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还是鸡精汤?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r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去年8月,美国《读者文摘》宣布破产保护,对你应该有着双重的震撼吧?一来你是做杂志,而且是“心灵鸡汤”类文摘杂志的;二来,我们的《读者文摘》(后来改名为《读者》),开始翻译、转载、效仿《读者文摘》的理念而风行时,正是你的学生时代,你应该是在它的滋养下成长的吧?
  
  尚:确实,我虽然未看过原版的美国《读者文摘》,但上世纪80年代,中国报刊的很多文章都来源于《读者文摘》,我们文科学生(我是指我这样混毕业的学生,不包括那些深入研究的好学生)基本上都是靠啃大部头名著装深沉,读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装前卫,私下里也喜欢《读者》,心里知道这种小感动、小情调、小哲理对中文系学生太小儿科了,可还是喜欢。
  
  房:除了经营方针是否正确,文章质量是否上乘之外,一份刊物的兴衰,其实与时代关系也是很密切的。《读者文摘》被认为是“用持久的、人性的东西打败时尚热点”,但实际上,他的诞生和发展,契合的是人们“当下”的心理需求。美国《读者文摘》诞生的上世纪20年代,正是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人们需要温情的、励志故事安慰自己的心灵。而“心灵鸡汤”型文章80年代之所以能在我国兴起,是因为“文革”刚刚结束,人们干渴已久的精神世界需要文学的滋养,而当时,说理的文章尚未摆脱“大批判腔”的生硬;小说散文则几乎都在舔舐“文革”的伤痕(后来被冠名“伤痕文学”)。《读者》适时出现,那些风格隽永,感情细腻,充满人情、人性之美的情感故事;那些娓娓道来,用一个小故事或生活中的平凡琐事,说明一个深刻哲理的文章,就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读者的心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尚:你说得太对了,我用自己的经历说明当时人们对“美文”的饥渴到了什么程度吧。我第一次被文字之美感动,并不是看《读者》,而是在“文革”末期,看茹志鹃的《百合花》。
  我父母下放农村时,把家里的书全部“处理”了,不知道为什么有一本“文革”前的“高中教学参考书”成了漏网之鱼,那时候我认识的常用字刚好能读通文章,就像一个人自行车学到半会不会的阶段,特别喜欢骑一样,我那时候特别喜欢阅读,凡是有字的东西,我都要读一读,就这样与那本高中教学参考书中的《百合花》不期而遇。
  那时候我所能接触到的文字,就是报纸上今天“坚决拥护”什么、明天“坚决打倒”什么,就连少儿读物也充满了火药味,总是红小兵看到一个鬼鬼祟祟的金鱼眼、大金牙什么的,一跟踪,果然是想搞破坏活动,或是藏“变天账”的大坏蛋。所以,看《百合花》时,我几乎是从第一行文字开始,就被她的温情和优美所震撼。我不记得我看到什么地方开始流泪,反正看完时我已经哭得泣不成声。
  我当时还小,无法解释为什么同样是牺牲,王成的“向我开炮”,烈士临终前交党费,都不曾令我流泪,而《百合花》中小战士在枪管中插一朵野菊花却能让我泪流满面。我大学毕业后曾经扶贫支教一年,教高一语文,我惊喜地发现,教材中有《百合花》。我忍不住跟学生们讲了我当年读《百合花》时的感受,学生很惊讶:“有那么好吗?我怎么看不出来?”我对他们说:“确实没那么好,但它是我当时所能读到的最好的。你们很幸运,你们现在可以读到很多优美的文章了。”
  所以啊,被文字暴力、做作的激情长期折磨的一代人,初看“心灵鸡汤”类文字时所产生的感动,是难以估量的。
  
  房:你说“心灵鸡汤”类文章的走红,与一个时代的人们的心理需要有关,那你是不是觉得,时代变迁了,这类文章不再是人们渴望的心灵养分了,现在到了这类文章以及靠此类文章而兴起的刊物衰落甚至消亡的时候了?
  
