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100年前,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初版本序言中称:“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以此呈现小说这类长期处于底层的文学类的尴尬地位,以及小说研究面临的巨大困境和重重禁忌。小說、戏曲如此,曲艺则尤甚。至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问世,曲艺始以若干具体门类的形态进入现代学术的视野,但在观念上仍纳入文学的范畴之中,对曲艺的独特性,尚缺乏重视和挖掘,论述也不够周详。
独立的曲艺史著作,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逐渐蔚为大观,产生了厚重的学术积累。诸多通史或专门史著作,层出不穷,成绩斐然。如薛宝琨的《中国的曲艺》,倪锺之的《中国曲艺史》,蔡源莉、吴文科的《中国曲艺史》,姜昆、倪锺之主编的《中国曲艺通史》,包澄洁的《清代曲艺史》等(这里仅列举曲艺史,未包括曲艺概论)。对各类专门曲种的研究成果更是不胜枚举。相对而言,上述著作专家之学的色彩更为浓郁。普及之学的属性、知识路径的探索,则须依靠进入大学教育体系,以及由此伴生的教材性质的著作。
现代学术制度的建立和研究对象的生成,实有赖于现代大学学制。一门学问能否进入大学课堂,与学科的确立、知识体系的形成有莫大关联。曲艺也如此。近年来,曲艺艺术家和理论家都认识到,曲艺的传承不仅要依靠技艺的传授,也要在现代大学制度指引下,实现知识的持续积累和衍生。曲艺的传承,不单单凭借传统意义上的口传心授,历史的总结、理论的探索,也往往起到重要作用。这样看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鲍震培、高玉琮编著的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教材《中国曲艺发展简史》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
《中国曲艺发展简史》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国家级曲艺史本科教材,该书对在高等院校确立曲艺学科的教学体系,探索曲艺传承的知识路径,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做出了精彩的示范。
首先,在纵向上,《中国曲艺发展简史》梳理了曲艺发展的历史脉络。曲艺在晚清民国渐成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自身的外延和内涵(晚清民国时期“什样杂耍”“十样杂耍”“曲艺”等概念并行,1949年以后则确定为“曲艺”这一称谓,这实为曲艺史上的大事,标志着其观念和品格的树立)。然而,曲艺绝非横空出世,而是有着绵延数千年的丰富历史。《中国曲艺发展简史》以唐前曲艺开篇,由唐至宋元、明清,进而述及民国,最终落脚于新中国,对中国曲艺发展史予以清晰的描述和深入的阐释。曲艺由此进入历史,也成为历史,并进而穿越时代,化为常识。同时,在梳理曲艺史的过程中,该书又注重曲艺与其他艺术门类之关联,兼及戏曲、小说及其他说唱艺术。众所周知,曲艺与戏曲、小说(白话)本自同源,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其“流”也难分泾渭。因此,《中国曲艺发展简史》避免从后设的历史观或某些既定概念出发,强行将曲艺从说唱艺术的历史中超拔出来,从而有效地还原了曲艺从古至今的源流和历史,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和阐释的分寸感。
其次,在横向上,《中国曲艺发展简史》实现了对曲艺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阐释的均衡。一部史著,其历史观既体现于若干具体的学术论断之上,往往也蕴含于其述史的框架结构之中,而后者犹能彰显研究者的识见。《中国曲艺发展简史》共分为9章,前5章(唐前至明)的篇幅大体相当,从第六章《集成繁荣的清代曲艺》开始,篇幅有明显增加,第七章《民国时期的曲艺》与此相仿佛,第八、九章论述新中国曲艺的发展历程,内容则更为翔实厚重。表面上看,各章的篇幅不够均衡,但事实上,篇幅的不均衡恰恰体现出背后历史叙述的均衡。如前文所述,曲艺的发展历程,由最初从属于广义的说唱文学艺术范畴,到与戏曲和小说等逐渐分离,各自独立。经过几代曲艺艺术家和理论家的不懈努力,越趋于晚近,曲艺自身的独特品格越得以发扬和确立。曲艺自身的历史,也呈现出从最初与其他艺术门类合传,到独立成篇的过程。因此,《中国曲艺发展简史》尊重曲艺发展的事实,在全书的章节设计与结构安排上颇为用心,在论述的均衡与不均衡之间,呈现出真实的历史。
再次,在深度上《中国曲艺发展简史》尤为注重人文内涵。作为一部史著和高等院校本科教材,该书在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的同时,也着力凸显曲艺的人文性。在第七章《民国时期的曲艺》中,专门讨论“曲艺的战斗传统”,叙述不同时期的曲艺人及其作品在宣扬民主、宣传抗战方面的贡献。第八章《新中国探索时期的曲艺》高度评价了以侯宝林、孙玉奎等为代表的相声改进小组在净化舞台、提升艺术品质方面的努力。第九章《新时期的曲艺》详细介绍了曲艺表演人才的薪火相传,并对曲艺面临的现实困境展开了深入思考。在平实稳健、客观公允的论述中,包含着对曲艺艺术优秀传统的总结和正确价值观的倡导。这些论述,使该书避免停留于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而是通过曲艺人和曲艺艺术自身具有的民族情怀和现实意识,呈现出曲艺史家的历史观念和价值立场,从而将曲艺由一种知识类型上升为一种情怀、一种修养。正如该书作者所言:“曲艺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知识,首先是增进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这就是《中国曲艺发展简史》一书的深层意蕴吧。
