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五部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4468738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学习过程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放眼现在的作文教学,一是因陈守旧;二是作文训练存在盲目性、随意性。轻视者,敷衍了事;重视者,盲目加大训练量,这样都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为消除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引导学生走一条创新之路,我注重从以下五方面优化作文教学。
  一、“以人为本”,重视写作主体
  中学生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它的基本要求是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我以我手写我口,只要能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如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我认为作文教学以人为本,就是在作文教学中既重视作文写作主体的作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又注重培养他们的写作素质和能力;此外就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方法、写作实践都要结合中学生年龄、生活、思维、心理、能力的实际,使他们面对作文感到有话可说,有文可写。近几年来,本人在作文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作文的体裁、题材和内容紧密与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识能力相结合,从而给我的作文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真为纲”,启发开放式写作
  在写作教学中,只有真正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提高,才能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那怎样才能使学生释放心灵,张扬个性呢?我觉得以真为纲,进行开放式写作教学是个很好的途径。
  开放式写作,首先是命题的开放,让学生写“放胆文”。训练初期,可依据水平等级不同,给出一组题目供不同的学生选择;或给出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使学生有话可说。其次,在实施开放式写作时,学生习作鼓励课堂完成,但不反对课下完成,甚至允许“欠账”,但“量”不等,分值也应相应不等。实施开放式写作还应鼓励学生课外练笔,写读书笔记,日记、周记、随笔,甚至进行专项研究性写作训练。也可鼓励学生成立文学社团,燃起学生的写作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以活为源”,重视写作训练
  写作文即倾吐,“言为心声”,其核心就是一个“活”字,包括灵活写作和激活立意两个方面。
  (一)灵活写作
  首先是寫作时间的灵活。我习惯运用五分钟“课前一读”时间,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大家共赏;按学号,每节一人,早读、晚自习、正课、班会前都读。这样,五分钟就给学生提供了张扬个性的机会。其次,是训练方法灵活。作文无须唠唠叨叨的知识讲授,需要的是亲自实践和有效的训练。最后,是评点交流形式灵活。在作文批改上,一是学生的作文由教师直接批阅;二是由单纯给佳句优段加圈子加点,改为优处圈点,劣处划横线,让学生自我审阅,悟出道理。三是学生互批,找出对方的优点并指出存在不足。学生对习作回头细想、品味、深思、讨论、修改的过程,就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激活立意
  怎样求得文章有创意呢?例如出示一个实物性材料:给出一白一黑两颗围棋子,要求根据此材料写篇作文。对此,思维最容易形成的定势是定位于“棋”,局限于围绕“棋”说话,写棋人、棋事、棋艺等。其实我们可摆脱这单一思维的束缚,而进入另一块广阔的天地,去展开联想。从色泽看,几块黑色与几块白色拼成一个足球,便可以在绿茵场上滚动出无数动人的故事。实践证明,立意创新的关键是激活思路,多一条思路,就可能有多一个新的立意。
  四、“以悟为魂”,提高写作能力
  罗曼·罗兰说过:“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要有阳光”。所以,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懂得感悟生活,深入感悟生活。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深入生活,善于发现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们教会学生认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就容易在日常的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进而用自己的笔来记下美的亮点和美的瞬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二)加强阅读,提高感悟
  对中学生来说,更多是从书本、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得人生的启示、生命的感悟,为写作积累思想,积累素材。因此,要强化阅读意识,提高理解,领悟力。还是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三)交流争辩,升华感悟
  通过观察或阅读,让学生把各自领悟到的东西与同学交流,从而唤起同学的体验、认可或争辩,在思想碰撞中激活写作的灵感,使感悟到的内容得以升华。学生在交流争辩中,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五、“以导为脉”,优化作文教学
  (一)以情感导入,激发感情
  如果教师声情并茂地导读一篇优秀例文,感染力就迅速扩散,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为即将进行的写作奠下“基调”。
  (二)多想法子,导出兴趣
  教学上我常用的激趣方法是:一是以新激趣。兴趣常由新异的刺激所引起,因而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教学方法等都能引起学生兴趣,如引起学生写新人新事、展示社会新风尚,用新材料、出新题目,让学生耳目一新,愿写爱写;二是以疑激趣。有疑就能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惊疑,让学生想写爱写;三是以奇激趣。人的本性好奇,用奇能激发兴趣,如调动学生对写作对象的好奇,写别人笔下所无的东西;四是以美激趣。从美的角度入手,把学生带入作文情境之中,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触发其情思,让学生用最新最美的文字来表情达意。
