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启迪智慧发展思维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题”发挥是指教师在读懂教材内涵,尊重教材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发展需求,以数学课本中的题材为教学依据,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适度开发,丰富学习资源,达到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一、活用“插图”。唤醒认知经验
  
  以主题图的形式设计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富有儿童情趣的主题场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一大特色。它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体现了“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教学的基本理念。教学前,我们必须对主题图场景进行分析,达到对主题图的内涵理解到位,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呈现主题图的学习材料,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率。
  张齐华老师执教三年级数学上册(凤凰版)“认识分数”一课时,对教材主题图情景这样处理:
  师:叮叮和当当在一次郊游中遇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媒体出示课本主题图)谁能帮他们把东西分一分?4个苹果怎么分?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他们每人分到2个苹果。(媒体出示分的过程。)
  师:怎样分2瓶水呢?(生答略。)每样东西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
  生(齐):平均分。
  师:可是蛋糕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吗?
  生:能。
  师:每人分得多少?
  生:每人分得蛋糕的一半。
  师:是这样分吗?(媒体演示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蛋糕的一半,可是这“一半”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通过多媒体动画,变“静”为“动”,充分展示了主题图情景的数学内涵,唤醒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由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在四年级数学“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中,教材主题图呈现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把混合运算的学习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相融合,帮助学生借助实际问题中的事理和数量关系,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现把“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和计算教学”相结合的新课程教学要求。分析教材时,教师应认识到,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提供的素材,理解题中的事理和把握常见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学生正确列式的基础,是帮助学生认识运算顺序的“搭手架”,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凭借。因此,在学习新知前,帮助学生弄清事理,复习数量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情景前置”的方式,设置“复习”这一教学环节:
  课件显示课本主题图(上图),并出示小军提的问题:我买笔记本用了多少元钱?
  生:小军用了5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图上写的是笔记本售价5元。
  师:(指着图上的标价)这个5元就是指小军买笔记本用的钱数吗?
  生:不是,它是指笔记本的单价,也就是买一本笔记本用的钱数。我认为小军提的这个问题不好解答,他没有说明买了几本笔记本。
  师:要计算商品的总价,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生:要知道单价和数量。
  (课件出示——小军:我买3本笔记本用了多少元钱?)
  师:现在可以回答了吗?
  生:3x5=15(元),也就是说小军买3本笔记本,一共用了15元。
  (课件显示——小晴:我买2盒水彩笔花了多少元钱?)
  生:不能算。因为不知道每盒水彩笔的价钱。
  (课件呈现每盒水彩笔的价钱:18元。)
  生:18x2=36(元),也就是说小晴买2盒水彩笔一共用了36元。
  课件显示——小晴:我买2盒水彩笔应找回多少元?
  生:需要知道小晴付给营业员多少钱,才能用付出的钱数减去买水彩笔的钱数,算出找回的钱数。
  (课件显示——小晴: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生:50-36=14(元)。
  上面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图文资源,经过适当改编,就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这样既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水平,有利于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控,又帮助学生唤醒已有知识经验,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陷阱”式的问题,改变了常规的提问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辨”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让课堂呈现更强的思维活力。
  
  二、改编例题,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是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基本技能的承载体,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参考依据。由于受篇幅的限制,课本中的例题通常只能以简练的编排方式呈现一定的教学内容,给教师留下了较大的自主阅读和理解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不应只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还应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要结合所教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的需求,根据教学的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改变原题条件、结论、情境等方法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掌握和变通,由此及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中“替换的策略”,教材要求学生根据“倍数”关系和“差数”关系灵活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但课本例题是这样的:“小明把720毫升是汁倒人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多少毫升?”这是根据倍数关系来进行等量替换,学生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如果只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学生的思维是狭窄的、模式化的。碰到课本“练一练”中根据“差数”关系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就会出现思维的“僵滞”,找不到解题的路径。教师应充分借用本例题的素材资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启发:
  师:如果把题中“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个条件改变成“大杯的容量比小杯的容量多160毫升”,还能用替换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吗?
  生:只要把6个小杯换成6个大杯就能解决问题。
  (课件显示:把6个小杯换成6个大杯。)
  师:我们来看看,这时候再倒果汁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这时候把6个小杯里的果汁倒入6个大杯,果汁就不够。
  师:每个大杯还能装多少果汁?
  生:还能装160毫升的果汁。
  师:6个大杯一共还能多装多少果汁?原来这720毫升的果汁够装满这7个大杯吗?
  生:小杯换成大杯,一个大杯就要多装160毫升果汁,6个大杯就要多装960毫升果汁。720毫升肯定不够。
  师:要装满这7个大杯,咋办呢?
  生:再去买960毫升果汁就可以装满了。
  师:也就是说,要装满这7个大杯,需要多少果汁?
  生:720毫升加960毫升,就是需要1680毫升果汁。
  师:知道7个大杯装1680毫升果汁,问题可以解决了吗?(答:略。)
  只要用好、用活例题素材,一题 多变,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丰富例题内涵,拓展知识外延,就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妙用习题。完善认知结构
  
