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活教育”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的生命教育是指幼儿在活动中对生命有恰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我们要以“幼童本位”,通过生活、活动、生理和心理等不同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最终正确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活泼快乐地成长。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对延期复学的现状,南京市鼓楼幼儿园的教师们如何解读“大自然、大社会”这本特殊的“活教材”?如何立足于“幼童本位”,结合当下真实的生活环境,思考并开展生命教育呢?让我们跟随南京市鼓楼幼儿园青年教师研究小组的脚步,开启新冠疫情背景下生命教育的研究历程。
  一、内容鲜活:聚焦生命教育
  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强调了人的基本素质,即要有爱心、同情心,公正、助人,要能运用自己的思想,具有适应社会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等。疫情之下,孩子们如何通过这段特殊的经历丰富自身对生命的认知,提升自己的情感品质呢?问题一经抛出,我园教师立刻抓住了生命教育与当下疫情的链接点,积极关注儿童在真实生活中的疑惑与需求,认真思考幼儿生命教育的方向与内容。
  教研实录:
  朱水莲:各位老师.由于疫情的暴发,出于安全考虑,复学延期,孩子们不得不在家隔离。但是,隔离病毒不隔离关爱,延迟开园不延迟教育。面对这本“大自然、大社会”特殊的“活教材”,我们应该如何思考“活教育”呢?
  李文鑫:人类为了利益进行野生动物交易,甚至因为某些谣言对家养小动物做出了一些近乎残忍的恶劣举动。我认为.孩子们应该从小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昊婷婷:疫情的根源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没有与自然和谐共处。现如今.我们的生活遭受到极大的影响,珍惜生活也是很重要的。
  冯佳昱:现在新闻媒体每天都有报告死亡数字.不知道孩子们对“死亡”有什么想法呢?
  刘明玮:我们的很多观点一直以来都很自私.似乎一切都是从人类自己的角度出发。如何向孩子传达尊重所有的生命、尊重大自然,或许是我们亟须思考的问题。
  林鹭: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关注社会新闻,他们内心深处会紧张、害怕吗?他们要学会珍惜生命,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二、形式灵活:线上健康指导
  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的身体不强健,到了成年也不会强健的,所以幼稚园首先应当注意的,就是儿童的健康。”抗击病毒,幼儿首先要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小兵丁”空中学堂、“鼓楼E学校”的及时上线,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许多防疫知识,以及居家健康生活的相关指导。教师还通过“温情连线”与孩子们开启线上视频互动,和他们聊一聊居家感受,倾听他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互相交流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也记录下孩子们的反馈与疑惑。
  教研实录:
  朱水莲:在前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已经梳理出生命教育的目标和生命教育内容的“四大版块”.结合“小兵丁”空中学堂、“温情连线”以及班级圈的互动.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班级的做法。
  刘明玮:在我们班“温情连线”的“空中故事会”中,有的孩子与大家分享的恰恰就是关于生命教育主题的绘本.还有的孩子自己创作了“打败病毒怪兽”“细胞终极大战”等主题故事,等等。通過交流,孩子们不断认识了生命,认识了自己的身体。
  冯佳昱:我们在“小兵丁”空中学堂以及“鼓楼E学校”的居家生活健康指导中推送了戴口罩、正确洗手、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教学小视频.很受孩子们的欢迎。这也是我们结合当前疫情所开展的健康与安全教育。
  杨莉:病毒是蝙蝠传播给人类的吗?有效抑制病毒的疫苗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研制出来?我们班c仔的妈妈是医生.他画了一幅妈妈打怪兽的绘画作品.还向我解释:“这个绿色实心的病毒是最厉害的,是老大;这个空心的是小兵,听老大的指挥。”我们班上有许多孩子的家长还在群里进行了抗疫物资的募捐活动,小朋友们了解了口罩的种类。防护服的作用.以及酒精不能和消毒水混合使用……耳濡目染.孩子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不仅如此,小朋友们还给c仔的妈妈录制了加油视频。我想,在他们小小的心田里.已经埋下了对医护人员感恩和敬重的种子。
  林鹭:其实,现在每天早上坚持的“健康打卡”活动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教育孩子随时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三、精密观察:了解真实需求
  儿童是富有生机的主体,陈鹤琴经常告诫我们:“做父母、做教师的,要怎样来实践他们教导儿童的责任呢?我觉得可靠的途径之一,便是要了解儿童,儿童的喜怒哀乐、儿童的生长与成熟、儿童的学习与思想、儿童的环境以及儿童新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一切变化和现象,我们都应当有相当的研究与认识。”假期延长、延长、再延长,孩子们真实地经历着防疫生活。在此期间,家长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参与者,我们实施生命教育,需要先了解孩子与家长的内心想法和真实需求。
  (一)思考行动方案制订基础
  开学时间尚未确定,对于今后的生命教育行动,教师是如何思考的呢?教师们都认为“我们想做的”不一定是“幼儿所需要的”。我们通过前期视频连线中幼儿和家长的反馈可以看出,部分幼儿对疫情的认识已经较为全面,也知道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病毒的传染方式,等等。生命教育的内容不需要改变原有的单元课程,只要在原有课程中融入“生命平等”的理念,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方式让他们去理解、接受和践行。儿童在前,教师在后。我们要了解幼儿是如何看待和理解生命的,坚决不能“闭门造车”!
