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rdy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反映的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领悟及综合运用能力,是衡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尺度。探究作文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课题。 作文教学也始终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日常的的教学中我体会到,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写什么、怎么写、怎样才能写的更好”的问题。为此,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真备好综合性实践课努力抓好课外活动,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在本人施教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常常拿笔就头痛,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有时在头脑里想好了,一下笔又不知道从哪写起,脑子变成一片空白。这里说明了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学生。 而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实践环节为我们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答案。尤其我们农村的孩子,教师可以建议他们在双休日的时候适当准备一些与本单元综合性实践有关的素材,再回到课堂,开展集体探究活动。这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的观点相吻合。这句话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让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运用课内学到的观察本领去广泛地观察大自然,从而丰富感性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二是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新课改把语文教学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从而在社会交际中,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实践证明,开展各种课外综合性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搞社会调查,接触实际,接触社会,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变化,能开拓知识领域,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激发与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写作的动机。同时,还使学生有机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从而,提高获得知识、驾驭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精神。 当然,综合性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天地广阔的校外课外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外活动。同时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什么样的活动方式最能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发挥条件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有选择地开展,课内外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引导学生的天资和禀赋,启迪学生的智慧,从而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另外,应牢记新课改的要求: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处在从旁边辅导、咨询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病。要注意的是,综合性实践活动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要防止和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总之,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通过这些知识去辐射自己的感性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别致新颖、匠心独运的文章就会脱颖而出,作文教学的预期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 研究作文课堂教学,解决学生“怎样写”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双方共同的实践活动。因此,必须处理好“教”与“学”、“动机”与“效果”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谙熟学生的写作实际水平,针对学生“不知道怎样写”的问题指点门径,力求做到一课一得。
   (一)引导学生分析习作要求(包括命题作文)。作文的特点在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其实最怕老师布置命题作文,学生对命题作文的内容不熟悉,感到无话可说,硬叫写,其结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种作文命题,无论是何种体裁,也不管是何种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好在现行的课本中,文章反映的内容与现代生活距离较近,从而了降低习作难度。我们可以选择 相应的文章作为剖析的对象,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决某种技巧问题,这样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教师能把握这一教学特点,就能避难趋易,像疱丁解牛那样,“以无厚入有间”,做到“游刃有余”。
   (二)指导学生把握思维的方法。同一个题材,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发现的问题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学要使学生在构思时思路开阔,八方辐射,“万涂竞萌”,要想使学生立意时独出机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必须在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方式。运用这种“扩散”型的思维,学生就会感到思如泉涌,要写的东西很多,就会感到作文绝非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样,就可以从诸多的角度中选择自己体会深刻、材料新颖、立意独特的角度来写,克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毛病。
   (三)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青少年思想解放,喜欢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但和成年人比,他们还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思想还幼稚,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没有深度。这些特点常常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对他们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之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提高他们辩证分析能力。通过这样辩证地分析,才能去伪存真,寻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确观点,在此基础上抒发感情,进行评论,文章必然会抓住要领,褒贬得当,就不至于泛泛而谈,单薄无力了。
   (四)范文引路,模拟训练。教学范文在写作手法和技巧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可以把其当作学生模仿写作的典范。但是,教师应在教这些课文之前,作好写作安排,做到教者心中有数,学者学有目标。在评析课文时,着重分析作家观察、发现、思考、联想、选材、构思的方法,讲清每篇文章的仿作重点,让学生有法可效。范文引路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求学生学范文的取材分析、布局谋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袭,让学生通过模仿开拓自己的思路,并加以发挥,最终变为自己的东西。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怎样写”的心理障碍问题得到了解决,教师往后的作文教学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细心观察留意生活,勤于练笔的习惯 ,解决“ 怎样写的更好”的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是有限的,这与相对稳定的知识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显得并不协调。社会的飞跃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将会给学生提出许多新的课题,等待他们去探索去征服。所以只满足在课堂上传授作文知识是不够的,也是消极的。提高作文能力离不开对知识的不断摄取和积累,而知识的摄取和积累又有赖于不断地扩展视野,开拓领域。作文教学,要训练学生眼中有物,心中有感,笔下才有物可写。因此,教师培养学生参加社会活动,课外细心观察、勤恳练笔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作文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社会又是个五彩缤纷的大课堂,通过参观访问等活动,从中汲取新空气,充实生活,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对增强作文教学的时代感和社会意义是非常有益的,当然文章也就会写的更好。同时要求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和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近年来,学校都程度不同的为学生开设了读好书的活动,教师要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读书后要指导学生练笔,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作文兴趣小组,经常开展作文竞赛,从这种活动中培养尖子,带动一般。在此过程中多组织写限时作文与限时演讲,即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达到一定要求的作文和一定主题的演讲。本人从实践过程中看出,这种形式的作文与训练,开始时学生可能不大习惯,有一定的困难,但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绝大多数人是能够完成的。这种快速构思、快速成文的技能是应试必须具备的,也是学生今后进入社会适应工作的需要,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当然,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我们不只局限于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如果教师能从这三方面入手,使学生懂得写什么、怎么写、怎样才能写得更好,那么,小学作文教学也就不是什么难的事了
其他文献
学校管理中,校长和副校长是核心,是灵魂,是统帅。校长和副校长的思想观念影响着学校的发展,行为举止对管理参与者、被管理者,甚至周围的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而学校的兴衰、发展及其生存也与历任校长的理念、学识、人品、性格、处事方式、生活小节有很大的关系。校长和副校长是学校管理工作中办学目标的制定者、管理措施的策划者,参与者,执行者,监督者,那么在学校教育管理中如何扮演小学副校长的角色,有怎样的作用呢?