  尚:我觉得不能说是这类文章衰落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是多元的,任何种类的文章,高深也好,平白也好,牛排也好,鸡汤也好,只要是有营养的,总会有人喜欢,有人需要,它肯定不会消亡。只能说,当它不再契合社会心理的大量需求时,它同归到了它应有的位置。当然,像《青年博览》这类被归为“《读者》类”的刊物,在市场盘整的过程中,“几家欢乐几家愁”是必然的。怎样适应读者的需求,成功坚守,或者成功转型,成为“欢乐”的那几家,是领导们考虑的问题,我所关注的倒不是这个问题,我更关注的是在“心灵鸡汤”走红的同时,有一种文章,就像用鸡精调制的“伪鸡汤”,也许味道还不错,但没有营养,但也曾大行其道,这类文章的泛滥,令我非常反感。
  
  房:举例说明,什么是你所说的“伪鸡汤”?
  
  尚:我至今还记得早年《读者文摘》上的一些故事,比如《一碗清汤荞麦面》,除夕之夜只买得起一碗面条的母子三人,母慈子孝,坚强乐观;悄悄往锅里多加一把面条的老板,善良而朴实……比如,一个孩子用自己视为“珍宝”,其实却一钱不值的桃核、花纸片之类的东西,向老板“买”昂贵的观赏鱼,老板为了爱护童心,愉快地将鱼“卖”给孩子……我想即使是“心灵鸡汤”已经退热的现在,这样平凡人的感人故事仍然会受到读者的欢迎,我把这叫做“真鸡汤”。
  后来出现了很多跟风模仿此类风格的文章,有些还不错,有些则功力不济,情节造作,最关键的问题是,作者缺乏真诚,所以文章感情苍白,这样的作晶,我称之为“伪鸡汤”“鸡精汤”。
  前两年我读到过一篇文章,内容说的是一个家庭经济遇到困难,从豪华公寓搬进平民住宅,以前疼爱妻子的丈人忽然变得很自私,总是抢在妻子前而洗澡,妻子抗议,哭泣、闹离婚都不肯相让。后来妻子还是无意中听到丈夫与别人聊天才明白,搬到没有暖气的房子后,丈夫为了不让妻子受凉,自己抢先洗澡以使浴室升温一度。于是妻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谁先洗澡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妻子用得着气得闹离婚吗?丈夫犯得着“打死也不说”吗?最后还拙劣到要靠妻子“偷听”才真相大白。
  还有一篇《你是我的英雄》情节更过分,说的是一幢房子倒塌了,男人疯狂地用手扒着石砾,要救出自己的妻子,其实房子倒塌时妻子并不在屋里,她在人群中看到自己的丈夫为了救自己手都扒出了血,非常感动,决定成全丈夫的“英雄感”,趁人不注意钻进废墟中,假装让丈夫救出自己。好在我是在汶川大地震之前看到这篇生死关头玩“小资情调”的文章,如果在汶川大地震之后看到这种文章,我会认为它简直冒犯了生命的尊严。
  我是做文摘工作的,看的报用比较多,就这两篇生硬造作的文章,我居然在两三种报刊上看到。如果“心灵鸡汤”类的刊物用这样的低劣的“鸡精汤”充数,即使不遇到什么金融风暴的影响、新媒体的冲击,也会渐渐被读者抛弃的。
  
  房:温馨感人的故事、寻常小事中的哲理,名人的成才往事之类的文章,一度是许多刊物的“热门”文章,报纸的文学副刊、青年、妇女、休闲、综合类杂志以及《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意林》《格言》等文摘 类期刊都有它们的一席之地。也许就是因为需求量大,吸引了一批写手,专门制作此类文章。
  
