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厂商之间产生的冲突是产业发展和渠道变革的必然结果。现阶段要避免冲突而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一定要进行厂商价值一体化的调整和改造。
厂商冲突的类型特征
厂商冲突有很多类型,这里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长期话语权的冲突。这是最根本的冲突,是事关经销商生存的战略性冲突。表现为厂家单方面缩小经销商的区域,或一味削弱其职能和利润空间。这类冲突在终端型市场和二三级市场的具体表现是:在终端型市场上(如北京、上海等),由于终端的扁平化、连锁化和集中化趋势越来越强,导致厂家和终端要直接对接,资源自然都集中在厂家手上,而经销商既缺乏资源,又失去话语权,退化成为物流配送商。于是很多经销商不理解,不忍心退出,所以就跟厂家进行博弈、纠缠。
另外,一二级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同时,二三级市场空间却进一步打开,现在很多行业的销售增量并非只来自于一二级市场,而更多的是来自于二三级市场甚至三四级市场。很多企业认识到“二三级市场才是肉”,于是纷纷欲精耕细作二三级市场,自然对经销商的要求提高了:要提高区域覆盖、完善售后服务等。如果经销商不能及时调整和配合到位,厂家就缩小其区域或更换经销商,从而引发冲突。
第二种:短期利益上的冲突。这属于策略层次的冲突,多表现为区域划分、价格体系维护和返利政策以及厂家的多渠道策略等方面的矛盾。由于经销商是区域独家经营,往往“求利不求量”,这与厂家“做透市场,持续增量”的要求存在很大的矛盾,厂家往往会利用多渠道进入和多家经销商经销等策略进行制衡,结果引发与原有经销商的冲突;有些经销商为了年底返利、阶段性促销价差等短期利益,盲目进货冲量,结果采取一些窜货、乱价等非正当手段销售,引起厂家抗议,等等。
第三种:日常管理上的冲突。这属于具体执行层面的冲突问题,多表现为:厂家返利政策模糊不清,引起双方歧义,或返利和垫付的费用难以按时兑现等;业务员业务素质不高,迫于任务的压力,“夸海口、编故事”坑蒙拐骗经销商,一味向经销商压货,而没有跟进维护等,引起经销商对厂家逆反。另外,经销商也有些不合理要求和做法,如转移库存损耗,不按规定退换货物,或克扣厂家的促销费用、物料等,引起厂家的指责和处罚。
厂商冲突的深层原因
第一,战略层面的厂商冲突是伴随国内渠道变革而必然产生的。
渠道变革引起了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利润区的转移,以前是从厂家挪到渠道环节,现在又挪到终端环节了,这种转型引发厂家的战略调整,并对经销商产生冲击。厂家逐步从流通领域抽身,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和产品力的提升,同时提高了对传统经销商的要求,加强次级市场的开发,以提高与终端巨头的博弈能力,维护其话语权和利润。
而经销商相对被动,两头受挤压,失去话语权。其一,上游品牌越来越集中,于是厂家往往“厂大欺商”,要求越来越高:先款后货、及时配货、提高渠道铺货率等等,若做不到就要“剁”掉;其二,下游的零售商也已经连锁化、集中化了,有了谈判力,于是“店大欺商”,经销商更是得罪不起;其三,同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进入微利经营时代,一批规模化和企业化运作的经销商脱颖而出,传统经销商生存空间被压缩。面对风起云涌的渠道变革,对厂家和经销商来说,都是生死抉择!如厂家和经销商不能协调应对,其冲突将是根本性的。
第二,策略层面的冲突是厂商之间对合作转型缺少共识和协调而产生的。
首先,厂家和经销商对双方合作模式上的转型缺乏充分沟通,引起误解和相互指责,导致冲突升级。双方对渠道变革的趋势和挑战,没有沟通或没能达成共识,于是厂家不理解经销商的处境和做法,而经销商也指责厂家渠道调整是“过河拆桥”和转嫁风险等,于是相互提防和猜忌,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协同关系变成了博弈关系。
