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与观看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ongzhao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然到了文字和图像泛滥成灾的年代。不管你愿不愿意,每天都得面对各种各样的图像和文字资讯的“狂轰滥炸”。即使你小心翼翼地根据需要去审视和筛选它们,也得耗掉你大量时间和宝贵的视力,除非你宣称脱离“现代文明社会”。比起所有能复制的东西,人的眼睛和生命以暂且不能复制为理由,在今天显得尤为珍贵。所以,当我看到汪凌画中《新青年》们第一眼时,就被那清澈明亮的眼睛打动,羡慕中伴着酸酸的嫉妒。《新青年》们的“凝视”连同弹性肌肤,粗大毛孔、粉刺黑头、晶莹如宝石般坚实的牙齿以及强有力的呼吸,都对我构成种力量,一种新生代活跃而新鲜的生命景观。
  眼睛,是我们熟知的“心灵之窗”。如果不经过特殊训练,它很难掩饰人的心灵活动。在唐代房玄龄等人的《晋书·王衍传》中记载,东晋时的名画家顾恺之善画人像,但所画人像连几年都不点眼睛。别人问他原因,他指着眼睛回答道:“四体妍媸,本无关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四肢的美丑,无关紧要,人像要传神,关键就在这眼睛!)
  黑格尔也认为,眼睛是“使精神显形的灵魂司令部”,“如果我们问自己在所有这些器官中,作为灵魂的灵魂会在哪个当中全面地显现,我们立即会想到的是眼睛,因为正是在眼睛中灵魂全神贯注;它不只通过眼睛去看,而且反过来也通过眼睛显示自己”。(《美学》第三卷第一部分)
  汪凌的作品,不论人物还是动物,吸引我们的是他(它)们的眼神,各种眼神反映出共同的“凝视与观看”主题。他(它)们仿佛正在观察和了解画外的世界,而画外观者则通过他(它)们的眼神和表情,判断、观察和了解其性格和内心。对观者来说,这些形象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它)们具有的感情我们都有,陌生的是,还从未这样被迫近距离地去观察,从放大的面孔上,注视如此多的细节,这些细节真实得有点让人难以忍受。看久了还会发生迷惑,里看外,外看里,到底看到些什么?你看我,我看你,不知究竟谁在看谁?而且同是在“看”,作者引导的“看”和观者自己的“看”,并非回事,有时候甚至完全错位,说不准该看到的没看到,不该看到的又看到了?抑或又在看又没在看?
  作者捕捉“观看”为创作主题,我认为很智慧。因为“观看”是件看上去相当简单,其实却相当复杂,很多时候看似属于群体意向,其实更多时候又纯属个人内心的事。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它根本无法言说。
  人不能没有眼睛,眼睛是判断、辨别事物真相和全貌的最重要器官,因此古人用“盲人摸象”的寓言,来说明“观看”的重要性。正是眼睛的“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定点。可是,光有双健全的眼睛就够了吗?就可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真相了?非也!我们看到些什么,取决我们知道些什么,就是说我们眼睛背后还有另外一双眼睛,它影响我们观看的方式。你看到什么取决你的观看方式。而上述观看方式的多样、重叠、错位和虚虚实实,其实都反映出人的观看方式大都从自我情境出发,受各自眼睛后面的知识、文化、信仰、教育的影响、建构而形成。我们的眼睛并不是简单的去注视一件东西,而是总在审度物我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视线在忙碌和移动中,不断地构造和理解着周围的世界。
  然而,约翰·伯格告诉我们:“我们见到的与我们知道的,二者的关系从未被澄清。”(约翰·伯格 《观看之道》)这就又增加了对“观看方式”理解的复杂性。确实,尤其在今时代,这个问题更显严重。在五颜六色,灯红酒绿,巨大广告,漫天资讯将我们淹没的海洋里,你既不能知道海有多大,也不能看到海有多大,你只能匆匆瞥,看到些“碎片”而已。所知道所接受的充其量只是微小一隅,沧海粟。又何尝不是“盲人摸象”?