  尚:“制作”这个词用得很准确,这些跟风之作既无真情实感,也无真知灼见,只是从资料上抄来一个故事,加上几句感悟、哲理之类的就成了,完全是一种流水线上的产物,不是真正的文学创作。公式化、套路化,“流水线产品”的毛病,在大量的“名人青春励志故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只要是业内人士,或者是常看励志刊物的读者,不用我举例,肯定都能回忆起这类文章的典型套路。前面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最后才点出:他就是少年时期的或成功之前的某某某(名人)。因为故事非常生活化,细节生动,谁也无法判断那是这位名人真实的经历还是作者的杜撰。这类文章有两种套路,一种是名人年少轻狂,忽然有一天,受某件事的刺激而痛改前非,以此证明名人成功前不过如此,因此普通人通过努力也有希望取得巨大的成功;一种是名人从小就与众不同,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以此证明要想成功,从小就要修身立大志……
  
  房:我觉得青年刊物中常见的“职场技巧”“求职经历”的文章,也有很多是写手们闭门造车的产品吧?随着“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指导求职应聘的文章也应运而生,有些是对涉世之初的年轻人有启迪和帮助的,但也有不少是“忽悠”人的,这类文章也已形成套路,那就是故作高深的招聘试题,莫名其妙的录用或淘汰标准,似是而非的人生道理。
  
  尚:对对对,针对此类文章,我还专门写过一篇《招聘者的心思你别猜》。
  有篇文章说:一个外企招聘,选出6位不相上下的精英,但他们只要5位,难以取舍。于是,老板仔细地检查简历表,发现有一份简历有修改过的痕迹,于是把他剔除了。被淘汰者不服,招聘者说:你用橡皮擦擦掉错误的地方,而不是重新填写一份,证明你习惯于容忍自己的缺点。而被录用的5位,有的填了2次,3次,甚至4次……题目挺哲理的,叫做“成功路上没有橡皮擦”。
  我可以用这个故事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招聘者是个“勤俭节约”的主,他会说:写错一个字就把整张表作废了,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样的“败家子儿”不能要!
  
  房:我还可以更高深莫测一些,找出那填写表格最认真,一字未错的应聘者,把他淘汰掉。理由是他如此谨小慎微,一点错误都不敢犯,对自己这么严苛,对别人也会很挑剔,很难与人相处。别以为这是玩笑啊,我就确实看过一篇讲某大企业用人之道的文章,据说他们淘汰的是从不犯错的员工,理由是不敢尝试创新的人才不会犯错。
  
  尚:还有个故事:某公司招聘面试,墙上贴着告示:“您务必在进来5分钟后自觉退出室外,请您合理支配时间!”轮到某人面试,谈话进行没几句,考官办公桌上的电话便响起来。某生停下,在铃声响过两遍后拿起电话递给了考官。就在这时,这位面若冰霜的考官突然露出了难得的笑意:“恭喜你,你被录取了!”后来,他问:“当时为什么录取我,而不是别人?”“面试中的那个电话,是我们对每个应聘者故意安排的现场测试。许多应聘者一进屋便抓住有限的时间,向考官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即使考官的办公电话响起,也不愿轻易中断介绍,而能够主动中止面试而不影响我接电话的人,肯定是一位深谙商务、宽宏大度、顾全大局的人才。对于那次我们招聘的岗位来说,应聘者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几秒钟足矣!”
  
  房:我同样可以得出相反的结果:你为什么不指出主考官面试时还接电话,对招聘根本就不够重视?一个不敢对上司的明显错误提出批评的人,不会是好员工。或者你应该要求补足考官接电话用去的时间。一个连自己的权利都不能据理力争的人,怎么可能为自己的公司争取最大的利益?
  
