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的重难点,缩短时空限制,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五个 方面讲述了运用多媒体,给力课堂。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在导入新课,讲授课文,总结练习时恰当使用多媒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一上课我就出示到处是残垣断壁的圆明园景色录像,让学生说说园中的景色怎样,然后告诉学生,圆明园曾是我国的一座皇家园林,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你想知道它本来是怎样的吗?那你就去认真读一读《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出来了,都迫不及待的翻开课文去自主寻找答案了。又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歌颂伟大祖国的优美文章,教学时,我先用音响创设情境,音响诗情画意般的语言陶冶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投影展现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增强直观性,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记忆清晰,在复述课文内容时有条有理,形象具体。
二、巧用多媒体,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而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能够创设教材难以呈现的情景,能把知识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可感可视之物,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借助多媒体课件探究课文,能更好更快地突破重难点。如《刻舟求剑》这则寓言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提问:“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巧用多媒体,缩短时空限制
语文学科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教学。可对于小学生而言,几十或上百上千年前的社会环境、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异地的风情不是教师一张嘴在讲台上就能说清楚的,更不要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了。而多媒体课件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如《詹天佑》一课描写的是清朝末年的事,距今已一百多年,和跨世纪的学生可谓是相隔甚远。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尖端技术层出不穷的现实,该如何用一条铁路发起当代小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呢?依据多媒体能够通过声、光、色把远的事物拉近、把抽象事物变实这一点,我在教学中设计多媒体超文本的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詹天佑修建铁路时的历史背景和详实资料,从而拉近学生与詹天佑之间的距离。
四、巧用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涉及到不少其它学科的知识。比如《动物过冬》讲的是动物的世界;《植物妈妈有办法》讲的是种子的传播;《草船借箭》《田忌赛马》讲的是历史故事。但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教材中意境感受肤浅,似懂非懂。这就需要教师海量信息,丰富学生感知,拓宽学生生活见闻,更好地理解品味课文。如在教学《赵州桥》一文时,我为学生提供卢沟桥、钱塘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古今有关桥梁的图像剪辑材料,让学生了解到古今桥梁的设计特点,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石拱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在中国世界桥梁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再从课文中去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这样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教学效果良好。巧用多媒体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拓宽学生视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特点,将多媒体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种语文能力。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演示“人字形”线路时,我问学生除了“人字形”线路还有其他方法吗?有的学生说“之字”线路,有的学生说“螺旋”线路。这些办法会怎样呢?于是,我把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放给学生看。其运行结果都因车身过长而在岔口外失败。这样,在对比中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巧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给力课堂,实现了对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教学方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解决课堂信息量不足,教学效益不高的难题。同时,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大幅度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模仿再现、封闭读书”变为“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朗读、思维等多方面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真正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魏海荣.让多媒体在小学語文教学中绽放光彩[J].宁夏教育,2014,(5):59.
[2].李哲辉.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J].宁夏教育,2014,(4):37.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在导入新课,讲授课文,总结练习时恰当使用多媒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一上课我就出示到处是残垣断壁的圆明园景色录像,让学生说说园中的景色怎样,然后告诉学生,圆明园曾是我国的一座皇家园林,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你想知道它本来是怎样的吗?那你就去认真读一读《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出来了,都迫不及待的翻开课文去自主寻找答案了。又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歌颂伟大祖国的优美文章,教学时,我先用音响创设情境,音响诗情画意般的语言陶冶了学生幼小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投影展现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增强直观性,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深刻,记忆清晰,在复述课文内容时有条有理,形象具体。
二、巧用多媒体,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而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能够创设教材难以呈现的情景,能把知识内容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能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可感可视之物,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借助多媒体课件探究课文,能更好更快地突破重难点。如《刻舟求剑》这则寓言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提问:“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巧用多媒体,缩短时空限制
语文学科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教学。可对于小学生而言,几十或上百上千年前的社会环境、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异地的风情不是教师一张嘴在讲台上就能说清楚的,更不要说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了。而多媒体课件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如《詹天佑》一课描写的是清朝末年的事,距今已一百多年,和跨世纪的学生可谓是相隔甚远。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尖端技术层出不穷的现实,该如何用一条铁路发起当代小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怀呢?依据多媒体能够通过声、光、色把远的事物拉近、把抽象事物变实这一点,我在教学中设计多媒体超文本的教学软件,向学生展示詹天佑修建铁路时的历史背景和详实资料,从而拉近学生与詹天佑之间的距离。
四、巧用多媒体,拓宽学生视野
语文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涉及到不少其它学科的知识。比如《动物过冬》讲的是动物的世界;《植物妈妈有办法》讲的是种子的传播;《草船借箭》《田忌赛马》讲的是历史故事。但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教材中意境感受肤浅,似懂非懂。这就需要教师海量信息,丰富学生感知,拓宽学生生活见闻,更好地理解品味课文。如在教学《赵州桥》一文时,我为学生提供卢沟桥、钱塘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古今有关桥梁的图像剪辑材料,让学生了解到古今桥梁的设计特点,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石拱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典范,在中国世界桥梁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再从课文中去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这样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教学效果良好。巧用多媒体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拓宽学生视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特点,将多媒体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种语文能力。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演示“人字形”线路时,我问学生除了“人字形”线路还有其他方法吗?有的学生说“之字”线路,有的学生说“螺旋”线路。这些办法会怎样呢?于是,我把事先设计好的课件放给学生看。其运行结果都因车身过长而在岔口外失败。这样,在对比中使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巧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给力课堂,实现了对教学内容和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教学方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解决课堂信息量不足,教学效益不高的难题。同时,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大幅度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接受、模仿再现、封闭读书”变为“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朗读、思维等多方面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真正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魏海荣.让多媒体在小学語文教学中绽放光彩[J].宁夏教育,2014,(5):59.
[2].李哲辉.谈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J].宁夏教育,201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