期刊
【摘要】地理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为一体,对于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的全面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学好地理课,可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人口素质;地理知识;环保;人地关系    Geography and population quality  Wang Yanping
期刊
多年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下面谈谈我在班级管理的心得体会。  一、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信念  在教学工作中,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班主任的信条。我当班主任把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作为培养目标。有了目标和信念,才有动力和支柱,工作才有方向。  二、科学管理,实现“以德促教”目标  我
期刊
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关怀终其一生?我觉得成功的教学不是把学生送上大学,也不是有多少升学率;而是当一个学生在学校毕业时,都能带着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身地燃烧下去。  现今的应试教育已严重地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使一部分学生过早的把自己与“差生”挂钩,那种渴求知识之光也随之泯灭了,这不是教育的悲哀吗?应试教育必然使教师面向差生,而教育实质是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而,应试教育出现“好学生”与“差学生”之分
期刊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教学内容看上去都很简单,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很容易就能掌握,有的甚至不教都没有什么大问题。比如低年级段的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数的认识;中年级段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高年级段的有关可能性方面的知识等等。这些内容老师们常常觉得缺少给学生带来思维挑战的能力点,真的这样吗?对这些简单的内容学生就真的很清楚了吗?其实不然,这些看似简单的内容都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些节点,在学生
期刊
【摘要】在我们农村学校,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急赶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对学生思考能力的“挖掘”。教育出的学生都是固定的模式,缺乏创造力。笔者认为,教育更要让学生拾得一种善于思考的能力,才能让我国的教育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磨灭” “只有想不到” 思考的“世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学校教育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的行囊,更要让学生拾得善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体现社会发展需要人们进行广泛多方面合作的特点。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都是在合作的基础进行的。对小学生而言,合作学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又是小学生健康心里的表现。心理学家肯定地指出:不会合作,就没有成功。  然而,很多学生对“什么是合作?怎样合作?”等问题,知之甚少,特别是合作学习。因而在合作学习上往往会走上
期刊
【摘要】自1992年以来,随着东莞教育方面相关政策的调整,外来人才的不断涌入,给东莞的音乐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焕发出新姿彩!而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主要门类,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逐渐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庭,可谓令人欣喜!然而,由于节奏过快,人们的对钢琴教育观念尚未成熟,相关方面的体制有待完善,钢琴教育也就免不了多少赶时髦的成分,部分家长把学琴列入了对孩子学校教育之外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对孩
期刊
一走进职业学校校园,一幕幕不忍目睹的场景就呈现在你眼前:大铁门上端的防爬的铁钎子少了几根;围墙上四处印满了脚印;墙上玻璃碎片不见了踪影;破烂不堪的电话亭;伤痕累累的垃圾桶、告示牌;被击碎了的路灯成了没用的摆设;大洞小缝的教室门、玻璃窗;五花八门的课桌文化等等,公物被破坏的例子比比皆是,让人痛心疾首,可以说这里面其中有90%的损坏是人为造成的。  学校公物的保管,一直就是困扰学校管理者们的“老、大、
期刊
孩子们进入三年级,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习作,因为他们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怎样写好作文呢?于是就成了我们一线老师的一大难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所以培养孩子的兴趣是习作的关键所在。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如果人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化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人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