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课堂构建分析及应用

来源 :中国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6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自主开放、合作探究、良性互动的自主课堂,是回应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但是,受当前课程改革惯性的影响,在课程实施中普遍出现了忽视学科特点、教学风格、学生基础和个性需求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教学功利化。部分地区和学校强制推行某种教学模式,“模式化”“统一化”成为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怪象。因此,有必要从个性品质、文化境界及二者同频共振等方面,对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自主课堂的建构进行审视与思辨。
  一、个性品质:自主课堂的应然存在
  在哲学视域,万事万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千差万别的个性之中,个性是共性存在的方式。因为个性,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思想政治课自主课堂建设的主体路径是提炼自主课堂的共性,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导向,“个性品质”是自主课堂的应然存在。
  1.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建设者和主导者。教学中,教师自然而然地会把自身的自然属性、禀赋性格、教育思想、专业素养熔铸在教学过程中,并外显为一种具有自我特质的教学风格。帕尔默说,技术层面的教学固然重要,但是真正好的教学必然是源自教师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与自身完整。只有展现了教师独特个性的教学,才是真正好的教学。“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从哲学角度看,教师教学风格的差异性和多样化是其个性品质生成的直接诱因。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设计者,在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必然有其不同于“模式化”的个性品质,表现在课程理念的贯彻、教材教法的分析、教学深度的挖掘、情境资源的遴选、问题角度的设置、教学策略的选用等方面。笔者所在学校共有政治教师16人,他们在性别、年龄等自然属性及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等社会属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知识底蕴、话语体系、教育理解、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因势象形,教学的多样化和丰富性不言而喻。比如,男性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与素养培育,课堂驾驭能力较强,教学严谨有余、活力不足;而大多数女性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关系亲近,指导耐心细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氛围良好,但偏重于形象思维和低阶认知,缺少有效的深度思维训练。
  2.差异的学生个体
  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和差异性,每一个人的认知范畴和性质是不同的。自主课堂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展示”的学习方式,其本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性,培养学生基于真实情境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学生是推动自主课堂的运行主体及动力系统,其认知智能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促成了课堂生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笔者在高三年级做了一项调査,面对新教材,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喜欢的课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政治与法治》等,数理能力、空间智能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对《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逻辑与思维》等课程比较感兴趣。从学生的知识储备看,受新闻传播、传统教育、政策灌输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而在哲学、经济学、逻辑学等知识的认知方面几乎是“一穷二白”。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及对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生活体验和实践感知各有不同,认识和理解程度各有侧重、深浅不一。这些个体化差异必然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自主课堂个性品质的核心关注。
  好的教育一定是“适性”的,一定能让学生与生俱来的可能性变成可能。全面性、平等性、主体性、个体性、自主性、综合性不仅是自主课堂的本质特征,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秉持的教学立场。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哲学思维下自主课堂个性品质的教学立场,也是实现思想政治课程价值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论。
  3.丰富的课程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表达和设计具有独特性,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深层结构”。从新教材看,高中思想政治课涵盖经济、政治、文化、法律、逻辑和哲学等领域的学科知识,跨界整合的特征十分明显。面对如此丰富的学科知识,需要打通不同学生群体的认知通道,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调动不同能力层面、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思想政治课程的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课包括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设计必修课程的整体框架,主要教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维度,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从系统推进的横向视角,讲述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重新将法治教育纳入教材体系。以拓展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素养为指向,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指出,整个课程体系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以议题化活动型教学、辨析式学习、综合性探究、系列化实践等形式开展教学,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可以看出,课程结构的系统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课程实施的灵活性,要求自主课堂必须具备更为灵动且极具个性化的课堂样态。所以,基于课程内容的差异化教学是精准理解思想政治课自主课堂个性品质的必然产物,也是传递、内化和生成知识的必然路径。
  4.复杂的运行实境