  尚:最让我心虚的,是一些用动物、植物习性说明一个哲理的故事。我相信那些故事大部分是真的,但也有许多是作者主题先行,臆造出来的,而我的知识并不足以判断此类故事的真伪。
  比如“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不知起于何时,故事说如果把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会一跃而起,得以逃生。如果把青蛙置于温水中,慢慢加热,青蛙会在舒适中丧失警惕,待发现不妙时,已无力跃起,只好被煮熟。这个故事被用来说明要防微杜渐、要保持警惕的哲理。后经许多文章反复引用,竟有了“温水煮青蛙现象”“温水煮青蛙效应”等说法。我最初对这个故事也是存疑的,因为据我儿时的经验,青蛙丢进沸水中马上会被烫伤,蹦不起来。但见这个说法如此普及,我也就信了,可能还未能免俗选用过以这个事例讲道理的文章。听说有人做了温水煮青蛙的实验:结果是不论温度上升多慢,水温一到40度,青蛙就会一跃而起。我自己没做过“煮青蛙”的试验,所以,我至今无法判断,“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不是作者为证明自己想说的道理而臆造的例证?
  很惭愧,因为知识不全面,有盲点,我也选用过臆造事例的所谓“哲理文章”,比如,有篇文章说是有个荷兰人从非洲引进了一种当地没有的名贵的花卉,舍不得与人分享,结果名花逐年退化。植物学家告诉他,是周围的凡花的花粉被风吹到了名花上,造成名花的退化,于是他明白了“无私才能高贵”的道理,把名花无私地分给邻居成片种植,终于保住了名花的高贵。后来读者来信指出了我的错误。不同种类的植物花粉是不会相互作的。否则农民们在稻田的田埂边种大豆,花粉互传,岂不要结出谷不像谷、豆不像豆的怪物来?
  
  房:我还有一次从央视主持人的口中听到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说的是荷兰国花郁金香的故事。以我当过知青的经历,对植物有所了解以及种花草的经验,这个故事也不能成立,郁金香是用球茎,而不是种子繁殖的,退不退化,也不关花粉什么事。
  
  尚:后来我发现这个故事的早期版本是:一个农民得到了玉米良种,他想独占优势,不肯把良种分与他人。结果受周围劣种玉米花粉的影响,良种逐年退化。后来他接受教训,与大家分享良种,走共同富裕之路。只有这个故事是可以成立的。可能是后来的写手们跟风模仿了此文,又嫌“中国农民种玉米”土气,就把它改成了外国名花的故事,结果,反而露出了破绽。其实,这也是此类文章常见的套路——假托外国的人和事。有些文章作者明明是中国人,笔下的人物却是“玛丽”“杰克”;故事所发生的地方也是洋地名,但却时常露出中国式的马脚,比如写校园生活的,有老师指定的班长啊,分数排名之类的情节,其实,人家老师是无权指定班长的,要选举,甚至根本就没有班长,也没有分数排队的事。
  
  房:有的人说,只要道理是正确的,事例成不成立并不重要,我认为这很荒谬。如果主观臆造的虚假事实一旦被发现,那么山虚假事实推导出的高妙哲理,也会被人怀疑了。像你们《青年博览》这类杂志。许多学生读者是把期刊上的美文当范文来学习的。如果读了此类文章,学生认为为了“作文”,可以任意捏造事实,使知识性错误缪种流传,这种恶劣的文风确实是误人子弟。
  
