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南》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幼儿的成长。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游戏是其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众多的幼儿游戏中,建构游戏由于通过材料的投放为幼儿营造了独特的游戏环境而深受幼儿的青睐。建构游戏因对幼儿的认知、审美、身体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重要价值,因此在当前幼儿教育中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幼儿园建构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的存在阻碍了建构游戏在幼儿园的发展成熟,也影响了建构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作用的发挥。材料是建构游戏开展的核心,幼儿园的建构游戏环境的空间设施、建构游戏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然而就当前幼儿园建构游戏中存在的不足来看,有很多都是由于建构材料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如区域设置单一、材料投放不丰富、不适宜、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辅助材料少,导致建构形式单一,作品缺乏创造性等等。因此,针对幼儿园建构游戏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我们展开了具体的实践研究,以幼儿需要为出发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提升教师对建构游戏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真正发挥建构游戏环境的教育价值。
一、幼儿园建构材料投放现状
在“基于幼儿需要的建构游戏环境创设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对当前幼儿园建构游戏材料投放的现状展开了调研分析,了解到当前幼儿园虽然己经有了一定的建构游戏材料投放基础,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无法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游戏需求,建构游戏材料的投放不够成熟。
(一)游戏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没有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
在建构游戏中,当前幼儿园对于材料的投放仍然较为单一,缺乏层次性,小、中、大班幼儿在游戏中所使用的材料常常是统一的。幼儿园采购了成批的材料,材料繁多复杂,教师却没有对其进行分类。这样一来造成的情况就是,有些低结构的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大班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需要了,而有些结构复杂的材料又脱离了小班、中班幼儿的实际,在游戏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建构游戏开展的效率低下,没能够发挥对幼儿成长应有的推动作用。
(二)材料的投放没有契合幼儿的心理需要
在當前幼儿园建构游戏材料投放的模式下,材料的投放不分年龄段,这就导致了很多材料伴随着幼儿在幼儿园的整个过程。比如幼儿小班时开展建构游戏所使用的材料到了中班、大班依然在使用,长期使用同一个或者同一批材料,往往会使得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对游戏丧失了兴趣。因此在这样的建构材料支持下,建构游戏也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推动没有明显的帮助。
(三)材料的投放忽略了幼儿个体的差异性
无论是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还是同龄的幼儿,其个体之间都是存在差异性的。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爱好与特长,对于建构材料也会体现出不同的使用能力,然而统一化的材料投放忽略了幼儿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会降低游戏的效率。比如在建构游戏中常常会出现,有一部分接受能力好、学习能力强的幼儿会对一些操作要求较低的材料感到厌倦,无法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而有一部分接受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会对一些操作要求较高的材料感到使用困难,这些材料也不能够有效开发其潜能。
二、幼儿园建构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针对以上在对于幼儿园建构材料投放现状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经过了不断的实践研究,归纳出了几种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幼儿园建构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提升。
(一)从建构材料投放的本身出发
建构材料本身投放的种类、数量、形式等等对其投放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能够促进建构材料有效投放的方法:
1、投放多元材料
生动的环境构造需要多元的材料支持,因此在投放建构材料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多元化这点。每一种材料都有多种不同的形态、特征,能够在建构游戏中扮演着不同的作用。就拿游戏中常见的纸类材料来说,纸的种类有很多,如硬纸板、纸箱、纸盒、纸筒、卡纸、皱纹纸、玻璃纸,应用不同类型的纸幼儿能够自主开展不同的游戏。比如使用硬纸板开展剪纸活动、使用纸箱纸盒开展手工活动等等。在建构游戏中也是如此,我们常常用来开展建构游戏的积木、积塑材料等都应有着不同的类型。如在一次多元材料投放的实践中,我们向幼儿投放了颜色、大小、形状各异的各种矿泉水瓶子、牛奶罐、饮料罐等,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有的幼儿将同一种形状不同大小的瓶子垒在一起,堆成了一个小山;有的幼儿用不同大小的瓶子玩起了建马路的游戏;还有的幼儿用不同颜色的瓶子拼成了一座高塔。材料投放的种类多意味着能够开展更多种类的游戏,丰富建构游戏的内容同时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2、投放具有针对性的材料
