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愉悦的音乐课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defend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实践,摭谈如何引导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获得审美的体验的课堂实践。一、用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有两类,一是参与学习的时间,二是实际学习的时间。参与学习的时间是指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时间。一堂课有40分钟,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都是一样的,但是參与学习的时间却因人而异。但如果我们利用故事来学习,就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比如,在教学《扬基歌》的时候,我会借用两幅图片一张是英国士兵、另外一张是美国士兵,我会问:“同学们,观察下这两个士兵,你更喜欢哪个呢?”据我统计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选择的都是英国士兵,理由是因为英国士兵从衣着上穿的比美国士兵好看。这个时候我就会导入歌曲的背景故事《扬基歌》“扬基歌”,又叫扬基曲、扬基小调,是美国独立战争时英国士兵嘲讽美国士兵的流行歌……现在这首歌曲也是美国的爱国歌曲……”学生们爱听故事,个个入了神,促使全班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这个时候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请问为什么美国人会把这首歌曲最后选作为自己的爱国歌曲呢?”从思考问题中他们自己便领悟到了这首歌曲的意义,而且还培養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
  二、合理利用教具
  音乐课堂上最枯燥的就是基础知识课了,比如,“音。(1)音的产生:通过物体的振动而产生。(2)音的主要性质:高低、强弱、长短、音色 (3)音的分类:乐音、噪音。”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这些字体都会表现出一头雾水,如果通过教具来演示的话效果会怎样呢?在教学音的产生这一环节我运用了“击鼓游戏环节”让两三个同学摸着鼓面,另一个同学击鼓,分别有大声、小声甚至是无声,接着让这几个同学都说说自己的体验是什么,并且老师一旁引导“鼓面振动得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反之则小……”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我让他们都用手轻轻的碰下自己的喉咙,感受下振动而产生的音,学生们一下子就恍然大悟。在教学音的性质、音的分类时也可以用不同的教具通过游戏代入。通过教具巧设游戏,画龙点睛,学生意犹未尽,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强化了音乐知识的训练,课堂精彩结束。
  三、音乐传播着生活中的爱
  音乐是生活本身的真实写照,生活先天地赋予了我们理解音乐的条件,而且其中灌注的最深刻的内容是自己所赋予它的。比如,筷子兄弟的《父亲》,教学中我会先播放一段短片《家的记忆》。短片讲述着“父母一大早接到女儿要回家的电话,便满心欢喜地开始为迎接女儿回家而开始各种忙碌。打扫、告知亲邻,做一大桌饭菜……但是等了又等,电话播了一通又一通,饭菜热了一次又一次,女儿却久久没有回来。寒冷的冬夜,父母在沙发上等得睡着了。蓦然,也许是母亲与女儿的心灵感应,母亲突然惊醒去开门,而刚到家的女儿亦正好掏出钥匙……”故事温馨而细腻。看完短片让学生反思生活中父母的点点滴滴有没有让你感动的?在学习歌曲前我还会简单介绍下《父亲》这首歌曲的故事并且分析下歌词的内容,课堂上在谈话中感受父母对我们的爱,并且在学习《父亲》这首歌中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
其他文献
摘要:亲情、爱情、友情是我们人类会经历的三大情感,是慢慢人生路上带给我们快乐、滋养、幸福的重要元素,而其中的亲情是我们最初也是贯穿一生的情感联系;是我们最不可分割的一种社会关系。母亲对孩子的牵挂,父亲对孩子的期望,孩子对父母的依恋,这种两代人所组成的核心家庭是构建社会大环境的基本经济、情感单位。而父母对孩子的陪伴与否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生成及孩子长大后对人、对事、对社会的看法。  关键词:家庭教育
期刊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许你觉得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在学习中,激发学生是学习兴趣确实是不变的定律。那么在英语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各师各教。经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我谈谈自己的粗浅做法和体会。  我经过班委会研究制定加分和扣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采取的是各学生记平时分的方法
期刊
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实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我校物理科组课题组经常开展课堂观察的研究。下面以人教版《牛顿第三定律》为例通过课堂观察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和教研水平一次教研活动。  一、观察前
期刊
一堂成功的课必须是学生参与度大,能与老师积极配合的课。如果课堂上学生参与度小,与老师不配合或配合不当,那么即使老师备课备得充分,课堂上讲得天花乱坠,这堂课也不会收到多大的效果。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关键,学生学习兴趣浓了,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又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必须先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着手。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珍视个人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  一提到作文,绝大多数学生就感到难,农村学生显现尤为突出。因为他们平时积累不足,视野狭窄。拿到习作不知道该怎么办,习作往往语言重复,次序混乱,内容不具体,没能表达出真情实感。该怎样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呢?  把习作训练与阅读教学紧密的
期刊
一、教材分析  课题四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三课时)即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 》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中的第三部分 ,本部分位于课标中的第三个一级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中的二级主题《物质组成的 表示》,课标中对本部分的要求是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涵盖了五种基本的计算,  即:(1)根据化学式,计算化
期刊
数学的美在于运动,数学因变化而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近几年,各地中考的压轴题基本都以动点问题为主导,是压轴题的一个热点,题目的设置都是从特殊性到普遍性,从定点到动点,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等关系的变化来出题。而存在性问题是这类题型中常见的类型,大致分为:直角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平行四边形存在性问题(包括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全等三角形存在性問题,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等。  这
期刊
我是一位80后的人民教师,在跨世纪中成长,传统的教学方式伴随着我的成长,课程改革随我步入教学生涯。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度的挑战,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摸索着课程改革的道路中走了10年。在这十年中,我摸索出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可是对石漠化地区孩子们的习作还是把我难倒了。长期以来,学生的习作由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仅仅重视书本理论的教说与训练,过于的强调认知性学习,忽视学生的生活學习与实践感知导致学生的习
期刊
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紧扣课本,把握历史信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乡土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历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学历史课本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在
期刊
从教以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直困扰着我。教师挖空心思设计教案,唾沫飞溅讲上一顿,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生字、解词、课文,最后老师检查,孩子们当时背会了,下一节课检查,还是错误连连,久而就之,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更不要说创造性学习了。这样,恶性循环,教师“填鸭式”“满堂灌”,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被动地学习。  面对这种“死水一潭”的情况,我不断地在反思。客观上是学生年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