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接到“2013浙江省高中思想政治‘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的通知后,单纯地以为这次活动跟以往一样,是解决必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一些疑难点,或是针对新课改大环境下高中政治课教学、高考复习等方面进行研讨。但是到达目的地后得知本次研训活动的主题是有关选修课开发、开设方面的,心里有些失落。但是第二天我就发现自己的想法是不成熟的,因为在这次活动中我有了意外收获,拓宽了思路,开阔了眼界,对选修课这一新的事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选修课的开发要有章可循,切忌杂乱无章
自从2012年浙江省深化高中新课改以来,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成了一时的热门话题,但是至于开什么,如何开很多老师心中都没底,都是边观望,边摸索,我也是处于茫然状态中,有这个想法但又无从着手。听了衢州二中副校长叶霜老师,温州永嘉中学杨静老师,嘉兴高级中学潘新华老师,上虞春晖中学顾明芳老师作为高中政治学科基地的代表介绍各自学校的选修课程开发与开设的情况后,我深受启发,他们四位都谈到了以下几点:一是选修课的开发一定要置于本校课程方案的顶层设计之中,这样的课程才会有生命力;二是整个教研组要统一思想,根据学校的课程理念使本学科的校本开发系统化,层次化,生本化;三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集体的资源开发相应选修课。因此,当你决心要开发一门课程时,仅靠自己的兴趣或特长是不够的,还需要好好研究学校的课程理念,本学科的课程规划,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化为课程理念,根据学校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这样的课程开发才有生命力,才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形成。这也能给在现阶段课程开发大潮流中迷茫的你带来一些灵感或方向。
二、选修课程的开发需要精心炼制,彰显个人魅力
对湖州中学张扬老师的讲座感受颇深,他以自身为例,结合从1996年到2012年自己所开发、开设的省精品课程《漫谈西方思想文化》的经历,呈现了选修课程在展现教师个人魅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真正开发一门课程是需要小火慢炖、长时间发酵的,只有火候到位,味道才会纯正,才会让人回味无穷。但是现在在选修课程开发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学校要申报开设选修课,为了完成任务随便报一门,经学生选课后要开设了,就边上课边找资料,美其名曰是边开设边开发教材,课上完了,教材也就出来了。可想而知,这样的教材是速成品,快餐式的,缺乏应有营养。张老师用16年漫长的时间开发《漫谈西方思想文化》,体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学识积淀、专业素养及严谨的钻研精神。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经过多次修改,反复实践,最终定稿,深受学生喜欢,就这一点为其他老师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借鉴经验。当然,张老师的闪光点还不仅在于此,他个人的魅力也值得一赞,超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幽默风趣(短短的二十分钟的讲座赢得了全场多次掌声与笑声),对学生人文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平等的对话交流,等等,也是其受到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学生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更加喜欢这门课程,使得这门课程更具生命力。还有张老师对信息的采集方式在这里也值得一提,他的每一节课的课件都做得非常精美,信息量非常大,图文并茂,这是与他平时的点滴积累密切相关的,每次接触到新的资料或信息时,对课件进行及时补充,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更好地为选修课的开发、开设服务。
三、选修课开发势如破竹,各显神通
浙江省优质课的评比也开始向选修课开发、教学倾斜。今年的优质课评比与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教学内容不再是必修课本里面的,是社会资源的某个角度,锁定一个主题,由参赛教师自行选角度编教材。第二,参赛形式发生变化,教师不用现场上课,采用自制录像参与初评,通过后结合自己的课件进行现场说课(包括选材的依据,教学设计的过程及理念、自我评价等)。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有幸听取了三节省优秀选修课教学的观摩课,我的收获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主题是农业,但大家选取的角度各不相同(据祝国强老师介绍,全省13节课没有一个选材是重复的),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温州中学汤丽明老师选题为《粮食的安全问题》,嘉兴五中吴林佩老师选题为《休闲农业》,松阳一中曹晓燕老师的选题是《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向学生诠释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既切合主题,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些教师广博的知识及较强的搜集信息能力,同时告诉我们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二,这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也各有特点,值得一鉴,如汤丽华老师教学设计严谨,环节清楚,紧紧相扣,问题设计紧扣主题,语言简洁精练;吴林佩老师的课堂轻松明快,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其中一个亮点是“我是一个规划师”的环节,根据前面所讲的发展休闲农业的相关知识,设计了这一环节,对刚才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准备三种类型的休闲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规划,并提供展示平台供学生阐述规划意图,分组进行,学生参与度极高,整节课在学生高涨的情绪中结束,意犹未尽。这个环节用时20多分钟,可以说把开放课堂真正落实到了实处,也体现了选修课教学的特点,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也是在必修课的教学中大力提倡的。曹晓燕老师《在希望的田野上》这节课的一个突出之处是团队力量,整节课从选材到备课再到上课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团队合作。正因为团队的作用,整节课知识结构严谨,学术性较强,材料的选用非常考究,具有科学性。
