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应该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力促数学知识的认知,切忌使学生将上课当作看电视。数学科学的最大特点是集严密性、逻辑性和应用性于一体。这也是数学公认为重要和困难的地方。在数学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不必追求表面的生动、界面的漂亮,而应注重启发性,激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切忌使学生将上课当作看电视。
  2 重视教师角色的作用,切忌使教师成操作员。考虑到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交互性还不够灵活。传统的教学优势必须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等。教师一句话能说明白的,就不必非用信息技术演示;需要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时,也不要马上展示具体直观的画面;需要让学生动手计算时,就不要借助信息技术。
  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两方面的优势同时发挥出来,因此,作为教师不能因为有了信息技术就减少备课时间,而是需要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作全新的设计,哪堂课需要信息技术、怎样用、占用多少时间、课内课外如何结合等。在研究整个教材基础上,要合适地利用信息技术。这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信息技术,有些内容在传统的教室里黑板加粉笔还是最佳选择。
  另外,即使采用信息技术的课,也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该用多少时间就用多少时间,不能把教学等同于信息技术表演课,教师成了操作员。
  3 现代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切忌高成本投入。
  作为一个好的教师,必须科学认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两者的优势与弱势,既要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也须锤炼自身的学科素养。要引进经济学中的“低成本经营”理念,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重形式轻效率的表演课的做法。必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手段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本栏责任编辑 曾维平
其他文献
乡村3.0学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支持下,让教育现实与虚拟融合,让教育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这对于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在乡村3.0学校建设中,虽然互联网为学校建设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但也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与之配套。项目教学法将理论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师生合作
期刊
统编版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编排,既体现了一致性和完整性,又体现了发展和变化。统编版语文教材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围绕人文主题“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展开,语文要素是“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和“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该单元从精读课文到略读课文,再到口语交际的安排,都有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的特点。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注重单元的整体性,从而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期刊
要想打开语文学科的“窗户”,教师就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处于乐学、趣学的状态。课堂教学内容要充满趣味,难易程度要合理,课堂形式要有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高效地汲取知识。笔者在此以《童年的水墨画》为例,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墨画入境,新奇制胜,趣中求学  “新奇”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大法宝,如何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童年的水
期刊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注重实效性,在阅读策略方面有明显的指导性作用。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成为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搭船的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笔者以该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立足核心素养,夯实语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期刊
“三线五步”教学模式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宗旨,以核心问题为统领,以问题线、研学线、发展线贯穿教学的始终,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基本步骤,即“问题导学”“研究让学”“应用活学”“评价促学”“拓展延学”。“三线五步”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较好地解决了“如何教”与“如何学”的问题。笔者结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谈一谈“三线五步”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 设境诱思,问题
期刊
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在“悬念·发现”教学模式中,教师以悬念导入,以问题为载体,以探究为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建构知识,这种模式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笔者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经常采用“悬念·发现”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一、悬念导入,激趣诱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增强学生的探究动力,提
期刊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导入设计]  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鸟?(生口答)  师:为了保护小鸟不受风吹雨淋,一(1)班小朋友给它们做好了两个大鸟窝,请你帮小鸟安排一下,让5只小鸟分别住在这两个新家里,可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用卡片摆一摆,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分完后和你的同桌共同分享一下。  学生独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时适时指导。(对有多种分法的学
期刊
现代课堂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和谐港湾,也是波澜起伏、动态生成的知识海洋。在知识探求的旅程中,引人入胜的“亮丽风景”和令人懊恼的“尴尬事件”同样会不期而遇。无疑,面对这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作为教师就应该即时筛选优化,机智导航。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比预定的计划过程要生动、活泼、精彩得多。    一、扬“生成”风帆    生成式教学摈弃演练作假,追求真实自
期刊
[教学内容]新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  1 师:回忆一下,2、5的倍数的特征分别是什么?(生答)  2 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3的倍数具有什么特征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要看它个位上的数就行了吗?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讨论,注意:讨论前每个人要做好讨论的准备工作。  出示讨论要求:  (1)每个同学写出几个数,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期刊
1 轻松感。要使学生感到数学认识活动是种轻松的乐事,而不是一种负担,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要重视情感投资,把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矫正学生对数学恐惧心理的突破口。课内多启迪多提问,课外辅之适当的教学讲座。开辟“数学角”,成立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在数学海洋中遨游,让他们看到数学天地的无限宽广。  (2)解学生所疑,解学生所难,乐学生所乐。  2 愉悦感。培养学生愉悦感的重要途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