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到学校,打造360度的美育环境

来源 :幼儿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ox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美育环境的打造
  美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潜移默化地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美育很重要,什么样审美品质的东西出现在视线里,对塑造人的审美有着重要的影响。艺术和美的教育是由五感打开的,是在随时吸收的,不是课程化学习的状态,所以环境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因为环境呈现出什么形态,会相应影响在其中的人的状态。但现在儿童所处的审美环境不容乐观。
  提升儿童审美的环境和体验,到底由谁来做呢?整个社会其实都有责任,比如家庭、学校、社区等等,大家都有强烈的需求,想给孩子美的、好的环境。


  什么是好的艺术环境呢?首先,要给孩子自由,让他们成为这个空间的主人。这个空间里的材料应该是很丰富的,画架、颜料、纸张、黏土以及拼贴材料,随手可得,使用的时候不必须经过成人的许可。其次,应该顺应儿童的意愿,真正让儿童参与和创造,强调创造的过程而不是只在意结果。最后,要允许不同,这是创造的第一步。允许孩子有不一样的玩法,在不伤害自己、他人和环境的情况下,允许他做不同的事。很多孩子喜欢沙子、水、泥巴等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可以有很多不同玩法。试图突破一些边界,也把心态放轻松。比如说雨鞋除了用来防水也可以用来装水;比如幼儿阶段很容易把东西打翻:有一天早上我的孩子把牛奶打翻了,平时我会批评他,但我想每个孩子都应该是艺术家,牛奶打翻了要做点什么吧,所以就让他用牛奶画了画,拍了个照,然后再擦干净。生活中的很多时间其实都是美和艺术的可教时刻,我们可以提供的是一些方法或技巧,但每一个孩子看到和感受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是很多元化的,而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被珍惜,我们要允许不同。
  为儿童打造美的环境,任重道远。幼儿园中有一个“环创”的工作。环创在园所或者教育机构中如果完全由老师承担,孩子就不是这个空间的主人。而如果把孩子视作艺术家,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珍视、被展示,这对孩子、老师、父母而言,都是更合理的。
  此外,我们总是认为孩子特别喜欢鲜艳的颜色,但其实对孩子而言没有对比就没有所谓的鲜艳,如果眼前充斥着各种鲜艳的颜色,对孩子来说就没有鲜艳了。




  在我见过的国内很多幼儿园的设计中,家育苑、德育苑比较接近我理想的样子,它们没有鲜艳的颜色。家育苑的创始人Karyn Robarts是室内设计师,她觉得任何空间设计的根本目的是给人精神上的享受,为此所有教室的设计核心都在有意传达出一种纯粹、简单、有序、干净、精致的审美教育。
  在环境打造的时候可以尝试做减法。比如白色背景可以更好地衬托出你想强调的色彩,孩子们一眼就能看到前景中的中国元素——灯笼,如果背景贴满了东西,前景就不再凸显了。家具的基本色调用白色,非常纯净,原木色也很好,是接近自然的颜色。当然,也不是说所有幼儿园都要追求纯净的颜色,如果有更丰富的元素,就需要對它们进行一些处理。
  那么,儿童创作如何在环创中呈现?单件作品一幅幅拼在一起,可能容易显得零乱;如果采用所有孩子合作的方式创作,可能会呈现出壮观的效果,并且这种集体创作对孩子来说很有自豪感。孩子在创作中也需要考虑更多的问题,不仅只是面对自己面前的材料,也要关注旁边的人在做什么,思考如何呼应、配合。
  二、把美育带进生活
  一百年前,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已经被提出,很多人也都认可美应该无处不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智慧里就有这样的传承。“家庭美育”概念的提出,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美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怎么把美育带回家?在家庭中如何实施美育?我提出了“家庭美育路线图”的概念,通过重塑关系、打造环境、寻找资源、发掘潜能、亲近艺术、自由游戏、传播美育等七个主题来进行。
  把美育带回家,核心其实是重塑关系。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不同年龄的孩子有完全不同的表达,不是每个成人都要先成为艺术家才能教孩子。我们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觉得很舒服的方式,先放松下来,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的父母常常有这样的观念,在家庭养育中,因为自己没学过,所以要假手于人,交给专业机构。专业的老师当然很好,但环境也很重要,这不是一个能在培训机构速成的技巧,从美术馆到菜市场都是美育的主场,它是全方位的。在家庭美育必修课里,并不是我们跟孩子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就可以了,还有相处的模式,孩子和家长的相处状态改变了,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在寻找资源时,成人要寻找对美育而言正向的、有效的资源。艺术、自然和生活都是美育的资源,此外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东西也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才值得重视。所有关于美的教育、爱的教育、自由的教育,我们在大自然里面都能找到。另外,生活中很多真实的东西,我们可以带孩子去体验,一起生活的经历也是给他最好的教育资源之一,而不仅仅是市场化的艺术课程。




