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相关问题探讨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至此,法律首次明确规定了公益诉讼制度。但该条仍是一个原则性规定,许多问题仍没有明确,仍需进一步完善。
  一、公共利益的理解与界定
  一般认为,公共利益是指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成为公众的、共同的利益。公共利益是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概念,其最大特别之处,在于其概念内容的不确定性,[1]主要是“利益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受益对象的不确定性”。在理论上,关于公共利益一般以下几种学说:否认说,正义说与共同利益说。否认说个人利益是惟一实现的利益,公共利益不过是个人利益的综合,不承认存在公共利益。但此种观点明显不符合社会现实。而正义说则将公共利益等同于正义、自然法则这一类的价值标准。如卢梭指出:“惟有公意才能够按照国家创制的目的,即公共幸福,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因为,如果说个别利益的对立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那么,就正是这些个别利益的一致才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2]此说则将公共利益过于抽象化、理想化。共同利益说则认为公共利益是“分配和行驶个人利益时绝不可超越的外部界限”。但此说仍未能准确揭示公共利益的内涵。
  著名法学家王轶教授认为,我国法律中关于公共利益的理论实际上采用的是有机体论的社会观。[3]其主要内容有:社会是一个整体,是有机存在的,而不是个人的某中简单联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除了组成社会的个人利益之外,社会有某种共同的利益。整体的性质决定部分的性质,个人的性质也是由他所在的社会的性质决定的。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只有将个人置于整体之中才能理解其社会特征,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由此不难看出,公共利益是客观存在的,其与私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私人利益的保护有赖于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在公共利益得以良好实现的社会,私人利益才能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并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4]另一方面,公共利益的实现有可能会限制或剥夺私人利益,个人总是反对从自己的私人利益中分离出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具有客观性、公共性与共享性、层次性、直接相关性、可还原性、内容的可变性等特征,在界定公共利益范围时应遵循比例原则、公平补偿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在立法模式上,一般分为概括式、列举式两种方法。在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认为立法可以采用概括式和列举式并用的方法。即在法律中概括地指出凡涉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等内容,均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再列举出属于公共利益范围的事项,同时设有兜底条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总之公共利益的概念由于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我们无法从立法角度给出一个绝对适用的定义。但是对公共利益的基本含义和大致范围进行界定还是可能的。并且进一步明确这一概念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公民、集体合法利益。
  二、检察机关能否提起公益诉讼
  在此次修法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均呼吁将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规定到法律中去,认为检察机关应当承担提起公益诉讼的职责。并且,在修正案通过后仍认为检察机关属于“法律规定的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对此,我们应当审慎、冷静地看待这个问题。在目前,依我国政治体制配置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检察机关是不宜提起公益诉讼的。
  认为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的学者,主要基于两种观点。一是,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世界潮流,是法制发展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均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二是,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认为既然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为何不可直接提起民事诉讼?因此,可以比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解决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问题,从而处理好检察机关诉讼参者与法律监督者的关系。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国宪政体制配置与西方国家不同,因而我国检察机关的地位和作用与西方国家相比是有区别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是按照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三权分立的理论原则,将国家机构分为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审判机构,而检察机构就隶属于国家行政机构。因此,西方国家的检察机关是政府的组成部分,行使的也是行政权。我国检察机关的性质与此不同。一方面,法律监督是我国检察制度与生俱来的特质。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人民代表大会虽然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但我国现行宪法并未将议事权、行政权与司法权集中于人民代表大会,而是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议事权,人民政府行使行政权,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分别行使审判权与检察权。这样,从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来看,我国的宪政制度实际上实行的是由一府两院分别行使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并对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议事权、行政权、审判权与检察权四权分立与制约的体制。[5]行政权力的设置,其根本目的即在于进行公共管理,行政机关是保护公共利益的当然责任者。可见,社会公共利益理应由政府机构来维护,公益诉讼的原告应当由有权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行政机关来担任。如果由检察机关自己作为原告直接提起诉讼,将会打破宪政框架内的权力的均衡,破坏在国家机关设置中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目的。
  针对第二种观点,我们认为目前我国法律并无明文规定检察机关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我国《宪法》第12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同时,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的主要职责是行使检察权和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未提及检察院在民事诉讼中的主体资格问题。依据“法无授权不得为,法无禁止不得罚”这一法律名言,对于公权力机构来讲,法律没有明确授权即为禁止;对公民来讲,法律没有明确禁止即为允许。因此,检察机关的一切行为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明确授权来行使。并且,检察机关成为诉讼主体会导致诉讼结构失衡。众所周知,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应当是双方对立、法院居中审判的一种平衡对称结构,就是说作为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基于平等的诉讼地位,公平地借助于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的各种攻击与防御手段进行对抗,从而维护本方的合法权益。而我国目前检察机关的性质主要是法律监督者,基于这种性质,一旦确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因检察机关所具有的原告与法律监督者的双重身份而背离民事诉讼结构的正常规律,势必造成民事诉讼合理结构的失衡。   实际上,检察机关完全可以通过支持起诉、督促起诉,发出检察建议等方式来实现对公益诉讼的检察监督。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检察机关是不宜直接提起公益诉讼的。
  三、公民起诉主体的资格问题