  所谓“育人无痕,提高有径”。在实践中,我确立“以人为本,以真为纲,以活为源,以悟为魂,以导为脉”的作文教学思路,通过优化作文教学,大大激活了学生的作文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作文创新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构成中学化学知识的核心,其他一切化学知识都是围绕元素及其化合物展开的。在整个化学复习中,抓住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就等于抓住了化学复习的重点。但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繁琐庞杂,易学难记难于运用,复习的难度很大;花费很大的精力复习完之后,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知识体系结构凌乱,造成知识的贮存提取困难,更不能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认知心理学认为,只有组织有序的知识才能在一
期刊
游泳运动作为现行流行的运动休闲时尚,吸引着众多的男女老少,同时这项运动不仅强健了体魄,也锻炼了意志。同时在活动中,增强了人们的相互了解,建立深厚的友谊。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运动。学游泳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有信心和毅力,就能达到目的。让我们从熟悉水性开始吧!  熟悉水性  特点:1.运动的环境变了,由陆上转入到水中。空气和水虽然都是流体,但人体所受的阻力、压力、浮力在水中有明显的变化。比如:人在
期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这一能力要突出民族性,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核心素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土壤,充分体现民族特点。  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养育了数百代中华儿女。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核,学习、传承和弘扬祖国传统优秀文化,对于个人的成长、民族的发展无疑十分必要。  基于《核心素养》要求,从学生的终身
期刊
历来被尊为儒家经典著作的《论语》,是先秦口语和书面语的完美结合,也是研究上古语言面貌特征重要的参考著作,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安王刘义庆依据各种旧书籍收录编辑而成的一部志人笔记体小说,叙事接近口语,对话中保留大量的口语成分,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是后人研究中古时期语言面貌特征一部重要的参考语料,因此被许多学者称为中古俗语的活化石。  一、《论语》中的第二人称代词  根据邹秋珍先生
期刊
一、前言  自2009年全國校园足球计划启动以来,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推荐的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区)进行了综合认定,拟认定并命名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等4755所中小学校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北京市海淀区等31个县(区)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  延庆作为国家级试点区之一,高度重视全区体育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足球项目方面,更是积极开展,希望能够通过与职业足球俱乐部深度合作,
期刊
首先,确定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有效性的目标。  在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把研究重点放在学生“分层作业”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摸索,我确定了学生作业的目标。  一是作业设计要能全面反映三维目标。  二是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特别要强调分层设计,让学生有选择地训练,从而避免不做或抄袭作业的现象。  三是作业设计要能反映出教师的引导作用,让“轻负”和“高效”不再矛盾。  其次,从两
期刊
启发式教学法的内容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此句话的意思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词”。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愤”,就是学习者对某一问题经过积极的探索、思考,有头绪但还没有理顺,有一些轮廓但还没有全貌的时候。这时教师应对学习者所考虑问题的关键所在加以点拨,以帮助学习者开拓思路,明确方向,
期刊
一、教学内容  五年上册11课《故乡的芦苇》84~86页。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抒情散文。文章采用了先叙述后抒情的写法。 文章内容大致上分为两层。第一层“写物”,先用清丽脱俗的语言描写了故乡朴实无华的芦苇多而美的特点。接着,文章从“故乡的芦苇”这个“点”上引入第二层——“忆趣”,通过吹芦苇哨、折芦叶船、捉紡织娘等往事,抒发了对儿时生活的追忆之情以及对自己家乡的怀念之情。“
期刊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孩子从小在家庭生活中成长,对家长的言行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不仅影响孩子的成长方向,甚至会决定孩子的一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青壮年外出打工者越来越多,形成许多留守少年儿童由祖辈老人或者亲戚来照顾、抚养教育孩子的教养模式,这些上一辈的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儿童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智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在实践中我发现现在的儿童普遍在责任感、自制力、同情心、交往主动性、自信心、独立自主性以及面对困难和挫折等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游戏作为儿童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社会性发展中该起到什么作用,如何在幼儿园的一天生活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