其次,双方在各自转型方式、方法上缺乏协调,往往厂家和商家各有各的计划和措施,自然会在利益分配、资源配置和责任义务等方面产生冲突,陷入“非赢既输”或“两败俱伤”的博弈困境。
最后,在双方合作转型过程中缺乏互动和因势利导的渐进发展,引起双方的不满意而产生冲突。比如在处理多渠道冲突方面,有些厂家的方法过于简单,处理技巧和问题的预见性比较差,精细化管理和技巧不够。对有些受到冲击的弱势经销商,没有给予足够支持和机会去帮助其提高和转型,而是简单的置之不理或干脆淘汰,导致经销商的强烈不满。
第三,执行层面上的冲突主要原因,是厂家的渠道管理、服务和经销商实际状况、能力对接不上。
首先,很多厂家的要求过高(比如帮厂家搜集一些信息等),没有考虑到可行性和现实中经销商的支撑性。其次,厂家的一些具体的经销商政策导向有问题。没有要求业务员像客户顾问那样去帮助、指导经销商,而更多的是利用和搜刮经销商资源,导致业务员“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发生。最后,有些经销商也不够理性,经不住短期利益的引诱,无心将市场培养出来和将能力发挥出来,总想依赖厂家和“揩厂家的油”,投机心态严重,一旦预期落空,冲突就产生了。
解决渠道冲突的思路
经过上述的剖析,接下来解决冲突问题就容易多了,毕竟“方法总比问题多”!
第一,解决战略层面上的冲突。
首先,厂家和商家的理念调整。这是产业链上整体的变化而导致的冲突,那就要求厂家对渠道的认识要转型,要求经销商战略转型,厂家和商家之间不应该是博弈关系,而应该是价值一体化的关系。我们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不是一个经销商与经销商的竞争,也不是一个厂家与厂家的竞争,而是一条营销价值链跟另外一条营销价值链的竞争。这种“链”的竞争就要考虑“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要很强壮,“节”与“节”之间要能协同,这样,“链”才能粗壮、有力、高效,才能打败那些松散的“链”(不结盟者)。大家都要认识到:厂家要打造这条“链”,经销商也要设法成为链中人;厂家要转变观念,经销商不是交易对象,而是合作对象,是“链”中的一分子,谁也离不了谁。要以这种思想去管理经销商,要把经销商作为组织的外延,构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其次,厂家一定要有产业链的定位概念。以前我们是做“深度分销”起家的,以前终端很离散,渠道也很弱,没有话语权,但是厂家很强,有话语权,于是厂家就可越过渠道直插终端。现在发现厂家直接掌控终端不行了,为什么?效益越来越低。做快消品的都知道,当你的销量来自于KA卖场的时候你没有赢利模式。如果你不嫁接经销商的资源而完全利用厂家的资源去做,你做不了。
而现在已经有一批经销商成长起来了,已经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开始企业化运作,各个行业涌现了众多年销售额几十亿的经销商,他们做终端比厂家做得更好更有效。这时厂家再越过经销商去做终端,就不符合产业定位。另外,市场发生了变化。以前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来自一二级市场,这些市场人口比较集中,消费密度比较大,厂家直接操作还有赢利模式,而现在不是,销量的增长来自小城镇(三四级市场),这些地方地广客稀,尽管总量很大,但是需求密度很小,这时厂家扔掉经销商再直接操作的话就没有意义也不可能了。所以,源于“经销商成长起来了”和“厂家直控终端不可能”,使得厂家要重新思考渠道的价值和渠道的资源利用,要让经销商唱主角。
第二,解决策略层面上的冲突。