  我们是影响孩子的人,你对一件事情的热情也会深切影响到孩子。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孩子身边的每一个人,跟孩子相处的每一个时刻,我们都有机会把它变成美育的可教时刻。发掘潜能,其实不单是发掘孩子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去发掘成年人的潜能。这个过程不是给成人更大的压力再去学一个什么课,而是建议成人能够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从而带动孩子找寻他自己的兴趣爱好。






  成人并不是作为权威去教孩子,而是提供支持。艺术创作是孩子很自然的行为,是他的语言,是他的表达,甚至可以弥补语言的缺陷。从这个角度而言,美育可以更放松一点,我们给孩子提供一种环境,一个支持。同时,要学着接受不完美的结果,艺术和美是多元的,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
  应该如何提供支持?我们学了太多的技巧,但不要被技巧所蒙蔽。其实孩子知道他在做什么,我们就充当孩子的脚手架,孩子需要支持的时候再去支持。成人的支持,一方面是具体的,比如拧不开瓶盖可以帮助一下,另外更多的是从心理层面,有些时候成人的陪伴就已经给孩子提供很多支持了。
  我们怎样形成自己的审美?就是那句俗话:你读过的书,你见过的人,你经历的一切,成就了今天的你。今天的家长在塑造孩子的审美体验,也包括幼教老师;所以美育不仅塑造了儿童的审美,也塑造了成人的审美。成人怎么样用正确的姿态亲近艺术?最重要的是找到自我,从艺术中去获得幸福感,获得快乐,找到乐趣。亲近艺术没有唯一的答案,要靠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读。
  现在很多亲近艺术的方式,缺乏创造力、缺乏独立的思考力,只是体验了材料而已,离真正的艺术还很远。做美育游戏的时候,幼儿老师或者家长也许都会有这种感觉,我们跟孩子在一起,如果方式对了的话,成人也是在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在生活当中我们有很多材料都可以用来创作,万物皆可创作。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用生活中的材料来创作:如果你手里什么都没有,你有声音可以唱,声音哑了你身体还可以动,甚至身体也可以通过扮演来创作。这就是艺术的力量,哪怕你好像什么都没有了,但是艺术依然会带给我们这样的自由。成人应该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跟他一起发现生活的美好,这对自己也是一种提升。


  很多家长会说自己小时候没有接受过艺术方面的教育,特别想补上,然后就参加了一个素描班,但这样可能无济于事。首先自己不一定能学会,其次学会了之后就能给孩子做美育嗎?我们不是把自己变成艺术老师,都要学习艺术的专业课程,更多的是我们要深刻理解美育是什么,什么是好的艺术,什么是对儿童有价值的艺术教育,怎么把它们带到生活里,去塑造孩子的审美体验。
  还有家长觉得要给孩子讲很多艺术的知识才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其实可以给孩子讲,但不需要局限于风格与流派,这些知识性的东西孩子长大之后都能接触到,所以不需要一次性把艺术知识塞到孩子的脑袋里,这是贯穿他一生的学习。并且,孩子跟艺术产生连接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影响更深远。在美育的过程中,家长只需要保持对结果的开放性的态度就可以了。
  总之,好的美育不是把头脑束缚起来,而是真正让头脑获得自由,让孩子接近艺术。

