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冲突的深层原因与解决思路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厂商之间产生的冲突是产业发展和渠道变革的必然结果。现阶段要避免冲突而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一定要进行厂商价值一体化的调整和改造。
  
  厂商冲突的类型特征
  厂商冲突有很多类型,这里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长期话语权的冲突。这是最根本的冲突,是事关经销商生存的战略性冲突。表现为厂家单方面缩小经销商的区域,或一味削弱其职能和利润空间。这类冲突在终端型市场和二三级市场的具体表现是:在终端型市场上(如北京、上海等),由于终端的扁平化、连锁化和集中化趋势越来越强,导致厂家和终端要直接对接,资源自然都集中在厂家手上,而经销商既缺乏资源,又失去话语权,退化成为物流配送商。于是很多经销商不理解,不忍心退出,所以就跟厂家进行博弈、纠缠。
  另外,一二级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同时,二三级市场空间却进一步打开,现在很多行业的销售增量并非只来自于一二级市场,而更多的是来自于二三级市场甚至三四级市场。很多企业认识到“二三级市场才是肉”,于是纷纷欲精耕细作二三级市场,自然对经销商的要求提高了:要提高区域覆盖、完善售后服务等。如果经销商不能及时调整和配合到位,厂家就缩小其区域或更换经销商,从而引发冲突。
  第二种:短期利益上的冲突。这属于策略层次的冲突,多表现为区域划分、价格体系维护和返利政策以及厂家的多渠道策略等方面的矛盾。由于经销商是区域独家经营,往往“求利不求量”,这与厂家“做透市场,持续增量”的要求存在很大的矛盾,厂家往往会利用多渠道进入和多家经销商经销等策略进行制衡,结果引发与原有经销商的冲突;有些经销商为了年底返利、阶段性促销价差等短期利益,盲目进货冲量,结果采取一些窜货、乱价等非正当手段销售,引起厂家抗议,等等。
  第三种:日常管理上的冲突。这属于具体执行层面的冲突问题,多表现为:厂家返利政策模糊不清,引起双方歧义,或返利和垫付的费用难以按时兑现等;业务员业务素质不高,迫于任务的压力,“夸海口、编故事”坑蒙拐骗经销商,一味向经销商压货,而没有跟进维护等,引起经销商对厂家逆反。另外,经销商也有些不合理要求和做法,如转移库存损耗,不按规定退换货物,或克扣厂家的促销费用、物料等,引起厂家的指责和处罚。
  
  厂商冲突的深层原因
  第一,战略层面的厂商冲突是伴随国内渠道变革而必然产生的。
  渠道变革引起了产业链的话语权和利润区的转移,以前是从厂家挪到渠道环节,现在又挪到终端环节了,这种转型引发厂家的战略调整,并对经销商产生冲击。厂家逐步从流通领域抽身,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和产品力的提升,同时提高了对传统经销商的要求,加强次级市场的开发,以提高与终端巨头的博弈能力,维护其话语权和利润。
  而经销商相对被动,两头受挤压,失去话语权。其一,上游品牌越来越集中,于是厂家往往“厂大欺商”,要求越来越高:先款后货、及时配货、提高渠道铺货率等等,若做不到就要“剁”掉;其二,下游的零售商也已经连锁化、集中化了,有了谈判力,于是“店大欺商”,经销商更是得罪不起;其三,同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进入微利经营时代,一批规模化和企业化运作的经销商脱颖而出,传统经销商生存空间被压缩。面对风起云涌的渠道变革,对厂家和经销商来说,都是生死抉择!如厂家和经销商不能协调应对,其冲突将是根本性的。
  第二,策略层面的冲突是厂商之间对合作转型缺少共识和协调而产生的。
  首先,厂家和经销商对双方合作模式上的转型缺乏充分沟通,引起误解和相互指责,导致冲突升级。双方对渠道变革的趋势和挑战,没有沟通或没能达成共识,于是厂家不理解经销商的处境和做法,而经销商也指责厂家渠道调整是“过河拆桥”和转嫁风险等,于是相互提防和猜忌,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协同关系变成了博弈关系。
  其次,双方在各自转型方式、方法上缺乏协调,往往厂家和商家各有各的计划和措施,自然会在利益分配、资源配置和责任义务等方面产生冲突,陷入“非赢既输”或“两败俱伤”的博弈困境。
  最后,在双方合作转型过程中缺乏互动和因势利导的渐进发展,引起双方的不满意而产生冲突。比如在处理多渠道冲突方面,有些厂家的方法过于简单,处理技巧和问题的预见性比较差,精细化管理和技巧不够。对有些受到冲击的弱势经销商,没有给予足够支持和机会去帮助其提高和转型,而是简单的置之不理或干脆淘汰,导致经销商的强烈不满。
  第三,执行层面上的冲突主要原因,是厂家的渠道管理、服务和经销商实际状况、能力对接不上。
  首先,很多厂家的要求过高(比如帮厂家搜集一些信息等),没有考虑到可行性和现实中经销商的支撑性。其次,厂家的一些具体的经销商政策导向有问题。没有要求业务员像客户顾问那样去帮助、指导经销商,而更多的是利用和搜刮经销商资源,导致业务员“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发生。最后,有些经销商也不够理性,经不住短期利益的引诱,无心将市场培养出来和将能力发挥出来,总想依赖厂家和“揩厂家的油”,投机心态严重,一旦预期落空,冲突就产生了。
  解决渠道冲突的思路
  经过上述的剖析,接下来解决冲突问题就容易多了,毕竟“方法总比问题多”!
  
