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艺课的外延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zho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画专业中的动画片创造、 动画角色服饰的设计至关重要。 有机的把相关专业合理的联系起来,互通有无,彼此促进,是开放式课堂特别需要的教与学的新方式。这对于课堂的传统教学也有了更多的外延性,学习方式立体化起来,活跃了各个学科之间的气氛。
  【关键词】专业联合 服装工艺 动画角色
  
  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局限于自己的专业,教学专业性,系统性,割裂了和其他专业的相通。 长此以往,学生有了对专业知识的深入认识,却渐渐忽略了扩展其他专业方向的广度,有时候需要应用其他专业知识的时候就束手无策。鉴于这个问题,尝试探讨服装工艺课与动画专业课的联合学习,尝试教学新模式。
  一、 开放式课堂的联合
  设想,把动画课搬到服装工艺课的课堂上进行,应该是怎样的情形与效果?例如,动画课程中有角色形象设计的内容,这就需要角色的形象造型和服装设计等。那么服装设计这个部分,就不一定是动画专业老师的专长。 因为看待同一样事物的角度不同,就会带来丰富的想象和创作方面,这对于以创意为主体的动画专业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从服装专业的角度来考虑,这是一门艺术专业中比较独立的专业,和平面设计传统的美术教育都不一样。实用性比较强,专业性也很突出,与其他专业相通的地方并不是很多,于是他有非常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服装专业课的类型也非常多,说到工艺课,是因为它是最贴近实践教学的一门课。课堂上老师会讲授很多服装工艺方面的知识,也会亲自演示很多与制作服装相关的步骤,如画样板、联系上机器等。能与服装设计相关的专业,动画最为贴近,动画是综合艺术的表现形式。创造一部动画片,会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运用到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在角色设计的时候,对于服装设计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这样,两种专业就进行了融洽,学动画的学生走进服装工艺课的课堂,以服装专业老师的角度为学动画学生讲述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动画学生因此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服装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在这样的课堂一起学习。他们可以利用自己擅长的专业技术,大胆的设计服装,为动画专业的需求设计适合动画角色造型的服装,这样两个专业就很自然的融合到了一起。这对于两个专业的作品创作都是一个很好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二、 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动画片中的设计是多种元素的结合运用。鉴于动画艺术的非标准制作的特点,它的表现手段也趋于多样化发展。在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表现方面,更加是多样化的融合化。服装工艺课是服装动手实践课,偏重技术方面的学习。学动画的同学到服装专业课堂上进行这样的技术性的实践,提高动手能力,不仅在角色设计上可以应用,在定格动画,动画衍生品等方面的制作上都会得到很好的训练。接触这样非动画专业的实践,可以跳出传统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动画的艺术性也充满了工艺特性,尤其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弊端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了。所以进行这样的技术学习,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艺术上的创意。
  强大的技术知识表现手段,要表现动画片的真正艺术内涵,必须要准确把握它的属性特征。如果把服装的艺术特性拓展到动画的角色设计中,一定是优秀的服装时尚秀。但是动画片的创作在形式与内容上始终要保持着统一。所以,就需要结合两种专业,取其相通的地方,通过技术进行艺术的结合,达到一种有独特的创新效果。
  动画角色造型风格多样,最大的体现就是在服装的展示上面。动画设计中,不论是角色还是背景,除了设计静态的形态外,其他都是要绘制出行为和动作的外观。服装的动感恰如其分的给动画动态展示一个合理的补充。角色动画就是人体动画,动画的支撑不能单纯依靠情节,很重要的就是塑造角色的形象。角色服装设计又有了它存在的理由。这些种种的需求,就构成了动画专业学习与服装工艺学习一个必然的联系。在服装工艺课的课堂上学习不仅是技法,更多的是学习的思维方式,创意的角度,这样才是真正的多学科的学习联合,才会达到传统课堂无法达到的学习目的。
  三、 专业联合教学的探索
  动画艺术综合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艺术,所有的藝术都可以在动画片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同样,生活的点滴也可以在动画片中自然而然的显现。所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动画的创造者。所以要创造出优秀的动画片,必须拥有非凡的创意,这就需要动画专业者不断的探索和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来自于自己专业的课堂,还需要其他专业知识来补充。其实,在这样学科间联合学习的有益尝试之时,可以更加扩展我们的想象。如果跳出艺术专业的相互联合呢?如果对传统的文科理科进行联合呢?其实都是可以,这也应是未来发展的很好的发展方向。在高校综合教育发展越来越完善的今天,各个专业、学科之间的联合是教育一个学生综合发展的良好手段。先行的公选课制度,就可以选择任何喜欢的科目进行学习,那么专业小课之间的联合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学习方式。
