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09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发展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uan119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跑人名片
  黎加厚,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英特尔“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国项目专家组专家,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信息化教育理论研究,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讲教师,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9年,人民共和国的60寿辰。
  当一个人60岁的时候,他会怎样看世界呢?
  60年,在宇宙、地球、生物进化、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只不过是一瞬间。但是,对一个60岁人的生命尺度来说,已历经人间沧桑和世态炎凉,心境更加平静,心胸更加开阔,更愿意为他人着想,更愿意留给世界更多的奉献。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那是发生在共和国多40岁和50多岁时的故事,从早期学校开展幻灯、投影教学,到第一次日本松下录像机进入中国教育界,第一次安装闭路电视电缆,第一次实现“校校通”工程……其中的辛劳、成功、失误、经验,都已成为宝贵的财富。
  面向2009年,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者,期望看到教育信息化的蛮革与发展,期待伴随着中国教育的崛起,教育信息化将为中国教育发展的“创新、优质、均衡”做出自己的贡献。人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教育信息化发展前沿、深入开展提高信息化教育质量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改革、中小学教育改革结合在一起。
  如果要列出未来2009年的研究清单,第一条应该是“创新与变革”,研究在教育技术“云服务”时代,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教育技术机构的发展等方面的变化,并通过技术发展、实验研究、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科研项目等来探索和实现。
  展望2009年的工作,我们深入研究的重点有:
  (1)创感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在信息环境和学科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全新思维。
  (2)Moodle课程设计研究,包括Moodle的新发展追踪,密切结合中国教育实际的Moodle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
  (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研究,不断创新教师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模式,设计开发新的教师培训项目。
  (4)“云计算”时代若干实用技术、平台、软件、工具在教学中应用的探索,包括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策略的变化、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变化、教育技术相关机构的变化等。
  (5)信息化环境中培养学习者群体智慧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包括群体智慧的理论研究、Web2.0环境下的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群体协作学习模式的研究等。
  (6)开源软件拓宽和深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开源软件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开发,并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实验使用研究。
  放眼世界,2009年,以奥巴马总统的“Change”为旗帜,一个批判布什总统“不让一个儿童落伍”法规的失败,倡导创新与变革的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即将在美国掀起;以Google为代表的“云计算”和Web2.0会性软件将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教育技术平台将走向社会化服务。
  心系祖国,随着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的发展,让每一个教师掌握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凸显学生创新精神、促进个性化教育、推动均衡化教育的教育信息化变革将来到每一个校园。
  
  一线呼声
  
  教育专家对于教育发展、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都具有全面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能力,信息技术教育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需要这方面的专家能够做出合理有效的教学指导,给一线教师指明教学道路,让我们少走弯路。希望开通教育专家专业指导网站或论坛,借助网络这一大众化的媒体整合资源,实施远程教育,针对一线教师存在的各种教学困惑或教学难点给予最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
  ——河北教师 张学军
  
  希望尽快出台信息技术学科各个学段的新课程标准,这样,本就十分忙碌的一线教师才可以安下心来有的放矢地研究教育教学。
  ——北京教师 金慧莉
  
  与语文、数学相比,信息技术是个小学科。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们往往是身兼数职,因此需要更多的专家来指导、培养、扶持。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不仅需要计算机专家来指导技术、信息技术专家指导专业,还需要教学设计的专家来指导教学活动、信息科学专家来指导理论发展……有了更多、不同方面的专家引领,才会使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更全面、更完善。
  专家对于学科的引领不仅仅在教材建设方面,还需要在课程建设方面。由于各个学校计算机设备、教学时间与安排的不同,老师们并不是单纯地在教教材上的内容,而是在独自建设着一门符合自己学校校情的课程。因此更需要各方面专家指导课程建设,使信息技术课程能够适合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北京教师 武健
  