首先,厂商之间理念上要达成一致,协同上要做好。厂家除了向经销商提供产品和优惠政策外,还要提供管理、人才、信息、文化等;经销商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发育能力,借助厂家的培训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组织平台来发育自己的相关的组织能力,实行企业化转型,来壮大自己发展自己。
厂家和商家由冲突转为协同的过程中,厂家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搞“一刀切”,欲速则不达,要给经销商一个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转型的时间。厂家可以先做一个模板,找那些理念上先进一点的、愿意与厂家配合的经销商合作,做出样板来,让经销商看到成果,消除经销商的转型顾虑。
其次,厂家在厂商关系的定位过程中要有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要做一个规划,逐步剥离:先把日常性的事务性工作交给经销商去做,再逐步把一些推广性的工作和重要的工作交给经销商去做,循序渐进,慢慢把厂家的营销费用、资源转移到经销商那里去,并且把经销商的能力培养出来。厂家要合理定位,逐渐退出,成为经销商的顾问、培训师、市场管理者,而经销商成为市场的操盘者和经营者。
当然,厂家要防止自己培育的经销商“反咬”自己,就需要一面转移资源和培养经销商能力,一面与经销商加强理念沟通、文化建设、长期激励(如互相交换股权,进一步渗透),采用累积奖励,逐步提高经销商的转移成本。对经销商的管理要转变过来,以前是命令式的、连蒙带骗的、短期激励的,现在是理性沟通的、相互协同的、长期激励的。要加强厂商间的文化建设、沟通,要加强流程和管理规范的对接,实现组织的融合、厂商价值的一体化。
第三,解决执行层面上的冲突。
解决厂商冲突有这样一个过程:从短期激励变成中长期激励,由简单的交易服务变成综合的服务,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组织、流程对接和规范对接上的服务,逐步实现厂商价值的一体化。在一些具体的操作细节上要提高业务员的素质,培养业务员的能力,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指导、帮助经销商,要以市场的中长期发展为基础来考核业务员。另外,还要加强渠道的管理、市场的维护,保障经销商的权利和利益。不是厂家把风险转移到经销商那里,也不是经销商把风险转给厂家,而是要共同协作,做大、做透市场,并把整个风险降下来。应该以这个思路去调整我们的营销工作思路、方法和激励手段,这是保证我们能从理念、策略、操作层面上解决厂商冲突的关键。如果厂家和经销商信息透明,沟通到位,资源和优势互补,协同运作市场,结果更多的会是“双赢”。
厂商冲突的类型特征
厂商冲突有很多类型,这里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长期话语权的冲突。这是最根本的冲突,是事关经销商生存的战略性冲突。表现为厂家单方面缩小经销商的区域,或一味削弱其职能和利润空间。这类冲突在终端型市场和二三级市场的具体表现是:在终端型市场上(如北京、上海等),由于终端的扁平化、连锁化和集中化趋势越来越强,导致厂家和终端要直接对接,资源自然都集中在厂家手上,而经销商既缺乏资源,又失去话语权,退化成为物流配送商。于是很多经销商不理解,不忍心退出,所以就跟厂家进行博弈、纠缠。
另外,一二级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同时,二三级市场空间却进一步打开,现在很多行业的销售增量并非只来自于一二级市场,而更多的是来自于二三级市场甚至三四级市场。很多企业认识到“二三级市场才是肉”,于是纷纷欲精耕细作二三级市场,自然对经销商的要求提高了:要提高区域覆盖、完善售后服务等。如果经销商不能及时调整和配合到位,厂家就缩小其区域或更换经销商,从而引发冲突。