建构游戏的本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一种手段,因此其设置也应当依照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目标。只有在深入观察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发展需要,投放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材料,才能够使材料更好地贴切幼儿实际,促进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获得发展。小班幼儿在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方面发展的水平与大班幼儿有着明显差异,那么在建构游戏中,我们需要投放的材料应当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水平。如小班幼儿在进行建构游戏的时候往往都是没有目的的,搭建行为会随建构材料发展,因此教师在提供材料的时候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造型简单、色彩鲜艳、易于操作,而且要种类少、同种类型材料的数量多,这样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发展,已经在游戏中建立了一定的目的意识、规则意识,在建构游戏中也懂得搭配、组合,那么在为大班幼儿提供游戏材料时,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些具主题性的材料,如可搭配成消防局、公园等主题的建构材料,帮助他们有目的地开展游戏。
3、投放丰富的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的投放对于游戏整体的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契合不同建构游戏开展的需要,对于激发幼儿想象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创造力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建构游戏时,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巧妙的半制成品,或相应的辅助材料,丰富建构游戏开展的环境。如我们为幼儿制作了很多利用魔术贴的“公”“母”分别粘贴在纸巾筒两端的“魔术筒”,幼儿可利用这些“魔术简”进行粘贴、拼摆成各种造型,或游戏所需道具的创意变化;又如教师可在建构材料准备中提供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各种小工具,如彩笔、订书机、剪刀、双面胶、大小夹子、各种纸张等,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随时根据游戏的发展和主题的推进,制作他们所需的游戏材料。如有一次在建房子的时候,有个孩子刚在书本上认识到“避雷针”,想在他的房子上建出来,尝试了好几种替代物都不满意,后来在“百宝箱”里取了彩纸,剪了一条细细的纸,用双面胶一粘,就在他的房顶上立起了一根“避雷针”。 (二)从促进建构材料投放的支持出发
提高建构材料投放的有效性除了从建构材料投放的本身出发之外,对于建构材料投放的支持也是必要的,在科学合理的支持下,建构材料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作用。因此结合实践研究我们也归纳了以下几个促进建构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1、仔细观察,选择时机提供适宜的支持
幼儿是建构游戏的主体,因此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应当留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由让幼儿自主开展游戏活动。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给予幼儿完全的自由,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者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一定的时间点给予幼儿相应的引导,从而帮助幼儿更加有效地利用所提供的建构材料。如在开展用积木搭建房子的游戏中,幼儿们各有各的想法,有的幼儿想要用积木搭建出河边的小木屋,有的幼儿想搭建圆顶的房子,有的幼儿想搭建尖顶的房子,虽然幼儿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但在依照自己所想搭建房子的过程中,幼儿们却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困难:想搭建小木屋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积木做房子的项,想搭建圆顶房子的不知道该用多大的圆积木。这是教师就可以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引导了,引导的方式也应当结合具体的情况展开,或使用图片,帮助幼儿更加具象地了解自己所想搭建的造型;或通過语言鼓励,引导幼儿不断尝试,发现适合自己所搭建造型的材料。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教师的引导在建构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是建构材料得到有效利用的助推剂。
2、创设环境,引导幼儿融入情景
环境的创设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也是必要的,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思考的时候往往只有看见具象的东西才能够展开联想,更好地使用教师提供的建构材料展开游戏。而在环境的创设上,教师可以从两大方面展开,一是硬性环境的创设,比如说在幼儿开展建构游戏的区域贴上一些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场景的图片、通过照片或者实物展示幼儿的一些优秀建构作品,如我们制作了一个“作品赏析”墙,展示了幼儿们开展建构游戏的照片、制作展架展示幼儿的积木搭建作品等,这样当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也能够从图片上找到一些参考;二是软性环境的创设,虽然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水平不高,但教师可以通过软性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思维,如在建构房子的时候引导幼儿联想身边房子的造型、动画作品中房子的造型等等,帮助幼儿在心中营造出一个情境。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幼儿根据心中所想的情境能够更好地利用建构材料进行游戏。
3、根据主题,有针对性地投放建构材料
