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然到了文字和图像泛滥成灾的年代。不管你愿不愿意,每天都得面对各种各样的图像和文字资讯的“狂轰滥炸”。即使你小心翼翼地根据需要去审视和筛选它们,也得耗掉你大量时间和宝贵的视力,除非你宣称脱离“现代文明社会”。比起所有能复制的东西,人的眼睛和生命以暂且不能复制为理由,在今天显得尤为珍贵。所以,当我看到汪凌画中《新青年》们第一眼时,就被那清澈明亮的眼睛打动,羡慕中伴着酸酸的嫉妒。《新青年》们的“凝视”连同弹性肌肤,粗大毛孔、粉刺黑头、晶莹如宝石般坚实的牙齿以及强有力的呼吸,都对我构成种力量,一种新生代活跃而新鲜的生命景观。
眼睛,是我们熟知的“心灵之窗”。如果不经过特殊训练,它很难掩饰人的心灵活动。在唐代房玄龄等人的《晋书·王衍传》中记载,东晋时的名画家顾恺之善画人像,但所画人像连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原因,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体妍媸,本无关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四肢的美丑,无关紧要,人像要传神,关键就在这眼睛!)
黑格尔也认为,眼睛是“使精神显形的灵魂司令部”,“如果我们问自己在所有这些器官中,作为灵魂的灵魂会在哪个当中全面地显现,我们立即会想到的是眼睛,因为正是在眼睛中灵魂全神贯注;它不只通过眼睛去看,而且反过来也通过眼睛显示自己”。(《美学》第三卷第一部分)
汪凌的作品,不论人物还是动物,吸引我们的是他(它)们的眼神,各种眼神反映出共同的“凝视与观看”主题。他(它)们仿佛正在观察和了解画外的世界,而画外观者则通过他(它)们的眼神和表情,判断、观察和了解其性格和内心。对观者来说,这些形象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它)们具有的感情我们都有,陌生的是,还从未这样被迫近距离地去观察,从放大的面孔上,注视如此多的细节,这些细节真实得有点让人难以忍受。看久了还会发生迷惑,里看外,外看里,到底看到些什么?你看我,我看你,不知究竟谁在看谁?而且同是在“看”,作者引导的“看”和观者自己的“看”,并非回事,有时候甚至完全错位,说不准该看到的没看到,不该看到的又看到了?抑或又在看又没在看?
作者捕捉“观看”为创作主题,我认为很智慧。因为“观看”是件看上去相当简单,其实却相当复杂,很多时候看似属于群体意向,其实更多时候又纯属个人内心的事。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它根本无法言说。
人不能没有眼睛,眼睛是判断、辨别事物真相和全貌的最重要器官,因此古人用“盲人摸象”的寓言,来说明“观看”的重要性。正是眼睛的“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定点。可是,光有双健全的眼睛就够了吗?就可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真相了?非也!我们看到些什么,取决我们知道些什么,就是说我们眼睛背后还有另外一双眼睛,它影响我们观看的方式。你看到什么取决你的观看方式。而上述观看方式的多样、重叠、错位和虚虚实实,其实都反映出人的观看方式大都从自我情境出发,受各自眼睛后面的知识、文化、信仰、教育的影响、建构而形成。我们的眼睛并不是简单的去注视一件东西,而是总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视线在忙碌和移动中,不断地构造和理解着周围的世界。
然而,约翰·伯格告诉我们:“我们见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二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约翰·伯格 《观看之道》)这就又增加了对“观看方式”理解的复杂性。确实,尤其在今时代,这个问题更显严重。在五颜六色,灯红酒绿,巨大广告,漫天资讯将我们淹没的海洋里,你既不能知道海有多大,也不能看到海有多大,你只能匆匆瞥,看到些“碎片”而已。所知道所接受的充其量只是微小一隅,沧海粟。又何尝不是“盲人摸象”?
