掮起出版人的文化责任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sam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月我去南京参加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第14届国际出版会议,与吴培华先生不期而遇了。短暂的寒暄后,我们的话题便扯到了会议的学术交流上。我提起了有人提出的畅销书议题。他斩钉截铁地说:“畅销书怎么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一个出版社要是尽出畅销书,那这个出版社是没有什么文化品位的。一个国家要是靠畅销书来发展文化事业,那这个国家的文化是没有前途的!真正的文化精品都不是什么畅销书。它可能不畅销,但它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才是一个民族所需要的。”真是振聋发聩。在我的感觉和印象中,出版社总是以畅销书为追求目标的,因为畅销书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记得一个出版社的编辑就直言不讳地说:“什么文化是目的、出版是手段,文化才是手段呢!出版社就是以文化为手段赚钱求生存、求发展的,否则我们还不得喝西北风去?鲁迅不是办过几个出版社?那倒是以文化为目的了,可结果怎么样,不全都倒闭了?”这话使我陷入了思考的困惑与困境。似乎是,以文化为目的,出版社就难以甚至是无法生存;而以文化为手段,则出版社就能够生存甚至发展。在这种两难抉择中,我对出版社买卖书号、出应景书、职称书、评奖书等行为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谅解,出版社也要生存嘛,生存不了,谈何文化?在这种理解与谅解中,我对出版社能否推出真正有价值、有品位的文化产品感到怀疑和担心。就一般规律而言,那些真正具有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的东西,往往是不畅销的,也就是说,是不能给出版社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的。对这样的文化产品,出版社能接受吗?很难!因此,当我听到吴先生的这番话时,刹那间竞感到有些惊讶,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欣慰、一种敬意。有这样的出版人在,我们的出版界是有希望的。
  南京会后不久,吴先生惠寄了他刚出版的《出版问道十五年》。道者,规律也、学问也。问道,就是探索规律、研究学问。出版问道,就是探索出版的规律、研究出版的学问。是这个意思吧?
  吴培华的《出版问道十五年》一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色。不玄,不炫,实实在在、明明白白,完全是从出版实际出发,对出版界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如出版社的机构如何设置?如何对待民营书店?书市与图书订货会如何相得益彰?新华书店如何解决改革滞后的问题?中国出版业应当如何转制?大学出版社如何实行企业化管理?出版社如何建立创作出版一体化的运作机制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出版社面对的实际问题。吴培华对出版界所面临的尖锐、敏感问题都能及早地感知、发现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当人们还在把出版社是否转企、能否与国际接轨作为对未来的憧憬时,吴先生就已有了比较系统的思想观点了。他在2001年便提出了出版社应当实行“一长三总制”(社长、总策划、总调度、总会计师)的设想,将全社所有机构合并为三个部,即市场开发部、图书生产部、财务核算部,三个部分别由“三总”各自领衔。这就打破了原来的出版社“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的模式,解决了原来的社长与总编辑级别相同、职责不清的问题,使出版社在管理机制上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当中国出版业转制尚处在萌芽状态时,吴先生即指出,旧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制约中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表现为旧体制决定了在政策上的保护,强化了出版社对于政府政策的依赖;旧体制导致了在行业上的垄断,助长了中国出版业的种种不正之风。这些是与现代企业精神背道而驰的,是不可能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为此,他提出出版社转制后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中小学教材教辅和政治读物的出版实行专营;二、对于出版物需要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机制;三、对于出版单位实行事后追究和信誉评估制。
  其出版问道具有浓厚的理论色彩。例如在《世纪回眸:我们更应该看到些什么——中国图书出版业问题探究》一文中,他首先以翔实的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图书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便提出了问题:一是有序竞争尚未形成,二是出版观念严重滞后,三是不均衡战略实施困难重重。在具体分析了这些存在的问题后,他提出了解决办法,为中国图书业的发展指路:一是有条件地打破专业分工,二是优化结构、练好内功,三是要转变体制与运行机制,四是图书发行业必须走产权制度改革的道路。在《中国书业,你走好了吗——浅论中国图书发行主体市场改革的三个阶段》一文中,他对中国图书发行所经历的中盘雄起、集团建设、连锁经营三个阶段,都从背景介绍切人,然后分析讨论热点问题,最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论述方法,使我们能够对某一特定的论域有宏观的把握,对其核心问题有清晰的了解,对作者的主要观点有准确的理解。