  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观看”的问题已不是个小问题,甚至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成了 个时代问题。在充斥广告、电视、网络、游戏和存在个实实在在的虚拟空间的电子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影响(已经有影响)?观看方式又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已经在转变)?新的影响和控制手段又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因科技改变时代的大潮来得太迅猛,还来不及细细观察和考量,正在被我们使用的科学技术、媒介工具都太新,一时还无法检测出它们的长久利弊,这些都需要时间去熟悉、消化、研究和积淀,才能建立起新的参照系。
  作者敏感到问题的复杂和重要,为引起人们的关注、思考和重视,她选择了“观看”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点,将它用视觉形象的手法放大,并作“陌生化”艺术处理,直观、形象地提出这一问题。
  在《新青年》系列中,她截取普通青年形象,表达一种我们习惯之外的另类真实和生活原貌,借以纠正广告、电视对我们的不良影响。这些不加修饰的真实形象,平时并不能吸引我们的注意。与广告、电影、电视上经过包装和粉饰的形象截然不同,显得更真实、自我、趋向不确定性和可塑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给生活带来新鲜和刺激。这种不确定性也正是我们所置身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类成长中的、对未知更敏感的、鲜活生猛的社会原生力量,映衬出现代社会盛行的美容潮及各种高科技、新媒介带来的无所不能的修饰复制技术的虚假。在带给观者一种陌生的熟悉感的过程中,作者欲唤起还原真实生活的认知。另外,将这些青春面孔和细节放大,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有着多重意义。首先让人产生一种不习惯的“刺目感”,犹如我们在广角镜里看到的形象,而后生发“变形”的质疑,随着和画中人物的对峙和逼近,你会感到被一种窒息感包围,视力感到压迫和晕眩。这可能正是作者要达到的效果,即人的“异化”隐喻。
  选择使用最传统的画笔和写实技术去表现这一意图,对作者而言,既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态度。如她所说:“选择作品表达方式的过程是帮助了解自身的内省过程,而耗时费力的制作过程,是反思时代、倾听自然、贴近生活本质的方式,也是澄清情感,逼近心灵的技术手段。”这仿佛成为她的种修炼手段。
  她将在《新青年》中未表达完全的“代际更迭”日渐加速的想法,在《网络新青年》系列中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她敏感察觉到,由于电子时代的飞快发展,导致“代际”划分的周期越来越短,越来越快。她与年龄上并非有太大悬殊的“新人类”之间的隔阂情绪,使她反思自己感到“老化”的问题。“代际”快到已经可以十年、五年(或更少)一个周期来划分,对此威胁,她只好用“骑墙者”来形容自己,哀叹自己已找不到落脚之地。对新一代不理解、观望同时又欣羡、嫉妒的矛盾情感,使她把“新新人类”看成网络虚拟世界不太真实的类人物,并赋予他们虚拟人物才有的品质。
  另类的危险也确实存在。以往时代还没有这样种经验,被人类的想象创造出来的“虚拟人物”,今日的科技手段已能赋予如同真人般地“存在”,他们被塑造得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成为了另一个世界真正“活生命体”。这一概念,已经混淆了物 质实体与人类意识的界限。比真人还 要“真实”和“熟悉”的虚拟人物, 对当代城市青少年来说,正在变成生 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有取代现实 生活的可能。可怕的是,这些被创造 出的“虚拟人物”已有被真人模仿的 发展趋势。网络、虚拟世界、虚拟人 物,打破了我们对“什么是实体”的 传统认知,也打破了我们对“他者” 的定义和社会人际关系有机性的认 同。它们将会带给人类什么样的影 响?尚未可知。
