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社会热点问题报道的观察与思考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新闻传媒中的一个特殊类型,新闻周刊特别是时政新闻周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就其影响力、发行量看,不仅难望国际著名周刊的项背,即便在国内新闻期刊市场,时政周刊也是“叨配末座”。2009年8月,世纪华文对2009年上半年8家新闻类杂志进行了监测,在销售量排名中,《中国新闻周刊》《新民周刊》《瞭望东方周刊》(以下分别称为《中新》《瞭望》《新民》)位居第6至8位。缘由可从不同层面得到理解,但鉴于“内容为王”对新闻媒介的普适性,决定了对其的阐发是探讨新闻周刊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注、报道热点,新闻媒介属性使然,新闻周刊也不例外。加之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转型社会的一大特征。作好热点问题报道,成为提升新闻周刊地位、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对此的分析、研究可为新闻周刊的“更上一层楼”提供经验与启迪。
  中国当前的重大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是就业问题,多年来它一直位居社会热点问题前列。从此介入,可以获得观察新闻周刊的好的角度。2008年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借全球化之力,使中国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2009年的“两会”上,就业问题列“2009年十大热点问题…‘关于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提案”成为政协一号提案。这一凸显的局面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点,使我们可对新闻周刊进行抵近观察与思考。
  
  一 热点问题之于新闻周刊
  
  “深刻地关注和记录社会上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是主流媒介的境界与追求。热点问题是社会矛盾深层次的体现,问题纠结,错综复杂。它的形成有一个积聚的过程,其中的矛盾也不断发展演化,一般的消息,动态性报道无法对其全面揭示。这使得专精于深度报道的新闻周刊有了绝好的施展机会,通过系统地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的解释和分析来拓展新闻。一周的出版周期,使其有较充裕的时间与较多的篇幅,通过理性的沉淀更多地提供事件的延伸性信息。
  


  


  新时期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表征之一是趋向理性化和深层化。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人们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演进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重大问题,正在摆脱过去较多地受情感因素制约的色彩而逐渐理性成熟起来,注意切入社会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内部进行理性的思考与探索。这种变化趋势契合了新闻周刊的气质追求。新闻周刊强调“理性、建设性”的报道,这意味着以务实、开放、求证的心态冷静地观察社会走势,以建设性的视角来报道“一切值得报道的新闻”。
  再从受众角度看。新闻周刊的受众是正在成长中的中产阶级。脆弱的社会地位往往使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敏感甚至感同身受。本次金融危机蔓延不久,就有媒体报道《(女)白领怀孕以躲避危机》。这个阶层中的“知识型”读者,被公认为新闻周刊的核心受众。高深的人文教育背景,拥有比一般人更多的文化知识与信息来源,因而对社会问题与弊端更为敏感。知识与敏感的结合,使他们自愿地承担起以关注社会、改造社会、改良社会为己任的道德使命。因而,新闻周刊关注热点与其受众正好构成“使用与满足”关系。
  
