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思辨性思维 扬中华文明之光

来源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6830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版高中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中华文明之光”,该单元三课五篇文章,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儒、道思想的《论语》《孟子》《庄子》中的经典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一类是史传作品《左传》《史记》中的精彩片段:《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这一单元均为文言文,而且《鸿门宴》的篇幅比较长,学习量比较大,学习任务比较重,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完成该单元的教学任务。


  本教学设计以课程标准为指引,以单元教学目标为核心,基于选文的特点与经典性,围绕“细读、精思、明辨”的核心任务,以单篇选文的思辨性、探究性学习为主,然后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选文比较阅读。采取“诵读理解”“思辨思考”“讨论交流”“写作评论”等方式展开,不断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激活思维,加深其对传统文化重要思想观念的理解。
  【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示意图】
  【学习活动设计】
  一、活动一:诵读文本,理解文意
  任务一:初步朗读,梳理文言字词,在几篇选文中找出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以及重点实词的一词多义等情形。
  一词多义事例:


  设计说明:这是一个梳理文言词语的学习任务,主要目的是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语境、不同文本中的词义和用法。部编版语文教材上册第八单元的学习主题是“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其中第二个学习活动是“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此活动要求学生在阅读古诗文时,要留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避免以今律古。让学生将文言现象进行归类,不仅是信息搜索、筛选的过程,也是整合归纳的过程,锻炼学生整理文言现象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任务二:
  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把握选文大意。
  2.基于情境,角色扮演,创作课本剧,深入理解文意。(从该单元任选一篇)
  设计说明:学习文言文,需要多诵读,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和语法知识,逐步形成文言语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提出,“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并明确“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2]。王宁先生更明确指出:“所谓情境,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语境……真实情境从所思所想出发,以能思能想启迪,向应思应想前进。”[3]该单元所選的《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语录体,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即“问志——言志——评志”的过程,不仅体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也通过四位学生的“言志”展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与齐宣王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孟子与齐宣王对话十分精彩,取譬设喻,因势利导。《庄子·庖丁解牛》以寓言的形式,通过庖丁和文惠君的对话传达做事要经过反复实践、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观点。《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晋国、秦国联合攻打郑国,在郑国危在旦夕的情形之下,烛之武以一己之力,成功说服秦国撤军,瓦解了秦、晋对郑国的围困。可谓“烛之武一言,贤于十万师”,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理清思路,揣摩人物情态,体会对话语气,把握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和其中蕴含的智慧。《鸿门宴》中人物比较多,关系比较复杂,但人物形象也是通过对话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角色扮演的形式是深入理解文意的学习活动,非常适合该单元的五篇文本。为了增强学习氛围,确保全员参与,课本剧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课下充足的准备时间,增强表演的仪式感,课前准备工作如下:
  角色说明表:


  评委评价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4]以上个人朗读、分角色扮演等形式,就是重在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感受、理解、体验古人的思想和智慧。
  二、活动二:自主、合作探究,挖掘文本内涵
  任务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四位弟子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观点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任务二:《齐桓晋文之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如何围绕中心观点展开论证的?
  任务三:“庖丁解牛”故事与“养生”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务四:分析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说话艺术,即他是如何说服秦君退军的?
  任务五:分析《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项羽和刘邦的性格,思考其性格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设计说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增强形象思维能力。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5]此部分教学活动,是在前期活动“诵读理解”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在整合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必须清楚每一篇文章的内涵,才能达到对文本由浅层到深层的理解,搭好思维由低阶到高阶的支架。这一部分的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老师给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进而分享自己的理解;二是在核心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发问,可以是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让同学或老师释疑,或者是自己思考成熟的问题,考查同学。独立思考有利于锻炼学生自己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思维碰撞,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以及高度。几个问题的设置直指文本核心,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单元整合阅读,进而顺利开展下一个环节。   三、比较阅读,碰撞思维
  任务一:
  1.仔细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和《庖丁解牛》三篇选文,并完成下列表格。


