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多媒体为思想品德教育增光添彩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初中思品课则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重知识轻德育。
  很多农村学校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评价思维,用“分数”“成绩”“质量”限制农村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理念来考核农村教师。大多数思想品德教师仍以应付考试为主,,脱离新课程目标,过于追求眼前的效益,把学知识,背知识,重技能,学技巧放教学第一位,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没有发挥思品课的德育功能。
  2.教学方法老套,学生兴趣流失。
  “满堂灌”或“填鸭式”的简单化教学方式,结果导致的只会是思品课完全丧失了吸引力,学生根本不喜欢也不愿上思品课。思品在德育教育中主渠道作用无从发挥。这也直接导致学生自学能力差,阅读能力低,品德空白。
  3.鼠目寸光,课外资源的无效使用
  一些农村教师在思品教学中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鼠目寸光,见识短浅,只愿做个守道夫,把眼光局限于书本,教参上,孤立地,片面,讲些理由的灌输,而把课外生动的,实际的德育题材拒之度外;另一个极端是往往只会拼命挖掘利用课外内容,脱离课文的知识。
  4.活动课“放羊式”,过于形式化。
  活动课是近年来才开展的新式的授课模式。它主要体现在通过让学生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参加某项课程的实践,并在教师正确引导下,让学生感悟出某种道理的上课模式。这样课堂模式很受学生欢迎,按理来说,德育的效果应该很好,但大多数农村教师上这个活动课还是流于形式,疲于走过场,甚至采用“放羊式”方式,任之,随之,致使德育教育落实大打折扣。
  5.思品课教育与家庭教育发生畸形 “偏差”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向中学生进行为人处世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这些现实教学问题的存在,让良好的教育平台,陷入空洞的说教,使思品课举步维艰,让德育教育的效果愈来愈远离根本,愈来愈空白,低效,甚至无效。思品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无从发挥。如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思品课的乐趣,促使行为目标、情感目标的真正实现,运用电教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电化教学往往能将抽象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形象化、具体化,能将枯燥的定义、理论化为美好的形象;把死板的记忆化为生动的想象,学生在事理、情景相融中得到美的享受,深沉的启迪。
  一、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点燃学生兴趣之灯
  利用投影片,音频,视频等电教媒体导入新课,能很快吸引学生视线,集中他们的注意,让他们进入愉悦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 激起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情景下,他们自然会以饱满的学习热情,自发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晓之以理”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运用电教媒体,充实课堂内容,强化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
  中学思品课每课都是通过一些简短故事说明道理,如果教学中仅是照本宣科,使用单一的教学手段,难以收到实际的德育效果。而适时运用电化手段充实、丰富课堂内容,再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老师语言、手势的配合,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电教媒体,吹响认识、情感和行为目标的集结号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规定:“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为总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追求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学生认识、情感和行为目标结合起来,达到几者的有机地统一。而运用电教媒体,能将理论知识生动化,使理论中所包蕴的思想教育得以升华。
  四、运用电教音美优势,洗礼学生心灵,提升思想情操
  音乐,是体现审美价值,渲染感染力的重要工具和媒介,是美感教育向广阔处拓展,向纵深处深入的载体。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在日常的思品课教学中,音乐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优势和作用。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播放一曲悠美动听的音乐;或一段深情的配乐诗文朗诵;或令人捧腹的相声视频;或一则真实感人的故事录象,无疑为教学情趣的渲染、审美情感的激发、教学情感感染力的增强,声律美的感悟等起着极其重要的媒介作用。 。
  综观所述,电教媒体以它得天独厚的优势,用声、像与典型事例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供方便之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让我们发挥电教的优势,优化初中思品育人功能,以饱满的热情、充满爱心的激情,去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明辨是非,懂得善恶,激发他们的情感、坚定他们意志、指导他们行为、陶冶学生情操。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描写景物的文章,辞藻优美,语句流畅,意境和谐。篇篇都堪称写景抒情文章的经典。有不少同学抱怨不知道如何写作文,特别是有关景物的描写。在平时的作文中,一看到题目就忙着翻阅作文书找范文借鉴。其实我们只要同课本有了密切的接触,我们就会发现课本其实是个作文技法的聚宝盆。作文学习无需舍近求远,立足课本我们就能有章可循。下面就让我们回顾课本,去共同探讨课本中的素材,共同去学习景物描写的技巧。
期刊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1.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关注人的精神价值、心理个性及人格修养,理应成为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好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的建构式学习。  首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  评价不宜过早,有些教师在听取学生想法时,往往不等学生说完就给予鼓励表扬,这样会大大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教师应让学生说完再作评价,这样既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有利于教师做出中肯的评价。
期刊
新课标,新课程已实施好几个年头了,但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之一是:仍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过去怎样讲,现在仍然怎样讲,过去老师怎样教我,现在我怎样教你。我讲你听,我说你记。  现状之二是:自己不钻研教材,没有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课堂上照本宣科,漏洞百出。有位八年级语文都是在教《苏州园林》时,说“全文共十一个自然节,把第一节划为第一部分。第二到第十节划为第二部分,第十一节划为第三部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笔者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教好语文,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就必须对语文教学有正确认识,形成正确的语文教学观。   一、语文教学的本体观  要教好语文,首先要弄清的就是语文学科性质,也就是语文学科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叶圣陶先生早在《国文杂志》发刊词中就国文教学的目的早有论述:国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读书能够了了,作文能够通顺”。很明显,这里讲的就是对语言文学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叶老还指
期刊
赏识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是教育者用赏识的方法把爱具体化。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那么怎样将赏识教育运用到教学中,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呢?  一、赏识——营造和谐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很重要。教师要通过营造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  一、重视日记训练,打磨学生的情感积淀  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产生新和力和积极的情感。日记,顾名思义就是每天的记事,是学生对客观存在的记载,是个体情感和体验的书面表述,是学生作文的素材积累。本人在教学
期刊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
期刊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  一、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富于创造性的人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