  二 热点问题报道的微观考察
  
  时政新闻周刊属于新闻周刊的核心类型,本文就以其中市场化的新锐期刊为代表,考虑出版周期相同,选取《中新》《瞭望》《新民》作为研究对象。
  时间选择上:基于本次金融风暴是随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2008年9月15日宣布破产而集中发作的。故以此为起点,考察从2008年9月~2009年9月三刊对就业问题的报道。
  报道选取上:以就业问题为重心的消息、报道与评论。文中只是间接或旁涉就业问题的,如《正视中国经济风险》(《中新》2008年第40期),则不计在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三刊的就业报道,有多年的常规议题,比如就业的现状、问题。当然突出了当下的特点,如就大学生村官现象,开展的对当代“知青”的思考以及农民工返乡就业对当地的影响与冲击。也有一些新的视角,如对国际民工、海外留学人员的就业情况报道。
  1 从数量上看,按一年的出版期数计,三刊均达到每2期1篇(条)。而且,大多数报道都集中出现在2008年11月~2009年4月,其中《中新》在这一时段达到32篇(条)。(见表1)
  信息梳理是新闻期刊“十字架格局”中两翼的一部分,主要是就业政策、形势、数据的摘要发布。《瞭望》表现比较突出,达到13条,接近报道量的一半。三刊的信息梳理,主要集中在2008年10月~2009年5月。
  三刊的评论比例相差不大,但数量偏少。并且评论中包含了个性化更强的专栏或小言论,若以社评、“意见领袖”的评论计,《中新》3篇,《新民》2篇,《瞭望》2篇。
  三刊深度报道的数量与比例都较高,反映了周刊对其的重视,也表明周刊注重把观点渗透在事实中,以观点整合材料。
  2 从报道对象看,就业群体从整体分为: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随着国有企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国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及再就业与失业并轨,下岗再就业的矛盾得到缓解;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却凸显出来。(见表2)
  三刊的报道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关注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比率最高;农民工其次;其他群体包含一些难以归类的零散群体,如有关奥运志愿者、国际民工等。
  3 从报道类型看:深度报道从类型上,可分为单篇与组合式两类。这里的组合式报道,包括了封面报道和专题报道。
  从表3可以看出,单篇报道虽然数量多,但集合在组合报道之下的封面报道,与专题报道在总数上要略胜一筹。这反映了新闻周刊注重对信息的整合。
  封面报道是周刊品质与风格特征的主要表现,是其“议题设置”的外化。它在同一主题下,集合不同对象、内容、体裁的文章及图片。专题报道与此类似,但更注意体现刊物的个性。
  本次就业报道,三刊能围绕当时的热点进行策划,开展封面和专题报道。但封面与专题报道的次数偏低。三刊中,《中新》的组合报道数量最多、最出色,体现了对热点问题的敏锐把握。如对大学生与农民工群体,既有封面报道《减员寒冬》(2008年第40期)、《新一轮(知青下乡)》(2009年第25期),也有专题报道“漂移的农民工”(2009年第6期)、《村官也上访》(2009年第27期)。还注意评论与报道的结合,较好地体现了以观点整合事实,用评论直陈观点。
  由于皆为老牌传统媒介所生发,如《中新》之于中国新闻社、《瞭望》之于新华社、《新民》之于文新集团,三刊还体现出一个特点:绝大部分的报道都是由其记者、编辑采写。在本次就业报道中,社外来稿(作者署名中,无记者、本刊记者前缀)仅有《中新》5篇、 《瞭望》4篇,《新民》3篇。
  4 从报道性质上看:有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和中性报道(介于二者中间或无明显褒贬偏向的)。
  从表4可以看出,正、负面报道的比重较低,中性报道占据绝大多数。这既有周刊理性立场的影响,同时还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定:不能漠视受众,又不能置政府意图于不顾,同时还牵扯到与事件相关的集团利益。几者之间的平衡,便形成新闻周刊慎行臧否的报道方式。
  5 从编辑策略与叙事风格看:现代杂志编辑策略的核心是阅读节奏和封面设计。在同题报道中,阅读节奏主要表现在图文比例、文章结构等方面。
  三刊都注重图片与文字的搭配,都超过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图文比例1:2。其中《瞭望东方周刊》更是达到37:46。
  而在文章结构方面,表现为围绕主题的信息梳理、深度报道、评论的搭配,也反映为封面、专题报道中文章的搭配。就前者而言,三刊的表现都未能让人感到精心规划,信息梳理与报道、评论未能实现有机勾连。而从后者看,三刊循着事件呈现、背景回溯、原因探究、趋势分析的轨迹,特别是《中新》更为考究,注意记者的报道与专家分析结合,社内外评论与专栏搭配。
  叙事风格是在题材相同、主旨追求相近的报道中,它更多地体现在文章的表达方式上。
  《中新》在语言上客观平实,不带主观色彩,态度严肃,站在相对的高处对事件进行客观报道,如《农民工返乡潮下的基层治理困境》(2008年第44期)、《新知青的政府意愿》(2009年第25期);评论则大气、守成、持重,如《审慎对待凯恩斯主义在就业问题上的作用》(2008年第40期)、《让农民工不再漂移》(2009年第6期)。较好地体现了“我们不做社会进步的引领者,而要做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的理念。
  《瞭望》能够实现“超常规崛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凭借其新锐、尖锐、大胆的风格。《减薪还是失业》(2009年第7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疑云》(2009年第32期)等报道、评论,都鲜明地体现着这种风格。
  《新民》叙述方式的“平”和“细”,就是它的特点。“平”就是叙述事件时倾向于平实的叙述,如《农民工失业了吗?》(2009年第5期)、《网络潮助推大学生就业》(2009年第17期)等报道,较少感情的波澜;“细”则是指对现场细节的充分展开。“返乡农民工赵二明的开心辞典”(2009年第9期)、“城市表情:找工作”(2009年第8期)则以细腻的笔触、视觉实现着向生活平实面貌的还原。
  
