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四级考试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o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四极考试逐渐暴露出其弊端,应时代要求,崭新的四级题型和计分体制已经在全国开始实施。四级考试的全面改革又一次深刻地引起了我们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反思。本文将围绕“改革”二字,从新四级考试到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进行全面阐述。
  
  关键词:改革; 教学模式;课程设置
  
  1.四级考试的改革
  
   作为测试大学生在校英语水平的能力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在我国已经实施了近20年,普遍得到了个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可。但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经济贸易与文化的频繁交流,尤其是2008年我国将首次举办奥运会,作为英语教学传统的“指挥棒”式的四级考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正如李岚清总理所指出:“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比较熟练的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于是,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教育部在2004年2月公布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并宣布自2004年6月考试起试点新的计分体制和报名、考务管理系统;从2006年1月份开始,分别在参加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的学生中试行改革后的四级考试;2007年1月,分别全面实施改革后的四级考试。新的大学英语改革不仅将采用满分为710分的计分体制,而且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一场四级考试的革命千呼万唤始出来。
  综观四级考试新题型,改革主要有三个趋势:第一,考察的主观题增多。主观题除写作之外,还增加了听力理解中的复合式听写和第六部分的句子翻译。主观题的分值由以前的15%到现在的30%。第二,考察语言能力增多。改革前试题注重考察语言知识,第三部分(vocabulory and structure)专门考察词汇和语法,学生需要费劲去背词汇书,去搞清楚虚拟语气、主谓一致、倒装结构、时态、非谓语动词、各种从句和独立主格结构等语法知识。对于公共英语的学生来说花大力气去记这些条条框框只能把他们培养成只会应试不会应用的“英语哑巴”和“英语聋子”。新题型把听力理解的比值由20%提高到35%,加强了对听力能力的考察。取消了词汇和结构这个题型,把词汇辨别能力放在了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考察在整个语篇中辨别词汇。第三,综合式试题比例加大。试题从考察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分离式和综合式。分离式试题是测试单项语言知识和技能(如语音、句型、词汇、结构)的试题。综合式试题是综合两项或多项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测试的试题。新四级题型只有听力理解中的短对话和翻译属于分离式试题,其他都综合考察了被测试者的语言综合能力。
  四级这种纯分析性的考试应代之以整合性的考试,即以整合性的主观题为主, 分析性的客观题为辅, 使考试的指挥棒把学生的英语学习引领到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正确轨道上来。教育部规定的四级考试不再发放过级证书而代之以成绩单的方式, 选择考试改革作为切入点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考试是教学的终点, 终点的改革必然引起前面一系列的改变---推进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考核手段等方面的全面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如何适应四级考试的改革呢? 首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教学模式的改革
  科德(Corder)曾经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该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该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Johnson Morrow认为:“ The teacher can help, advise and teach: but only the learner can learn.目前高校现行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迫的接受。而教师往往又以讲授语言形式为主,侧重于语言点和句法结构,忽略语言内容。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积极学习外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应该如何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加强自主学习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改革“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
  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 是一种与聚合性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在智商测验中,它不是要求测试对象就每一个问题给出单一的正确答案,而是要求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多种可能的、正确的答案或有效答案。其特征是,个体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思路扩展,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就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而言,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各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弹性的、开放的和自由的思维技能。在讲授大学英语精读课时,教师应以每一节课的主题为线索提出几个倒入性话题,给学生留出一段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的时间。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发挥发散性思维能力,还可以积极锻炼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又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好了准备,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
  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及时反馈教学效果。教师的主导要体现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教师传授学科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提问带动了学生积极思考,回答让学生各舒己见,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在学生当中进行调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估,让学生提出切实的建议和方案,以便教师进行改进。也可以每堂课后专门留出几分钟时间,到学生中间去座谈,答疑解惑,倾听心声。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代大学生学习应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师授之以渔,学生自己去取鱼。课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能够自觉使用辞典、教辅材料等解决疑难问题,了解课文内容,吸收部分语言知识。与此同时,查漏补缺,在课上和课后解决所有遗留问题,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课程设置的改革
  教育部大学外语指导委员会用大纲形式规定英语基础阶段为4个学期280个学时,16学分。不管入学水平如何,在校学生均须完成这4个学期的基础课程。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只注重基础性课程,尚没有完全拓宽到实用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
  首先,应加大听力课程的比例。当代外语教学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往往许多高校设置的听力课程只占到总课程的1/4,甚至更少。就以我校为例,一学期总课时为64,精读课占去48,剩下只有16个课时用于上听力,学生的听力水平确实令人堪忧。笔者认为,每学期的外语课时量,至少要有1/3用于听力课。
  其次,要把大班上课“乱哄哄”改作小班上课“乐融融”。公共英语课往往是二合班或三合班,在阶梯教室里大班上课,像是作报告或是演讲。对于外语这种技能性较强的课程来说,教学结果大打折扣。课程应尽量采用小班,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每个学生都有提问和被提问的机会,课堂感受更加深刻,才能真正提高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师生互动才能顺利进展。
  再次,设置英语应用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及教学实践表明英语选修课程能够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且更加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对外语的需要。高校可根据学校学科特点及学生所学专业,开设应用语言课程,逐步取代基础性的学位课程。可考虑设置以下几类选修课:语言技能类,如写作、翻译、口语等;语言应用类,如报刊选读、经贸信函、论文发表等;语言文化类,如文学选读、英美社会与文化等;专业英语类,由英语教师开设,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相关,如经贸英语、化学英语、法律英语等。
