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第一庄:丁家大院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120900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四川的刘文彩地主庄园名震海内外,距成都200公里开外的川北,还有一个地主庄园默默地偏安一隅,数十年来不为外人所识。
  它就是赫赫有名的丁家大院。在川北仪陇县朱德故居,除了朱德旧居和朱德纪念馆这些因为朱德而引人注目的建筑外,最为有名的建筑,应该算是丁家大院了。
  乍看朴实,实则考究
  大巴山所组成的山系,把这片葱郁的土地压得喘不过气来,延绵不绝的大山在这里突然变得缓慢下来,陡峭的高山被一些起伏的深丘所替代,这里便有了一座小山——琳琅山。
  四周山峦起伏,阡陌交通,一派田园风光。这样的地势也正是历代风水大师们所寻求的风水宝地,背有靠山,前有绿水,丁家大院就坐落在琳琅山间的台地之上。
  从朱德旧居的大门出来,沿缓慢的坡地步行十余分钟,就是丁家大院。远远地,你只会看到那是一个中国南方典型的四合院,上盖青瓦,土墙作围,院外大大的院坝旁,不经意间淌着一条细长的小溪。初看上去,这样的院子与川北其它院落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体量大一些罢了。但走近一看,却是四合院套四合院,越发生动起来,让人暗叹设计者的苦心——主人是有意保持低调,使这座四合院乍看上去朴实而无华。
  表面看似朴实无华,如果仔细考究,却处处匠心独具。
  首先说选址,背靠绵绵青山,屋前有一“护城河”相护,“护城河”的水渠长60多米,宽10多米,水深3米多。据说这是一条人工河,与修造的房屋同时完工。有了这样一条护城河,土匪要想从前面和背面攻击,无疑难上加难。
  次看布局。整个庄园对外是全封闭的,只有一道大门与外面的世界紧紧相连。大门坚固雄深,开则有气吞万象之势,闭则有锁钥万夫之强。惟有左边有道路相通,也有门出入。加之屋顶的关键部位尚有暸望口和射击孔,可谓易守难攻,这也是古代建筑之典型特色。丁氏庄园左边小四合院以外还有一个院子,北面建有三层炮楼,炮楼四面均设有炮眼。院子的其他几面,也有高大的院墙阻挡,临路口有一道院门。常年配备守夜家丁30多人。即使土匪进入了院门,在众多枪炮的围歼下,也很难再攻破庄园的侧门进入园内。或许因为丁氏系客家人,所以安全感是他们选址和布局的首选。
  这样的科学布局很快就得到了验证。据传1942年,长期啸聚于仪陇和巴中交界处以彭良栋为首的100多名土匪和以屈新民为首的近百土匪,均瞄上了丁家,在琳琅山麓和轿顶山昼伏夜潜三月之久,运用各种手段多次侦探,玩尽“师刀令牌”,终因不能摸清丁家内情,而未敢轻易动手。
  “庭院深深深几许”,丁氏庄园左后侧紧挨房屋修有一碉楼,因为固若金汤,万无一失,有客学专家形象地称其为“寂寞的碉楼”。
  再看用料。丁氏庄园坐北向南,一楼一底,整座庄园为土木群体建筑。土木结构的民居在中国数不胜数,而整座庄园没有一钉一铆,全靠斗拱大梁立柱,纵横交错,相互连结,完整而坚固的建筑,却不多见。丁氏庄园的木材用料均选伐自于琳琅山上的楠柏之木,内花园四周共有庭柱14根,直径均在0.5米以上,通高10米,比普通的大一倍,每根庭柱上都有木刻龙头,栩栩如生。
  庄园探寻
  从大院的右侧门缓缓而入,像是进了迷宫,一会儿又钻进了一个四合院,一会儿又出了四合院,且四合院楼上还有四合院。没办法,进入中间那个最大的四合院后,我便登楼居高临下,方一窥庄园之究竟。
  大四合院的左右两侧,还分布有四个小四合院。小四合院均呈“日字形”,院子中间为长方形的水池,一座石桥拦腰跨过水池,桥下流水相连,桥上有屋檐遮蔽,因此不管是从院子中间看,还是从空中俯瞰,小四合院都是“日字形”,石桥和遮蔽它的屋檐充当了“日”字中间的一横。
  再往细看,只见院内门庭对称,雕梁画檐,楼阁亭榭布局雅致、巧妙。穿梭其间,整个建筑中西合璧,结构巧妙,布局雅致,出人意料。
  遂从大门进入,穿过用来接待普通客人的客厅,便来到最大的四合院。院内四面均为两层楼,北面高于东、南、西面。在二层楼上,外围均设有供家中女眷休憩的行廊,廊中有雕饰精美的挑梁和栏杆,宽阔的行廊可供六七人并行。这些行廊的空间感很好,随便举起相机便是一幅绝好的图画。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丁家人将这四面相通的行廊称之为“走马转角楼”,逢年过节,丁家就会请来戏班,在南面行廊上搭台唱戏,一家男女老少则聚集在北面行廊上观赏。
