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来源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理清游踪,发现丽江之美。
   2.品析语言,体会表达之妙。
   3.揣摩情感,感受用情之深。
  设计难点
   1.实践并印证在教读课《壶口瀑布》所学“所至、所见、所感”的分析方法。
   2.充分利用教材的助读系统进行教学设计,且能够体现自读课的特点和要求。
  教学创意
   1.以关键词“水的方式”切入,用递进的三个主问题串联各教学环节,达到“一语立骨”的效果。
   2.以任务驱动自主阅读,活动形式灵活多样。阅读层次由篇到段再到句,逐层聚焦。环节设计由易到难,从较浅的信息提取梳理,到较深的思辨能力训练。
   3.顺势引入相关的游记散文(片段)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行“1 X”的群文(拓展)阅读。
  教学过程
   导入:
   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你们认为文中最有总结性(或概括性)的一句话是什么?
   明确:“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问:什么叫做“以水的方式”呢?
   (提示学生关注自读课文“阅读提示”的作用)
   提出主问题:水的踪迹是怎样的呢?这滴水究竟去了哪些地方?
   学习活动一:所至——这滴“水”到了哪里?
   自读任务:通读课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简要绘制思维导图——理清游踪及地点名称等。
   展示、小组互评,修改完善。
   要求:把难度提高一点,在思维导图上加上时间。
   提示:这里的时间既可以是表示年代的时间,比如前多少年、什么朝代等,也可以是一天当中的某个时段,比如早晨、晚上等。
   展示、交流。
   小结(屏显):原来,这一滴水不仅穿越了空间,领略了丽江美丽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穿越了时间,展示了丽江的历史沿革、沧桑巨变。
   要求:在书上把这些标红的词标记出来。
   问:你们知道这些词在哪里吗?
   明确:阅读提示。
   提醒: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是解读文章的钥匙,不能把它忽略。
   问:这一滴水经过的场景真不少,而且似乎每一处场景都是浮光掠影,点到为止,这不就是一篇“流水账”吗?你怎样替作者辩护?
   课堂辩论,小结。
   预设:(1)这样写,扣住了“经过”一词,符合“一滴水”流动性、短暂停留等特点;(2)流经的水路颇具匠心,这既是一条真实的水路,且途经的一些细微景致,如“雪山”“放牧”“马帮”“驿道”“银器”“古乐”等,恰恰是丽江最具代表性的风物。
   板书:流水的游踪
   学习活动二:所见——这滴“水”看到了什么?
   自读任务:比较阅读、方法延伸
   问:既然是游记散文,必定少不了写景的段落。可是,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景物描写不好,阿来语言水平很一般,比不上其他作家。例如第2段有句话:
   “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文段比较:“拍得累了,坐在山坡上干燥处休息,头顶的阴云正被高空风急急驱散。我发现整个丽江坝子展现在眼前。大地从此铺陈而下,隔着大片牧场,是村庄簇集的田野,田野的尽头是丽江城,城的尽头,又是一派青翠的隐约远山。”
   凭你的直观印象,你认为哪个好?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问:你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教师揭示谜底,原来后段文字出自《丽江记》,作者也是阿来。)
   问:同样的景,阿來在另一篇文章里写出了更精彩的句子,为什么课文中不这么写呢?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预设:以“水”的口吻、“水”的视角、“水”的思维。(老师给它命名为“水性的语言”。)
   追问:那么,是不是水性的语言就要求表达简单一点,把修饰语去掉?老师试着按这个要求,缩写了一个文段,你们觉得哪个好?
   原文: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
   修改版:我经过卖银器的小店。经过卖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有老人在演奏音乐。
   讨论,小结,预设:前者更像“一滴水”的语言,因为“银器”“玉器”“老者”“音乐”等对“我”而言是陌生的,这样能把这一滴水幻化为一名孩童,写出孩童般的好奇、天真。
   活动:从文中找出水性的语言的例子。
   参考示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这样,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见我了。”“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板书:水性的语言
   学习活动三:所思——这滴“水”有怎样的情怀?
   自读任务:给课文一个难句加旁批
   过渡:以水的视角、水的口吻、水的性情来写丽江,确实令人向往。老师没有去过丽江,很想听听去过的人是怎样评价它的。于是,询问了班上几位去过丽江的同学,他们的感受让我大跌眼镜——
   * 有很多售卖纪念品小贩,其实都是从义乌小商品城进的货。
   * 商业气氛太浓了,古城到处有廉价的银玉首饰,酒吧街太吵闹。
   * 本地纳西族人不多,都是外地人,人很多很杂。
   * 人看起来很热情,只不过都是为了做生意。
   提示:这很奇怪,他们眼中的丽江好像和文中的丽江不一样。更有意思的是,阿来自己在《丽江记》中的描述与文中的描写也有很大的反差——
   《丽江记》:当你在网上搜索“丽江”,浓重的商业气息,铺天盖地的酒吧文化,让这座古老的城有点面目可狰,这是今天游客们的丽江。很多小资的网上文字或纸上文字,都津津乐道他们对丽江的新定义:艳遇之都。
   课文: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活动:设想自己是教材编者,仿《登勃朗峰》,给此处句子加一个旁批。
   教师提供以下问题作为支架:
   * “水一样晶莹”的心是指什么样的心境?