  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双语课建设。我国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我校,高年级学生已经开设了专业英语课,教师只是某一学科方面的专任教师,英语水平并不专业,发音也不够标准,学生也只是学会了专业术语的英文名称而已。开设双语课,应该选择合适的教材,选拔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师资,以专业课程带动外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英语环境中既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培养英语表达思维方式,又学习了专业课,能够研读国外专业的前沿杂志和文献。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小结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门工具,娴熟地运用这门工具。改革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考试改革和教学改革就是改掉现存体系的不足与羁绊,让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到最后的考核手段都为这一教学目标而服务,为我国培养出大量既有专业、有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全民的外语素质,迎接时代的挑战!
  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 [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0
  [2] 吴进业,花清亮. 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M].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8
  [3] 王蔷,程晓堂. 英语教学法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4]文秋芳. 英语学习策略论[M].1995.12
  [5] 陈彩芬,吴华玲. 从CET-4改革反思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0):51-53
  [6] 肃好章,王莉梅.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42-44
  [7] 唐雄英,章少泉. 新型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和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24-27
  [8] 倪惠民,王蓓蕾. 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 2007(1):29-3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息在生活中越来越流行。英语中手机短信息用语中也冒出了很多新的词语和表达方式。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些词语的构成特征,语言特征以及这些语言产生所反映出的人们社会心理特征。最后简单的分析了长期频繁使用手机短信息这种语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短信息;构成特征;社会心理;负面影响     随着手机在英国的普及,手机短信这种语言现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统计显示
期刊
摘 要: 任职教育是集职业教育、专才教育、能力教育、随机教育等为一体的军事教育,为了适应这种教育模式的转变,担任任职教育的教员就要改变以往学历教育中的传统观念,全面优化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结构。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员;知识;能力;素质     一、任职教育的内涵  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就是指“为使受教育者适应岗位职务以及逐级晋升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就其内涵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期刊
摘 要:高校英语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挖掘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本文论述了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教育观念;人才培养;创新能力;教师素质     1.引言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在教育,科研,技术等方面不断创新的时代,面对世
期刊
摘 要:广播是传递声音的媒体,音乐是声音最动听的表达。编辑和主持人只有对音乐在广播中的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对音乐游刃有余的把握和音乐的选取的技术性及重要性加以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更为有利的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赢得受众的认可。    关键词:音乐;选取;节目类型  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取资讯的方式、手段越来越广泛和多样,广播特有的情感交流功能就显得越发重要,而音乐这个充满情感和思想的
期刊
摘 要:在传统教育视角中,后进生转化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障碍和难题,但在生命成长视角中,后进生转化反而更能唤醒教师对生命的自觉,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挑战和机会。在主体性生命关照视野下的后进生转化,能引导师生自觉走向生命的本真,在教育叙事中转化后进生,提升教育生活的质量,促进教师生命的成长。  关键词: 后进生—教师;后进生转化;教育叙事;教师生命成长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许多时间必须和学生在
期刊
摘 要:目前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并未受到重视,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更是没有适当的条件接受翻译知识和技巧的培训,从而造成我国复——合型翻译人才的缺乏。本文通过我国翻译事业的迫切需要,翻译是衡量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手段,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有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深层次的改革, 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的语言文化知识论述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重要性,并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翻译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更能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精神动力。大学进行荣辱观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是当今时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道德建设中的核心道德观。因此,深入持久地探索大学校园荣辱观教育和建设,已成为时代大学道德建设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荣辱观;教育;和谐校园;建设     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主要功能是教育功能。抓住热点问题进行教学,有助于突出该课程的教育功能。最近发生在西藏拉萨的“3.14”打砸抢烧事件是一个热点问题,抓住这个热点问题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实现教育目标。    关键词: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3.14”打砸抢烧事件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期刊
摘 要:羽毛球运动最基础的体现在课堂及训练中。本文对学生在课堂和训练时用心理学方法来调节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及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  情绪,以供探讨。    关键词:表扬法;心理学;快乐体育;心理训练     随着中国羽毛球运动的迅速发展,羽毛球活动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提高,这对当代羽毛球教师及教练员们提出了种种新课题。要善于运用学生及队员的心理活动规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身体机能活动能力、并熟练掌
期刊
摘 要: 针对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思想观念的偏误,为了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认识导向功能,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培养“四有”新人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应关注在教学中实现大学生思维变革的问题。通过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突破思维的“洞穴”,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思维变革  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一方面是以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