  (二)开展生命教育问卷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居家期间的心理感受和生活状态,寻找他们的兴趣点和真实需求,了解家长的期待,教师们设计了线上调查问卷,发放给班级幼儿家长,并温馨提示家长在浏览问题后与幼儿进行深度交流,根据孩子的反馈信息填写问卷。待问卷回收后,我园教师不仅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整体统计分析,而且就各个班级的特点撰写了分析报告。   瑞园小3班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孩子们对疫情的了解基本来自家长的讲解,对防护病毒有了一定的经验,在生活中也严格执行一系列防护措施。开园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集中讨论各自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都会用怎样的科学方法来保护自己。从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非常关心自己能不能外出游玩,对新冠病毒本身也有很多疑问,他们希望开园后能够多多感受户外活动的乐趣,亲近自然,接触生命。教师可通过故事绘本来帮助幼儿了解病毒和人类的发展历史,不仅针对此次疫情,还可以介绍过去,思考未来。
  大部分孩子的情绪良好,因为爸爸妈妈都在家里陪伴他们,他们比以往拥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可以去做许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而,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尚小,所以没有和孩子一起探讨生命教育的相关话题,有的家长反馈说自己也不清楚该如何去和孩子进,更不知道该讲到什么程度。其实,这次的新冠疫情让许多家长深刻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他们也希望孩子懂得自我保护,理解生命的意义,提醒孩子对待其他生命要心存敬畏,爱护大自然,培养责任感。
  (三)针对个性化反馈单独连线
  在分析调查问卷的过程中,教师会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反馈情况,与少数存在烦闷情绪或有独特想法的孩子进行单独交流,尝试理解他们的感受,解答他们的疑惑。
  聚福园中6班妙妙访谈记录:
  杨老师:妙妙.最近在家你觉得开心吗?
  妙妙:开心。哦,不开心。
  杨老师:为什么呀?
  妙妙:开心是因为有狗狗陪我.不开心是因为见不到你呀。杨老师,我想你了。
  杨老师:哪只小狗?你养的吗?
  妙妙:是我“女儿”。你看,就是这只小狗(毛绒玩具)。
  杨老师:为什么这么喜欢它,还说它是你的“女儿”?
  妙妙:小尾巴可爱,项圈可爱,会倒立,能睁眼睛、闭眼睛,还会“汪汪”叫……还有啊。它睡觉的时候还会打呼噜呢,只要躺下就能打呼噜。哎呀,我爸爸打呼噜,女儿也打呼噜,真是吵死了,哈哈哈哈。
  杨老师:哇,好可爱啊!那你为什么不养一只真的小狗呢?
  妙妙:不要.小狗麻煩死了.还会乱咬东西。要是它把我的故事书撕咬坏了。我会很生气的!
  杨老师:你为什么说它是你的“女儿”呀?
  妙妙:因为我很喜欢抱着它。而且。因为它是我的女儿.那么只要它生病了或是死了,就都是我的责任(责任感,养小动物对幼儿来说是内在心理需求,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是必要而有意义的)。
  妈妈:我也很可爱,会叫、会打呼噜。你为什么不叫我“女儿”呢?