  总之,以动画专业为核心来进行各个学科之间联合教学,这样的尝试会进行不断地探索,让小小的课堂无限地放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这才是学习希望最终能达到的目的。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应把德育教学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对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有渗透着思想感情的集体德育教育,使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听、说、读
摘要:历史是对往事的回忆与记载,它的本质是顾后而非瞻前,但自古以来人们寄予历史的主观追求却都含有史学必须有昭示未来的功能,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加有效地实现历史的鉴往知采社会功能呢?  关键词:历史 回顾 启迪    正如司马迁所说,写《史记》是“述往事,思来者”。史学的功能在于通过重构过去,把握与揭示人类历史演变的规律,最终服务现实指导未来。要实现其社会功能首先需要重构过去;其次在重构中把握
【摘要】如何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大学“育人” 工作的重中之重。艺术类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应当贯穿素质教育的 要求和理念。我们要做到立足专业特点, 树立良好学风。     近年来,社会对个人综合素质考量标准的提高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领域凸现出来。高校更是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办学和教学的基本目标。教育的意义不再只是一味地强调“教书”, 更重要的是她的“育人”功能。如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并能有效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我在所带班级中有意识地进行新型作业改革的尝试。实践表明,设计个性化的作业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能使学生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一、作业完成现状的调查    经查阅资料表明,全国
【摘要】自我国省级课题《研训一体园本教研实践研究》以来,我们在课题实施中找到了新的研究话题——图画书阅读。俗语说:一图胜千言。图画书中图像符号的丰富内涵使图像语言多姿多彩,幼儿通过对各种图像符号的猜想、阅读、想象,步步推进的三个阶段,渐进地获取对图像完整、深刻的信息。这一过程正是促进了幼儿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能给幼儿想象的空间,因此,笔者试图用一本本精彩的图画书,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带孩子们走入
未来学习精彩纷呈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探索的未来网上学习模式, 精彩纷呈。与封闭的传统学习方式相比, 未来网上学习包括情景 学习、移动式学习、协作学习、沉浸学习。新的学习模式 有赖于最新信息技术的支撑。   在情景学习中, 当教师点击了“汽车发动机” 课件之 后, 学生们的课桌上, 纷纷出现了全息影像的汽车发动机 模型。学生们跟随老师, 进行安装练习。练习完成后, 每 个学生都在自己的终端上看到了自
【摘要】石油科研院所对石油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不科学完善,考核结果不能有效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薪酬分配、员工发展、绩效改进等缺乏依据,导致员工的认可程度低。本文根据石油科研人员所处环境及特点,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遵循“企业、部门、员工统一”的原则,提出石油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步骤、方法等,并以N研究院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为实证。  【关键词】科研人员 绩效考核
唐朝诗人杜甫诗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象地描写了春夜之雨的特征。现代的优秀班主任任小艾也曾说过:“最高明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古人与现代人虽然描述的不是一类事物,但是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共同的意境,就是“无声的力量”。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挖掘和利用一些无声的德育资源,从而让学生的道德情操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升华呢?   一、 课堂无声资源之:教师行为  教师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榜样,
学生对一门学科学习的效果如何、掌握得好坏,就看他们在具体运用时是否用得好,用得对,用得恰当。然而,本人通过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的书面表达试卷上收集来的句子,可以看出某些学生基础不扎实,导致运用能力比较差,词不达意。  一、原因分析  (一)教材方面  近几年来,笔者连续带学生备考,发现现在的很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了,但是基础仍很差。究其原因,正如有些篇文章所说的:现在全国的小学基本都开设了英语
【摘要】本文以德国诗人海涅的诗《北方有一棵松树》为例,从文学欣赏的“意象的显现”“深层意蕴的探求”这两个环节来介绍联想和想象在文学欣赏中所起的作用。    文学欣赏是以文学作品为对象, 以作品创造的艺术形象为依据, 由此在读者方面引起的富于感情、联想和想象的艺术思维活动。(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理论基础》修订本第374 页) 没有联想和想象就没有文学欣赏, 文学的社会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 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