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学习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koo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3.0学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教育模式,在互联网支持下,让教育现实与虚拟融合,让教育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这对于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在乡村3.0学校建设中,虽然互联网为学校建设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但也需要相应的教学方法与之配套。项目教学法将理论知识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师生合作,共同确定项目主题与目标
  构建乡村3.0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学习和借鉴优秀学校的项目教学经验。在与北京中关村三小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实施的关键在于项目主题确定与任务分解。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学校、学生之间的明显差异,项目任务分解中仅仅依靠借鉴是不行的,还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确定项目教学主题,如此也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当然,在项目初始设计中,乡村学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借鉴优秀学校经验,在吸取经验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共同确定学习主题。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也强调通过教学目标设计,让学生“跳一跳”摘到知识果实,所以学生参与项目设计与任务分解,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立足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教学目标更加容易实现,进而驱动学生主动学习。
  二、小组分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与优秀学校共同建设乡村3.0学校时,开展项目教学需要关注重点课堂,将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进行融合。或者直接与优秀学校建立在线连接,共同设立项目、合作分组,一起参与任务完成过程。尤其是在互联网支持下,实现乡村教室与城市教室的互通互联,乡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起学习,教师一起参与课程设计与研究,以此带动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由于学生之间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在项目设计完成后,肯定有部分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在新知识的学习中,需要学生联系已有知识,逐步构建新知识。那么,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合作学习。分组要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法进行,结合学生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性格特点乃至平时成绩,把学生分成五六个学习小组,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有学习伙伴,既学会如何学习,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分组完毕后,要求小组内协商讨论任务分工情况,每个学生都要明确总体学习活动和自己承担的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发挥个人优势,深入研究,主动探索,针对学习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想法与措施,高质量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
  三、动态评价,引导学生发展方向
  教学评价是研究学生项目学习质量、发现学生学习不足的重要方法。在项目教学中,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与评价;二是小组学习过程的评价;三是个人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三种评价的结合,更好地分析项目学习中每个学生、小组内部的学习情况,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来展示学生学习情况,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综合、全面评价。
  例如,在小组学习成果评价中,可以先让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然后教师对成果进行评价,并对学生的汇报表现进行点评、打分。对小组学习过程的评价,则要发挥组内成员的自我反思能力,组内进行自评,组间进行互评。组内根据教师评分细则,对学习过程进行讨论,然后评分。通過这种方式,形成对学生学习的整体评价,总结整个学习过程的个人收获与不足之处,然后为下一次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在互联网支持下,教育已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形成跨越式发展。通过在线学习、观看视频等方式,与城市学校课堂建立连接,消除城乡之间的教育差异,这也是乡村3.0学校建设的初衷。尤其是在项目教学与乡村3.0学校融合过程中,更需要发挥城市教育优势,以引领、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潭口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教学内容和课堂模式入手进行改革。  1.加深解读难度,加大教学中的信息量。把课文的解读在思想认识层面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具体做法就是增加问题的难度,扩大思考的广度,针对
期刊
教育,不能忽视细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教育时曾说:“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只有关注细节,研究细节,善待细节,我们才能将教育做到极致。读完李希贵的《学生第二》,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善于从细节处做教育、搞管理。      一、对学生的细节  1.错开放学时间。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中等规模的初中,在校学生有1500多名。全校一放学就人如潮涌,学生安全存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便作出一项规定
期刊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导入设计]  1 教师展示三杯饮料(雪碧、白醋和热水),请三位学生上台看谁能准确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准确地喝到雪碧,有的学生喝错了。)  2 教师简单采访。请问你喝到什么?你为什么喝对(错)了?(喝对的学生回答:准确喝到雪碧是因为注意观察,雪碧是有小泡泡,如果是热水,热水杯壁上就会有雾,而醋会散发酸味。喝错的学生回答,
期刊
在草长莺飞的阳春四月,永丰县教育局召开的全县学“洋思”经验现场交流会在远离县城的古县中学举行。当天。这所群山环抱、往日宁静的农村初级中学顿时热闹起来,校园里到处充满了欢歌笑语。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校长、教务主任、骨干教师300多人云集这里,学习、交流古县中学“学洋思模式,创古中特色”的办学经验。  曾几何时。新课改令不少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似乎一夜醒来惊呼当前的书越来越难教了。在总结教学质量上不去的
期刊
条理不清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通病。文章不是字词句的随意堆砌,而应按照一定的章法排列,文章要做到条理清楚,就得注意它的开头与结尾、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这就牵连到学生本身思路的清晰。如何让学生写出条理清晰、中心明确的文章釆呢?我除了制订循序渐进的“技法”训练外,还从片段训练人手,整理学生思路。  我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一个段落,都只有一个中心,所有的材料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来写。即中心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期刊
预设与生成只有完美统一于我们的教学行为中时,课堂才会和谐地发展;也正是缘于这种和谐,课堂才会“灵动”起来。那么,怎样让预设与生成完完美统一?我们应该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找“平衡点”。以下从关注学生、研读文本,对话与个性化体验等方面,谈谈我们对“平衡点”的理解以及相关策略。    一、在对学生的关注中寻找平衡点——不是“应对”,而是“投注”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
期刊
一、以生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对话    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强调“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基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他们对文本的感悟和思考层次会不二样;与文本之间也必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距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只有当学生与文本产生了某种碰撞;文本才会展示出无限丰富的意蕴,学生也才会从中获得满足,而教学问题的设计则是沟通两者的桥梁,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后:神思畅达,从而觉得有话可说。  如教学《
期刊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不持久,思维能力薄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其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1 重视手脑并用,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当有计划地多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实验和练习等活动,使他们用不同的感官接受信息,再
期刊
昨天,学习了第六课《峨眉道上》,要求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今天课前5分钟检查背诵。我想象着只要我一宣布背诵开始,学生们的一双双小手便会举得老高,期待着我点名背诵。然后在我的点评、表扬下。是一张张自豪和喜悦的笑脸。  但实际情况却让我吃惊,当我说“谁来背一背”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竟然没有一名学生举手,包括语文课代表源源。这可是我从教7年来从没遇到的现象呀!  怎么可能?为了掌握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我要
期刊
说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已不再是一句夸张的话。事实上,网络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角度地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传统上所谓的师道尊严的内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上学期开学初,因为学校开办“学生心灵驿站”,一名学生因此知道了我的E-mail地址。不久。他就往我的邮箱发送了一份教师节贺卡——这是我受到的第一份学生亲自制作的电子贺卡,虽然画面比较稚拙,但不掩童真知趣,我感到异常高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