  第一,解决战略层面上的冲突。
  首先,厂家和商家的理念调整。这是产业链上整体的变化而导致的冲突,那就要求厂家对渠道的认识要转型,要求经销商战略转型,厂家和商家之间不应该是博弈关系,而应该是价值一体化的关系。我们认为现代企业的竞争,不是一个经销商与经销商的竞争,也不是一个厂家与厂家的竞争,而是一条营销价值链跟另外一条营销价值链的竞争。这种“链”的竞争就要考虑“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要很强壮,“节”与“节”之间要能协同,这样,“链”才能粗壮、有力、高效,才能打败那些松散的“链”(不结盟者)。大家都要认识到:厂家要打造这条“链”,经销商也要设法成为链中人;厂家要转变观念,经销商不是交易对象,而是合作对象,是“链”中的一分子,谁也离不了谁。要以这种思想去管理经销商,要把经销商作为组织的外延,构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其次,厂家一定要有产业链的定位概念。以前我们是做“深度分销”起家的,以前终端很离散,渠道也很弱,没有话语权,但是厂家很强,有话语权,于是厂家就可越过渠道直插终端。现在发现厂家直接掌控终端不行了,为什么?效益越来越低。做快消品的都知道,当你的销量来自于KA卖场的时候你没有赢利模式。如果你不嫁接经销商的资源而完全利用厂家的资源去做,你做不了。
  而现在已经有一批经销商成长起来了,已经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开始企业化运作,各个行业涌现了众多年销售额几十亿的经销商,他们做终端比厂家做得更好更有效。这时厂家再越过经销商去做终端,就不符合产业定位。另外,市场发生了变化。以前中国市场的增长潜力来自一二级市场,这些市场人口比较集中,消费密度比较大,厂家直接操作还有赢利模式,而现在不是,销量的增长来自小城镇(三四级市场),这些地方地广客稀,尽管总量很大,但是需求密度很小,这时厂家扔掉经销商再直接操作的话就没有意义也不可能了。所以,源于“经销商成长起来了”和“厂家直控终端不可能”,使得厂家要重新思考渠道的价值和渠道的资源利用,要让经销商唱主角。
  
  第二,解决策略层面上的冲突。
  首先,厂商之间理念上要达成一致,协同上要做好。厂家除了向经销商提供产品和优惠政策外,还要提供管理、人才、信息、文化等;经销商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发育能力,借助厂家的培训平台、管理平台、服务平台、组织平台来发育自己的相关的组织能力,实行企业化转型,来壮大自己发展自己。
  厂家和商家由冲突转为协同的过程中,厂家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搞“一刀切”,欲速则不达,要给经销商一个足够的生长空间和转型的时间。厂家可以先做一个模板,找那些理念上先进一点的、愿意与厂家配合的经销商合作,做出样板来,让经销商看到成果,消除经销商的转型顾虑。
  其次,厂家在厂商关系的定位过程中要有一个逐渐递进的过程,要做一个规划,逐步剥离:先把日常性的事务性工作交给经销商去做,再逐步把一些推广性的工作和重要的工作交给经销商去做,循序渐进,慢慢把厂家的营销费用、资源转移到经销商那里去,并且把经销商的能力培养出来。厂家要合理定位,逐渐退出,成为经销商的顾问、培训师、市场管理者,而经销商成为市场的操盘者和经营者。
  当然,厂家要防止自己培育的经销商“反咬”自己,就需要一面转移资源和培养经销商能力,一面与经销商加强理念沟通、文化建设、长期激励(如互相交换股权,进一步渗透),采用累积奖励,逐步提高经销商的转移成本。对经销商的管理要转变过来,以前是命令式的、连蒙带骗的、短期激励的,现在是理性沟通的、相互协同的、长期激励的。要加强厂商间的文化建设、沟通,要加强流程和管理规范的对接,实现组织的融合、厂商价值的一体化。
  
