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人的特性》一书是中国风俗在美国中产阶级眼中的经典印象,书中关于中国社会阶级的描述非常引人注目。作者明恩溥在书中归纳了26个中国人的特性,其中大部分是负面的。虽然明恩溥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公允,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传教士,明恩溥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不能真正把握;他对中国的观察主要局限于中国农村的部分底层百姓,因此他总结的知识中国人的一个侧面;他所背负的传教责任也使他凭借西方文化的标准衡量中国人。
【关键词】:《中国人的特性》 明恩溥;中国人的形象
1. 引言
明恩溥(Arther Henderson Smith,1845~1932),旧译为斯密斯、斯密司或史密斯,美国人,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维郎城,曾先后在威斯康星州贝洛依特学院和安多弗协和神学院就读。1872年,明恩溥受美国公理会差会部派遣来华传教,在中国居留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时间。明恩溥所写的最著名的代表作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文可译为《中国人气质》或《中国人的特性》。《中国人的特性》是一部在美国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权威研究家费正清,在1985年的美国历史协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说道:“美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的幻灭,是由一本销售甚广的著作来终结的,即明恩溥牧师所著的《中国人的特性》。”鲁迅先生曾写道:“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然而,因为作者本人的文化背景、在华的传教目的等因素,此书对中国人特性的描写与归纳并不尽准确与客观。
2. 明恩溥所接触到的社会阶层
首先,明恩溥长期活动于中国农村,能够最多接触的就是底层的各色百姓,在庞庄“传教士几乎不可能有机会与在秀才阶层以上的人员接触,即便与秀才接触也是相对较少。在我们的听众里大约95%是农民、小商贩、苦力和游民。”而他最频繁接触的,给他最深刻印象的中国人是他身边的仆人。可见明恩溥对中国的观察局限于底层,对这些有限的人群进行观察,所得也有局限。
第二章“厉行节约”中,明恩溥举出若干例子证明了中国人的“勤俭节约”。例如,中国人吃喝节俭,不只体现在可供糊口的食物种类少,更体现在充分利用残羹剩饭、不讲究食品卫生;中国的妇女都懂得最大限度地节约布料,并且不浪费任何一片小碎布条;此外,中国人对于水、肥皂、用于照明的煤油也及其俭省。而这些极为极端的可以用于表示中国人俭省的例子,全部来自中国底层的人民。明恩溥采用这些例子,以偏概全地把中国所有人都描写为节省到苛刻的程度,无疑是不客观的。
3. 明恩溥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偏差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在中国传教二十二年之后才着手写作的。明恩溥力图从客观的角度对中国进行理解,“无论如何,要理解中国人,我们首先就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来华之初明恩溥就开始学习口语与中国的经典。不过由于中国汉语中的口语与经典中所用的文言文有相当大的区别,明恩溥学习中国经典的成效不大,他在利用中国经典时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在第二十五章中,明恩溥从《论语》中摘录了一个例子,“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明恩溥只是看到了事件的表面现象,却无法真正理解在事件背后的原因,就武断地认为中国人“言而无信”。
4. 明恩溥的“西方中心论”
美国当代汉学家费正清曾说:“要研究别的国家就要发掘事实真相和环境的脉络去评价事实,而不是仅仅按照我们自己一家一国的标准行事。”然而明恩溥研究中国时,不是将中国的问题放到中国这一空间中,而是放在西方世界里。“西方中心论”和“白人至上论”使他们自视甚高,把他们奴役下的人民看得很卑下。
在第十章中,明恩溥称“心智混乱”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性。在这一章中,明恩溥以中文举例,称中文的名词没有形态变化,形容词没有比较级,动词不受“语态”、“语气”、“时态”、“数”和“人称”的任何限制,几个谓语混杂在一起使用。明恩溥能之所以指出这些中文的特点,正是因为中文与英文不同。而明恩溥却把两种语言的不同上升到中西方人心智特点的差异,这无疑是对中国人特性的贬低。
5. 明恩溥的传教目的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明恩溥不是一般的传教士,他当时到中国是有使命的。19世纪90年代,西方列强不仅试图进一步攫取和侵吞这里的土地和物质财富,还想通过理论宣传,把自己捧上救世主的位置。从这点上看,贬低、“妖魔化”中国人完全有他们的政治用意。明恩溥在书中一再强调的所谓中国人需要一种文明即基督教文明,实际上是一种藉口,其真实目的是为西方侵入中国制造理论依据。
对于儒家文化,明恩溥极力贬低,认为它早已过时,他看到中国人在家庭中以“孝”(第19章)为准则,“该理论将太多的权力给了父母,压抑了小孩的个性,远远忽视了父母对儿女的责任,并过多地强调形式,这些都是缺陷。”(46)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所教化的中国人却是“言而无信(第25章)”、 “假仁假义(第20章)”、“心智混乱”(第10章)和“缺乏同情”(第21章),明恩溥认为“儒家学说已经被消耗殆尽。或早或晚,它必将让位给某种更强大、更智慧也更有效的全新学说。”这种学说即是明恩溥心中的“基督教”。
6. 结语
由于明恩溥的文化背景、来华的传教目的、所接触到的特定的阶层,《中国人的特性》一书难免有失公允。然而中国人的近代化历程,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历史进程,它首先是有一个思想变革的过程。可以说,对民族性的反省是其中非常基础的一环。从这点上看,不能忽视明思溥关于中国人国民性论述对此的促进意义,尽管这不是明恩溥的本意。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人的特性又有了新的发展,这又成为了应该重新思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2] 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3]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5] 苏志宏,《国民性理论的形象学反思》[J],四川大学学报,2003,3.