  妙妙:因为你没长毛,你要是有毛,我也叫你“女儿”(玩具宠物的质感使幼儿在触摸时产生依恋,获得安全感)。
  妈妈:家里原本养了一只十几年的大狗——肉肉。后来它生病死了.从那之后,我们家就再也不养小动物了。其实,妙妙原本也特别想再养一只小狗,但我们用养小狗太麻烦之类的理由拒绝了她。这个事儿得怪我们。
  教师思考:或许如今的毛绒玩具制作得越来越形象逼真了,几乎满足了宠物能够给予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但是,毛绒玩具缺少了一些需要人来照顾的“麻烦”。这是我们从成人视角去剖析问题。殊不知,这些所谓的“麻烦”对幼儿而言或许是很有乐趣和意义的一件事。
  (四)梳理生命教育缺失内容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和幼儿的交流发现:
  在生命与自我保护方面,绝大多数幼儿都知道戴口罩、勤洗手、消毒通风、锻炼身体等保护自己健康与安全的防疫方法,这些行为需要持之以恒,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幼儿虽内心深处对新冠病毒感到恐惧,但是他们在居家生活中还是情绪良好且愉快的。有的幼儿对一些防疫物品感到十分好奇,例如:为什么大家佩戴的口罩看起来不一样?口罩是如何预防病毒的?医生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穿着“太空服”(防护服)?
  在生命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中、大班幼儿感受到医生帮助病人抗击病毒很辛苦,也很伟大。大部分幼儿对被迫“宅”在家中的爸爸妈妈能够陪伴自己而感到温馨愉悦,希望和家人永远在—起。小班幼儿则会因为生活状态的改变而产生一些疑问,例如:爸爸妈妈为什么不用去上班?爸爸妈妈上班是为了和新冠病毒“打仗”吗?爸爸妈妈在家工作的时候,为什么自己不能打扰他们?
  在理解生命与自然的过程中,幼儿也有很多疑问,例如:什么叫作疫情?我们的眼睛为什么看不见病毒?新冠病毒为什么这么厉害?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研发出打败病毒的药物?人为什么要吃蝙蝠?野生动物是怎样生活的?为什么野生动物会携带病毒,而家养动物就没有病毒呢?
  幼儿最大的心愿是出去玩,他们十分想念幼儿园的教师和小伙伴,期待人类能够尽快打败病毒,恢复正常的生活。部分家长与孩子交流过一些涉及生命教育的话题,如生命的诞生、成长、衰老与死亡。绝大部分家长对幼儿的生命教育依旧局限于安全知识方面,而对生命的周期、生命的意义等认识不足,对爱护大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提倡不够。家长也很期待能够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爱惜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以及提高孩子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活教育”。
  四、直面问题:反思教育不足
  结合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我园青年教师在线研讨:疫情结束,待我们开园复学后,在阳光明媚、生机勃勃的夏天,如何针对当前自然生命教育的缺失开展切实有力的教育行动?大家积极分享前期各个班级开展生命教育的有益经验,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不断提问、反思、追问、辩论,在探讨教育方向的过程中逐渐明晰了教育方法。
  教研实录
  1.回溯历史:大自然的试验场
  朱水莲:幼儿期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最佳阶段,从问卷调查的反馈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家长对生命教育的期待.也发现了儿童在生命与自然教育方面的缺失。张宗麟曾说:“我们计划在大自然中来教育幼稚生,所以每星期至少有三次外出旅行,好在那时的南京城.旷野多于街道,尤其是鼓楼以西一带尽是小山坡。几百几千亩的农场与旷野是我们几十个幼稚生的教室.也就是我们幼稚园课程的试验场。”让我们一起回溯历史,了解一下那时候的生命教育是如何开展的吧!   李文鑫:那时候的孩子通过亲身实践去亲近自然.与动植物亲密交流;现如今的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十分依赖于高科技,我们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却忽视了观察自己身边真实的生活环境。我们应当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既走进自然,探索并发现真实世界的独特魅力,又借助科技的手段,到更加宽广的虚拟世界中去了解、记录、保存自然和生命的知识。
  刘明玮:陈鹤琴“五指活动”中的科学活动计划包括了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和认识环境等,这些方面在当时的教育教学记录中都有生动的展现。
  徐建萌:那时候.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有充分的机会去感知、体验自然的奥秘和生命的变化。我们要努力为幼儿营造与自然相伴成长的良好环境.激发孩子从表面到深层、从部分到整体的探究兴趣,加深他们对生命的认知。
  朱水莲:从过去的文本记载和老照片中,我们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3-6岁儿童學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让幼儿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生命教育的实施与理论素养有关,更与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质量息息相关。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反思如何使生命教育内化为孩子的人文素养。
  2.珍惜生命:生存和死亡的认识
  吴婷婷:疫情的发生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脱不开关系.与自然和谐共处应该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生活遭受到极大影响,生命健康遭受到严重威胁时,就需要懂得爱惜资源,珍视生活,珍惜生命。
  朱水莲:珍惜生命是因为我们终归会失去生命。那么,孩子们是怎样思考“失去生命”的呢?