  毕竟专家距离一线教师比较远,他们的理念与思想很高,可有时与一线教师的实际操作有较大偏差。我们真诚地希望专家能走进课堂,用鲜活的案例剖析课堂教学,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今年我曾经去一个学校听课,在那里看到一个专家走进课堂,给老师提了很多想法和建议,并亲自指导教师实践,我有很深的感触。我们一线老师如果能得到专家的指导与点评,那一定是一种福分啊。
  ——江苏教师 周勇
其他文献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时代,互联网介入学校、家庭等社会各个角落,您认为它对德育有何影响?  孙学策:信息时代,互联网介入到我们的生活。它的长处是使学生的眼界放宽,获取的信息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它的介入,不仅为人们带来获取知识的便捷手段,也对青少年更好地发展起到了推动、促进的作用。  互联网的出现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因为它正是迎合青少年求新、求快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成为青少年非常
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所有的人都在思考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在未来的五年,甚至是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究竟做些什么呢?我觉得有一点应该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在未来五年或者是更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普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要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所以,今天我想以普及应用、提高效益——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为题,就我关心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交流。    中小学教
在日常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对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等诸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大家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不过,如果大家毫无节制地滥用,势必影响教学内容的正常传授,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会引发人们对多媒体技术的错误认识乃至影响多媒体技术的深入发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它与语文教学真正融合,最大限度
栏目寄语:“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视点与观点的碰撞就是支撑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骨架。  话题导引:2010年,距2000年在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整十个年头。十年来,很多工作在信息技术教育一线的教师目睹了从课程到学生到教者自身等一系列巨大变化。回首十年,哪些变化、哪段“胶片”在您的记忆中最为深刻?今昔对比,您对下个十年的信息技术教育有着怎样的憧憬与展望?我们诚邀您参与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等职业学校 □中学 □小学   2.学科:信息技术课  3.课时:2课时  4.学生分析:  该课程面向中专三年级学生,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知识已熟悉,缺乏综合实践机会,同时此年龄段的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网络环境下信息的搜集、处理及应用等能力,对是非判断、人生价值等有待正确引导。希望通过本次课能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各种能力,通过了解相关专业的职业类型及人才需求类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中年级学生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高年级学生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
“高中数学自动化测试系统”对学生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即时反馈。对于进入复习阶段的高三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学完了全部内容,自动化测试系统能帮助他们及时地查漏补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巩固提高。自动化测试系统以选择题题型为主,而除了个别省市的高考试题不出选择题外,大部分高考试题中选择题都占了总分的1/3左右,如广东省的高考文科数学试题中,选择题共50分。因此利用自动化测试系统能够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我来说,此次参加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在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开展的为期十天的培训,真是机会难得,收获多多。  培训的第一部分“操作系统与网络管理”由余勇老师主讲。  余勇老师年轻、干练,对所讲的内容烂熟于心,运用自如。通过他的耐心讲解以及我们在他指导下的独立操练,我对Virtual PC、NetMeeting、系统还原、组策略管理、文件服务器的设置、域控制器设置等有了不少了解,也掌握了
“我对教育类杂志毫无兴趣,只有在每年交论文时才会去图书室翻翻那些教育杂志,然后置之不理。因为在那些杂志里面,我触摸不到滚烫的心灵,更没有触摸到一个令人神往的教育新世界,所以对教育阅读和教育写作一直提不起精神。”  曾经偶然在网上论坛看到这样一个帖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不少教育类杂志存在的问题:对于所谓学术性和专业性的表面化追求,使得大多教育类杂志千篇一面,看起来更像是理论界的论文集、一线的案例集,其
数字媒体具有易复制、易篡改、易盗取、易非法传播等特点,因此,信息安全和版权等问题成了信息传播的重要问题之一。数字水印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的相关技术,它的出现保证了数字图像等媒体的版权。  数字水印的基本技术思想是利用人类感觉器官的不敏感以及数字信号本身存在的冗余,在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数字产品中嵌入秘密的信息,以便记录其版权,实现数字产品的完整性保护和篡改鉴定,以达到版权认证、保护和真伪认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