  其出版问道具有开放情怀。改革开放后,民营书店(俗称“二渠道”)悄然兴起,对新华书店的“一店独大”构成了挑战。如何对待民营书店?早在民营书店尚处在起步阶段时,他提出取消“二渠道”这样一个带有歧视性的称呼,认为民营书店是中国民族书业的重要方面军,应当加以保护、引导和扶持。他指出,民营书店的存在有助于市场竞争的形成,有助于国有书店机制的改革,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这些观点,表现了他对新生事物的关注、关心与关怀,表现出了一种开放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其出版问道具有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出版社是文化的传播机构,出版人是传播文化的文化人。传播什么样的文化,文化传播的社会影响如何,这是出版人应当思考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能够直接反映出版人的文化责任感。如何对待码洋与文化价值?如何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致了,好办。不一致的时候,怎么办?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搞发行出身的吴先生不会不懂得码洋的重要性,不会对亏本与盈利缺乏感受。因此,他对码洋、经济效益的思考是深层次的。在《别了,以“码洋论英雄”的时代》一文中,他深刻剖析了以“码洋论英雄”所造成的种种乱象、怪象,指出,出版发行界应该追求的不是发行码洋,更不是制造码洋,而应该是销售实洋和回款率。只有这个数字才能真正说明一个单位的销售规模、经济效益和经济实力。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他认为,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效益的产生,有的时候可以凭借机遇,可以凭借全体员工的努力在短时间内实现,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是要靠提高出版社的品位、打造出版社的特色来实现,这就需要出版社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对于大学出版社来说,就是要依托高校的优势,走“小而特”“小而活”“小而优”的道路,创出自己特有的专业特色、特有的专业风格、特有的品牌图书以及在品牌图书基础上形成的出版社品牌,这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有的出版社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在将非核心业务(如排版、印 刷等)外包出去的同时,甚至将这一外包行为扩展到选题策划领域,使得出版社从策划组稿到宣传营销等各个环节,均依靠“工作室”“文化公司”,出版社完全被空壳化了。针对这一现象,他指出,出版社空壳化造成的后果是:编辑创新能力减弱,市场竞争力下降;重复出版,跟风现象愈演愈烈;买卖书号屡禁不止;假书、伪书粉墨登场。如此,出版社怎么能传播先进文化呢?怎么能肩负起文化责任呢?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指出,要解决出版社空壳化问题,就必须处理好长期战略目标与短期经营目标、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出版社必须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从源头上加以控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是一个常说常新、争论不休的话题,是一个清楚而又模糊、统一而又矛盾的话题。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角度、思考立场、思考态度,能够反映出思考者的出版理念、价值取向。任何出版人都无法回避这一问题,任何出版人都会对这一问题作出自己的思考。吴先生当然也不例外。他指出,不管出版业怎么改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统一都是正确的,都是出版人应当始终恪守的准则。要恪守这一准则,就必须有正确的出版理念,这一理念就是:将人类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科学知识向社会传播,把出版能够传之于世、对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图书作为自己的追求,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论述两个效益的统一时,引入了文化品位的概念。他指出,一本好书,“它在两个效益的问题上一定是统一的。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必须具有文化品位。没有文化品位的弘扬主旋律的图书一定是空洞说教,一定是没有新意、没有创新的出版物;没有文化品位却获得经济效益的图书,一定是庸俗的、低级的、哗众取宠的出版物。文化品位是出版物和出版业效益核心价值的体现,这应该是一个不争的评判标准”。这就说出了精品文化的本质,即所有的文化精品都是个性化的,都是不依附于某种所谓主旋律的都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现象的独特发现。任何跟风、追风而荣耀一时的文化产品,都是不具有文化品位的,都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都是终将被淘汰的。
  全是问题,全是矛盾,全是质疑,全是忧患。读吴先生的《出版问道十五年》,我感受到了一个出版人所掮起的沉甸甸的文化责任。如果我们每个出版人都能有这样一份思考,都能掮起这样一份文化责任,我们的出版界该是怎样一番景象!