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观看”的问题已不是个小问题,甚至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成了 个时代问题。在充斥广告、电视、网络、游戏和存在个实实在在的虚拟空间的电子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影响(已经有影响)?观看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已经在转变)?新的影响和控制手段又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因科技改变时代的大潮来得太迅猛,还来不及细细观察和考量,正在被我们使用的科学技术、媒介工具都太新,一时还无法检测出它们的长久利弊,这些都需要时间去熟悉、消化、研究和积淀,才能建立起新的参照系。
作者敏感到问题的复杂和重要,为引起人们的关注、思考和重视,她选择了“观看”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点,将它用视觉形象的手法放大,并作“陌生化”艺术处理,直观、形象地提出这一问题。
在《新青年》系列中,她截取普通青年形象,表达一种我们习惯之外的另类真实和生活原貌,借以纠正广告、电视对我们的不良影响。这些不加修饰的真实形象,平时并不能吸引我们的注意。与广告、电影、电视上经过包装和粉饰的形象截然不同,显得更真实、自我、趋向不确定性和可塑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给生活带来新鲜和刺激。这种不确定性也正是我们所置身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类成长中的、对未知更敏感的、鲜活生猛的社会原生力量,映衬出现代社会盛行的美容潮及各种高科技、新媒介带来的无所不能的修饰复制技术的虚假。在带给观者一种陌生的熟悉感的过程中,作者欲唤起还原真实生活的认知。另外,将这些青春面孔和细节放大,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有着多重意义。首先让人产生一种不习惯的“刺目感”,犹如我们在广角镜里看到的形象,而后生发“变形”的质疑,随着和画中人物的对峙和逼近,你会感到被一种窒息感包围,视力感到压迫和晕眩。这可能正是作者要达到的效果,即人的“异化”隐喻。
选择使用最传统的画笔和写实技术去表现这一意图,对作者而言,既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态度。如她所说:“选择作品表达方式的过程是帮助了解自身的内省过程,而耗时费力的制作过程,是反思时代、倾听自然、贴近生活本质的方式,也是澄清情感,逼近心灵的技术手段。”这仿佛成为她的种修炼手段。
她将在《新青年》中未表达完全的“代际更迭”日渐加速的想法,在《网络新青年》系列中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她敏感察觉到,由于电子时代的飞快发展,导致“代际”划分的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快。她与年龄上并非有太大悬殊的“新人类”之间的隔阂情绪,使她反思自己感到“老化”的问题。“代际”快到已经可以十年、五年(或更少)一个周期来划分,对此威胁,她只好用“骑墙者”来形容自己,哀叹自己已找不到落脚之地。对新一代不理解、观望同时又欣羡、嫉妒的矛盾情感,使她把“新新人类”看成网络虚拟世界不太真实的类人物,并赋予他们虚拟人物才有的品质。
另类的危险也确实存在。以往时代还没有这样种经验,被人类的想象创造出来的“虚拟人物”,今日的科技手段已能赋予如同真人般地“存在”,他们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成为了另一个世界真正“活生命体”。这一概念,已经混淆了物 质实体与人类意识的界限。比真人还 要“真实”和“熟悉”的虚拟人物, 对当代城市青少年来说,正在变成生 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有取代现实 生活的可能。可怕的是,这些被创造 出的“虚拟人物”已有被真人模仿的 发展趋势。网络、虚拟世界、虚拟人 物,打破了我们对“什么是实体”的 传统认知,也打破了我们对“他者” 的定义和社会人际关系有机性的认 同。它们将会带给人类什么样的影 响?尚未可知。
我比较喜欢《动物》系列中那 些“动物即人”的隐喻手法,对当代 社会进行了颇具幽默的比对和反讽。 在对动物及主人做了有距离的仔细观 察后,以冷静犀利的笔调,捕捉住动 物那一瞥真实而富象征性的眼神,让 人禁不住联想起人类的各种眼神和行 为:冷酷的、自负的、哀怜的、疯狂 的、恐惧的、困恐惧变得富有攻击性 的……整整个“欲望都市”的写 照,表达了作者对由身份、地位、阶层构成的当代社会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发展 阶段的看法。在技法上,一改以往超极写实主义的手法,大胆运用抽象、具象一 体,工、写结合,精粗得当的新手法,引出一种洒脱的中国画笔墨意趣。
广告,是我们生活中看到最多的影像,还从来没有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 广告充斥在人们的生活里。我们都有在现代城市巨型广告牌林立的街道上穿行的 视觉经验,也都有将时间不得不耗在电视连续不断的广告影像中的视觉体会,由 于它们太多,无处不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早被刺激得视觉疲劳和大脑麻痹。 但脑海中残留的广告词的只言片语、形像画面的支离破碎,对我们的视觉、心理 和思维会否产生看不见的慢性伤害?《玻璃之光》是件用综合材料制成的作品, 将大众熟悉的广告上的“俊男靓女”形象,撕碎成残片,嵌进玻璃当中让人“陌 生”地观看。针对这当代生活铺天盖地、无法躲避的“广告”对人构成强制性 的“视觉暴力侵害”现象,作出尖锐嘲讽和批判。如按“图像有灵”的观点,这 幅作品还可以解读为完整生命的解体。那些碎片不得不让人联想从人身体上剥离 下来的皮肤和器官。破碎和肢解后的“生命”,是否有种罪孽、惩罚或其他的含 义?这使得《玻璃之光》更具一层恐怖性质。而玻璃表面反射出观看者的影像, 与画面里的碎片叠合交错,更多了重意味深长的解读。
历史上,新观看方式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技术因素引起的深刻变化分不 开。当照相机发明时,它带来的冲击力不光是视觉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机械 眼”以它特有的方式显示世界。无疑,它创造了新的观看方式,带来人类认知上 的巨大变革。但同时,也让人们再也无法回到以前的观看方式,更远离了早期人 类看世界的整体认知。今日科技迅猛发展的颠覆性力量还无法预测,幸而我们保 留着最原始、最宝贵的器官——眼睛,用它来“凝视”与“观看”,以便反思我 们的时代,反思我们自己。
眼睛,是我们熟知的“心灵之窗”。如果不经过特殊训练,它很难掩饰人的心灵活动。在唐代房玄龄等人的《晋书·王衍传》中记载,东晋时的名画家顾恺之善画人像,但所画人像连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原因,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体妍媸,本无关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四肢的美丑,无关紧要,人像要传神,关键就在这眼睛!)