  这里的文本习题专指教材里的数学练习题,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数学学习离不开数学习题的练习。习题研究专家戴再平指出:“数学习题有着知识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和评价的功能。学生一旦进入解题这一过程,就接受着一种‘思维的体操’的训练。”通过数学习题的练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数学知识,形成必要的技能技巧,更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能帮助学生触类旁通,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就需要认真研究每一道习题,把握其教学要义,发挥每一道习题的最大效能,做到“题尽其能”。
  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整理与练习”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下面四个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教学时,我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就题做题”、“静态思考”,而借助多媒体设计成动画形式的一组习题,让学生在动态中观察、比较、分析和思考,完善认知结构。
  1 课件:
  在长方形ABCD中线段CD不变,移动线段AB,可以形成多个平行四边形ABCD。这些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ABCD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
  2 课件:
  在长方形ABCD中,ABf:有一点P,移动P点,形成多个三角形CPD。这些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它们和长方形ABCD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关系,以及每个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间的关系。)
  3 课件:
  在长方形ABCD中,移动A点形成图1~图4图形。它们都是什么图形?面积怎样计算?
  当A和B重合时形成图4,形成什么图形?面积怎样计算?
  梯形ABCD和三角形CBD的面积计算是否也可以像计算梯形的面积那样来计算?如果可行,上底、下底和高又分别是多少?(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挑战性思考,使学生对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一个整体和辩证的认识。)
  4 回到课本习题。
  先分别用学过的面积计算方法计算出四个图形的面积(见前习题),再试一试能不能用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计算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比较两次计算的结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计算;在高相等的条件下,面积的大小决定于上底与下底之和的大小。)
  5 你会用上面的发现来思考,在点子图上画出面积和平行四边形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和梯形吗?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本课习题,有效地进行了“整理与练习”,更重要的是教师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较完整地认识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丰富和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法。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这把金钥匙,就会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摄取。因此,改进课堂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指导他们“会学”。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我要学”的主人翁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构成小学生学习动机最活泼
期刊
“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形象的诗句道出了数学直觉思维的特点:思考过程是复杂的,解决问题是美好的。纵观中外科教史,阿基米德原理、高斯定理、牛顿的万有引力等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直觉思维。徐利治、周玉仁等教授也指出,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呢?    一、整体分析。直觉判别    直觉思维是一种以高
期刊
1939年,毛泽东在一次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毛泽东把不断学习、掌握本领比喻成“开铺子”,如存货不多,取一点,少一点,不久就要告罄,你不进货就要关门倒闭。  据美国一家权威调查机构披露,在新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最近3年内,社会各
期刊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发展,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已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总结反思,现结合具体课例谈几点浅显认识,以期“投石问路”,进一步探讨提高提问效果的具体途径。    一、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     叶圣陶先生说,好的问题“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叙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因患严重白血病,生命危在旦夕,台湾同胞为挽救这个花季少年,在强震刚过、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处变不惊,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通过课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节,让学生感受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得到情感提升和语言发展,是本课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
期刊
语文课应追求一种真实、有效、返璞归真的原生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正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课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听、说、读、写)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一、目标制订要切实有效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设计教学流程的依据,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准绳。因此,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追求简明、切实,为成功的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践中,有的教师预设的教学目
期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在情境中感受百分数的产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 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学会将所接收的信息进行交流和比较,筛选有用信息的方法。  3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良好的数感;培养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学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如何让试题评价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呢?我在试题评价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让试题成为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联系的途径    先来看几道题:  例1:A 1949年10月1日到2009年10月1日是( )周年。  B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一天被定为“
期刊
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将数学知识抽象化的过程演变成“匆匆走过场,急忙奔结论”,这种做法体现了对“结果”过分重视,忽视了对“过程”的完美追求。  一位教师这样教学“比”的概念:(1)由2杯果汁和3杯牛奶的份数关系引出: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2)由两组路程、时间的数量求出速度,指出也可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得出所走路程和时间的比。(3)提问学生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
期刊
教材简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组选编《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两则寓言。这两则寓言均以生动的事例阐明某一道理。《纪昌学射》告诉人们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练习这门技术的基本功人手;《扁鹊治病》则警示人们:自身有病(或缺点错误),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或批评),不能讳疾忌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