  第三,解决执行层面上的冲突。
  解决厂商冲突有这样一个过程:从短期激励变成中长期激励,由简单的交易服务变成综合的服务,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组织、流程对接和规范对接上的服务,逐步实现厂商价值的一体化。在一些具体的操作细节上要提高业务员的素质,培养业务员的能力,让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指导、帮助经销商,要以市场的中长期发展为基础来考核业务员。另外,还要加强渠道的管理、市场的维护,保障经销商的权利和利益。不是厂家把风险转移到经销商那里,也不是经销商把风险转给厂家,而是要共同协作,做大、做透市场,并把整个风险降下来。应该以这个思路去调整我们的营销工作思路、方法和激励手段,这是保证我们能从理念、策略、操作层面上解决厂商冲突的关键。如果厂家和经销商信息透明,沟通到位,资源和优势互补,协同运作市场,结果更多的会是“双赢”。
其他文献
准备写这篇书评的时候,我熟识的一位企业家,也是叶茂中的一位客户,刚刚定购了300套新书——《叶茂中策划·做》和《叶茂中策划·想》。  据说这些书要分发给这家企业所有的管理层和经销商,除了能够作为参考书之外,书中收入了该企业案例,也是员工和经销商的一剂强心针。  能够成为强心针,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叶茂中曾经服务过的企业,基本上都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叶茂中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两本书的封面上都有一句同样
期刊
很多人一谈到营销,马上就想到了促销,足可见促销策略在营销系统里的普及性与重要性了。而促销的最好载体莫过于一年中的几大节假日,节假日的销售业绩通常是平日的2—3倍以上。在年末的春节、元旦大节时更有销售业绩呈十倍、数十倍增长的现象。所以引无数英雄竞热捧,当然也就致无数英雄显“风流”、无数英雄泪“忧愁”。同是佳节伴促销,为何几家欢乐几家愁?只因市场更拥挤,硝烟味更浓,促销活动过多,你方唱罢我登台,我未下
期刊
对于提高营销执行力的问题,很多专家、学者都从包括公司管理、制度体系、流程管理等方面做了很详尽的分析,今天我主要从一线业务的工作内容和管理上来分析一下。确实,很多公司、企业非常头疼的营销执行力低效现象是由公司管理的不规范引起的,但仅仅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就够了吗?不然,笔者认为要强化营销执行力,必须从一线抓起,从现场抓起。    做好市场基础工作    市场基础工作在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说法,就白酒行业
期刊
经常会有营销人为市场出现的大量问题感到烦恼而且不知其所以然,例如:经销商难以管理,进货回款缺乏热情;市场价格混乱,渠道利润不足;广告、促销对消费拉动效果欠佳;销售人员工作效率低,积极性不高;企业对零售终端缺乏掌控力,终端陈列差、推荐率低;市场份额难以增长,甚至销量下滑等等。其实这些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问题的真正根源在于企业的营销管理体系。(见图1)市场问题是由于营销政策不恰当或执
期刊
广告策略对于任何一个啤酒品牌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啤酒品牌的建立对广告(策略及其传播)的依赖远高于普通休闲食品(如糖果、小食品等),其原因在于啤酒比上述任何一类产品更具“口感嗜好性”——这种嗜好的品类特性加上啤酒的“高流转性”共同构成啤酒的“品牌忠诚度”。啤酒广告的策略及传播当量(媒介投放量)都是为了建立、维持、强化这一消费倾向。  基于上述观点,本文以真正依靠广告策略建立消费者偏好
期刊
曾经叱咤风云的资本玩家顾雏军无奈地在顺德看守所里签下了与海信的股权转让协议。为什么海信愿意耗费9亿元的巨资收购科龙这个曾经盛传已经关门停产的资产,海信下一步的动向又是什么?  当年顾雏军进入科龙时,科龙亏得已经很惨,外销收入只有6000万美元,几乎难以为继。顾雏军入主科龙后,其设想的战略是用科龙1300万的冰箱产能,为世界大的白色家电企业贴牌生产,为过剩的产能寻找到一个崭新的释放点,在和跨国家电公
期刊
徐飞,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上海展望集团总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副院长,EMBA项目主任。  企业高管学习EMBA的动机,除了提升学位层次这一基本目的外,更重要的目的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一是系统学习和提升经济金融和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识。过去,在消费者不成熟,市场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竞争不激烈,市场空白大,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的情况下,企业家们依靠以往的经验和直觉就能打理企业
期刊
一、 EMBA满足了企业高管再教育要求。  目前参加EMBA教育的主要有三种人:一是老板,二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三是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  有些是获得过博士学位来读EMBA的,更有不少是以前获得过各种硕士学位的,据粗略统计,国内知名商学院的EMBA学员,以前曾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人不少于20%。EMBA学员的年龄也有较大的区别,小的不到30岁,大的可能接近50岁。  根据以上这些特点,我们就不难分析
期刊
不知什么时候“厂商共赢”、“双赢”这个词汇开始  流行于各大媒体和厂家及经销商的口中,然而,几年过去了,双赢似乎只是一句口号又或是厂商相处时的一句台面话,真正能做到双赢的并不多见。  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人之常情,向合作对象多争取一些好处也并不过分,但前提是要控制在对方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要有利于销量的增长。要不然,厂家把经销商榨干了,市场也就没了,经销商把厂家给弄烦了,经销权也没了。那么在这种
期刊
无论是宝洁公司的“分销商2005  计划”,还是可口可乐的“101计划”,实质都是掌控经销商的一种模式体现。通常来讲,掌控经销商的主要目的是:产品分销网络的覆盖和对终端售点的维护。下面就让我们来管窥一下掌控经销商的几种有效方法:  利益法则  经销商一切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既定的利益,而产品是经销商获利最为直接的途径。经销商的利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差价,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政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