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载春秋奉献赤诚

来源 :共产党员·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a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扩大教育经费来源,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张翠琴产生了成立校办企业的想法。为此,她在缺少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通过银行贷款5000元,聘请工程师和临时工,创办了校办工厂。
  1988年,由于当时激光照排和胶印印刷机的应用,替代铅字排版的氧化锌版纸极为走俏,加之全国仅有3家企业能生产氧化锌版纸的现状,使她产生了上氧化锌版纸的想法。然而,这对一家无资金、无设备、无技术的校办工厂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况且全国各地造纸企业上氧化锌版纸惨败的例子也不少。虽然难度很大,但张翠琴仍决心赶超先进。她与工程师邢继铭一道,起早贪黑,查阅资料,反复试验。为了让邢继铭全身心投入工作,她担负起照料邢继铭生活和家庭的重担,小到买粮、买菜、充液化气,大到妻子看病、孩子上学,等等。只要在企业,不管多累,张翠琴都亲自为职工做饭做菜。正是张翠琴的一片真情和实干精神感染了员工,大家尽职尽责,忘我工作,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在经过3000多次试验后,终于研制出“干法版纸”和“湿法版纸”,其中,“湿法版纸”获得国家同行业产品唯一一个专利授权,为国家、省、市填补了一项科技空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校办小厂,吸引了省内外惊奇的目光。
  多年来,由于超负荷工作,张翠琴身患声带肿瘤,手术及化疗造成了血小板减少、心脏室性早搏、肾炎等多种疾病。面对疾病的困扰,张翠琴仍然以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顽强的毅力奋战在第一线。
  一年冬天,张翠琴拖着病体骑车上班,由于路滑,她不慎摔倒造成小腿骨折,可是她硬是拖着病腿,赶到了单位。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在办公室打点滴,遇到急事,便让儿子和老伴背着她去办理业务。如今,特种纸业出名了,企业效益增长了,张翠琴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待遇面前,她从未伸过手,奖励工资都让给他人。30余年来,省、市、区教委下发奖励资金80多万元,张翠琴分文未取,全部用在企业的资金周转上,而她自己长期看病吃药,几万元的医药费则分文未报销。
  多年来,张翠琴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企业法人。出名后的她这样说:“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而社会是我成长的摇篮,回报人民、贡献社会是我的追求,是我所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多年来,张翠琴始终心系民生、情系民众,先后奉献社会、扶贫助困200多万元。西部社区居民王某,其女儿考上了大学,但由于丈夫患癌症过世,还有外债,供不起孩子念书。张翠琴得知后,自掏腰包,每月赞助其300元,直至大学毕业。沟沿镇北万村张某夫妇,丈夫瘫痪8年,妻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张翠琴得知消息后,赶去探望,当场给了他们500元。此后,每月都拿出200元贴补他们的日常生活,目前,已为他家捐款6000余元。前些年,企业扩大再生产,张翠琴冒着风险招聘了123名下岗职工,解决了这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同时,她还坚持每月为工厂里丧失劳动能力的两个残疾人开工资,30多年来共为他们支出20多万元。这些年来,在张翠琴的带领下,企业在扶贫帮困、捐助希望工程等方面累计捐款150多万元。在汶川地震期间,张翠琴个人捐款达6万余元。作为人大代表,张翠琴先后针对传染病控制与防治、70岁以上退休老人医保补助、整治校车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共89条。
  30载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如今的张翠琴荣誉满身。她先后被授予省“三八红旗手”、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其他文献
救死扶伤,是乃仁术,必为良医!胡伟从医30多年,一直工作在临床、教学和管理工作第一线,她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急危重患者多、瘫痪病人多、疑难病患者多的繁忙工作中,三十多年如一日,对患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为他们解除疾病的痛苦。  带着对医生救死扶伤职业的敬仰,胡伟大学一毕业就成为鞍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神经系统疾病疑难病患多,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胡伟深知,必须有深厚的
期刊