当前幼儿园很多游戏都是结合一定的主题开展的,而不同的建构游戏主题所需要的材料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确定一个建构游戏的主题之后,我们需要结合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投放符合主题内容的建构材料,从而保障主题建构游戏的开展。教师可在建构游戏前与幼儿进行有关建构主题、所需材料等问题的讨论,提前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然后组织幼儿围绕主题搜集相关的游戏材料,遇到收集不到的材料,教师可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料进行制作,使得材料真正为幼儿服务,为幼儿需要。
4、及时评价,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的评价也是助推游戏开展,提高建构材料应用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需要教师的肯定和引导,这往往是通过评价来进行的。在建构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根据幼儿对建构材料的应用情况并且展开评价。如当教师发现幼儿很好地使用建构材料时,可以对其提出表扬,鼓励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能够保持优异的表现;当教师发现有的幼儿所建构的造型过于简单,仅仅利用了极少的几种建构材料时,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做的已经很好了,不过如果你能使用更多的材料,应该会更加丰富吧,可以试试看!”;当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在游戏的某个环节遇到困难,进度停滞不前时,也可以对幼儿进行评价,融入一定的指导,鼓励幼儿不断尝试克服困难。
一、幼儿园建构材料投放现状
在“基于幼儿需要的建构游戏环境创设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对当前幼儿园建构游戏材料投放的现状展开了调研分析,了解到当前幼儿园虽然己经有了一定的建构游戏材料投放基础,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无法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游戏需求,建构游戏材料的投放不够成熟。
(一)游戏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没有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
在建构游戏中,当前幼儿园对于材料的投放仍然较为单一,缺乏层次性,小、中、大班幼儿在游戏中所使用的材料常常是统一的。幼儿园采购了成批的材料,材料繁多复杂,教师却没有对其进行分类。这样一来造成的情况就是,有些低结构的材料已经无法满足大班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需要了,而有些结构复杂的材料又脱离了小班、中班幼儿的实际,在游戏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建构游戏开展的效率低下,没能够发挥对幼儿成长应有的推动作用。
(二)材料的投放没有契合幼儿的心理需要
在當前幼儿园建构游戏材料投放的模式下,材料的投放不分年龄段,这就导致了很多材料伴随着幼儿在幼儿园的整个过程。比如幼儿小班时开展建构游戏所使用的材料到了中班、大班依然在使用,长期使用同一个或者同一批材料,往往会使得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对游戏丧失了兴趣。因此在这样的建构材料支持下,建构游戏也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推动没有明显的帮助。
(三)材料的投放忽略了幼儿个体的差异性
无论是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还是同龄的幼儿,其个体之间都是存在差异性的。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爱好与特长,对于建构材料也会体现出不同的使用能力,然而统一化的材料投放忽略了幼儿个体的差异性,往往会降低游戏的效率。比如在建构游戏中常常会出现,有一部分接受能力好、学习能力强的幼儿会对一些操作要求较低的材料感到厌倦,无法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而有一部分接受能力较弱的幼儿则会对一些操作要求较高的材料感到使用困难,这些材料也不能够有效开发其潜能。
二、幼儿园建构材料投放的有效性
针对以上在对于幼儿园建构材料投放现状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经过了不断的实践研究,归纳出了几种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幼儿园建构材料投放的有效性提升。
(一)从建构材料投放的本身出发
建构材料本身投放的种类、数量、形式等等对其投放的有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能够促进建构材料有效投放的方法:
1、投放多元材料
生动的环境构造需要多元的材料支持,因此在投放建构材料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多元化这点。每一种材料都有多种不同的形态、特征,能够在建构游戏中扮演着不同的作用。就拿游戏中常见的纸类材料来说,纸的种类有很多,如硬纸板、纸箱、纸盒、纸筒、卡纸、皱纹纸、玻璃纸,应用不同类型的纸幼儿能够自主开展不同的游戏。比如使用硬纸板开展剪纸活动、使用纸箱纸盒开展手工活动等等。在建构游戏中也是如此,我们常常用来开展建构游戏的积木、积塑材料等都应有着不同的类型。如在一次多元材料投放的实践中,我们向幼儿投放了颜色、大小、形状各异的各种矿泉水瓶子、牛奶罐、饮料罐等,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有的幼儿将同一种形状不同大小的瓶子垒在一起,堆成了一个小山;有的幼儿用不同大小的瓶子玩起了建马路的游戏;还有的幼儿用不同颜色的瓶子拼成了一座高塔。材料投放的种类多意味着能够开展更多种类的游戏,丰富建构游戏的内容同时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
2、投放具有针对性的材料
建构游戏的本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一种手段,因此其设置也应当依照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目标。只有在深入观察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以及发展需要,投放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材料,才能够使材料更好地贴切幼儿实际,促进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获得发展。小班幼儿在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方面发展的水平与大班幼儿有着明显差异,那么在建构游戏中,我们需要投放的材料应当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水平。如小班幼儿在进行建构游戏的时候往往都是没有目的的,搭建行为会随建构材料发展,因此教师在提供材料的时候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造型简单、色彩鲜艳、易于操作,而且要种类少、同种类型材料的数量多,这样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发展,已经在游戏中建立了一定的目的意识、规则意识,在建构游戏中也懂得搭配、组合,那么在为大班幼儿提供游戏材料时,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些具主题性的材料,如可搭配成消防局、公园等主题的建构材料,帮助他们有目的地开展游戏。