  课堂运行实境是极其丰富而复杂的动态过程,一个教师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运行实境,即便是同一个教师在同一个班级执教同一个课题,其课堂教学的运行实境也不一样。布卢姆认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的自循环系统,也不应该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自主课堂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应学生而动、应个体而设、应情境而变。   思想政治的课程内容、价值定位与其他学科截然不同。其本质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理解、分析和探索人类社会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实践论是思想政治课的内在基础,必然造就思想政治课自主课堂的多样化方法与差异化实践。
  二、文化境界:自主课堂的价值表达
  教学不单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本质是人格素养培育过程、文化传承与创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识、建构和发展人类文化的统一过程。从这一意义上说,高中思想政治自主课堂必须提升思维、审美、文化、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境界”,让“文化境界”成为思想政治自主课堂的一种价值表达。
  1.深度分析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亚圣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要能够以“我”的视野解读世界,必须具有对事物进行深度分析的能力。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角度而言,我们在传统教学中习惯于“材料加观点”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由教师或教材提供材料,然后用材料佐证某种观点,或者用某种观点分析材料。这是一种典型的“点对点”的线型思维方式,致使学生思维方式简单化和线性化。我们应当明确,培养学生深度分析能力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价值,也是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2.批判思维
  批判性思维,就是哲学意义上的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分析精神和实证精神。高中思想政治自主课堂要引导学生用批判性眼光审视教学方式、手段及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建立批判思维意识。教学实施、文本解读、技能训练等只是认识过程的一部分,并没有所谓的“绝对真理”,我们需要的不是简单地接受或者排斥他人的观点,而是在批判中实现自我建构。
  批判思维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原为对外部世界的感悟、认知和理解,发展其独立的理性、情感甚至人格的过程。基于批判思维的思想政治自主课堂不再是知识的承载平台,而是一个淬炼、检验、提取的认知舞台,其课程建设所使用的思维工具是扩大意义上的逻辑论证,包括归纳的、演绎的及深度的分析。“材料加观点”的“点对点”标准答案式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批判思维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对多种可能性进行逻辑分析和评估,看清事物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这对于政治教师而言,是充满挑战的方向。
  3.创新能力
  课程教学作为一种精神劳动,与师生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密不可分。从建构理论角度看,教师的知识、技能并不像物质传递一样,依靠简单的“复制”“传递”“灌输”,就可以使学生受益,师生必须在具体的情境、条件、需求下经历共同创造、共同建构的过程。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程度、不同策略、不同格局的師生交互行为往往会产生多姿多彩的链式反应,由此形成的知识累积、精神塑造、人格结构将远远超过思想政治学科被赋予的教育职能。其中的道理在于:当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符合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时,学生就会产生无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这种師生之间持续性、交互性的教育张力一旦达到某种稳定水平,就会形成师生文化层面上的创新精神和生命自觉。
  4,价值信仰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在《教育的价值》中指出,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是培养具有民主精神的现代公民。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理应拥有传播优秀文化、弘扬先进思想、实现精神建构的课堂追求和文化境界。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和价值内涵,既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有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有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是中华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根基。不容忽视的是,现今社会还存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问题。无所敬畏、缺乏价值、缺失信仰所诱发的社会之恶仍然蔓延于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价值信仰的缺失已经成为国人之荡、民族之痛。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不忘初心",回归人性的向善和价值观的重构。
  三、同频共振:自主课堂的琴瑟和鸣
  高中思想政治自主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与张力的生态圈和文化场,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必须把深度分析、批判思维、创新能力、价值信仰和精神建构等元素以文化的主体形态注入教学全过程;必须以文化人,推动课堂教学转型,构建具有高品位个性品质和文化境界的、同频共振的自主课堂。
  1.个性品质是课堂文化境界生成的基础
  从课堂教学的质量与追求看,高中思想政治自主课堂的个性品质,其基础是师生的个性、需求和经验,也是思想政治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思维逻辑和教育价值。尊重、顺应和唤醒是落实个性品质的基本出发点和途径,也可以说是目标。那种不了解学生需求、不根据学情和校情而变化、僵化固守某种模式而忽视个性品质的教学,必定是一种低效或无效的教学。陶西平先生指出:“课堂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一般规律的研究与应用上,以固定的模式面对个体的差异,教学的实效从何谈起?"自主课堂的文化境界不仅是有意识的科学行为,还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培养具有深度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较强创新能力、正确价值信仰等素质的心智健全的现代公民。当然,随着对人才核心素养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文化境界的内涵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如果课堂教学改革不能走向课堂文化内核的重建,那么就无法触及课堂的灵魂,也不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型。
  2.个性品质与文化境界的同频共振
