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初中生作文兴趣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le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初中生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也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激发、培养初中生的作文兴趣。从我上初中语文这么多年的了解,有部分初中生对作文的兴趣不高,甚至认为作文是一种苦差事,讨厌、畏惧作文。为了逐渐改变这种现状,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初中生的作文兴趣的:
  一、作文命题时多考虑、讲究命题艺术
  郑板桥曾经说过:“作诗非难,难为题。”这就是说,好的题目常常给人以未饮先醉的感觉。初中生的作文命题也是这样。一些传统题目,如:《难忘的一件事》、《我的老师》、《记一次秋游活动》等等,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写过,没有多少新意,对这些题目望而生厌,自然产生不了兴趣,更谈不上提高写作水平了。于是我在命题上进行了一点艺术加工,尽量把题目出得新穎灵活一点,以引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如让学生写《春到校园》、《雨中情思》、《托起太阳升起的人》《成长的烦恼》等,出题后,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倍增,写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见闻,写他们在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他们不仅愿意写,而且写出来不少好文章。如卢燕同学写《托起太阳升起的人》,文章写了她心目中的好老师勤勤恳恳工作,把身心都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来,教育了一届又一届的好学生。特别是在对卢燕他们这一届学生的教育中,让人深切感受到老师羸弱的身躯里面包裹的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能量,实实在在是“托起太阳升起的人”。这篇文章写得具体真切,具体感人,后来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奖赛中获得二等奖。教学实践告诉我,作文命题还真得讲一点艺术性,才能扣住学生心灵,启发他们写自己感受最深的生活。
  二、作文课要走出课堂,让学生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社会生活多姿多彩,而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生活环境比较简单,有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贫乏无味,缺少生活的七色阳光,虽然有反映生活的欲望,却苦于没有好的生活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又是一个多面体,仅靠命题作文是远远不够的。陆游在《示儿》诗中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中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既要通过阅读间接取材,又要通过观察体会直接从生活中取材。没有丰富的社会生活,作文时就无事可想、无话可写。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解决“无话可写”的困难,上作文课前,我让学生参观小平故居,逛思源广场,游朝阳洞,爬英雄寨等地方,在参观游览中,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联想,边体验生活,然后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他们先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样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眼界,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以前因为学生很少有意识的观察理解积累素材,也很少的进行有感而发的口语交际训练,坐在教室里面搜肠刮肚也写不出好文章。学生一旦走出课堂,积累了素材,就兴趣盎然,激发出不可遏制的写作冲动。学生在实践中如饥似渴地捕捉着作文素材,感到作文是一种自我需要,从而产生“有为而作”的动机,争先恐后的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这样,一批有真情实感、有新意的习作就应运而生了,如《小平故居情》、《雨中登英雄寨》、《思源广场风貌》、《秋游朝阳洞》等。这些习作,在描写风景、记叙事件时,或状形,或抒情,或记言,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教师进行示范性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过:“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与善读善写。苟不然者,学生即或终臻于善读善写,断非老师之功。”有人以为老师不是作家,只要会教,不需要会写,“君子动口不动手”。不会作文的老师教学生作文,岂不是不懂曲谱的人指挥乐队演奏吗?因此,提倡教师“下水”进行示范性写作,率先垂范是很有必要的。需要说明的是,对“下水”不应作机械的理解——学生写什么,教师也写什么;学生写一篇,教师也写一篇。教师“下水”是说教师要写,不能够只说不写。至于写什么,要根据教师的特长和爱好。这些年来,我对自己提出了一个严格的要求——多写,把教育教学中的体会和感受,把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捉笔为文,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先后在《信息教研》等期刊发表或在“教师论文大奖赛”中获奖。我还把自己在写作实践中的感受、难点结合初中语文教材和作文讲评传授给学生。例如在上《新闻两则》的时候,我布置学生每个人写一则新闻。我自己也深入我们乡敬老院对几位孤寡老人进行采访,了解国家怎样让孤寡老人得到温暖,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的,然后写了一篇新闻报道了此事。作文评讲时,我结合自己采写的体会,讲了如何观察生活,如何提炼主题,并把稿件贴在学习园地里面让学生课后“参观”。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写得上,写作兴趣越来越浓。平时我有好的练笔,也经常给学生看,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一些作用,有不少学生跃跃欲试,不甘落后,也经常写一些文章请我阅读修改,并积极参加中学生作文大奖赛等活动,这些年很多学生都在作文大奖赛中获得了好成绩。
  四、创造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
  成功是兴趣的有力支柱。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源泉。我能够满腔热情地给学生创造机会获得写作的成功,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价值。其方法途径有:用评语表扬;把好的作文录音后播放给学生听,然后师生加以口头评论;把好的文章推荐给班上办习作园地用;把特别优秀的作文推荐去参加高级别的作文大奖赛或者一些报刊杂志,并让获奖或者发表了文章的同学现身说法谈谈体会,介绍经验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这样,学生就不再把写作文当成包袱,而是当成实现自我价值、一种充满无限情趣的乐事了,千方百计地找题材,反复练习写作,多次推敲修改,争取写出好文章。我班学生中形成了积极写作,争取写出满意的文章,给初中学习生活留下美好记忆的好风气,其中卢燕、杨冬萍、康红军等同学写的文章多次发表或者获奖,成了学校的写作明星。
其他文献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核心和难点问题。虽然这个问题一直在被探讨,但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化思维的影响,写作教学依然面临种种困境,本文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困境;出路  一、初中作文教学困境  (一)课程设置日渐失控,主客观脱节  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的课时能够得到一定的保证,课表上每周两节的作文课是雷打不动的。而课表上虽然
期刊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明确的改革目标,那就是让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内容上要求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教学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交流及合作,特别是提出了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中招考试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这两年中考命题的明显变化和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出台,已体现了教育部有意将“指挥棒”指向了素质教育。中考试卷将不再拘泥
期刊
数学概念本身是比较抽象的,而小学生认识的特点则是具体形象的,他们的数学是现实数学,他们认识数学的起点并不是符号所组成的逻辑公理,而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实践所形成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一定要生活化,这样才能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句话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鼓励他们热爱它,主动学习它,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和原动力。学生只有对知识感兴趣,才会爱学、乐学。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鼓励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无可质疑,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发展性,推崇“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大众化数学’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较传统教学应有根本的变革。结合使用新课程的实际,笔者认为其课堂上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应是课堂
期刊
设计背景:  2013年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主席9次提到“中国梦”,他向全国人民作出了庄严承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它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它必须不断的为人民造福。”中国梦首先是自强梦,它浓缩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理想和抱负,它是东方巨龙不再蒙受欺辱,昂首前行的自强梦。为了让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心系國家的兴衰荣辱
期刊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能为一节课得顺利进行做好铺垫,问题难易适度能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另外,提问的时机、方式、节奏不同,甚至提问的学生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对学生的答问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形成双边反馈,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关键词:切入点;积极性;启发性;兴趣;循循善诱;全面评价  数学课堂地教学离不开提问
期刊
在如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也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中学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
期刊
我国的基础教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進步,基本实现“两基”,培养的学生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但是,我们在注重学生基础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恰恰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容忽视,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索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