其他文献
中国科学院第五幼儿园建于2002年,位于朝阳区奥林西路的科学园小区,周边毗邻各大中科院所。园所环创工作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人文科学环境,积极探索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教育模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快乐地发展;与此同时,老师们在可探究的生态环境中丰盈内心,净化心灵。  一、硕果累累的农作物激发幼儿探究身边科学的奥秘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说过:“大自然是知识的宝库,是活教材。”大自
期刊
月亮走  我给月亮提笆篓  笆篓里面两个蛋,  給娃娃下稀饭。
期刊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粹,它以深厚的底蕴、独特的造型表现技法和审美风格,在世界画坛中独树一帜。通过让幼儿从小感受和体验中国经典来树立文化自信,可为现代文明追本溯源。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指导建议,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出发,跳出笔墨技法的“框框”,与幼儿所喜爱的各种游戏元素相融合,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天真手法、奇特心灵去用中国画表现。  一、创意乐趣——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园所应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我们幼儿园的环境以年级组为单位,运用“主题式”创设思路,分别设立主题:小班“城堡·乐园”、中班“海洋·悦纳”、大班“森林·生长”,从立意到创意,和幼儿一起创造丰富适宜的环境。  小班:城堡·乐园  1.立意  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小班年级
期刊
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南京市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  本次活动是制作泥条器皿,需要用到泥条盘筑的技法。泥条盘筑是陶艺创作的基本技能之一,是除捏塑以外,比较简单、又容易上手的创作技法,适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年龄特点。为了方便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技法,本次活动选择制作具有实用性的器皿,如水杯、水盆或花盆等。  為了不使幼儿能发散思维,结合泥条盘筑技法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在活动中应以幼儿为主题,作为教师我仅
期刊
选自人美版幼儿美术启蒙课程《美的启蒙》大班分册下学期实操幼儿园:北京市海淀区恩济里幼儿園、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机关幼儿园适用5-6岁幼儿美术活动  一、课题设计意图  1.引导幼儿接触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知道戏曲人物的装扮特征和一些经典戏曲故事的大致内容。  2.引导幼儿运用水墨画、线描、剪纸等方法表现唱大戏的场景,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二、需要准备  1.知识经验:了解有关戏曲的一些常识。  2.技
期刊
昕星河创意美术  这个活动以龙卷风为主题。龙卷风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是从积雨云中伸出的像漏斗一样的旋风,力量非常猛烈,有时只伸出一点点,有时会悬挂空中,有时候也会触及地面。它的中心风速非常高,气流的旋转力很强,甚至可能将地面的树、屋、人、动物等卷起,经过水面时可吸水上升形成水柱……龙卷风的范围虽小,但造成的灾情很严重。我在讲解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发出惊叹声,一边惊叹龙卷风的速度,一边庆幸龙
期刊
山村的幼儿园普遍缺乏教学内容。许多山村幼儿园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是由教师自己设计、自己实操的。而更普遍的做法是,教师在网上搜集幼儿教学视频,然后模仿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给幼儿上课。对于山村的幼儿来说,如果他们不上山村幼儿园,就只能在山野里“放养”到6岁后直接上小学,3至6岁正值儿童大脑发育的黄金年龄,我们想为山村的幼儿做点什么。  “童行学院山村幼教支持项目”是跨界幼儿美育实践者郝景芳发起创办的公益
期刊
在画室里,最有趣的事是给孩子们读绘本、讲故事,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绘本故事里,听得津津有味,跟着老师的阅读节奏,时而泪眼汪汪,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眉头紧锁。  在美术活动中,我尝试以阅读绘本启发幼儿创作。针对3至4岁的幼儿,我会选择故事贴近日常生活、以图为主、画面鲜艳并充满童趣的绘本。让幼儿通过听故事和读图,体会该绘本如何从一个简单的故事变成眼前美丽的画面,阅读结束后,我会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期刊
“敦煌”,最早见于汉初张骞出使西域后的记载,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汉王朝在河西地区设置敦煌郡,敦煌进入休养生息、和平发展的时期。此时,佛教已从西域传入中国,在敦煌逐渐出现了寺院和佛经译场,充满了异域色彩。十六国以后战乱不息、生灵涂炭,残酷的社会现实为佛教传播发展提供土壤,佛教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之说对社会有极大的吸引力,也受到统治者倡导,于是兴建寺院、开凿洞窟之风日盛。  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