【关键词】:《中国人的特性》 明恩溥;中国人的形象
1. 引言
明恩溥(Arther Henderson Smith,1845~1932),旧译为斯密斯、斯密司或史密斯,美国人,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维郎城,曾先后在威斯康星州贝洛依特学院和安多弗协和神学院就读。1872年,明恩溥受美国公理会差会部派遣来华传教,在中国居留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时间。明恩溥所写的最著名的代表作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文可译为《中国人气质》或《中国人的特性》。《中国人的特性》是一部在美国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美国最著名的中国问题权威研究家费正清,在1985年的美国历史协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说道:“美国人心中的中国形象的幻灭,是由一本销售甚广的著作来终结的,即明恩溥牧师所著的《中国人的特性》。”鲁迅先生曾写道:“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然而,因为作者本人的文化背景、在华的传教目的等因素,此书对中国人特性的描写与归纳并不尽准确与客观。
2. 明恩溥所接触到的社会阶层
首先,明恩溥长期活动于中国农村,能够最多接触的就是底层的各色百姓,在庞庄“传教士几乎不可能有机会与在秀才阶层以上的人员接触,即便与秀才接触也是相对较少。在我们的听众里大约95%是农民、小商贩、苦力和游民。”而他最频繁接触的,给他最深刻印象的中国人是他身边的仆人。可见明恩溥对中国的观察局限于底层,对这些有限的人群进行观察,所得也有局限。
第二章“厉行节约”中,明恩溥举出若干例子证明了中国人的“勤俭节约”。例如,中国人吃喝节俭,不只体现在可供糊口的食物种类少,更体现在充分利用残羹剩饭、不讲究食品卫生;中国的妇女都懂得最大限度地节约布料,并且不浪费任何一片小碎布条;此外,中国人对于水、肥皂、用于照明的煤油也及其俭省。而这些极为极端的可以用于表示中国人俭省的例子,全部来自中国底层的人民。明恩溥采用这些例子,以偏概全地把中国所有人都描写为节省到苛刻的程度,无疑是不客观的。
3. 明恩溥对中国文化理解的偏差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在中国传教二十二年之后才着手写作的。明恩溥力图从客观的角度对中国进行理解,“无论如何,要理解中国人,我们首先就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来华之初明恩溥就开始学习口语与中国的经典。不过由于中国汉语中的口语与经典中所用的文言文有相当大的区别,明恩溥学习中国经典的成效不大,他在利用中国经典时犯了断章取义的错误。在第二十五章中,明恩溥从《论语》中摘录了一个例子,“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明恩溥只是看到了事件的表面现象,却无法真正理解在事件背后的原因,就武断地认为中国人“言而无信”。
4. 明恩溥的“西方中心论”
美国当代汉学家费正清曾说:“要研究别的国家就要发掘事实真相和环境的脉络去评价事实,而不是仅仅按照我们自己一家一国的标准行事。”然而明恩溥研究中国时,不是将中国的问题放到中国这一空间中,而是放在西方世界里。“西方中心论”和“白人至上论”使他们自视甚高,把他们奴役下的人民看得很卑下。
在第十章中,明恩溥称“心智混乱”是中国人的一种特性。在这一章中,明恩溥以中文举例,称中文的名词没有形态变化,形容词没有比较级,动词不受“语态”、“语气”、“时态”、“数”和“人称”的任何限制,几个谓语混杂在一起使用。明恩溥能之所以指出这些中文的特点,正是因为中文与英文不同。而明恩溥却把两种语言的不同上升到中西方人心智特点的差异,这无疑是对中国人特性的贬低。
5. 明恩溥的传教目的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明恩溥不是一般的传教士,他当时到中国是有使命的。19世纪90年代,西方列强不仅试图进一步攫取和侵吞这里的土地和物质财富,还想通过理论宣传,把自己捧上救世主的位置。从这点上看,贬低、“妖魔化”中国人完全有他们的政治用意。明恩溥在书中一再强调的所谓中国人需要一种文明即基督教文明,实际上是一种藉口,其真实目的是为西方侵入中国制造理论依据。
对于儒家文化,明恩溥极力贬低,认为它早已过时,他看到中国人在家庭中以“孝”(第19章)为准则,“该理论将太多的权力给了父母,压抑了小孩的个性,远远忽视了父母对儿女的责任,并过多地强调形式,这些都是缺陷。”(46)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所教化的中国人却是“言而无信(第25章)”、 “假仁假义(第20章)”、“心智混乱”(第10章)和“缺乏同情”(第21章),明恩溥认为“儒家学说已经被消耗殆尽。或早或晚,它必将让位给某种更强大、更智慧也更有效的全新学说。”这种学说即是明恩溥心中的“基督教”。
6. 结语
由于明恩溥的文化背景、来华的传教目的、所接触到的特定的阶层,《中国人的特性》一书难免有失公允。然而中国人的近代化历程,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历史进程,它首先是有一个思想变革的过程。可以说,对民族性的反省是其中非常基础的一环。从这点上看,不能忽视明思溥关于中国人国民性论述对此的促进意义,尽管这不是明恩溥的本意。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人的特性又有了新的发展,这又成为了应该重新思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明恩溥,《中国人的特性》[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
[2] 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3] 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5] 苏志宏,《国民性理论的形象学反思》[J],四川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