  陆盈:这也是我想反思的问题。之前,我们班里养的小鸟被猫围攻.处于“生命受到威胁”的状态.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保护小鸟。当时,孩子们设计了《小动物一日照料计划表》,并组建了巡逻小分队,凸显了强烈的责任意识。但是.有的孩子提出疑问:如果猫吃不到鸟,没有了吃的,它会不会饿死呢?于是,我们又开始想办法照顾猫。这时,已经产生与食物链、生态圈相关内容的讨论。孩子们由此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情感.牵挂着鸟和猫的生命,但是我们当时并未在教学中渗透珍惜生命的意识。那时候,如果班上养的小金鱼、小乌龟或自然角的植物死了.教师往往会直接处理掉,我们没有把握教育契机.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探究动植物为什么会死掉、应该如何更好地照顾它们等问题。孩子们也没有表现出伤心、可惜的情绪。我觉得,关于死亡的概念渗透和珍惜生命的教育在我们班是有所缺失的,我们需要引导幼儿意识到生命的每一个过程都是有意义的。
  朱时颖:养育动植物.不仅仅是保证它们活着.而是要让孩子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不论生病还是死亡.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成为我们渗透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例如,朱燕菲老师班上养的小鱼被小猫捞出来导致死亡.孩子们给小鱼举办了充满仪式感的“葬礼”,还在铺满花朵的小鱼墓前双手合十.对小鱼说:“你一定要幸福啊!”孩子们表达了对小鱼珍惜、热爱和同情的情绪情感。
  刘明玮:有时候,孩子或许并没有表达出伤心或可惜的语言.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相关感受。对于“活着”和“死亡”,他们应该是有自己的思考的。最近,大家也会频繁讨论因疫情而死亡的人数,但是,我们该怎么和孩子讨论并解释“死亡”呢?不知道这个尺度又该如何把握?
  林鹭:面对死亡、承受死亡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小时候养过一只猫,它后来死了,我很悲伤.便再也不敢养小动物了,实在承担不了失去它们的痛苦。
  陆盈:其实,在照顾动植物方面,老师的相关经验和知识也不足。上学期,我们班上的小乌龟肚皮朝上快要死了,班级一位幼儿家长有养乌龟的经验.我们就请他来讲一讲如何正确饲养小乌龟。通过讲解,孩子们这才知道:不能每天都给小乌龟换水.也不能加太多水。更不要过度清洁小乌龟。我想,唯有掌握正确饲养和种植动植物的方法,才是真正的珍爱生命。
  朱水莲:对于幼儿而言.“死亡”的确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或许我们可以借助故事和绘本来帮助孩子们了解“死亡”。孩子们亲历种植活动。也能够感悟到植物的衰败死亡并非生命的结束。孩子们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接触到“死亡”,可以了解到必要的常识,获得来自同伴和老师的安慰,不断调适自己的心情。逐渐发展勇于应对自己未来人生的重要能力,这些都是渗透生命教育的机会。
  3.尊重生命:换位思考的怜悯
  李文鑫:人类为了利益和贪欲.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甚至因为谣言对家养动物做出了残忍的举动.这令我想起了班上领养的那只被人丢弃在幼儿园门口的小黑兔。当时。孩子们看到孱弱的小黑兔.立刻决定将它带回班里饲养并取名“小土豆”。但是,初来乍到的“小土豆”攻击性较强,一旦有人亲近它,它就想咬人,有的孩子因此对它大喊大叫。美美对大声喊叫的孩子说:“如果你的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也会害怕的。”我们不仅要尊重动植物的生命。也要尊重人的生命。教育孩子在和同伴相处中。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陆盈:孩子们也会换位思考并产生怜悯心。聚福园大1班的两只小羊在刚来的时候也会大叫.班上的孩子并不嫌吵。反而担心它们是不是肚子饿了,是不是想妈妈了.是不是不喜欢这里……
  李文鑫:是的。孩子们一有空就会去观察、陪伴“小土豆”。“小土豆”爱干净,总会将那些落在垫子上没有漏下去的便便踢出笼子。于是,孩子们就戴着手套,拿着餐巾纸,及时清理便便。经过一个月的陪伴、照顾和相处.“小土豆”渐渐接纳了孩子们。出去晒太阳的时候,它喜欢在草地上跑来跑去;有孩子靠近它时,它也会把鼻子凑过去闻一闻。
  林鹭:我们尊重、爱护“小土豆”。它也会逐渐喜欢与我们相处。我认为,这就是生命教育的回馈。
