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改革处于初级阶段,在缺乏充足的理论指导下实践过程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问题深入思考,总结经验,提出新的理论和思路来指导实践,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对于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体育健康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243-01
1.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目标与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健康教育课程规范性不强;2)教材标准不统一,内容落后;3)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缺少高素质人才。
从根本上改革高校体育健康教育,解决上述几个问题,首先应树立新的正确的体育健康教育目标。以往的体育教育以技能训练为主,缺乏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树立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核心的体育健康教育目标,可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力、竞争力和应变能力等,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还应当遵循一下三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紧随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引导其积极地、主动地进行体育健康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2)实效性。体育健康教育还应当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自身情况、教学环境、基础设施等实际条件,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满足不同的情况,给学生提供充足空间进行选择性学习,保证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效。
3)文化性。要以课程的培养目标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宗旨,提高体育健康教育的知识性和文化性,增强体育人文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体育,发扬体育精神,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化修养。
2.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围绕以上原则,我们在体育教育改革中进行了实践与探索。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我们将一些比较时尚的体育项目引入了课题,如攀岩、街舞、跑酷等,并结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娱乐体育项目,通过项目开放式选修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在某些项目中,老师不再是传统的单向灌输体育技能,而是参与到学生活动中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培养体育兴趣。其次,我们对于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了新的改进和拓展,形成了新的趣味性活动。这些活动相对于以往的体育教育课程更简单易学,娱乐性较强,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对于体育教育课程有了新的认识,达到了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最后,我们在体育健康教育过程中加入了体育理论知识、健康知识和体育文化的内容。为了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不仅需要良好的体育技能,更加需要饱满的体育热情和良好的健身态度。通过理论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坚实的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完成健康的体育锻炼,同时在体育文化的熏陶下,集成了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保持了良好的健身态度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真总结分析出现的问题,归纳出以下几个需要注意和思考的地方:
1)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为了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和学习欲,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当采取灵活的手段和方式,让学生主动融入其中,通过良好的体育活动体验产生体育兴趣。在教学模式上,应当使用丰富、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活跃课堂气氛,让學生在融洽的气氛中对体育教育有新的认识;教学内容上,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丰富教学种类,优化知识体系,给学生留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文化课程和体育活动训练并重。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文化修养水平
当前体育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过度重视体育技能训练,忽视心理健康和体育文化的教育。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的重要着手点。这就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寻找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课程考核中,我们关注学生产生的紧张、消极等负面情绪,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压力,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体育锻炼中强调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不惧困难、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帮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实现更好的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这良好的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学会冷静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应变能力。
3.高校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改革
体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是体育健康教育工作能够科学、高效的进行的坚实基础。体育教育管理工作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社会优秀实践,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统筹组织办法和教学办法,提高教师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实现科学、合理、实效的管理模式。评价体系应当在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
4.总结
根据实践所得到的经可以分析总结出,发展体育健康教育,我们一定要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体育理论和文化水平,关注学生的体育教学体验,强调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努力将学生兴趣与体育教学融合一起,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主动性和体育意识,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吕庆祝,刘玲,乔培基.高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08):1122-1123
[2] 葛冰. 对新课标下体育健康教育的理论分析[J].榆林学院学报, 2008, (06):79-81
[3] 周昊 , 刘永强. 高校实施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06):116-118
作者简介
张宾(1975.02—),男,汉,籍贯:河北省石家庄人,学历:本科,讲师,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关键词]体育健康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243-01
1.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目标与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1)健康教育课程规范性不强;2)教材标准不统一,内容落后;3)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缺少高素质人才。
从根本上改革高校体育健康教育,解决上述几个问题,首先应树立新的正确的体育健康教育目标。以往的体育教育以技能训练为主,缺乏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树立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核心的体育健康教育目标,可以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力、竞争力和应变能力等,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还应当遵循一下三个基本原则:
1)科学性。体育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紧随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引导其积极地、主动地进行体育健康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2)实效性。体育健康教育还应当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自身情况、教学环境、基础设施等实际条件,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满足不同的情况,给学生提供充足空间进行选择性学习,保证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效。
3)文化性。要以课程的培养目标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宗旨,提高体育健康教育的知识性和文化性,增强体育人文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和传统体育,发扬体育精神,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化修养。
2.教学内容改革实践
围绕以上原则,我们在体育教育改革中进行了实践与探索。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我们将一些比较时尚的体育项目引入了课题,如攀岩、街舞、跑酷等,并结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娱乐体育项目,通过项目开放式选修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在某些项目中,老师不再是传统的单向灌输体育技能,而是参与到学生活动中进行引导和帮助,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培养体育兴趣。其次,我们对于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了新的改进和拓展,形成了新的趣味性活动。这些活动相对于以往的体育教育课程更简单易学,娱乐性较强,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学生对于体育教育课程有了新的认识,达到了促进身心发展的目的。最后,我们在体育健康教育过程中加入了体育理论知识、健康知识和体育文化的内容。为了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学生不仅需要良好的体育技能,更加需要饱满的体育热情和良好的健身态度。通过理论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学习,学生在坚实的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完成健康的体育锻炼,同时在体育文化的熏陶下,集成了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保持了良好的健身态度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真总结分析出现的问题,归纳出以下几个需要注意和思考的地方:
1)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为了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兴趣和学习欲,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当采取灵活的手段和方式,让学生主动融入其中,通过良好的体育活动体验产生体育兴趣。在教学模式上,应当使用丰富、新颖的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活跃课堂气氛,让學生在融洽的气氛中对体育教育有新的认识;教学内容上,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丰富教学种类,优化知识体系,给学生留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文化课程和体育活动训练并重。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文化修养水平
当前体育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过度重视体育技能训练,忽视心理健康和体育文化的教育。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的重要着手点。这就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寻找合适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课程考核中,我们关注学生产生的紧张、消极等负面情绪,努力帮助学生克服压力,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体育锻炼中强调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不惧困难、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帮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实现更好的交流,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这良好的情绪和自我调节能力,学会冷静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应变能力。
3.高校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改革
体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是体育健康教育工作能够科学、高效的进行的坚实基础。体育教育管理工作应当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社会优秀实践,完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统筹组织办法和教学办法,提高教师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实现科学、合理、实效的管理模式。评价体系应当在保证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
4.总结
根据实践所得到的经可以分析总结出,发展体育健康教育,我们一定要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以人为本,提高学生体育理论和文化水平,关注学生的体育教学体验,强调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努力将学生兴趣与体育教学融合一起,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教育主动性和体育意识,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吕庆祝,刘玲,乔培基.高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08):1122-1123
[2] 葛冰. 对新课标下体育健康教育的理论分析[J].榆林学院学报, 2008, (06):79-81
[3] 周昊 , 刘永强. 高校实施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06):116-118
作者简介
张宾(1975.02—),男,汉,籍贯:河北省石家庄人,学历:本科,讲师,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