第二种:短期利益上的冲突。这属于策略层次的冲突,多表现为区域划分、价格体系维护和返利政策以及厂家的多渠道策略等方面的矛盾。由于经销商是区域独家经营,往往“求利不求量”,这与厂家“做透市场,持续增量”的要求存在很大的矛盾,厂家往往会利用多渠道进入和多家经销商经销等策略进行制衡,结果引发与原有经销商的冲突;有些经销商为了年底返利、阶段性促销价差等短期利益,盲目进货冲量,结果采取一些窜货、乱价等非正当手段销售,引起厂家抗议,等等。
第三种:日常管理上的冲突。这属于具体执行层面的冲突问题,多表现为:厂家返利政策模糊不清,引起双方歧义,或返利和垫付的费用难以按时兑现等;业务员业务素质不高,迫于任务的压力,“夸海口、编故事”坑蒙拐骗经销商,一味向经销商压货,而没有跟进维护等,引起经销商对厂家逆反。另外,经销商也有些不合理要求和做法,如转移库存损耗,不按规定退换货物,或克扣厂家的促销费用、物料等,引起厂家的指责和处罚。
厂商冲突的深层原因
第一,战略层面的厂商冲突是伴随国内渠道变革而必然产生的。
渠道变革引起了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利润区的转移,以前是从厂家挪到渠道环节,现在又挪到终端环节了,这种转型引发厂家的战略调整,并对经销商产生冲击。厂家逐步从流通领域抽身,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和产品力的提升,同时提高了对传统经销商的要求,加强次级市场的开发,以提高与终端巨头的博弈能力,维护其话语权和利润。
而经销商相对被动,两头受挤压,失去话语权。其一,上游品牌越来越集中,于是厂家往往“厂大欺商”,要求越来越高:先款后货、及时配货、提高渠道铺货率等等,若做不到就要“剁”掉;其二,下游的零售商也已经连锁化、集中化了,有了谈判力,于是“店大欺商”,经销商更是得罪不起;其三,同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进入微利经营时代,一批规模化和企业化运作的经销商脱颖而出,传统经销商生存空间被压缩。面对风起云涌的渠道变革,对厂家和经销商来说,都是生死抉择!如厂家和经销商不能协调应对,其冲突将是根本性的。
第二,策略层面的冲突是厂商之间对合作转型缺少共识和协调而产生的。
首先,厂家和经销商对双方合作模式上的转型缺乏充分沟通,引起误解和相互指责,导致冲突升级。双方对渠道变革的趋势和挑战,没有沟通或没能达成共识,于是厂家不理解经销商的处境和做法,而经销商也指责厂家渠道调整是“过河拆桥”和转嫁风险等,于是相互提防和猜忌,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协同关系变成了博弈关系。
其次,双方在各自转型方式、方法上缺乏协调,往往厂家和商家各有各的计划和措施,自然会在利益分配、资源配置和责任义务等方面产生冲突,陷入“非赢既输”或“两败俱伤”的博弈困境。
最后,在双方合作转型过程中缺乏互动和因势利导的渐进发展,引起双方的不满意而产生冲突。比如在处理多渠道冲突方面,有些厂家的方法过于简单,处理技巧和问题的预见性比较差,精细化管理和技巧不够。对有些受到冲击的弱势经销商,没有给予足够支持和机会去帮助其提高和转型,而是简单的置之不理或干脆淘汰,导致经销商的强烈不满。
第三,执行层面上的冲突主要原因,是厂家的渠道管理、服务和经销商实际状况、能力对接不上。
首先,很多厂家的要求过高(比如帮厂家搜集一些信息等),没有考虑到可行性和现实中经销商的支撑性。其次,厂家的一些具体的经销商政策导向有问题。没有要求业务员像客户顾问那样去帮助、指导经销商,而更多的是利用和搜刮经销商资源,导致业务员“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发生。最后,有些经销商也不够理性,经不住短期利益的引诱,无心将市场培养出来和将能力发挥出来,总想依赖厂家和“揩厂家的油”,投机心态严重,一旦预期落空,冲突就产生了。
解决渠道冲突的思路
经过上述的剖析,接下来解决冲突问题就容易多了,毕竟“方法总比问题多”!