  朱水莲:陈鹤琴先生也鼓励孩子在家中饲养小动物,对动物具有同情心。所谓同情心。包含着尊重、呵护、心疼、怜爱与责任。孩子们努力照顾“小土豆”,这是珍惜、尊重、敬畏生命的表现。   陆盈:我们不仅要尊重动植物的生命,也要尊重人的生命,教育孩子在和同伴相处中.要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4.热爱生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杨莉:我们班的兔子是“娇公主”,精细照料还是会生病。我们带它去医院拍了X光片,还开了药。小兔子生病后,孩子们的饲养活动就停止了.改由家长和老师代劳。其实,我觉得,在小兔子生病时.孩子们更应该学习并了解自己的喂养方式有什么不妥之处,他们的观察和参与应该更加深入.如此才能获得经验和能力的提升。
  冯佳昱:教师往往觉得自己都不会照顾动植物,孩子就更没有这个能力了。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思维去认定孩子行或不行.应该与孩子共同研究和学习照顾动植物的方法。
  杨莉:是的。比如我们班的种植区,家长主动来帮忙翻土.孩子们站在旁边围观。我当时就想,翻土的工作可以由孩子们独立承担.我们不能因为要结果而忽略过程。
  林鹭:当秋冬时节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较少让孩子到户外去观察种植园地。其实。对于哪些植物畏寒、该怎么帮助它们过冬等问题,应该让孩子们自主观察和讨论。孩子们需要投入精力和感情,深度参与。
  朱水莲:是的.“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只有真正去做,孩子才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累经验,掌握并灵活运用方法与技能。教师的引导、支持才有了源头活水,生命教育才更加生动、真切。
  疫情當下,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问题愈发凸显。幼儿园和孩子家中饲养的动物都属于家养动物,所以孩子们对野生动物较为陌生。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不能出于自身利益而掠夺它们的生命。如何让孩子们理解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并不凌驾于其他动植物之上,这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尊重和敬畏大自然的种子应早早地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
  教研共识:
  第一,“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主题
  爱是生命教育的永恒主题,爱自己、爱自然、爱生活。我们要从爱的角度去认识、珍惜、尊重、欣赏生命,使生命得以舒展,提升生命的质量。
  第二,遵循儿童的学习特点
  生命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学习特点,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我们要与孩子一起回归真实的生活,通过参与式、体验式、亲历式的活动,萌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促使他们持之以恒地去观察、体验、探究与表达。
  第三,关注儿童的精神生命
  除了大自然中动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人的生命周期、安全与自我保护等教育内容以外,我们还要积极关注儿童的精神生命。儿童的情绪与认知管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与他人友好相处以及认真、专注等学习品质的培养,都应融入生命教育。
  五、线下学习:行动方案再制订
  线下,教师们梳理总结前期教研收获,学习《陈鹤琴文集》、“活教育”理论以及相关生命教育书籍,在经典中汲取力量,用理论武装思想。我们在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班实际情况,制订出下一阶段生命教育的班本化行动方案。
  疫情的阴霾渐渐退去,教师的关爱永不停息。生命教育不因疫情而存在,也不因疫情而逝去。在每一个关爱的行动中,我们要用生命影响生命,愿每个被呵护、尊重、欣赏的生命都变得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影片主人公迈克无疑是幸运的,能够被善良的陶茜夫人发现和培养,获得尊重与赏识。在陶茜夫人一家人的支持下,迈克不断突破自我,在橄榄球团队中寻得自己的一片天地,成就非凡人生。迈克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生赢家,得益于陶茜夫人的大爱之心、育人之德。这样的故事如何能不令人感动呢?陶茜夫人能够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她善于发现迈克的优势,助其扬长避短,挖掘自身潜质。陶茜夫人独特的教育视角不正是源于她那颗包容万物的善心吗?