   * 对丽江怀有怎样的感情才能有如此的心境?
   * 看似矛盾的句子,其实表达了“景”和“情”的什么辩证关系?
   学生批注,交流。教师对几个问题的思考做出归纳和小结。
   板书:如水的情思
   小结:“流水的游踪”“睡醒的语言”“如水的情思”恰好印证了《壶口瀑布》一课所学的游记三要求:所至、所见、所感。
   板书:所至、所见、所感。
   课堂收束
   生齐读:一滴水从雪山之巅醒来,它看见了时间之流上的丽江/一滴水从玉龙雪山漂游而来,它看见了空间格局上的丽江/一滴水在丽江坝中旅行,它看见了因水而“秀”的丽江/一滴水在丽江坝中旅行,它看见了因文化而“奇”的丽江
   提示:这是一位丽江市的市委书记读《一滴水经过丽江》后写的读后感。
   推荐阅读:阿来《丽江记》、散文集《大地的阶梯》。
  板书设计
  水的方式流水的游踪
其他文献
【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后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他的诗歌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
再回到熟悉的语文上,比如大家都爱古诗词,但爱多了就有点凌乱,就面临一个梳理和系统化问题,泛泛的博爱太散光,看不清,爱要有细节,有细节才叫深爱。对于“泛滥”的东西怎么办?大家做家务都有个经验,怎样处理家里的零碎物品呢?其实每家的杂物种类和数量都差不多,但有的家里堪称一地鸡毛,有的家里则清爽干净,为何?奥秘即在于对空间的理解和使用,在于家具的结构和功能,聪明的主妇往往会多买一些带格子、带屉盒的收纳箱,
编者按:鼠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突然袭来,猖獗肆虐。一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抗疫战随即打响,多少感人肺腑的人与事纷至沓来。珠海市第五中学初二级的四位同学在孙北平老师的指导下,记录了自己在疫情严峻的日子里的见闻感受,显示了当代初中生关注热点、心怀天下的风采,给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白衣天使颂》采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热情讴歌了逆行的医疗工作者们危急关头救死扶伤的的高风亮节;《不一样的“年味”》采用实虚相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首届广东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湛江市第二中学如期举行。活动由广东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湛江市教育局、湛江市第二中学协办,700余名来自全省各地的中学语文教师、教研员、语文学科专家齐聚湛江,参加这场广东中语人的年度盛会。  本次中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课堂教学作为研讨主题,要求参与展示的教师自选课题,精心设计,在规定的12分钟时间
第一部分 基础  一、古诗文默写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论语》十二章)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杜牧《泊秦淮》)  (3)《木兰诗》仅用“_____,_____”一句就高度概括木兰从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4)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请把刘禹锡的
青春是什么呢?谁能真正读懂青春二字的含义呢?轻狂么?是的,谁的青春岁月不曾轻狂呢?迷茫么?是的,誰的青春岁月不曾迷茫呢?热血么?是的,谁的青春岁月不曾热血呢?孤独么?叛逆么?倔强么?……  青春,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只是有人将来拥有,有人现在拥有,有人曾经拥有。人生的路很长也很短,青春岁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够一场考学革命,够一段懵懂情愫,也够蓄谋一场蜕变。青春,是人生旅程中最绚丽多彩的时光,
笔者在《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践行学教评一体化理念,通过运用课前“自主学习预习单”、课中“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后“自主学习检测单”,有效解决学教评分离的问题。  第一,确定“这一篇”课文的核心学习目标  “这一篇”指的是文章体式的确认,明确文体是进行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和终点都应指向学生对“这一篇”文章的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所在的单元导语中有着清晰的指引:“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理清
16世纪90年代,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创作的早期。这时,英国社会基本上保持着表面的繁荣。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作家,莎士比亚对于解决当时社会上的矛盾充满了信心。  但是后来几年,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逐渐尖锐起来,农民和城市的平民纷纷起来反抗。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更加强大,跟王室的暂时联盟也瓦解了。莎士比亚开始感到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社会现实间的矛盾以及冲突。这时期完成的《威尼斯商人》就是莎
“蒹葭苍苍”之“苍苍”,既指成片,又指颜色——灰白色。“白露为霜”道出季节,不是秋高气爽的秋,而是露水重重的秋。八个字勾勒出一幅场景:水边,霜重,大片灰白色的芦苇随着秋风,荡荡悠悠。这般朦胧!   估计写《蒹葭》时的心情,也如此朦胧不定吧?一段感情在什么时候是最美呢?不正是那段不明确、不明晰、不明朗,想见又见不到,想遇又遇不上的时候吗?   所以,《蒹葭》美就美在这里。一开始,如画般的悠悠长水
作者介绍   包利民,作家,文章多次被选入中高考试卷,其作品有“贴近学生生活”“适合中学生阅读”之评价。  作品简介   《半亩云》是专栏作家包利民的经典作品集。它分为六辑,收集了包利民先生的诸多美文,每一篇都来自平凡中最真最美的小细节,每一篇都触及生命中最柔软的感动,直击每一位读者的灵魂深处。   作者用一种暖暖的、质朴又不失哲理性的笔调,带我们走到那位呵护“望乡”的母亲身边,感受她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