黑格尔也认为,眼睛是“使精神显形的灵魂司令部”,“如果我们问自己在所有这些器官中,作为灵魂的灵魂会在哪个当中全面地显现,我们立即会想到的是眼睛,因为正是在眼睛中灵魂全神贯注;它不只通过眼睛去看,而且反过来也通过眼睛显示自己”。(《美学》第三卷第一部分)
汪凌的作品,不论人物还是动物,吸引我们的是他(它)们的眼神,各种眼神反映出共同的“凝视与观看”主题。他(它)们仿佛正在观察和了解画外的世界,而画外观者则通过他(它)们的眼神和表情,判断、观察和了解其性格和内心。对观者来说,这些形象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它)们具有的感情我们都有,陌生的是,还从未这样被迫近距离地去观察,从放大的面孔上,注视如此多的细节,这些细节真实得有点让人难以忍受。看久了还会发生迷惑,里看外,外看里,到底看到些什么?你看我,我看你,不知究竟谁在看谁?而且同是在“看”,作者引导的“看”和观者自己的“看”,并非回事,有时候甚至完全错位,说不准该看到的没看到,不该看到的又看到了?抑或又在看又没在看?
作者捕捉“观看”为创作主题,我认为很智慧。因为“观看”是件看上去相当简单,其实却相当复杂,很多时候看似属于群体意向,其实更多时候又纯属个人内心的事。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它根本无法言说。
人不能没有眼睛,眼睛是判断、辨别事物真相和全貌的最重要器官,因此古人用“盲人摸象”的寓言,来说明“观看”的重要性。正是眼睛的“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定点。可是,光有双健全的眼睛就够了吗?就可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真相了?非也!我们看到些什么,取决我们知道些什么,就是说我们眼睛背后还有另外一双眼睛,它影响我们观看的方式。你看到什么取决你的观看方式。而上述观看方式的多样、重叠、错位和虚虚实实,其实都反映出人的观看方式大都从自我情境出发,受各自眼睛后面的知识、文化、信仰、教育的影响、建构而形成。我们的眼睛并不是简单的去注视一件东西,而是总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视线在忙碌和移动中,不断地构造和理解着周围的世界。
然而,约翰·伯格告诉我们:“我们见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二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约翰·伯格 《观看之道》)这就又增加了对“观看方式”理解的复杂性。确实,尤其在今时代,这个问题更显严重。在五颜六色,灯红酒绿,巨大广告,漫天资讯将我们淹没的海洋里,你既不能知道海有多大,也不能看到海有多大,你只能匆匆瞥,看到些“碎片”而已。所知道所接受的充其量只是微小一隅,沧海粟。又何尝不是“盲人摸象”?