我比较喜欢《动物》系列中那 些“动物即人”的隐喻手法,对当代 社会进行了颇具幽默的比对和反讽。 在对动物及主人做了有距离的仔细观 察后,以冷静犀利的笔调,捕捉住动 物那一瞥真实而富象征性的眼神,让 人禁不住联想起人类的各种眼神和行 为:冷酷的、自负的、哀怜的、疯狂 的、恐惧的、困恐惧变得富有攻击性 的……整整个“欲望都市”的写 照,表达了作者对由身份、地位、阶层构成的当代社会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发展 阶段的看法。在技法上,一改以往超极写实主义的手法,大胆运用抽象、具象一 体,工、写结合,精粗得当的新手法,引出一种洒脱的中国画笔墨意趣。
广告,是我们生活中看到最多的影像,还从来没有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 广告充斥在人们的生活里。我们都有在现代城市巨型广告牌林立的街道上穿行的 视觉经验,也都有将时间不得不耗在电视连续不断的广告影像中的视觉体会,由 于它们太多,无处不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早被刺激得视觉疲劳和大脑麻痹。 但脑海中残留的广告词的只言片语、形像画面的支离破碎,对我们的视觉、心理 和思维会否产生看不见的慢性伤害?《玻璃之光》是件用综合材料制成的作品, 将大众熟悉的广告上的“俊男靓女”形象,撕碎成残片,嵌进玻璃当中让人“陌 生”地观看。针对这当代生活铺天盖地、无法躲避的“广告”对人构成强制性 的“视觉暴力侵害”现象,作出尖锐嘲讽和批判。如按“图像有灵”的观点,这 幅作品还可以解读为完整生命的解体。那些碎片不得不让人联想从人身体上剥离 下来的皮肤和器官。破碎和肢解后的“生命”,是否有种罪孽、惩罚或其他的含 义?这使得《玻璃之光》更具一层恐怖性质。而玻璃表面反射出观看者的影像, 与画面里的碎片叠合交错,更多了重意味深长的解读。
历史上,新观看方式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技术因素引起的深刻变化分不 开。当照相机发明时,它带来的冲击力不光是视觉上的,也是心理上的。“机械 眼”以它特有的方式显示世界。无疑,它创造了新的观看方式,带来人类认知上 的巨大变革。但同时,也让人们再也无法回到以前的观看方式,更远离了早期人 类看世界的整体认知。今日科技迅猛发展的颠覆性力量还无法预测,幸而我们保 留着最原始、最宝贵的器官——眼睛,用它来“凝视”与“观看”,以便反思我 们的时代,反思我们自己。
其他文献
在怀冰堂藏的关良(1900—1986)作品中,有一个小卷子,画幅长二尺馀,高五寸,写五个人物,题“丁酉年为子复兄写五种京剧人物,即希笑而教之。良公”。钤“关良”朱文方印。卷首为李砚山(1898—1961)题“游戏三昧,子复画师以关良写剧中诸相小卷嘱题。李砚山书”。钤“砚山书画”、“尘定轩”朱文方印。跋尾亦为李题“此种图画不假笔墨,不动渲染,超科意象之外,自成妙谛。所谓无作妙力自在成就者耶。庄视之则
期刊
客观而言,黄士陵被公认为篆刻巨擘,与吴昌硕南北并峙,不过近三十年间事。正当缶翁流风稍歇,黟山派以广州为据点,辐射全国,日益得到现代印家赞赏、模仿、学习,并尝试从牧甫精湛印艺中吸取养份,光其余绪。试观今日印坛名家,取镜秦汉之余受牧甫启迪者触目皆是,大有非儒即墨之概,他已是传统经典,供后人借古开今。  黄士陵,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别署黟山人,晚号倦叟、倦游窠主。安徽黟山人。幼失怙恃,但少年劬学,工
期刊
此次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有品相极佳的董其昌名作《为玉俭写秋山图》;“静观居藏傅抱石、张大千精品专场”荟萃了两位大师各时期的九幅代表佳作;中国油画专场隆重推出艺术大师陈逸飞先生创作于1972年的代表作(《黄河颂》,它的出现将掀起油画界与艺术品收藏界的关注热潮;瓷器部分有备受藏家们青睐的明青花精品和一件清雍正粉彩御用香炉,以及18件波士顿美术馆委托拍卖的中国清早期瓷器;古籍善本更堪称