  追求家族融和、耕读传家、诗礼育人、祈求福寿等中国传统文化,是旧时大家族的建筑文化主题。丁氏庄园也不例外,随处雕刻着“喜鹊闹梅”“富贵牡丹”“鸳鸯藕荷”“百鸟朝凤”等纹饰,甚是喜庆。庄园的民俗专家介绍,挑肩梁头及坐斗均外饰以雀替,镂刻有瑞云、荷花、牡丹、仙兽、花瓶等,造型如凤凰展翅,一飞冲天。木柱两边的雀替,除装饰之外,还是分担负荷的构件,古色古香之气十足。楼阁走廊雕栏玉砌,浓妆淡抹;形式自由多样,构思奇特,圆周滑润丰满,浮雕行云流水,透雕玲珑剔透,熔书法绘画诗文为一炉,把主人的思想寄托全部融汇其中。
  大小门楣的楹联都由石刻而成,中堂门上刻的是:“美德积三分皇天赐我七分福,良善作一世丹籍注尔五世”;正大门上刻着:“礼乐诗书是传家至宝,精神道德为宴尔金丹”,横批是“耕读传家”。
  遗憾的是,那些石刻的楹联在“十年浩劫”遭受人为破坏,有些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好在多不是生僻字,所以上下文一猜便知。只可惜是那些堪称文物珍品的匾额,悉数尽毁。
  庄园档案
  一份小册子上如是记载着丁家大院的全部档案——
  丁家大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
  系穿斗结构,内有花园、天井、炮楼,外有护城河围绕庄园,共设计有一大两小3个四合院,房屋108间,门120道,土墙高筑达10米。
  与我同行兼作向导的林品强先生告诉我,无论从建筑结构还是从风水考究,无论从设计风格还是建筑艺术,丁家大院都堪称精品之作。林先生是朱德纪念馆馆长,对传统文化和中国书法的造诣可谓了得,他对这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各种解析让人十分信服。   丁家大院为清末民初客家后裔所主持修建的。清光绪32年(公元1906年),富甲一方的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四兄弟在琳琅山脚下选择了一块“吉地”,为了建造大宅院,他们从附近县市高薪聘请了技艺高超的石匠和木匠,从设计、修建到装饰,前后共花费了18年的时间。
  金铺玉户、重轩镂槛、雕梁画栋、精品铺成、美仑美奂……院中随处可见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鬼斧神工,超凡脱俗,别具一格。从屋檐、斗拱、照壁、吻兽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造型逼真,构思奇特,匠心独具。上百年过去了,铺陈在地上的石料色泽纯白、质地坚硬,而看似普通的土墙体也甚为坚固。直到在一楼看到丁家大院历史展览,方知晓那坚固的墙体的不寻常之处:选用红色粘土,加有河沙、石灰、瓦砾、柏木条、竹木条,并辅以糯米浆、红糖水、桐油、鸡蛋清,其粘性和墙体硬度皆非普通土墙可比。据说建筑墙体时,要求工匠每天只筑一板高的墙,主人在筑好的墙上任意掏个小洞,灌上水,经过12小时以上,若滴水不漏,才算合格,方能往上筑第二板墙,真可谓精益求精。
  楼板拼接更是如船甲板,隔音功能强,尘埃不漏。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福建的土楼,其墙体制作原理也大体如此,数百年以后,仍坚固如新。真佩服客家人的智慧。
  直到1925年,这个民国时号称“川北第一庄”的丁家大院才全部竣工。
  家族往事
  如果以此为契机,把丁氏家族作为一个客家人的历史标本去审视,可以看出他们兴家立业的大体路径。对丁氏家族颇有研究的仪陇人李树衷先生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兹录于下:
  公元1671年(清康熙10年),丁姓第九代祖母刘氏率四个儿子从广东韶州府乳源县移居四川重庆府合川县。公元1724年(清代雍正2年),丁姓十代祖丁尚德率丁达全等四个儿子移仪陇县新丰里(现马鞍场)轿顶山下居住。几年后,又在县南柳垭石笋河一带的李基山、凉水井置买了大片田地。1740年(乾隆5年),丁氏兄弟因家口众多而分家,其他三兄弟分别居于李基山、凉水井。
  而丁达全则稳居于马鞍轿顶山下,为求生存,他率四个儿子卧薪尝胆,艰苦创业,在荆棘丛生、藤萝密布的荒山中砍出了明代遗屋三处,稍加修整,作为住房。又将屋周大片荒山进行开垦,筑田造地。将不能开垦的荒山留作放牧和林地使用。所开垦的荒地除主要用于种粮外,相当一部分土地用于栽植桑树,养蚕抽丝,产量逐年累增。
