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风度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ru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香港艺术馆举办了一场规模浩大的私人收藏展,展品全部来自于敏求精舍会员珍藏。敏求精舍是香港资深的收藏团体,那一年恰逢50华诞。为此,我和同事专程赴港。50年前,内地还没有文物艺术品市场,但彼时的香港,却已经有了这样一群同志同好、君子之交的收藏家。
  敏求精舍的会员多从事律师、医生、建筑师这样的“技术类”行业,用比较流行的说法,他们的身份该叫做中产阶级精英: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傲人的学历、经济宽裕、受人尊敬。其实,香港的很多收藏家都有类似的身份背景,不同于内地新富的财力展示、文化靠拢、资本投机,香港藏家收藏艺术品从一开始就是出于对文物艺术品的喜爱。教育背景和工作履历决定了他们具备与文物、艺术对话的冲动和资格。试想50年前,一群满怀热情的年轻人,用收入之余购买心仪雅物,在工作之闲与众友高谈阔论,就像古人的雅集,为雅,为集,为独乐不如众乐,无关其他。
  我们被邀请至敏求精舍平时聚会的地点,是一处隐秘性极好的私人会所,门前的坡道看似已接近60度。香港的路多陡坡,车子攀上爬下好像过山,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小生长在平原地区的人来说,一路上的刺激已够我大呼小叫。然而,更令我惊异的是,敏求精舍的会员虽然个个工作繁忙,却依然保持着定期聚会的习惯,而且聚会的内容简单而单纯:一同品赏会所中展示的藏品,一起吃顿饭、聊聊天。
  饭菜非常简单,但味道极好,就好像他们的藏品,未必都价值连城,但却各具特色、品位上佳。内地人请客吃饭喜欢山珍海味,尤其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饭桌上若没有海参、鱼翅,就总觉得不够档次,甚至有损自己的身价。其实,吃饭的品位恰恰显示了做人的涵养,比起暴发户式的天价菜品,一盘与众不同的炒鸡蛋可能更令人过口难忘。就如同会所中展示的藏品,其间很少有名家巨制,但个个精雅,体现出一个行家的眼光和决断。
  相对于内地而言,香港的收藏历史十分久远,持续几十年以上且在某一门类有所建树,才能被称为收藏家。这种收藏传统与内地流水式的购买者、保管式的倒买倒卖大相径庭。近几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风生水起,但赝品基本集中于内地,香港市场的拍品质量尚可保障,主要原因除了香港拍卖行业多年来形成的规范,更重要的是香港的收藏风气使然。一则香港眼力好、经验足的收藏家很多,一般的赝品很难逃过他们的法眼;二则港人对于文化依然怀有敬畏之心,所以很少有人会不懂装懂地去投资收藏,即便投资也要深入研究后才做决定,绝不会有钱乱投机,反而给赝品以可乘之机。
  与内地藏家聊天,很多时候谈论的都是价格、升值、贬值、炒作……其实都是市场的变化与意义,同收藏品本身关系不大;而有机会拜会香港收藏家,才知道他们谈论的往往都是收藏品的真伪、优劣、传承,甚至平日的爱抚、研究,以及计划中的展览……他们虽然不缺钱,但也并非大富豪,面对珍如至宝的文物艺术品而能全然摒弃价格判断、回归价值本位,实在难得。他们从未将藏品当做牟利工具,这种无害的收藏观恰恰是成就一个收藏家最重要的思想基础。
  内地的大藏家多是有钱人,香港的大藏家多是文化人;内地的大藏家出手阔绰,什么贵买什么,香港的大藏家谨小慎微,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内地的不少大藏家面对媒体,要么得意洋洋,要么冷眼相对,香港的大藏家面对媒体,就好像面对其他任何一个人一样,适可而止的热情,恰到好处的尊重。
  敏求精舍的骨干会员很多都已年迈,且一生成就斐然,但却依然谦和、友善、风度翩翩,浑身上下洋溢着谦谦君子范儿和英伦绅士范儿——既有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操,又有不列颠小资的调调。他们会主动为你开门、请女士先行;他们会与你聊天到午夜,尽管疲倦却仍尽心满足远道来客的要求;他们会让出租车绕道大半个香港岛,只为送客人回到住处……在他们的身上,完全看不到富人的骄奢、长者的懈怠、收藏家的得意,有的只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自律与自尊。
  我们曾经自以为是地称香港“文化沙漠”,其实,香港的文化就附着在每一个港人的身上。就像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代表着港人的效率与勤勉,从谈笑风生的收藏家身上,我看到了港人的谦逊、谨严,和中西合璧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基因并非与生俱来,但却深入骨髓,这种浑然天成的气质,在内地似乎很少看到。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大概可以叫做风度。一个收藏家的风度不在于藏品有多贵重,而在于精神有多丰富。
  收藏,应该是收藏者的精神生活。
其他文献
拍卖作为艺术市场中的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画廊几乎共同掌控了整个艺术品的交易体系。对于任何利益共同体而言,维护其市场价值的最大化永远是第一要义,而当代艺术在数年的膨胀发展和天价之后难以继续上演拍卖的高价神话,而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群体羽翼尚未完全丰满,因而无法实现市场价值的突破,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拍卖公司必须寻求下一个市场洼地,于是,中国早期油画在必然和偶然的平衡点上成为了市场深度挖掘的对象之一。或