其他文献
我们知道,广告作为现代媒体的经济支点,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传媒价值的商业运营,取决于它的影响力。而媒体无外乎是一手抓“影响力”的传播,一手抓“广告商”的投放。晚清时期的报纸杂志,“不以营业视报纸”,更少有经营的概念。就是当时堪称商业报刊典范的《申报》也不例外。戈公振说:“《申报》初创时,取价(指广告):西人广告较华人广告为贵,但华人殊无登广告之习惯,故不久取消,西人广告因是充满于各报”“至以
期刊
文摘顾名思义就是摘抄、节选、辑录,而文摘报则是文摘的集萃版本。在文摘报上,我们可以最大容量地阅读天下新闻、纵观世界风云、激赏世态万象、积累点滴新知。文摘报创始至今,正是以巨大的信息量和低廉的市场价格,获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报业竞争的进一步激烈,“文摘军团”的传统优势越来越小,生存发展面临极大挑战。  在网络快餐新闻白热化的今天,“80后”“90后”逐渐成为媒体的主要消费对象,
期刊
1921至1922年是中国电影乃至电影期刊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诞生于1921年的民国电影期刊在经历了一年后便由于自身经济状况和产业发展现实等原因,从以建构民族电影理论话语体系为旨趣,重在理论探讨和电影评论的专业期刊,转型为直接服务于电影公司的特刊。    一    中国电影自1905年诞生以来,一直作为杂耍艺术存在于大众文化生活之中,纸质媒体对电影的记录主要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消息及一些电
期刊
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以下简称“图博会”)于2010年9月3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这届图博会对国内的出版社而言,是图书展示、版权交易、让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有利平台;对外国出版社来说,是让中国读者了解国外文化与图书的有利时机。尤其是对主宾国而言,这个意愿更是非同凡响。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图博会不仅可以看到很多“走出去”的图书,还可以与国内外的很多名人、名家面对面。喜
期刊
2010年初,“裸婚”一词成了大众热捧的网络术语,“裸婚”也成了时髦的话题,它兴起于2008年,后因为女作家秦俭(笔名介末)的《裸婚》(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年1月)而迅速蹿红网络。商品经济大潮把都市人卷入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中,金钱和爱情的掺和使得真爱变得模糊,结婚成了奢侈的消费,短暂的奢华却要男女双方辛苦数年来偿还债务。为了抵制这种行为,“裸婚”成了年轻男女结婚的主要方式,它是指不买房、不买
期刊
肇始于20世纪中期的数字化技术及其在出版业的逐步运用,使出版业面临自15世纪谷登堡发明现代印刷术500年来从未有过的大变革,其发展和影响尚难估计。从当前状况看,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加工、传播的便捷及其无限增长的趋势,使信息的甄别、梳理和精细加工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必要。出版业是内容产业,对内容的选择和重视是出版业的核心功能所在。正因为信息和内容的易得和泛化,当代出版业对编辑职能要给予特
期刊
一、对外汉语教学图书语言规范问题探讨    英语教学在中国一直具有广阔的市场,英语图书的种类和数量也十分庞大,而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步伐的加快,对外汉语教学图书也逐渐增多,包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内容,但实际情况是,编写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素养参差不齐,缺乏业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于语言规范方面的知识掌握有限,难免出现粗糙甚至错误的语言现象,一方面,直接导致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难以完成,误导了
期刊
近年来,图书销售的折扣战不断蔓延和升级,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激烈,已深刻地影响到出版社、图书销售商、读者等多方主体的利益,甚至于危及整个出版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治理图书销售折扣战已成为当前业界、学界议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比如今年1月出台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中所规定的“限折令”就受到众人的关注与议论。    一、当前关于图书销售折扣战的主要观点    对于图书销售折扣战,当前的主要观点有:其一
期刊
网络娱乐新闻图片作为娱乐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特别是在以形象直观见长的娱乐新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图片新闻的地位的提高,读者对新闻图片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就要不断加强报纸图片的瞬间形象、新闻含量及时效性、真实性,力求做到动人、感人、印象深刻、余味无穷。”在当今全球娱乐化时代,要发展网络娱乐新闻,图片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精彩的图片会使网络娱乐新闻锦上添花。但是,随着网
期刊
一、引 言    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需求使翻译活动成为必要,而要使其成为可能还取决于实现翻译传播的社会设施是否具备。所谓翻译传播的社会设施是指社会所提供的可使译作得以流通消费的翻译传播机构,主要包括出版社、报纸杂志编辑部、书店等。这些机构设施通过出版、刊载、销售等形式使翻译作品成为大众的欣赏对象。这样,翻泽活动的价值在经历了翻译生产、传播和消费等社会化过程之后才能得以体现:  19世纪中晚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