  三 由点及面的反思
  
  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就业报道看,三刊对大势把握基本合拍,无论是对象的选取、内容的偏重、基调的处理。叙述表达上也能依周刊的特色而各展其姿,中规中矩里也有“浪花”呈现。2009年的“被就业”问题,《瞭望》在纸媒中率先报道,使它从网络平台滑向传统媒介。而2009年对“蚁族”一一大学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的关注,其发现者坦承,是由《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向下的青春》引发的。
  然而,对本次就业报道的观察也发现一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考虑热点问题的特点与新闻周刊的追求,这种思考对周刊的热点报道也有启示、借鉴作用:
  1 新闻性偏弱。金融危机下,就业应是首先波及的问题。三刊两个月之后,才有了首篇相关题材报道。对于就业话题,新闻周刊最为倚重的封面、专题报道数量过少。作为周刊特色的一周信息梳理部分,相关信息、数据的量偏少,整合则未见。
  在报纸逐步变深,电子网络媒体狂轰滥炸之下,可供周刊开掘的空间有限。单靠剑走偏锋,恐对周刊的主旨追求不利。新闻周刊应当在延续深刻的同时,加大反方向操作的力度,为自己的热点报道“提速”。
  2 锋芒不足。就业报道中,中性报道过多。新闻周刊出于“多方管制下博弈”的这种策略选择,本无可厚非。但这并不代表媒体可以回避现实,淡化矛盾。“被就业”问题曝光后,除了《瞭望》的单篇报道,其他两刊均无涉及,对此问题的透视与剖析,更是集体缺位。人们对就业前景的焦虑及求职中的种种异化现象,未能得到反映与曝光。相较而言,《南方周末》(2009年3月19日)的《女毕业生死亡日记》更能使我们感受现实的严峻。
  知识分子到底该怎样处理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个古希腊就已提出的命题。新闻周刊从其立场、受众出发,做苏格拉底眼中的牛虻,经常性地叮咬骏马迫使臃肿的骏马焕发精神,应当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3 “声音”不够响亮。新闻周刊是“观点供应商”,卖的是新颖的观点。这些观点除了依周刊全方位的新闻策划呈现外,集中体现在独到的评论上。
  从就业报道中可以看到,三刊评论的数量和比率都不高。特别是社论、“意见领袖”的评论更少,见解独到、引人深思的评论鲜见。
  评论一直是时政周刊的“短板”,除了《南风窗》显得犀利大胆外。新闻期刊应当加大对热点问题评论的力度,发出发人深省、振聋发聩的“声音”。
  4 专业性有待加强。深度报道已非周刊的专利。尤其是报纸强化深度报道,这与新闻周刊构成了同质化下的竞争。周刊的应对之策就是专业化:找准周刊与报纸在深度报道上的差异点。从专业的角度对重大事件进行更精深、更准确的解读。郑功成、于建嵘等就业问题、农村问题专家的分析、评论就出现在本次就业报道中。但整体而言,三刊自己记者、编辑的文章仍为绝对主导,表明媒体还需强化这一意识。
  美国《时代》周刊,面对市场激烈竞争获得成功有两大法宝,其中之一就是:报道的深刻性、权威性。关注社会热点,优化对其报道,对于新闻周刊的快速发展有事半功倍之效,新闻周刊值得花气力去研究、总结,在实践中认真地改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一个主流媒体的范本一《纽约时报》100年读后[EB/OL],人民网,2002-02-08。
  [2]姚休,社会热点问题初探[J]浙江社会科学,2005(3)。
  [3][4][7][9]齐爱军,新时期新闻周刊的生存与发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68,124,70,28。
  [5]何亦农,民生主体在就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
  [6]杨春兰,中国新闻周刊的风雨兼程[J],传媒,2006(5)。
  [8]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
  [9]叶新,美国杂志的出版与经营[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60。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图书销售的折扣战不断蔓延和升级,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激烈,已深刻地影响到出版社、图书销售商、读者等多方主体的利益,甚至于危及整个出版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治理图书销售折扣战已成为当前业界、学界议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比如今年1月出台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中所规定的“限折令”就受到众人的关注与议论。    一、当前关于图书销售折扣战的主要观点    对于图书销售折扣战,当前的主要观点有:其一
期刊
网络娱乐新闻图片作为娱乐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在以形象直观见长的娱乐新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图片新闻的地位的提高,读者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就要不断加强报纸图片的瞬间形象、新闻含量及时效性、真实性,力求做到动人、感人、印象深刻、余味无穷。”在当今全球娱乐化时代,要发展网络娱乐新闻,图片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精彩的图片会使网络娱乐新闻锦上添花。但是,随着网