期刊
各行各业每年都会曝光一连串造假制假、欺诈消费者的“消费黑幕”,一些不法商家违背良心违规违法,不顾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关注和不满。  由此,笔者联想到了艺术品市场,虽然艺术品市场的造假行为,不会直接影响到大多数消费者的利益,但它所带来的后果对文化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并伤害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形象和诚信品质。  艺术品市场存在着几个方面的“假”,首先是艺术品造假,也就
期刊
就在这期策划即将新鲜出炉之际,艺术品市场传来几个重磅消息。苏富比在北京敲响了慈善拍卖的槌音,其12月北京大拍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上海自贸区拟暂停实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未获人大常委会通过;尽管在上海自贸区拍卖文物成为泡影,但佳士得上海首拍依然星光熠熠,惹人注目;而成立于2005年的北京永乐在与佳士得商标使用协议到期后也宣布关门大吉……艺术品市场就是这么神奇,总是在看似波澜不惊或一片沉寂之时,突
期刊
本刊9月的专题策划是“口福之道”专号,我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通篇看下来,发现一个缺憾。大家谈得都是精食精器精吃,好像忘了几千年来,能够享受“精食美器”毕竟只是极少数的阶层,“食不果腹”的阶层哪个朝代都是存在的,“不求好,只求饱”更是绝大多数人群的基本现状。长期以来,解决几亿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一直是历朝历代头痛的顽疾。我的意思是,不妨有一两篇谈谈“粗茶淡饭”的情味,“粗粮细作”也得巧思巧手啊。三年
期刊
底特律艺术博物馆藏品涵盖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历代大师的作品,还有非洲、亚洲国家地区的文物珍品,其中包括一批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如董其昌、文征明、沈周的书画等。  日前,美国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城底特律终于无法承受重重压力,宣布寻求破产保护。在这个已经衰败不堪的工业城市中,底特律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艺术品渐渐被城市的应急管理部门当成了一座金库,希望能通过变卖这些珍贵的名家大作,帮助城市走出破产的泥潭。那么,
期刊
过去我们知道很多捐献的美好事迹,那些慷慨的人物和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像大家熟知的收藏家张伯驹,将稀世之宝《平复帖》和《游春图》捐献给国家的壮举,家喻户晓。当初张伯驹购《平复帖》花费4万银元,购《游春图》则花费了240两黄金。当时的捐献可能会有一笔奖金,但是这么一点儿奖金就是象征性的,捐赠者看重的也许还是那一纸奖状吧,悬之于壁,子孙景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私家收藏捐献给公家仍是一件光荣无尚的行
期刊
因为嗜茶,自然喜欢上紫砂壶。闲暇时的乐趣是看壶。北京卖壶的地方很多,看多了,便觉得乏味。于是去了几次宜兴,走遍了大街小巷,仍然觉得乏味。虽然阅壶无数,但能吸引眼球的寥寥无几。那些壶看上去五官端正,衣冠整齐,但没有呼吸,没有表情,没有思想,散发着冷漠的“机器味”。  记得几年前,去宜兴的一位紫砂大师家拜访,恭恭敬敬走进他的精品陈列室,见到玻璃罩里方圆规矩的紫砂壶,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车间里流水作业的场景
期刊
京城的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云淡风轻,秋高气爽,在一个晴空万里的午后,本刊记者来到了位于东三环南段华威桥畔的北京古玩城凌琅阁,专访了香港著名古董商林少杰先生。  提起Michael,内地的拍卖行和香港的古董商们都不陌生,这个在两地古玩界颇有影响的生意人以他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影响着市场。1978年,内地刚刚提出了“解放思想”的口号,林少杰就怀揣着梦想,打算南下菲律宾,去接替爷爷的生意。但当地动荡的
期刊
璀璨的东方之珠香港,太多的地标、太多的角落,都是值得一睹的所在。你可以站在太平山顶眺望维多利亚港的壮丽夜景,可以穿梭于铜锣湾喧哗热闹的商市尽享购物之娱,也不妨走进迪斯尼重温那份久违的欢乐,哪怕只是在排布紧密的高楼和小街上不经意间品尝到可口的美味,也是极好的享受……  这其中,有一条著名的街道是来到香港之人所不愿意错过的——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不仅因为这是香港开埠后兴建的第一条
期刊
艺术简介 李斌权,1965年生,籍贯山西,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音乐书法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李斌权学书数十年,对历代经典碑帖心摹手追悉心研悟,并多得名家指点,书艺大进,具备了深厚的传统功力。尤其擅长草书,取法于二王、张旭、怀素、孙过庭、黄庭坚、王铎等,所作点画精到,气势畅达,结体摇曳多姿,章法起伏跌宕,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音乐书法”作为一种既成事实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