期刊
20世纪日。年代起,施蛰存先生开始做结束工作了,其中一项工作就是生前散书,有年轻朋友去看他,他就会让他们从他的书架挑喜欢的书拿走。那时我经常去北山楼,有时是送一些新书去给他看,有时是代他买了雪茄送去,更多时候就是去聊天,每次去,老人总会让我挑几本旧书,或送我一些瓦当拓片等小玩意。    施先生年轻时醉心于西方现代派文学,他早年的创作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很深。在他的藏书中,有相当一部分西文书,以英文为主
期刊
龙作为吉祥瑞气之象征,一向为国人听尊崇,其原本为古代氏族社会的图腾标志,集飞禽走兽、海潜于一身。因此,几千年来,龙演化为常用的装饰题材,普遍出现于玉器、铜器、瓷器等器物上。瓷器上以龙为装饰,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宋代以后龙纹装饰出现渐多,至青花瓷器烧造成功,瓷器上的龙纹大增。龙纹很少单独使用,传说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故龙纹常与云纹、火纹、水纹衬托配合,体现其登天潜渊之特性。明清两代是龙纹的
期刊
黄士陵擅长书画篆刻,以篆刻成就最大,也最为知名;书法也自成面目;其绘画虽关注者寥寥,却以兼具西法而成为中西融合画法的先行者。黄士陵的绘画存世不多,主要藏于广东、港澳地区的博物馆及私人手中,约略可分为两大类型:其一是描绘青铜器的博古图,多饰以花卉折枝;其二是单纯的花卉草木写生,以岭南花木最为常见。若波(黄新波)《黄士陵的印与画》(载1960年10月16日《大公报·艺林》)、马国权《晚清印坛巨擘黄牧甫
期刊
四十多年前新加坡一位老华侨家里珍藏十几尊铜佛,壮观得不得了。老华侨姓孙,我在静园后园常常碰到他,古稀之年一身嶙峋很像一干古梅,跟静叔用闽南腔的国语讲佛经我只听得懂七成。那年春节静叔开车带我到处逛,顺便去给孙老师拜年。孙家小洋房花木蓊郁,奇石叠嶂,池边杂草丛中一块灵石刻着隶书“花之寺”,静叔说是孙老师自己刻着玩的:“那是凌叔华小说集的书名,1956年她来新加坡南洋大学教书的时候跟孙老师熟稔,教到19
期刊
作为深受收藏名家爱戴的著名瑞士钟表品牌——欧米茄将再次彰显其在钟表领域的翘楚地位——2007年4月14日至15日,安帝古伦拍卖公司将在日内瓦举行OMEGAMANIA主题拍卖会,并通过现场卫星与巴塞尔钟表展同步连接。安帝古伦的拍卖图录将这一个世纪中生产的欧米茄钟表分成11个产品类别,而且提供了独其见解的产品介绍。为保障竞标者的利益,欧米茄将史无前例地为拍卖目录上的300件拍品提供两年的保修服务,包括
期刊
此三星图轴原是晚清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旧藏,蓝底五彩织。慈禧太后生前在储秀宫东梢间的墙上也挂了一幅同样的挂轴(见200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之《明清家具(下)》)。在2006年春拍上,这幅缂丝图轴的估价在300万港元至400万港元之间,刚开始叫价时,竟投气氛并不算热烈,但拍卖师叫价至600万元时,竟投气氛才开始热烈,叫价不断攀升,最终以1852.8万元落槌,由香港本地一位古董行家
期刊
《物原》载:“禹作屏。”这是传说中关于屏风的最早记录。而屏风的实际使用在西周初期即已开始。《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则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的记载,可知屏风在战国时期已为常见。《三礼图》说:“屏风之名出于汉世,故班固之书多言其物。”历经汉、晋、唐、宋的不断发展,到明清两代,屏风已经成为了十分习见的家具,更是富贵之家室内不可或缺的装饰品。清代雍正、乾隆二帝时,宫廷所作屏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