  到了清朝末年,每年可缫五把丝,每把重一百两,丁达全不辞劳苦,将生丝运到顺庆府出售,收入颇丰。与此同时,丁家利用坡地和荫蔽的土地,大量种植土著人不屑于种的苎麻,所收获的苎麻每年都要请几十人背到顺庆府销售,经济效益颇丰。
  清朝末年,外无力御侮,内官僚弄权,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广袤农村,灾荒连年,饿孚遍野,打家劫舍之风愈演愈烈。
  作为一方豪绅,丁家为求自保,先是联络了当地的几户富绅组织联防,后来又瞄准了琳琅山这个易守难攻的地方。首先在琳琅山顶上修建起房屋20多间,建起了花园和室内花厅,植奇花异木,造亭台、水榭,垒石桥、假山,人称丁家花园。后又利用琳琅山坡陡山高的地形地貌,在进出琳琅山的五个山垭口构筑了五道坚固的寨门,每道寨门都有3至5支步枪把守,寨内豢养家丁30人众。寨门上书“琳琅寨”“安乐窝”,寨门两侧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副对联:“天外云峰新壁垒,山巅武曲化干戈。”俨然一处世外桃源之境。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山寨虽好,终不及山下方便,久而久之,丁家100多口人吃的、用的都要从山下搬运。收租收佃,上下山寨都不方便,尤其是天旱年景连吃水也要从山下往山上挑,大大增加了生存成本。
  一向精于算计的丁家在琳琅山的花园里住了不到三年,便开始策划在山下建一个比山寨更为坚固、安全、方便的家庭堡垒。历时数月,几易其稿,精心谋划,共同策划设计出一个四合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丁家大院。
  让丁氏兄弟没能想到的是,他们请的风水先生手艺再高,算来算去,也难以算到庄园的命运如此短暂。由于当时那个时代信息传播慢,而当年的仪陇又相对偏僻与闭塞,加之千百年来一些地主劣绅的眼光短浅,他们的思维仍行进在升官发财的老路上。以为关起门来,一切都安全了。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他们所面对的,是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
  人只是匆匆过客,只有时光是不朽的。幸而丁氏兄弟为后人和客家文化做了一件功莫大焉的事情,他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财,留下了一处看得见摸得着的文物。丁家庄园宛若一个客家民俗博物馆。
  仪陇的客家文化
  丁家大院紧邻朱德故居,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曾记载自己“就出生在丁家大院的仓屋里”。如今,丁家大院也作为朱德纪念馆的旅游景点之一,成为到此一游的游客所青睐的景点。只是近数十年来,因为朱德的名气,丁家大院在外人眼里籍籍无名。
  这里流传着一个广为人知的传说,神奇的“轿顶山”将富贵之人簇拥在自己身边,“轿顶山”下左边出富人,右边出贵人。丁氏家族住在左边,朱德家居右,是丁家忠实的佃户。
  虽然有些演绎与迷信的成分,但到这里来的各路游客都不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站在朱德旧居眺望正前方生长十分茂盛的“轿顶山”,你会不自觉地赞叹自然界的伟大,然后联系到民间的种种传说,时常有所感慨。
  同朱德一样,丁家大院的主人也是客家人。
  史载,康熙初年四川人口约60万,而仪陇几无人迹。“仪邑自明季之乱,几至靡有孑遗,其逃在山谷者,又值饥馑频仍,人相食,继以虎灾,道无行人,昼常扃户。”清同治版《仪陇县志》记载:“邑中湖南人最多,广东次之,率皆康熙、雍正间入籍,谓之老户,盖寥寥无几。”可到了同治年间(公元1871年),仪陇县16.3万多人中,客家人已有2.7万。
  据载,仪陇客家人是在清代“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浪潮中,从广东韶州乳源县、翁源县一带迁移过来的,他们相互之间多有亲戚关系。明末清初,包括乳源在内的客家人原居地出现大规模自然灾害和人口膨胀现象。清廷“移民垦荒”政策的倡导,使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四川。四川共有30多个县接纳了南迁的客家人,四川也因之成为客家人数占全国第五位的省份。而仪陇客家人则以乐兴乡为中心,在丁字桥、周河、马鞍、杨桥、石佛、武棚、芭蕉等29个乡镇地域上。历经400多年繁衍,如今人口达22万之众,占仪陇县总人口的20%以上。