  许多学者认为公民个人不能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因为公民个人起诉动机复杂、力量薄弱。在应否赋予公民个人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问题上,反对者十分担心的就是公民个人具备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后会滥用诉权,从而造成诉讼爆炸。对此,我们认为不能因此而否定公民个人公益诉讼的起诉主体地位,应当允许公民个人提起公益诉讼。
  首先,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我国宪法第2 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在公益诉讼中,公民通过直接起诉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便是实现对国家事务的管理。其次,“有权利必有救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权利主体是全体人民,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不法行为的侵害时,任何公民都应有权对其提起诉讼。再有,公民是最基本的民事主体,在产生公益侵权纠纷的经济社会中,对社会生活的微小变化有切身的感觉,随时都可能感受到公益侵权行为带来的影响,他们在发现和感知新出现的侵权行为的能力上有着先天的优势。
  对于学者们的忧虑,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予以规制和完善。如在举证责任上,可以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平衡公民个人力量过于弱小的问题。同时,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将恶意诉讼、拖延诉讼等滥用公益诉权行为规定为独立的民事侵权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法院还可以支持被诉人就因滥用诉权发生合理损失提出赔偿请求,以增加滥用诉权行为人的违法成本。
  注释:
  [1]参见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第82页。
  [2]参见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版,第31页。
  [3]参见王轶:《论物权法中的“公共利益”》,载人民网。
  [4]参见王利明:《论征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政法论坛》2009年3月第27卷第2期,第23页 。
  [5]参见杨秀清:《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正当性质疑》,载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通讯地址: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检察院,天津 河北区 300142)
其他文献
司法公信是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的客观表现,是裁判结果得到人民群众充分信赖、尊重和认同的高度反映。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因此,人民法院必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关切期待,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裁判的认同度和满意率,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近期,笔者对所在法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我国网络信息保护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网络用户的隐私权面临着被侵犯的危机,如何通过立法实现对网络隐私侵权的救济值得深思。本文在厘清网络隐私侵权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网络隐私侵权的法律保护现状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我国对于网络隐私侵权的立法方向,即应该采取立法适度规制网络隐私侵权行为。  关键词:网络隐私;侵权;保护模式;立法  近期美国中情局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爆料的“棱镜”事件,
期刊
摘 要: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加了有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规定,无论是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还是监所检察部门都开展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但监所检察部门基本职能、信息来源等的有限性决定了其在羁押必要性审查中的有限性,应当认清自己的定位,才能切合实际的开展此项工作。  关键词:羁押必要性;审查;有限性;定位  羁押是指“刑事诉讼程序中为了确保诉讼程序之进行及刑之执行而对被告所试行之自由之剥夺”。[1]应当说
期刊
摘 要:刑法第十三条“但书”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定为犯罪行为,司法实践中这也给予了检察官、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由于我国刑法在犯罪行为构成要件描述中采用质的概括与量的列举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在一定情况下,轻微犯罪与严重违法区分的界限模糊,易造成司法标准因不同检察官、法官的自由裁量不同,而最终造成同案不同判。本文通过比较法和实证研究的方式,旨在探索这一规律,尤其在新刑诉法将保障人权贯穿始
期刊
摘 要:监视居住制度包括监视居住的条件、场所、方式、检察机关监督、监视居住期限等内容。新刑事诉讼法从多方面完善了监视居住制度,试图解决监视居住与取保候审同质化、可操作性差、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重塑了监视居住制度。文章系统梳理监视居住制度的主要内容,就新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作出评析并提出完善意见。  关键词:监视居住;新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  监视居住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较早确立的一项制
期刊
新刑诉法突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凸显了程序的价值,在证据制度、辩护制度、强制措施、侦查措施等方面都有重要完善,这对新时期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侦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反渎职侵权部门唯有积极应对挑战,促使自身工作水平有新的飞跃,才能将新刑诉法确立的新规定、新要求严格落实到位,实现人权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统一。  一、新刑诉法有关制度改革对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影响  1、辩护制度改革对反渎侦查模式提出
期刊
社区矫正检察室主要负责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检察日常工作以及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依法对社区矫正工作的交付环节、监管措施、终止执行等实施全程监督,维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预防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但检察机关这一创新举措却一直面临着无立法可依尴尬局面。但刑法修正案(八)对于社区矫正的规定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这既是对社区矫正试点试行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社区矫正制度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为
期刊
一、主要案情  年轻女子甲单独租住在某高层住宅的顶楼(30楼).某天凌晨2点左右,甲刚入睡不久,被一响声惊醒,睁开眼看见一陌生男子乙正站在卧室窗檐上(窗未关),正准备跳进卧室.甲吓得尖叫,不加思索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前去使劲将乙一推,乙从30楼摔下,当场死亡.甲立即打110报警.后经警方调查,证实乙系顺着管道下爬而到达甲卧室窗台处.(整个过程十分短暂,双方没有任何言语交流,亦未作任何博斗.该男子乙的动
期刊
通过查询银行的金融信息,我们可以掌握职务犯罪嫌疑人及相关涉案人员银行账户资金往来情况,由此可发现职务犯罪案件线索,进而核实、固定证据,达到证实犯罪目的。但是,在办案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查询效率。  一、 金融信息查询存在的问题  (一)协助查询规定不统一,查询程序、要求各有不同。  金融机构协助查询,主要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协助查询、冻结、扣划工作管理规定》以及其他的一些部门规
期刊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  对于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排除,法律采取了不同的排除规则。言词证据具有可重复性;而物证、书证具有唯一性,其取证过程不可逆转,因此,法律对言词证据采取了绝对排除规则,只要出现以刑讯逼供等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就坚决予以排除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即第五十四条第一款前半句所规定的“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