  尚:没错,所以我对“亚马逊河里,有一种鱼………‘非洲原始森林中,有一种罕见的昆虫……”然后用它们奇特习性,说明一种哲理的文章,我都保持高度警觉。
  
  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尚:就是。我最近看到王国华先生的文章《让温情持之以恒》,是评论《读者》《意林》这类刊物的,他称之为“温情杂志”。他认为:“不是你定位‘温情’就可以定出来的。全国有多少杂志在模仿《读者》和《意林》,又有几本成功的?如果编者没有大情怀,没有发自肺腑的爱心和持之以恒的耐力,再怎么定位也是白扯。”我深以为然。我们《青年博览》也属“温情杂忐”的类型,只是还没有做到最好。做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但杜绝“伪温情”,拒绝“鸡精汤”,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为读者挑选真减的文章,我们是能做到的。
其他文献
文摘顾名思义就是摘抄、节选、辑录,而文摘报则是文摘的集萃版本。在文摘报上,我们可以最大容量地阅读天下新闻、纵观世界风云、激赏世态万象、积累点滴新知。文摘报创始至今,正是以巨大的信息量和低廉的市场价格,获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报业竞争的进一步激烈,“文摘军团”的传统优势越来越小,生存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在网络快餐新闻白热化的今天,“80后”“90后”逐渐成为媒体的主要消费对象,
期刊
1921至1922年是中国电影乃至电影期刊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诞生于1921年的民国电影期刊在经历了一年后便由于自身经济状况和产业发展现实等原因,从以建构民族电影理论话语体系为旨趣,重在理论探讨和电影评论的专业期刊,转型为直接服务于电影公司的特刊。    一    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一直作为杂耍艺术存在于大众文化生活之中,纸质媒体对电影的记录主要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消息及一些电
期刊
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以下简称“图博会”)于2010年9月3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这届图博会对国内的出版社而言,是图书展示、版权交易、让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有利平台;对外国出版社来说,是让中国读者了解国外文化与图书的有利时机。尤其是对主宾国而言,这个意愿更是非同凡响。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图博会不仅可以看到很多“走出去”的图书,还可以与国内外的很多名人、名家面对面。喜
期刊
2010年初,“裸婚”一词成了大众热捧的网络术语,“裸婚”也成了时髦的话题,它兴起于2008年,后因为女作家秦俭(笔名介末)的《裸婚》(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年1月)而迅速蹿红网络。商品经济大潮把都市人卷入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中,金钱和爱情的掺和使得真爱变得模糊,结婚成了奢侈的消费,短暂的奢华却要男女双方辛苦数年来偿还债务。为了抵制这种行为,“裸婚”成了年轻男女结婚的主要方式,它是指不买房、不买
期刊
肇始于20世纪中期的数字化技术及其在出版业的逐步运用,使出版业面临自15世纪谷登堡发明现代印刷术500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革,其发展和影响尚难估计。从当前状况看,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的便捷及其无限增长的趋势,使信息的甄别、梳理和精细加工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必要。出版业是内容产业,对内容的选择和重视是出版业的核心功能所在。正因为信息和内容的易得和泛化,当代出版业对编辑职能要给予特
期刊
一、对外汉语教学图书语言规范问题探讨    英语教学在中国一直具有广阔的市场,英语图书的种类和数量也十分庞大,而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步伐的加快,对外汉语教学图书也逐渐增多,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内容,但实际情况是,编写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素养参差不齐,缺乏业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于语言规范方面的知识掌握有限,难免出现粗糙甚至错误的语言现象,一方面,直接导致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难以完成,误导了
期刊
近年来,图书销售的折扣战不断蔓延和升级,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激烈,已深刻地影响到出版社、图书销售商、读者等多方主体的利益,甚至于危及整个出版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治理图书销售折扣战已成为当前业界、学界议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比如今年1月出台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中所规定的“限折令”就受到众人的关注与议论。    一、当前关于图书销售折扣战的主要观点    对于图书销售折扣战,当前的主要观点有:其一
期刊
网络娱乐新闻图片作为娱乐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在以形象直观见长的娱乐新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图片新闻的地位的提高,读者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就要不断加强报纸图片的瞬间形象、新闻含量及时效性、真实性,力求做到动人、感人、印象深刻、余味无穷。”在当今全球娱乐化时代,要发展网络娱乐新闻,图片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精彩的图片会使网络娱乐新闻锦上添花。但是,随着网
期刊
一、引 言    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需求使翻译活动成为必要,而要使其成为可能还取决于实现翻译传播的社会设施是否具备。所谓翻译传播的社会设施是指社会所提供的可使译作得以流通消费的翻译传播机构,主要包括出版社、报纸杂志编辑部、书店等。这些机构设施通过出版、刊载、销售等形式使翻译作品成为大众的欣赏对象。这样,翻泽活动的价值在经历了翻译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社会化过程之后才能得以体现:  19世纪中晚期
期刊
今年5月我去南京参加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第14届国际出版会议,与吴培华先生不期而遇了。短暂的寒暄后,我们的话题便扯到了会议的学术交流上。我提起了有人提出的畅销书议题。他斩钉截铁地说:“畅销书怎么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一个出版社要是尽出畅销书,那这个出版社是没有什么文化品位的。一个国家要是靠畅销书来发展文化事业,那这个国家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真正的文化精品都不是什么畅销书。它可能不畅销,但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