  客家人将发黄的族谱藏在身上远走他乡。作为汉民族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民系,他们是一群“文化流民”,他们打破了安土重迁的精神枷锁,他们永远“在路上”……近代启蒙思想家、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曾赋诗赞叹先人:“筚路桃符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一首诗把客家先民远离故土,不断漂泊刻画得入木三分。
  客家人长期以来苦于战乱,已经适应了山丘地区的生活,缺乏安全感的他们甚至不愿意居住平原。清朝前期仪陇县境内地广人稀,对勤于劳作的客家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据朱氏家谱记载:朱德的祖先仕耀公于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从韶州乳源县龙溪枫树坪入川,先在广安州龙台寺务农,于1742年迁址仪陇乐兴梁惠山居住,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再迁至该县东部的马鞍桥,靠佃种田地为生。
  作为四川第二大客家聚居地,仪陇县至今保存着丰厚的“客家文化”。祖辈积累下来的习俗,使他们在年节风俗上保存得更为完整。如春节前的腊月,从杀猪、磨豆腐到煮腊八,继而扫扬尘、贴门神,直到除夕的祭祖、送年守岁、开门炮、开财门、抢金银水等等。到了立春时还要“接春”,元宵要“闹灯”,清明要集中“祭祖”,还必须用客家话。端午节门前必挂菖蒲陈艾、吃新麦包子。立秋要“尝新米”,七月半要再“祭祖先”,中秋要“祭月亮”,重阳称为“九月节”,要请老人吃饭……这些习俗的形成、延续,不难看出与客家人长期的颠沛流离使客家人更重亲情,也更珍惜自然界带给他们的回报。
  客家的血缘是流浪的血缘,他们在经历了千年迁徙的苦痛后继续漂泊,翻山越岭,漂洋过海。美国学者亨廷顿在《种族的特性》中断言:“客人这族是中华民族的精华。”西晋“五胡乱华”,唐末黄巢事变,宋代金人入侵,明末满人入侵,清初太平天国影响……从1000多年前荜路蓝缕地一步步走来,客家人像种子一样洒遍这块肥沃的土地。
  或许正是如此,在客家人的族群里,才诞生了像朱德一样的伟人与大家,才诞生了像丁氏庄园这样极具智慧的客家建筑精品。穿越历史,我们对人与建筑都有了更深的品鉴。
其他文献
这里所说的“乱”,是指每个人都可以想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如同《论语》中说的“从心所欲”。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衣服是不能乱穿的。春秋时期,“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说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左衽”即左臂穿袖子,露出右臂,在当时,这是华夏汉族与所谓的夷族着装的最大区别,一旦“左衽”就不是华夏民族了,“失节事大”,你看,在古代不能胡乱穿衣吧。  封建的各个朝代,对于穿衣的要求是
期刊
枪炮与病菌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些西医便以葡萄牙人攫取的中国澳门为基地,开设诊所,售卖西药,施行手术,并通过招收中国学徒的方式,向中国内地传播西方医学。这些西医之中有不少服务于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自然不免也会干些贩卖鸦片的勾当。  在这些西医之中,有一位名叫马礼逊,他也是来到中华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其于1820年在澳门开设一家诊所,合伙人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医生李文斯敦,并为诊所配套开设了一间药
期刊