3、投放丰富的辅助材料
辅助材料的投放对于游戏整体的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契合不同建构游戏开展的需要,对于激发幼儿想象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创造力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因此在开展建构游戏时,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巧妙的半制成品,或相应的辅助材料,丰富建构游戏开展的环境。如我们为幼儿制作了很多利用魔术贴的“公”“母”分别粘贴在纸巾筒两端的“魔术筒”,幼儿可利用这些“魔术简”进行粘贴、拼摆成各种造型,或游戏所需道具的创意变化;又如教师可在建构材料准备中提供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各种小工具,如彩笔、订书机、剪刀、双面胶、大小夹子、各种纸张等,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随时根据游戏的发展和主题的推进,制作他们所需的游戏材料。如有一次在建房子的时候,有个孩子刚在书本上认识到“避雷针”,想在他的房子上建出来,尝试了好几种替代物都不满意,后来在“百宝箱”里取了彩纸,剪了一条细细的纸,用双面胶一粘,就在他的房顶上立起了一根“避雷针”。 (二)从促进建构材料投放的支持出发
提高建构材料投放的有效性除了从建构材料投放的本身出发之外,对于建构材料投放的支持也是必要的,在科学合理的支持下,建构材料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的作用。因此结合实践研究我们也归纳了以下几个促进建构材料投放的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1、仔细观察,选择时机提供适宜的支持
幼儿是建构游戏的主体,因此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应当留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由让幼儿自主开展游戏活动。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教师给予幼儿完全的自由,在此过程中教师扮演者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一定的时间点给予幼儿相应的引导,从而帮助幼儿更加有效地利用所提供的建构材料。如在开展用积木搭建房子的游戏中,幼儿们各有各的想法,有的幼儿想要用积木搭建出河边的小木屋,有的幼儿想搭建圆顶的房子,有的幼儿想搭建尖顶的房子,虽然幼儿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但在依照自己所想搭建房子的过程中,幼儿们却遇到了各式各样的困难:想搭建小木屋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积木做房子的项,想搭建圆顶房子的不知道该用多大的圆积木。这是教师就可以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引导了,引导的方式也应当结合具体的情况展开,或使用图片,帮助幼儿更加具象地了解自己所想搭建的造型;或通過语言鼓励,引导幼儿不断尝试,发现适合自己所搭建造型的材料。无论什么样的方式,教师的引导在建构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是建构材料得到有效利用的助推剂。
2、创设环境,引导幼儿融入情景
环境的创设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也是必要的,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思考的时候往往只有看见具象的东西才能够展开联想,更好地使用教师提供的建构材料展开游戏。而在环境的创设上,教师可以从两大方面展开,一是硬性环境的创设,比如说在幼儿开展建构游戏的区域贴上一些各式各样的建筑物场景的图片、通过照片或者实物展示幼儿的一些优秀建构作品,如我们制作了一个“作品赏析”墙,展示了幼儿们开展建构游戏的照片、制作展架展示幼儿的积木搭建作品等,这样当幼儿进行游戏的时候也能够从图片上找到一些参考;二是软性环境的创设,虽然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水平不高,但教师可以通过软性环境的创设促进幼儿思维,如在建构房子的时候引导幼儿联想身边房子的造型、动画作品中房子的造型等等,帮助幼儿在心中营造出一个情境。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幼儿根据心中所想的情境能够更好地利用建构材料进行游戏。
3、根据主题,有针对性地投放建构材料
当前幼儿园很多游戏都是结合一定的主题开展的,而不同的建构游戏主题所需要的材料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确定一个建构游戏的主题之后,我们需要结合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投放符合主题内容的建构材料,从而保障主题建构游戏的开展。教师可在建构游戏前与幼儿进行有关建构主题、所需材料等问题的讨论,提前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然后组织幼儿围绕主题搜集相关的游戏材料,遇到收集不到的材料,教师可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料进行制作,使得材料真正为幼儿服务,为幼儿需要。
4、及时评价,鼓励幼儿自主游戏
教师的评价也是助推游戏开展,提高建构材料应用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需要教师的肯定和引导,这往往是通过评价来进行的。在建构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根据幼儿对建构材料的应用情况并且展开评价。如当教师发现幼儿很好地使用建构材料时,可以对其提出表扬,鼓励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能够保持优异的表现;当教师发现有的幼儿所建构的造型过于简单,仅仅利用了极少的几种建构材料时,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做的已经很好了,不过如果你能使用更多的材料,应该会更加丰富吧,可以试试看!”;当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在游戏的某个环节遇到困难,进度停滞不前时,也可以对幼儿进行评价,融入一定的指导,鼓励幼儿不断尝试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