  从落实教学目标的实际过程看,高中思想政治自主课堂的个性品质与文化境界是共存共生的。个性品质是基础,文化境界是终极目标。落实、践行、彰显课堂教学的个性品质是教学的存在方式,个性品质是外化的、具化的、可视的,是达成文化境界的手段和渠道,是提升课堂文化境界的必然要求。唯有教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开放包容的胸怀,学生有自己的独特需求和学习方式,使课程内容实现差异化,使课堂教学走向民主、开放、合作、共研,才可能有文化境界所预期的各种价值追求(创造、批判性思维等)。同时,文化境界反过来引领和倒逼个性品质的形成。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造思维,教师既要有宽广的心胸,允许学生质疑与批判,不搞一言堂;又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坚持,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要进行差异化设计,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允许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展开学习。文化自觉状态下的课堂教学“就是目中要有人,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并根据学生差异采取非常有效的方式”。这样的课堂必然是激扬生命、彰显个性的课堂,是教学相长、创意无限的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课自主课堂的建构既要遵照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为教师提供一个符合教学原则和教学逻辑的课堂教学活动参照框架;又要在基本框架上追求基于教师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情况、课堂实境的个性品质,以及由此生成的高品位文化境界。(本支偏我:详仁军)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4自主课堂’的个性品质与文化境界研究”(课题编号:D/2016/02/07)核心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其他文献
一、学校简介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一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一小”)建于1922年,现有教学班66个,学生4305人,教师231人。经九十余载寒暑易往,三万多个昼夜交替,积淀了一小深深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学校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以“国家级教育信息化试点校”为契机,持续开展基于微技术应用的数字校园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  二、信息化环境建设  1.硬件环境  一小现建有千兆核
城郊小学正面临着教育的三大特殊性,一是生源特殊;二是父母工作特殊;三是家庭教育特殊。三大原因造成很多孩子情感依存缺位,性格柔弱内向、自卑,逆反心理强,道德监管的家庭缺位使有的孩子在生活中我行我素,自由散漫,对不良习气接受力强,严重缺乏自我管束的能力。所以加强城郊小学生的自主管理更是迫在眉睫之事。  一、正确自由观是自主管理的前提  小学生对待规矩和习惯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高度认可纪律,另一方面,当日
“有效课堂教学”就其内涵来说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它的外延涵盖有效的课前准备(解读课标、背景分析、资源整合、有效预案等)、有效的教学实施(即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  有效教学设计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因此,设计良好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打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小说”这一富有生命的艺术品,是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设置、别出心裁的构思等特点吸引读者,具有其他文体所没有的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爱读、乐读的一种文学样式。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专设了小说单元,主要围绕“虚构小说”这个专题编排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让学生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
一、海洋教育之缘起  威海市南海实验学校临海而建,占地面积 220 亩,现有 15 个教学班,466 名学生,82 名教职工。学校确立了依托临海区位优势,挖掘海洋文化内涵的工作思路,不断开发、丰富海洋文化,积极探索富有“海洋”气息的特色教育内涵发展之路。  二、海洋教育之探索  营造海洋教育氛围  学校本着“特色环境服务特色文化”的思路,努力营造一景一文化、处处展特色的环境文化氛围。  主题文化路
“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活动,是人类得以繁衍、发展的基础”,强调人的发展功能。枫叶教育在坚持“中西教育优化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下,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探索,认为教育是“成全人”的实践活动,即“帮助人使实现某种愿望”的实践活动。  “帮助人使实现某种愿望”,在英文中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tomakewhole”,即教育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亦即“成人”教育,枫叶教育定位在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九中学(以下简称鸡西九中)秉承以“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生命教育理念,引导师生拥有对自我生命的自觉,即“明自我”;拥有对他人生命的自觉,即“明他人”;拥有对外在环境的自觉,即“明环境”,从而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通过教育呼唤“生命自觉”,走出了一条润泽生命、启迪智慧的生命教育实践之路。短短的八年左右时间,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校的办学品质都取得了可喜的提升,成为学
微笑管理是指用一种包容真诚的心以微笑的方式面对管理中出现的人和事。微笑能够凸显人的修养,给人以稳定的情绪。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微笑管理能够构建轻松愉悦的校园氛围,在管理过程中为教职工服务,从而得到教职工的支持,提高幼儿园的凝聚力。  微笑是一种自信的表现,幼儿园管理者通过微笑能够将坚定的信念传递给教职工,鼓舞教职工与幼儿和谐共处,营造一种宁静且积极向上的幼儿园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
贵州教育家汪广仁说:“幽默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示。”教师机智、轻松地“幽自己一默”,有时可使自己从容脱身,离开不自在的情景,从而改变教学环境。他还说:“幽默是一门艺术,教学幽默更是一门高超的教学艺术。”所以,一定程度上说,幽默还是教师手上一张有力的王牌。三寸口舌,三尺讲台,这对于每个教师来说,真的都是一样的。可是为什么课堂的气氛却是迥然有异的:有的课堂沉闷乏味,有的课堂却妙趣横生? 究其缘由,是因为
语文阅读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步骤。很多教师只重视精读领悟这一步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步,不知自读感知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分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把握和自身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点拨、指导的同时,更应重视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