  2.比较孔、孟思想的差异以及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差异。(要求舉例说明)
  设计说明:任务一的两个问题是递进关系,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阶梯,只有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准确理解第二个问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6]第二个题目,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小组内、小组间进行讨论分享。如整体来讲孔、孟同属于儒家思想,“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思想,倡导持志养气,重视立志,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孔子对“仁”的解释比较笼统和概括。而孟子对“仁”的解释更为明朗,如“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结合文本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让学生阐述自己的志向,对于子路的回答,“夫子哂之”,即微笑而答。对冉有和公西华的述志也只是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未进行点评,而曾皙述志后,孔子的回答是:“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皙的志向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侧重强国,有抱负、自信,但未免鲁莽、轻率;冉有的志向是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很难办到,侧重富民,谦虚退让、谨慎小心;公西华的志向是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侧重以礼治邦,谦虚有礼,娴于辞令——三人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都是参加政治,积极入世。而曾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非常和谐的春游图,这个春游图描绘的是太平盛世景象,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经济稳定,每个人都享受着真善美,生活在一个大同社会,这是孔子毕生追求的和谐社会,这是以“礼”和“仁”治国的大同和谐社会。《孔子·公冶长第五》中,“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意思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相互信任,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年老的安心”是老有所养,生活无忧,晚年幸福;“朋友们相互信任”,是人与人之间能诚信相待,彼此无嫌隙,是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年轻的弟子们得到关怀”,同样反映孔子追求的关怀他人的仁者之心。这一思想正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对齐宣王所说的施行仁政、“保民思想”的具体措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驱而之善”,做到“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篇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都主张“仁”的思想。而《庄子·庖丁解牛》中阐述解牛,“应依照其生理上的天然结构,顺着骨节间的缝隙,将牛解开,而且不会对刀造成损害。告诉我们要掌握事情的规律,顺应自然”[7]。这也是庄子的养生之道,少私欲,寡欲,超脱、豁达,或许正因为此,在平均寿命比较短的古代,庄子活到了83岁的高龄。以上两个问题重在让学生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缜密思考,碰撞式地讨论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提升批判性思维。
  任务二:《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中体现了儒、道哪种思想?举例分析。
  设计说明:“思辨型阅读与表达”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8]任务二是在任务一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任务一儒、道思想的一个深入分析或者一个事实印证。这个活动,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批判与发现能力,提高其理性思维能力。儒家思想内容丰富,从个体来讲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为历代儒客所尊崇。那么在《烛之武退秦师》与《鸿门宴》中有没有儒家思想的体现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烛之武退秦师》中第一段就明确指出晋侯、秦伯围攻郑国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不管是郑国曾真的对晋国“无礼”还是晋国想要攻打郑国的托词,可见,“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不仅个体之间要遵守,国家之间更要遵守。又如《鸿门宴》中樊哙在得知汉王有危险的时候,闯帐而入,项羽吩咐左右“赐之卮酒”,捧上来的却是“斗卮酒”,吩咐左右“赐之彘肩”,捧上来的却是“生彘肩”,这一大杯烈酒,一条生猪腿,樊哙如何下咽?不饮不食,岂非无礼,而且露了胆怯之心?樊哙的“拜、起、立、饮”四个动词,也显示出他对项王多么有“礼”。同时不顾个人安危,誓与刘邦共生死,不仅表现其“勇”,也表现其“忠”。烛之武在形势紧急的情况下临危受命,说服秦穆公,不仅体现他有胆识、敏于成事、娴于辞令,还体现其对君主、对国家的“忠贞”。再者,烛之武在向秦穆公引过去的事实作证的时候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说明晋君是背信弃义的人,也就是有违儒家思想的“信”。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项羽不杀刘邦,我们抛开政治上的原因,也有性格和感情上的因素。《淮阴侯列传》中,韩信在向刘邦细数项羽的为人时这样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可见,项羽不仅有“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的慑服力,还有“仁义”的一面。学生通过这样的分析,不仅能深入挖掘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能感触到儒家思想在古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四、扬传统文化,思当代价值
  任务:
  1.有人说儒家思想已过时,也有人说儒家思想正与时俱进,你如何看待?   2.有人说道家思想消极避世,让人不积极进取,应该革除,你怎么看?
  (以上两个问题先以写短评的形式上交,然后进行班级分享)
  设计说明:该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学习任务群8中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9]学生只有深刻认识儒、道思想的内涵,才能对传统文化做出更加理性的判断。道家主张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不过于刻意,以自然的態度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自然——释然——当然——怡然”,清静无为。无为、不争,是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利。如庄子的《庖丁解牛》就告诉我们应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才能得心应手。《逍遥游》也是通过大鹏鸟的比喻,来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都要“有所待”,告诉我们人和自然、社会乃至和自己的关系,这就间接告诉人们,应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自己要努力才能达到目标。这同样也给予当前一些打着“佛系”的标签无所事事、消极面对人生的青年以正确的认识。而儒家的积极入仕思想,与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是分不开的。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德目,更是指导学生看待当今事物、分别是非善恶的指南针,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该单元的教学活动设计,通过文言梳理让学生“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古代文言词义;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基于情景,角色扮演,勾连古今,揣摩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对比阅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思维的思辨性;思考经典当代价值,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语文经验关联,引导学生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增强理性思维,体会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加强审美追求,发扬文化价值,培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可以说基本完成了该单元的学习任务。