期刊
一、引 言    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需求使翻译活动成为必要,而要使其成为可能还取决于实现翻译传播的社会设施是否具备。所谓翻译传播的社会设施是指社会所提供的可使译作得以流通消费的翻译传播机构,主要包括出版社、报纸杂志编辑部、书店等。这些机构设施通过出版、刊载、销售等形式使翻译作品成为大众的欣赏对象。这样,翻泽活动的价值在经历了翻译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社会化过程之后才能得以体现:  19世纪中晚期
期刊
今年5月我去南京参加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第14届国际出版会议,与吴培华先生不期而遇了。短暂的寒暄后,我们的话题便扯到了会议的学术交流上。我提起了有人提出的畅销书议题。他斩钉截铁地说:“畅销书怎么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一个出版社要是尽出畅销书,那这个出版社是没有什么文化品位的。一个国家要是靠畅销书来发展文化事业,那这个国家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真正的文化精品都不是什么畅销书。它可能不畅销,但它的
期刊
房:去年8月,美国《读者文摘》宣布破产保护,对你应该有着双重的震撼吧?一来你是做杂志,而且是“心灵鸡汤”类文摘杂志的;二来,我们的《读者文摘》(后来改名为《读者》),开始翻译、转载、效仿《读者文摘》的理念而风行时,正是你的学生时代,你应该是在它的滋养下成长的吧?    尚:确实,我虽然未看过原版的美国《读者文摘》,但上世纪80年代,中国报刊的很多文章都来源于《读者文摘》,我们文科学生(我是指我这样
期刊
编辑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不断走向完善与成熟。本文试图从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分媒体编辑学理论研究和编辑学应用研究3个方面,对2010年我国编辑学研究予以简要的归纳和综述,为未来的编辑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 编辑学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是编辑学学科建设和学科体系构建的根基,2010年继续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其中编辑活动及其本质、编辑功能、编辑主体素
期刊
挪威盛产的沙丁鱼,是欧洲人的传统美食。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未及上岸就纷纷死去。为了能带着活鱼上岸,渔民想尽了各种办法,如减少鱼槽内鱼的数量,增加更新海水的次数等,但均收效不大。直到有一天,渔民想到让沙丁鱼保持游动的办法:他们把沙丁鱼的天敌——鲇鱼放进了鱼槽,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内部活力,从而活了下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鲇鱼效应”,它显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活力源
期刊
我国的出版产业正处于重要的改革和发展关口,通过资本市场打造大型出版上市集团,培育出版战略投资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培育出版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可以推进我国出版产业体制改革的步伐,特别是通过资本的纽带推动出版资源的合理配置,打破现有出版管理体制的地域、行业等诸多体制瓶颈,对释放我国出版产业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培育出版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对于我国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
期刊
以1994年《神舟学人》杂志触网为起点,业界在数字出版的领域小心投下希望的种子,并不断在各种探讨、争论甚至波折中等候数字出版的回报,这个过程忽忽十余年。当下,数字时代形势逼人,数字出版计划晚一步就可能被时代的脚步抛下。摆在业界面前的问题,已经不是探讨数字出版项目要不要上马,而是数字出版项目如何行之有效等实实在在的问题。  数字出版是新闻出版业面向未来最重要的战略规划,是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的前进方向
期刊
随着国内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网上买书变得极为便捷。不但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等综合性网上书店大展拳脚,各大出版社、实体书店及专业书店也纷纷抢滩网络,中国网上书店呈林立之势。随着网上图书销售总额和书店数量的膨胀,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在独家销售备受追捧的现代社会,网上书店也不时推出网络独家销售书刊,如百艺网在2007年就斥资800万元独家买断著名书法家徐子久作品的網络销售权。  但2008年海关出版社出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