲多国版权,怎么我就不行呢?但最终是拿到稿子了。这本书预定 2007 年3月在美国发行,精装首印量高达十万册。法兰克福归来之后,我总算收到一本样书。封面有种古典的蒙眬之美,下面是并排陈列的古书,主体则由女主角罗斯玛丽披洒一地的红发构成。
  《书中谜》是一场精彩的文学冒险,也是一个流浪和寻找安身处所的成长故事,更有着永远迷人的书店风采。它与《风之影》有某些程度的相似,但是重点并不相同。这里没有时代的动荡流离,也没有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追寻手稿的旅程终告落空,女孩的爱情梦碎,离开书店,走进出版社的世界。她离开了有如亚哈船长那艘载满奇人异士的捕鲸船的书店,开始探索真实的世界。
  (文,灰鹰,《追风筝的人》《风之影》的版权经纪人)
其他文献
【作家新秀亮相】  金瑞锋,1983年生,浙江兰溪人,著有中短篇小说集《被绑在树上的男孩》和散文杂文集《梦的传说》。陈平采编的《80后作家访谈录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出版,解玺璋和安黎写序)和《八〇后作家访谈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主要访谈作家之一。陈平主编的《新概念作品十年精选》(男版小说典藏,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温暖》(九州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和丛书
期刊
随着交际个体素质的提高、交际环境的改变、交际内容的丰富、交际手段的多样化,人们正在努力追求一种交际的完美境界,使得交际更加高雅。如何创造交际的完美境界呢?    一、口语交际中六个实用指南    (一)建立完善的交际人格  人格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括人的性格、气质、修养、能力、知识等方面。交际人格则是交际表现出的个体人格特征。完善的交际人格自会使交际进入较高的境界,达到理想的程度。比如良好的知识
期刊
【写作导航】    深刻是对文章内容方面的要求。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如果有了深邃的见解做内核,才能产生启人心智的力量。那么,如何使文章写得深刻呢?
期刊
省试湘灵鼓瑟   钱 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诗题“省试”,即是唐时的进士科考,因各州县贡士到京师由尚书省的礼部主试,故称省试。从题可看出,这是一首试帖诗。  “试帖诗”又名“应试诗”“省试诗”,是唐代科举制度下进士科考所采用的一种诗歌
期刊
【作家档案】    毕淑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内科主治医师、注册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处女作《昆仑殇》,长篇小说《红处方》Ⅸ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获国内外各种文学大奖三十余次。  “文学的白衣天使”是王蒙概括的。毕淑敏一方面创作文学,一方面做大夫,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这几个字便太贴切不过地涵盖了。她的作品以清
期刊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问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我国古代田园诗一般指歌咏农村田园山水景物,以及农人、牧民、渔夫等的生活为题材的诗歌。田园诗是盛唐的一个重要诗派,作者多为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宦者,所作均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描绘淡雅幽静的景色、自适安闲的生活,借以反映其恬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避世的思想。  
期刊
在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中国古代诗歌长河中,数哪位诗人的作品最多呢?
期刊
成长像一条河,我们趟着河水前进,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河流左偏或右偏,那些冲刷而成的大大小小的河滩,都是我们成长的痕迹,只是水流不可能回头。  《红瓦黑瓦》中,我是喜欢夏莲香的。依稀记得夏莲香被关进小屋时,她也咬着嘴唇说不害怕,只是在见着林冰时让他帮忙摘了一捧兰花。兰花的种类、模样、姿态,作者只字未提,它的一切只是一个谜。夏莲香却爱戴这种兰花,正如作者所写,愈发显得她“浅显,孩子气,亦给人一种安静
期刊
读《三国演义》还是小时候的事,长大又断断续续看了些同名电视剧的片断,产生了一些胡思乱想:  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吗?什么是英雄?争权夺利,好勇斗狠,尔虞我诈,就是英雄吗?刮骨疗毒,拔矢啖睛,一不怕疼二不怕死的人就是英雄吗?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给那时的我留下了深深的疑问。  再次翻开《三国演义》,我已成长了许多,那悲壮的旋律再一次萦绕在我耳边。赤壁、烽火、偃月刀的寒光,连弩的齐射,兵卒的呐喊,战鼓的
期刊
上一期我们说到了交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则——真诚。这一期,我们将给大家介绍跟朋友交流的基本方法。与朋友交流主要包括寒暄、称呼、引见朋友及日常交谈四项基本内容。  1.寒暄。寒暄又称打招呼,是人与人交流的前奏曲和润滑剂,让朋友间心领意会、和谐自然地进入谈话的内容或在匆忙短暂的谈话间表达友好的方式。寒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谈话前的寒暄。如果我们约了朋友去玩,刚见面时,常常需要一番寒暄。一种是常见的问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