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pw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我们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 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作为教师的我们,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的引起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
  课改,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能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于是在学习能力有差异的情况下而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一起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不等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怎么引起学生参与教学。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还有,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
  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对自我怀疑,对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也就是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不会听课,如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有的学生只当听老师讲故事时来精神等等;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起;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7、不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影响基础学习;8、不重总结,轻视复习。   对于我们面上中学,大部分是居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差,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较低,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意识能力更无须谈说。上面所谈到的学生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习状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着误区:(1)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2)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5)合作时间给予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合作学习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下次开展合作活动学生也懒得配合了。(6)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指导作用没有跟上,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7)评价体系没有跟上,三重三轻突出,小组合作名存实亡。小组代表或个别优等生的发言多数一听就知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合作学习结果变为: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我们应明确,合作学习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将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学习之盘”。教师需关注学情,提前建立评价建体系,挖掘合作点,顺学而导,使学生掌握技能会合作,同时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激活内因真正促发展。
  六、对习题、试卷评讲的反思
  习题、试卷评讲不能停留于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而应当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思路,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能力和纠错、防错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5-14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  一、体验学习的特点  1.体验是对学习个体的重视。包括个体的各种生活经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基础的,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使学生整个精神世界发生变化的过程。  2.体验是学习个体在数学活动中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
期刊
引言  技校生英语知识薄弱,对英语学习缺乏学习兴趣和动机。目前技校英语课堂仍使用传统英语教学法,即讲授式教学。这种注重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语言功能训练的封闭、枯燥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进一步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要调动技校生学习兴趣,就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技校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什么?需求是什么?学生想从课堂中学习到何种知识?何
期刊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如何教好这门学科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农村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在某种程度上为农村小学教师提供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平台。下面谈谈自己在分层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不同层次,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相应的学生使用。如:把教学目标确定为“达纲目标、提高目标、高水平目标”。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初中几何入门教学的先导,在入门阶段的教学上,教师必须增强教学中的趣味性;兴趣是学好几何的动力,是教师搞好入门教学的先导。  关键词:兴趣; 几何; 先导; 动力  平面几何普遍存在着“入门难”的问题。  在入门阶段的教学上,为让学生尽快适应学习方法,养成说理论证的习惯,必须增强教学中的趣味性,如果趣味性不强,或由于多种原因使学生在学习中遇到较多的困难,那么他们就可能丧失学习几何的兴趣
期刊
一、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6的组成与分解,掌握6的5种分法。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小熊图片,小圆片若干,吸管上插上橡皮泥捏的饺子(6个),牌6张。  2.1-6的数字卡4套  三、活动过程  1.运用对答歌复习5的组成  教师:小朋友告诉我,5可以分成3和几?  幼儿:王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  教师
期刊
摘 要:本课题旨在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能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工作习惯和培训效果的管理方法。在维修电工技能培训中引入“5S”管理理念,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竞争敬业、乐于交流合作等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关键词:“5S”管理; 技能培训  我校作为中职学校,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学校与多家企业通过冠名班和派遣学生到企业进行专项实习的方式深入加强校企合作。为了缩小校企
期刊
摘 要:“9+3”班级是一种新的班级模式,相应的管理工作成为班主任所面临的新挑战。本文从掌握班情、班级德育、学生的宗教信仰与民族习俗、班级凝聚力等方面探索“9+3”班级管理的内在规律,总结管理经验,以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9+3”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9+3”; 班情; 德育; 信仰与习俗; 凝聚力  四川省藏区“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自2009年秋启动实施已三年有余,三年多以来,各
期刊
我校自2012年5月申报课题以来,确定了《隐形分层教学研究》的实施方案,课题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起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成立了课题领导机构及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了课题研究的方案和工作计划,并将课题的研究和开展纳入学校的整体计划中,课题经费基本得到保障。实验教师认真负责,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任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有力的推动了我校各科教学教学乃至整个学校的教研工作。自2012
期刊
摘 要:在进行军校学员思想政治工作时,充分运用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例如认知理论、需要动机理论、个体差异理论、态度理论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军校学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注重学员的心理特征,及时把握学员的思想脉搏,可以更好地提高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 军校学员; 思想政治工作  如何捕捉军校学员心理变化的新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去观察、认识、分析他们的思想、观点、立场和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