第一,解决战略层面上的冲突。
首先,厂家和商家的理念调整。这是产业链上整体的变化而导致的冲突,那就要求厂家对渠道的认识要转型,要求经销商战略转型,厂家和商家之间不应该是博弈关系,而应该是价值一体化的关系。我们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不是一个经销商与经销商的竞争,也不是一个厂家与厂家的竞争,而是一条营销价值链跟另外一条营销价值链的竞争。这种“链”的竞争就要考虑“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要很强壮,“节”与“节”之间要能协同,这样,“链”才能粗壮、有力、高效,才能打败那些松散的“链”(不结盟者)。大家都要认识到:厂家要打造这条“链”,经销商也要设法成为链中人;厂家要转变观念,经销商不是交易对象,而是合作对象,是“链”中的一分子,谁也离不了谁。要以这种思想去管理经销商,要把经销商作为组织的外延,构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其次,厂家一定要有产业链的定位概念。以前我们是做“深度分销”起家的,以前终端很离散,渠道也很弱,没有话语权,但是厂家很强,有话语权,于是厂家就可越过渠道直插终端。现在发现厂家直接掌控终端不行了,为什么?效益越来越低。做快消品的都知道,当你的销量来自于KA卖场的时候你没有赢利模式。如果你不嫁接经销商的资源而完全利用厂家的资源去做,你做不了。
而现在已经有一批经销商成长起来了,已经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开始企业化运作,各个行业涌现了众多年销售额几十亿的经销商,他们做终端比厂家做得更好更有效。这时厂家再越过经销商去做终端,就不符合产业定位。另外,市场发生了变化。以前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来自一二级市场,这些市场人口比较集中,消费密度比较大,厂家直接操作还有赢利模式,而现在不是,销量的增长来自小城镇(三四级市场),这些地方地广客稀,尽管总量很大,但是需求密度很小,这时厂家扔掉经销商再直接操作的话就没有意义也不可能了。所以,源于“经销商成长起来了”和“厂家直控终端不可能”,使得厂家要重新思考渠道的价值和渠道的资源利用,要让经销商唱主角。
第二,解决策略层面上的冲突。
首先,厂商之间理念上要达成一致,协同上要做好。厂家除了向经销商提供产品和优惠政策外,还要提供管理、人才、信息、文化等;经销商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发育能力,借助厂家的培训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组织平台来发育自己的相关的组织能力,实行企业化转型,来壮大自己发展自己。
厂家和商家由冲突转为协同的过程中,厂家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搞“一刀切”,欲速则不达,要给经销商一个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转型的时间。厂家可以先做一个模板,找那些理念上先进一点的、愿意与厂家配合的经销商合作,做出样板来,让经销商看到成果,消除经销商的转型顾虑。
其次,厂家在厂商关系的定位过程中要有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要做一个规划,逐步剥离:先把日常性的事务性工作交给经销商去做,再逐步把一些推广性的工作和重要的工作交给经销商去做,循序渐进,慢慢把厂家的营销费用、资源转移到经销商那里去,并且把经销商的能力培养出来。厂家要合理定位,逐渐退出,成为经销商的顾问、培训师、市场管理者,而经销商成为市场的操盘者和经营者。
当然,厂家要防止自己培育的经销商“反咬”自己,就需要一面转移资源和培养经销商能力,一面与经销商加强理念沟通、文化建设、长期激励(如互相交换股权,进一步渗透),采用累积奖励,逐步提高经销商的转移成本。对经销商的管理要转变过来,以前是命令式的、连蒙带骗的、短期激励的,现在是理性沟通的、相互协同的、长期激励的。要加强厂商间的文化建设、沟通,要加强流程和管理规范的对接,实现组织的融合、厂商价值的一体化。
第三,解决执行层面上的冲突。
解决厂商冲突有这样一个过程:从短期激励变成中长期激励,由简单的交易服务变成综合的服务,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组织、流程对接和规范对接上的服务,逐步实现厂商价值的一体化。在一些具体的操作细节上要提高业务员的素质,培养业务员的能力,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指导、帮助经销商,要以市场的中长期发展为基础来考核业务员。另外,还要加强渠道的管理、市场的维护,保障经销商的权利和利益。不是厂家把风险转移到经销商那里,也不是经销商把风险转给厂家,而是要共同协作,做大、做透市场,并把整个风险降下来。应该以这个思路去调整我们的营销工作思路、方法和激励手段,这是保证我们能从理念、策略、操作层面上解决厂商冲突的关键。如果厂家和经销商信息透明,沟通到位,资源和优势互补,协同运作市场,结果更多的会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