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观看”的问题已不是个小问题,甚至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成了 个时代问题。在充斥广告、电视、网络、游戏和存在个实实在在的虚拟空间的电子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影响(已经有影响)?观看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已经在转变)?新的影响和控制手段又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因科技改变时代的大潮来得太迅猛,还来不及细细观察和考量,正在被我们使用的科学技术、媒介工具都太新,一时还无法检测出它们的长久利弊,这些都需要时间去熟悉、消化、研究和积淀,才能建立起新的参照系。
作者敏感到问题的复杂和重要,为引起人们的关注、思考和重视,她选择了“观看”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点,将它用视觉形象的手法放大,并作“陌生化”艺术处理,直观、形象地提出这一问题。
在《新青年》系列中,她截取普通青年形象,表达一种我们习惯之外的另类真实和生活原貌,借以纠正广告、电视对我们的不良影响。这些不加修饰的真实形象,平时并不能吸引我们的注意。与广告、电影、电视上经过包装和粉饰的形象截然不同,显得更真实、自我、趋向不确定性和可塑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给生活带来新鲜和刺激。这种不确定性也正是我们所置身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类成长中的、对未知更敏感的、鲜活生猛的社会原生力量,映衬出现代社会盛行的美容潮及各种高科技、新媒介带来的无所不能的修饰复制技术的虚假。在带给观者一种陌生的熟悉感的过程中,作者欲唤起还原真实生活的认知。另外,将这些青春面孔和细节放大,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有着多重意义。首先让人产生一种不习惯的“刺目感”,犹如我们在广角镜里看到的形象,而后生发“变形”的质疑,随着和画中人物的对峙和逼近,你会感到被一种窒息感包围,视力感到压迫和晕眩。这可能正是作者要达到的效果,即人的“异化”隐喻。
选择使用最传统的画笔和写实技术去表现这一意图,对作者而言,既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态度。如她所说:“选择作品表达方式的过程是帮助了解自身的内省过程,而耗时费力的制作过程,是反思时代、倾听自然、贴近生活本质的方式,也是澄清情感,逼近心灵的技术手段。”这仿佛成为她的种修炼手段。
她将在《新青年》中未表达完全的“代际更迭”日渐加速的想法,在《网络新青年》系列中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她敏感察觉到,由于电子时代的飞快发展,导致“代际”划分的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快。她与年龄上并非有太大悬殊的“新人类”之间的隔阂情绪,使她反思自己感到“老化”的问题。“代际”快到已经可以十年、五年(或更少)一个周期来划分,对此威胁,她只好用“骑墙者”来形容自己,哀叹自己已找不到落脚之地。对新一代不理解、观望同时又欣羡、嫉妒的矛盾情感,使她把“新新人类”看成网络虚拟世界不太真实的类人物,并赋予他们虚拟人物才有的品质。
另类的危险也确实存在。以往时代还没有这样种经验,被人类的想象创造出来的“虚拟人物”,今日的科技手段已能赋予如同真人般地“存在”,他们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成为了另一个世界真正“活生命体”。这一概念,已经混淆了物 质实体与人类意识的界限。比真人还 要“真实”和“熟悉”的虚拟人物, 对当代城市青少年来说,正在变成生 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有取代现实 生活的可能。可怕的是,这些被创造 出的“虚拟人物”已有被真人模仿的 发展趋势。网络、虚拟世界、虚拟人 物,打破了我们对“什么是实体”的 传统认知,也打破了我们对“他者” 的定义和社会人际关系有机性的认 同。它们将会带给人类什么样的影 响?尚未可知。
我比较喜欢《动物》系列中那 些“动物即人”的隐喻手法,对当代 社会进行了颇具幽默的比对和反讽。 在对动物及主人做了有距离的仔细观 察后,以冷静犀利的笔调,捕捉住动 物那一瞥真实而富象征性的眼神,让 人禁不住联想起人类的各种眼神和行 为:冷酷的、自负的、哀怜的、疯狂 的、恐惧的、困恐惧变得富有攻击性 的……整整个“欲望都市”的写 照,表达了作者对由身份、地位、阶层构成的当代社会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发展 阶段的看法。在技法上,一改以往超极写实主义的手法,大胆运用抽象、具象一 体,工、写结合,精粗得当的新手法,引出一种洒脱的中国画笔墨意趣。
广告,是我们生活中看到最多的影像,还从来没有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 广告充斥在人们的生活里。我们都有在现代城市巨型广告牌林立的街道上穿行的 视觉经验,也都有将时间不得不耗在电视连续不断的广告影像中的视觉体会,由 于它们太多,无处不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早被刺激得视觉疲劳和大脑麻痹。 但脑海中残留的广告词的只言片语、形像画面的支离破碎,对我们的视觉、心理 和思维会否产生看不见的慢性伤害?《玻璃之光》是件用综合材料制成的作品, 将大众熟悉的广告上的“俊男靓女”形象,撕碎成残片,嵌进玻璃当中让人“陌 生”地观看。针对这当代生活铺天盖地、无法躲避的“广告”对人构成强制性 的“视觉暴力侵害”现象,作出尖锐嘲讽和批判。如按“图像有灵”的观点,这 幅作品还可以解读为完整生命的解体。那些碎片不得不让人联想从人身体上剥离 下来的皮肤和器官。破碎和肢解后的“生命”,是否有种罪孽、惩罚或其他的含 义?这使得《玻璃之光》更具一层恐怖性质。而玻璃表面反射出观看者的影像, 与画面里的碎片叠合交错,更多了重意味深长的解读。
历史上,新观看方式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技术因素引起的深刻变化分不 开。当照相机发明时,它带来的冲击力不光是视觉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机械 眼”以它特有的方式显示世界。无疑,它创造了新的观看方式,带来人类认知上 的巨大变革。但同时,也让人们再也无法回到以前的观看方式,更远离了早期人 类看世界的整体认知。今日科技迅猛发展的颠覆性力量还无法预测,幸而我们保 留着最原始、最宝贵的器官——眼睛,用它来“凝视”与“观看”,以便反思我 们的时代,反思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