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课堂改革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zhang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的课堂“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貌合神离,徒有形式,没有实效。笔者认为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许多教师经过短暂的困惑后马上接受下来并付诸实践:既然要把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岂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吗?于是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老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胡言乱语还受表扬说有创新。课堂上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
  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大于效果,缺乏有效指导
  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突出教学重难点,怎样设计板书,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但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必都有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所以,教师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
  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进行“逐段串讲”“逐句讲析”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发展的需要,课堂问答成了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可是,教师的大量的无效的“问”和学生的无效的“答”在课堂上广泛存在。本应该由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心灵“对话”的语文课成了师生之间的“问答”课。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主问题设计法对文本主要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围绕一两个主问题
期刊
1、资料集锦,资源共享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学习目标中有一条为“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资料收集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唯一方式。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在时间许可的范围内尽量多的查找一些权威性的资料,不同观点的资料。所得到的知识要学会注明出处,要分类编号,避免使用时的不方便。以《探索月球的奥秘》为例,要求学生利
期刊
一、引诗句   诗歌的语言非常凝练、精要,引用诗句,可以增强课堂的文化色彩,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在上何其芳的《秋天》时,我则先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等诗句,让学生体会一下秋的萧瑟、孤寂和感伤,再写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更胜春光”让学生体
期刊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   成功导语的设计,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
期刊
建构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建构和理解的过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而是给学生提供建构的知识框架、思维方式、学习情境以及有关的线索。实践中,我巧用建构主义理论,优化自己的语文教学。  一、教学目标的设
期刊
从去年冬天至今,我们中学语文教研组承担了“学—探—点—练—考”五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这项科研课题的试验工作。结合我校的学情,如何将其借鉴并运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明确  洋思中学“堂堂清”“日日清”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师、学生对每节课、每天的教学目标定位更加明确。那么,我就要求自己: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查阅各种资料,深钻教材,密切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
期刊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描写景物的文章,辞藻优美,语句流畅,意境和谐。篇篇都堪称写景抒情文章的经典。有不少同学抱怨不知道如何写作文,特别是有关景物的描写。在平时的作文中,一看到题目就忙着翻阅作文书找范文借鉴。其实我们只要同课本有了密切的接触,我们就会发现课本其实是个作文技法的聚宝盆。作文学习无需舍近求远,立足课本我们就能有章可循。下面就让我们回顾课本,去共同探讨课本中的素材,共同去学习景物描写的技巧。
期刊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它不仅体现了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而且体现了教书育人辩证的教学思想,也符合学生作文的心理规律。那么作文指导该如何从内容入手呢?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丰富生活,指导学生获取作文的材料  1.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关注人的精神价值、心理个性及人格修养,理应成为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好评价机制,激励学生的建构式学习。  首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  评价不宜过早,有些教师在听取学生想法时,往往不等学生说完就给予鼓励表扬,这样会大大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让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教师应让学生说完再作评价,这样既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有利于教师做出中肯的评价。
期刊
新课标,新课程已实施好几个年头了,但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之一是:仍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过去怎样讲,现在仍然怎样讲,过去老师怎样教我,现在我怎样教你。我讲你听,我说你记。  现状之二是:自己不钻研教材,没有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课堂上照本宣科,漏洞百出。有位八年级语文都是在教《苏州园林》时,说“全文共十一个自然节,把第一节划为第一部分。第二到第十节划为第二部分,第十一节划为第三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