1995年,王峥嵘经人介绍与刘振生结婚,走进了老刘家这个“大”家庭。说这个家“大”,是因为老刘家有4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包括80多岁的聋哑人大爷公、年迈体弱的公公婆婆、患有癫痫病的大伯哥。后来,她和丈夫又有了两个儿子,从此八口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为了生活,丈夫刘振生外出打工,每年只能回家待20多天,王峥嵘就一直和公婆、大爷公、大伯哥以及自己的两个儿子生活在一起,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了王峥嵘肩上。白
期刊
1991年,王立荣刚到居委会上班,有一天突降大雨,居委会辖区里一个胡同下水道堵塞了,居民找到她,她和卫生员冒着大雨,用一天时间把下水道修好了。第二天,群众给她送来了感谢信。这份不起眼的工作让王立荣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心里无比欣慰,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2003年,王立荣走上了党支部书记的岗位。琐碎事没少,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却更重了。  2005年7月,正当王立荣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时
期刊
2008年8月,身为汤神庙镇中心小学调研员的孙占华被调到刚刚完成合并的汤神庙镇寄宿制初级中学任校长。摆在他面前的,是8栋低矮破旧的瓦房和杂草丛生、尘土飞扬的操场;学校教学管理粗放,学生学习氛围不浓,有的学生因教学质量差而转学,有的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还有的因跟不上课程而厌学。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经过深入思考、广泛讨论,孙占华和同事们确定了奋斗目标:从教师队伍和班子建设抓起,用
期刊
17年前,20岁的丁琳从部队复员被安置到抚顺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工作。当领导看到他的履历表上填写着“中共党员”时,热情地鼓励丁琳:“你可是我们单位最年轻的共产党员呀,我们期待你能把部队的好作风带到工作岗位上,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丁琳记住了这句话,一直用它鞭策自己,十几年来未曾有丝毫懈怠。  2002年,丁琳服从工作安排到28路车做驾驶员。28路车终点站“阿金沟”地处城市边缘,线路比较长,很多
期刊
王绍永平常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1992年,他领着几个村民在南大洋点起第一把炉火,创办前杜村轧钢厂,打起“工业强村”的大旗。1998年,按照国家政策,王绍永用140万元将村办小厂转制,并承诺每年向村里捐赠20万元用于发展公益事业;同时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60元生活补贴。商海弄潮,锤炼了他的胆魄,从此开始探索“村企共建”之路。  2010年,他满票当选前杜村党委书记,同年当选
期刊
“只要父老乡亲信任我,我愿意为我的家乡当好家、领好路。”这是高启上任时说的话。1991年,村里的十多名老党员带着全村父老乡亲的重托,给他出了一道人生“难题”,邀请他回村挑起改变负债超百万元、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已经无法运转的“破烂村”面貌的担子。面临即将转为正式乡政府机关干部的紧要关头,面对着家乡父老渴望的眼神,高启不顾家人的阻拦,毅然选择了他热爱的家乡。  “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刚回到
期刊
其实他很美丽,也很伟大,从来就以岗为家。多少个日夜,他废寝忘食,加工车间机床前一次次地挥汗如雨。就这样,走过春秋,度过冬夏,他依旧如初。  1994年,姜广敏研发的“带电绝缘折叠探头机”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他的第一项创新成果,填补了盘锦地区变电站母线门构人字引下线带电断接引作业的空白,更让人们知道了姜广敏这个名字。从此以后,每当工作中遇到难题,大家少不了要问他:“您那儿有没有好用的工具?”  2
期刊
1999年,毕业于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的国艳华来到市政公司当了一名技术员,开始了她的筑路生涯。虽然看上去柔弱而文静,但国艳华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始终在工地一线打拼。2001年夏,市政对文化路拓宽改造,作为技术员的国艳华勇敢地挑起了技术负责人的重任。当时她已怀有五个月身孕,丈夫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婆婆也极力劝阻。国艳华忍着妊娠带来的各种不适,早出晚归,坚守在施工现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身体越发
期刊
2008年,由汪玉奎编写的一本系统介绍农资市场执法方面的书籍即将出版,此书详细地介绍了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鉴别、监管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一些农资企业为了阻止汪玉奎出版此书,要出50万元买断此书的出版权,诱惑面前,汪玉奎坚持了自己的职业操守。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保护农民的利益是我的本分。”最终,20万字的《农资市场执法实用手册》由中国工商出版社如期出版。出版后,立即在全国工商系统引发了一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