  注释:
  [1][2][4][5][6][8][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2018年,第42页,第48页,第24页,第6页,第8页,第18页,第21页。
  [3]《语文建设》编辑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语文建设》,2019年第1期,第5页。
  [7]邹小千:《庄子〈庖丁解牛〉赏析》,《语文知识》,2014年第12期,第85页。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横岗高级中学)
  编辑:木槿
  责任编辑:云之
其他文献
在高考作文中,相较于有些考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的散文和全靠素材堆砌而没有自己独特感悟的议论文,踏踏实实写好记叙文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那些平铺直叙的记叙文排除在外。要想写好记叙文,我们可以尝试着写一个故事,塑一个人物,抒一份情感。  一、写一个故事:曲折精彩,引人入胜,情节发展耐人寻味  毋庸置疑,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记叙文的本质特点就是故事性。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如同一部好的电视剧,
期刊
【教学设想】  许多的研究都说《百合花》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关于战争的描写和对军民鱼水情的歌颂,认为它写出了心灵美、人性美、人情美。但这些研究或者说提法往往只是在重复着这些抽象的“概念”,身处“象牙之塔”的学生依然渴望明白:这些“美”究竟应当具象成什么内容呢?换言之,即《百合花》究竟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美?或者说《百合花》究竟要讴歌怎样的人性和人情?  站在单元教学的角度,本课是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思维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真正意识到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读不通、写不通”的根源正是思维不通。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资源,确定好思维的训练点,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归纳、整合、质疑、思辨,在切实高效的碰撞与交流中提高自
期刊
【教材分析】  1.教学理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该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1]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有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教师需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体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有利
期刊
【教材分析】  《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美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所著的《心理学与成长》一书,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选入课本时改为现在的题目,并作了删改。莫顿·亨特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美国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心理学与成长》一书将心理学的知识轻松融入短文中,如一盏明灯,引领人们找到通向美好生活的路途。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作者对自己童年时代一件往事的回忆,其中蕴含着生
期刊
2018年1月,在江西省首期中小学语文名师培养对象集中培训班上,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江西省中小学语文名师培养计划项目負责人詹艾斌向参训的全省语文名师培养对象提出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五个重要选题:其一,语文学科知识问题研究;其二,语文教育哲学研究;其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研究;其四,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问题研究;其五,语文教学与德性教育问题研究。  两年来,在詹艾斌老师的引领下,参训学员们围绕语文学科
期刊
在发展义务教育这一重大问题上,必须注重关键性领域的改革。我们可以认识到,也必须明白,义务教育发展质量的评价及其监测就是这样的一个关键性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需要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换言之,发展和健全质量评价监测体系是深化义务教育关键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事关义务教育改
期刊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学者东尼·博赞创立的一种新型笔记方法,是一种简单、高效、图像式的可视化思维工具。统编教材叙事类文言选文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刻画生动,情节曲折,微妙心理与情感变化隐含在情节陡转间、炼字炼句处,意蕴丰厚,是学生不易把握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笔者发掘两者之间的教学关联价值,以期探究叙事类文言短篇的教学策略。一、依托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  统编教材中收入的叙事类文言短篇如《狼》《河中
期刊
一、我的教育教学困惑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谈到教育和阅读的关系时,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从读一本好书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从学会读一本好书开始的。这句简短而意味深长的话,道出了对“整本书阅读”的意义最为精辟的阐发。早在上世纪20年代,中国语文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就已经看到了整本书阅读的巨大价值。1941年,叶圣陶
期刊
启发式教学在我国古已有之,其核心思想来源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论说。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教师从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实际出发,严格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依据教学内容,积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以促进学生智能较好发展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当代教育界备受重视。语文新课程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