对景德镇来说,手工艺行业和手工艺人在近二十年的改变,比成为瓷都后这过去的一千年都还要大。究其根本,是陶瓷和手工艺这样延续千年的概念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年轻的手工艺人来说,他们不得不迅速学习和适应这新旧之间的剧烈变迁。  “在过去,光是磨这刀,就要学一年”。在一间小小的凌乱工作室里,景德镇的利胚(陶瓷成型中一道工序、工艺)师傅张华轻轻说道。他手中的刀,比手术刀还要细长轻薄,质地十分柔软,有些
期刊
西南边陲古城建水,古称“临安”,有十道源于明朝、兴于清朝并流传至今的名菜——雪地金花、山羊脆乳、会乡亲、象芽菜、青儿白娘上金山、云田熟藕、板井大豆腐、桂湖乌鱼、颜洞鲤鱼、汽锅鸡,称为“临安十肴”。其中“汽锅鸡”是用建水特有的紫陶汽锅为饮具烹炖出来的美味佳肴,为云南省唯一上国宴的一道名菜。  从汽锅鸡讲起  据当地人讲述,汽锅鸡是古时临安(今建水)一位姓杨的厨师发明的。在建水,汽锅鸡做法并不复杂,只
期刊
在中华大地的西部,有一条连接蜀地和秦地的千年沧桑古道,这就是习称的“蜀道”。我曾多次在史籍文献中细细读到过到它,也曾多次在现场情境中默默注视过它。不断积累起来的鉴赏感触,最后凝结成四个字——蜀道如诗。  蜀道如诗,因为这是一条古代诗人俯仰咏叹的古道。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从这里走过,然后又留下不知有多少的动情诗篇。单说脍炙人口的,诗仙李白的《蜀道难》,起首的“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
期刊
日本人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三年前我去过日本,对这个有着深切的体会。日本给你的全部印象可谓“日本社会是一个有教养的社会”,眼前的这一切让你很难想象到其过往的历程,一本《菊花与刀》十分形象地刻画了日本人这种矛盾的性格。带着种种求证和不解,我特地逛了逛日本的书店,从有限的看得懂的书籍里发现,关于中国的书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研究介绍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第二类则是唱衰现代中国的。我不禁哑然失笑。  
期刊
同治六年(1867年)是曾国藩谈古论今、臧否人物、判断时局最频繁的时期。此时的曾国藩常常与他的下属和幕僚谈论时事,其中他最看重的是一个青年才俊——赵烈文。二人后来以师徒相称,感情非常真挚。赵烈文跟随曾国藩南征北战,在历史大变局下,用极具冷静的视角对晚清的政局的变数和历史的趋势做出了准确而深刻的判断。  赵烈文,字惠甫,号能静居士,江苏阳湖人。其父赵仁基,道光进士,官至湖北按察使。赵烈文自幼系统地接
期刊
美国与苏联曾经有过持续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漫长争霸,起于二战胜利,终于苏联解体。争霸虽烈、矛盾虽深,双方却并未有大规模冲突乃至战争发生,故而名为“冷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第一个就在于双方手中都有核武器,这是争霸中最为重要的力量因素,也是双方比拼的主要焦点。你造一颗原子弹,我要造两颗;你造氢弹,我也要造……在这种“核武竞赛”的紧张氛围下,一种号为“冷战魔炮”的疯狂兵器,带着恐怖杀气,来到了世上。  
期刊
第一张现代意义的信用卡是1950年由美国一家俱乐部为其会员所开发的。在它最初问世的日子里,常常有人聚集在收款台前看别人怎样用塑料片付账。很快,这种便捷支付方式风靡全球,同时也制造着坏账危机。从公元前2000年的两河流域到现代的金融危机,从先贤的排斥到现代人们对信用卡的依赖,关于信用卡的由来和发展,本文讲讲信用卡那些事儿。  曾经借贷不得收利  假如放在人类历史长河里看,信用卡的历史不但是短暂的,甚
期刊
激动的英国小报  英国脱欧公投成功,已经过去快半年了。但英国脱欧的进程,还停留在相当初级的阶段。虽然英国民众在公投中决定脱欧,但剧情忽然就反转了,英国高等法院裁定,政府正式启动脱欧程序须经议会批准。这就意味着,2016年6月的那场公投,有可能仅仅是搞了个大新闻而已。  导致这场“意外”的,是一个叫吉娜·米勒的普通女性。她10岁时移民英国,现在是伦敦一家私人企业的投资管理员。和很多留欧派人士一样,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