总之,《中国曲艺发展简史》作为第一部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教材,在学术性、普及性、人文性等方面都对曲艺传承的知识路径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呈现出曲艺人的人格风采和曲艺史的精神魅力。
(作者: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邓科)
独立的曲艺史著作,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逐渐蔚为大观,产生了厚重的学术积累。诸多通史或专门史著作,层出不穷,成绩斐然。如薛宝琨的《中国的曲艺》,倪锺之的《中国曲艺史》,蔡源莉、吴文科的《中国曲艺史》,姜昆、倪锺之主编的《中国曲艺通史》,包澄洁的《清代曲艺史》等(这里仅列举曲艺史,未包括曲艺概论)。对各类专门曲种的研究成果更是不胜枚举。相对而言,上述著作专家之学的色彩更为浓郁。普及之学的属性、知识路径的探索,则须依靠进入大学教育体系,以及由此伴生的教材性质的著作。
现代学术制度的建立和研究对象的生成,实有赖于现代大学学制。一门学问能否进入大学课堂,与学科的确立、知识体系的形成有莫大关联。曲艺也如此。近年来,曲艺艺术家和理论家都认识到,曲艺的传承不仅要依靠技艺的传授,也要在现代大学制度指引下,实现知识的持续积累和衍生。曲艺的传承,不单单凭借传统意义上的口传心授,历史的总结、理论的探索,也往往起到重要作用。这样看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辽宁科技大学组织编写,鲍震培、高玉琮编著的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教材《中国曲艺发展简史》的出版,可谓正当其时。
《中国曲艺发展简史》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国家级曲艺史本科教材,该书对在高等院校确立曲艺学科的教学体系,探索曲艺传承的知识路径,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做出了精彩的示范。
首先,在纵向上,《中国曲艺发展简史》梳理了曲艺发展的历史脉络。曲艺在晚清民国渐成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自身的外延和内涵(晚清民国时期“什样杂耍”“十样杂耍”“曲艺”等概念并行,1949年以后则确定为“曲艺”这一称谓,这实为曲艺史上的大事,标志着其观念和品格的树立)。然而,曲艺绝非横空出世,而是有着绵延数千年的丰富历史。《中国曲艺发展简史》以唐前曲艺开篇,由唐至宋元、明清,进而述及民国,最终落脚于新中国,对中国曲艺发展史予以清晰的描述和深入的阐释。曲艺由此进入历史,也成为历史,并进而穿越时代,化为常识。同时,在梳理曲艺史的过程中,该书又注重曲艺与其他艺术门类之关联,兼及戏曲、小说及其他说唱艺术。众所周知,曲艺与戏曲、小说(白话)本自同源,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其“流”也难分泾渭。因此,《中国曲艺发展简史》避免从后设的历史观或某些既定概念出发,强行将曲艺从说唱艺术的历史中超拔出来,从而有效地还原了曲艺从古至今的源流和历史,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和阐释的分寸感。
其次,在横向上,《中国曲艺发展简史》实现了对曲艺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阐释的均衡。一部史著,其历史观既体现于若干具体的学术论断之上,往往也蕴含于其述史的框架结构之中,而后者犹能彰显研究者的识见。《中国曲艺发展简史》共分为9章,前5章(唐前至明)的篇幅大体相当,从第六章《集成繁荣的清代曲艺》开始,篇幅有明显增加,第七章《民国时期的曲艺》与此相仿佛,第八、九章论述新中国曲艺的发展历程,内容则更为翔实厚重。表面上看,各章的篇幅不够均衡,但事实上,篇幅的不均衡恰恰体现出背后历史叙述的均衡。如前文所述,曲艺的发展历程,由最初从属于广义的说唱文学艺术范畴,到与戏曲和小说等逐渐分离,各自独立。经过几代曲艺艺术家和理论家的不懈努力,越趋于晚近,曲艺自身的独特品格越得以发扬和确立。曲艺自身的历史,也呈现出从最初与其他艺术门类合传,到独立成篇的过程。因此,《中国曲艺发展简史》尊重曲艺发展的事实,在全书的章节设计与结构安排上颇为用心,在论述的均衡与不均衡之间,呈现出真实的历史。
再次,在深度上《中国曲艺发展简史》尤为注重人文内涵。作为一部史著和高等院校本科教材,该书在保证知识的准确性和系统性的同时,也着力凸显曲艺的人文性。在第七章《民国时期的曲艺》中,专门讨论“曲艺的战斗传统”,叙述不同时期的曲艺人及其作品在宣扬民主、宣传抗战方面的贡献。第八章《新中国探索时期的曲艺》高度评价了以侯宝林、孙玉奎等为代表的相声改进小组在净化舞台、提升艺术品质方面的努力。第九章《新时期的曲艺》详细介绍了曲艺表演人才的薪火相传,并对曲艺面临的现实困境展开了深入思考。在平实稳健、客观公允的论述中,包含着对曲艺艺术优秀传统的总结和正确价值观的倡导。这些论述,使该书避免停留于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而是通过曲艺人和曲艺艺术自身具有的民族情怀和现实意识,呈现出曲艺史家的历史观念和价值立场,从而将曲艺由一种知识类型上升为一种情怀、一种修养。正如该书作者所言:“曲艺史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知识,首先是增进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这就是《中国曲艺发展简史》一书的深层意蕴吧。
总之,《中国曲艺发展简史》作为第一部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教材,在学术性、普及性、人文性等方面都对曲艺传承的知识路径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呈现出曲艺人的人格风采和曲艺史的精神魅力。
(作者: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