通过本次培训明确了一个思想那就是本次的一个亮点选修课开发与开设将会一如既往地坚决执行下去,不会昙花一现。这次活动的一些专家、优秀教师,他们是走在新课改道路上的排头兵,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由此我们务必转变观念,克服观望心态,不再抱怨,积极融入到本次新课改的浪潮中,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通过自身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与同伴合作等方式至少能开发一门选修课,有能力的多多开发,并利用这次课改契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
一、选修课的开发要有章可循,切忌杂乱无章
自从2012年浙江省深化高中新课改以来,选修课的开发与开设成了一时的热门话题,但是至于开什么,如何开很多老师心中都没底,都是边观望,边摸索,我也是处于茫然状态中,有这个想法但又无从着手。听了衢州二中副校长叶霜老师,温州永嘉中学杨静老师,嘉兴高级中学潘新华老师,上虞春晖中学顾明芳老师作为高中政治学科基地的代表介绍各自学校的选修课程开发与开设的情况后,我深受启发,他们四位都谈到了以下几点:一是选修课的开发一定要置于本校课程方案的顶层设计之中,这样的课程才会有生命力;二是整个教研组要统一思想,根据学校的课程理念使本学科的校本开发系统化,层次化,生本化;三是根据自己的特长,利用集体的资源开发相应选修课。因此,当你决心要开发一门课程时,仅靠自己的兴趣或特长是不够的,还需要好好研究学校的课程理念,本学科的课程规划,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转化为课程理念,根据学校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这样的课程开发才有生命力,才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形成。这也能给在现阶段课程开发大潮流中迷茫的你带来一些灵感或方向。
二、选修课程的开发需要精心炼制,彰显个人魅力
对湖州中学张扬老师的讲座感受颇深,他以自身为例,结合从1996年到2012年自己所开发、开设的省精品课程《漫谈西方思想文化》的经历,呈现了选修课程在展现教师个人魅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真正开发一门课程是需要小火慢炖、长时间发酵的,只有火候到位,味道才会纯正,才会让人回味无穷。但是现在在选修课程开发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学校要申报开设选修课,为了完成任务随便报一门,经学生选课后要开设了,就边上课边找资料,美其名曰是边开设边开发教材,课上完了,教材也就出来了。可想而知,这样的教材是速成品,快餐式的,缺乏应有营养。张老师用16年漫长的时间开发《漫谈西方思想文化》,体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学识积淀、专业素养及严谨的钻研精神。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经过多次修改,反复实践,最终定稿,深受学生喜欢,就这一点为其他老师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借鉴经验。当然,张老师的闪光点还不仅在于此,他个人的魅力也值得一赞,超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幽默风趣(短短的二十分钟的讲座赢得了全场多次掌声与笑声),对学生人文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平等的对话交流,等等,也是其受到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学生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更加喜欢这门课程,使得这门课程更具生命力。还有张老师对信息的采集方式在这里也值得一提,他的每一节课的课件都做得非常精美,信息量非常大,图文并茂,这是与他平时的点滴积累密切相关的,每次接触到新的资料或信息时,对课件进行及时补充,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更好地为选修课的开发、开设服务。
三、选修课开发势如破竹,各显神通
浙江省优质课的评比也开始向选修课开发、教学倾斜。今年的优质课评比与以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第一教学内容不再是必修课本里面的,是社会资源的某个角度,锁定一个主题,由参赛教师自行选角度编教材。第二,参赛形式发生变化,教师不用现场上课,采用自制录像参与初评,通过后结合自己的课件进行现场说课(包括选材的依据,教学设计的过程及理念、自我评价等)。在本次培训活动中有幸听取了三节省优秀选修课教学的观摩课,我的收获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主题是农业,但大家选取的角度各不相同(据祝国强老师介绍,全省13节课没有一个选材是重复的),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温州中学汤丽明老师选题为《粮食的安全问题》,嘉兴五中吴林佩老师选题为《休闲农业》,松阳一中曹晓燕老师的选题是《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向学生诠释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既切合主题,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些教师广博的知识及较强的搜集信息能力,同时告诉我们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二,这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也各有特点,值得一鉴,如汤丽华老师教学设计严谨,环节清楚,紧紧相扣,问题设计紧扣主题,语言简洁精练;吴林佩老师的课堂轻松明快,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其中一个亮点是“我是一个规划师”的环节,根据前面所讲的发展休闲农业的相关知识,设计了这一环节,对刚才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应用,准备三种类型的休闲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规划,并提供展示平台供学生阐述规划意图,分组进行,学生参与度极高,整节课在学生高涨的情绪中结束,意犹未尽。这个环节用时20多分钟,可以说把开放课堂真正落实到了实处,也体现了选修课教学的特点,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也是在必修课的教学中大力提倡的。曹晓燕老师《在希望的田野上》这节课的一个突出之处是团队力量,整节课从选材到备课再到上课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团队合作。正因为团队的作用,整节课知识结构严谨,学术性较强,材料的选用非常考究,具有科学性。
通过本次培训明确了一个思想那就是本次的一个亮点选修课开发与开设将会一如既往地坚决执行下去,不会昙花一现。这次活动的一些专家、优秀教师,他们是走在新课改道路上的排头兵,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由此我们务必转变观念,克服观望心态,不再抱怨,积极融入到本次新课改的浪潮中,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通过自身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与同伴合作等方式至少能开发一门选修课,有能力的多多开发,并利用这次课改契机,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实现自己职业生涯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