期刊
徐彰,法学博士,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江苏南京律师协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江苏省法学会财税法与金融法研究会理事。江苏中虑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案情重现  2017年11月22日16时30分许.J幼儿园的学童文文在离园后搭乘校车回家,到达目的地经过马路时.不幸被施某驾驶的汽车撞伤,后经鉴定为九级伤残。交警部门认为施某驾驶机动车观察不周、采取措施不当,承担此次事故的主要责
期刊
幼儿的生活是创造性的生活。幼儿的学习是创造性的学习。幼儿的游残是创造性的游残。创造引领幼儿成长。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先生高擎创造的大旗,做如是宣言。创造是幼儿的生活,是他们与世界交流的语言,是他们发展自我的道路。  这里,教师用双手创造了优美的环境,快乐的区域,好玩的活动。儿童用创作的双手撕开现实,为梦想铺出一条通向远方的道路,纸杯长出了头发,稻草人找到了
期刊
设计背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
期刊
梦看似遥不可及,却因其富于想象而易于被孩子们接受。对幼儿来说。它并非“不切实际”的代名词,恰好相反,他们爱“做梦”、会“做梦”。当幼儿抓住了梦的藤蔓。就会向上爬。相信吗?孩子们的梦会在现实世界里“生根发芽”……  教育是—件很酷的事情,它看起来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论可讲,它需要足够的智慧、充沛的耐心,以及——无条件的爱与尊重。  历史的时钟拨回至1983年,唐山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以下简称唐师附幼)
期刊
朱清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幼教教研员。曾获江苏省心理名师、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等称号。从事幼教工作32年,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教学、教师培养等方面颇有研究。已出版著作《幼儿园健康教育》《幼儿园优秀体育活动设计99例》《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教科研指南》等。  一、明确运动认知一儿童是运动的主人  《幼教36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期刊
在幼儿园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对性格迥异的孩子。同样也会面对形形色色的家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变,敏感多疑型家长也随之增加。使得教师在家长工作中困难重重,家园合作也得不到有效开展。本文梳理了家园工作中由于家长多疑而引发的家园矛盾特点,通过分析多疑家长的类型及表现。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助力解决家园难题,建立有效的信任关系。家园合力。让家园共育路越走越宽。  一、初遇你的第三次  我是一名刚刚晋升的主班
期刊
因疫情的全面暴发。2020年的春节和寒假令所有师生难忘,居家隔离、线上交流,成了大家日常生活的主旋律。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各地幼儿园陆续复学。防疫物资准备、防疫知识培训、入园流程演练、突发疫情预案……大家为幼儿正常入园做足了功课。那么。在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关注哪些问题。做好哪些工作呢?现借助中医理论中的“望、闻、问、切”,分享我在后疫情时期对幼儿园管理的思考。  一、“望”防疫重点,坚
期刊
南京  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学前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学前教育平台共同协办的“重构生态—一中国学前教育管理创新百人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百位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参会,围绕学前教育管理创新、提高学前教育办学品质等当前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学前教育创建更为优质的环境。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分享了他们关于学前教育的思考与实践。此次会议为期一天,
期刊
湖南  9月27日下午,湖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围绕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专题询问中,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及有关专委会成员,围绕深化推进学前教育改革、解决公办园教师编制缺口、加大學前教育财政投入、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推动幼儿教师“同工同酬”以及幼儿园规划建设、收费标准及监管、校车燃油补贴、卫生保健管理等问题提出询问。  副省长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