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德育美的“吸尘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YIMA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不能流于说教,仅依靠品德课进行思想教育无法实现道德内化。教师要充当好“吸尘器”的作用,将污浊的空气净化的同时,也要用自己的内在“美”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合的方式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而美术活动、美术课正是以美的方式用其独特的视觉艺术给予直面你内心更强烈的心灵碰撞,是德育最美的绿色通道。
  【关键词】德育;美育;美术活动
  一、什么是美术活动?
  美术活动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设置的活动。
  二、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工作?
  义务教育加强德育,既要考虑德育和学生思想实际,也要考虑教材的知识体系,要做到“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利用教材的思想性、教育性有目的有计划的确定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把美术课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一)在美术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
  要教育好学生,我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树立传统美德的教育意识,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有一次,我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做范画,其他学生画在自己的作业本上。正画的起劲的时候,听一位学生在下面指着黑板说:他的树画歪了,哈哈……接着就是全班跟着一起笑。其他同学的笑声对这两位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讽刺。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里特点,结合不同的教学环境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方式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当时我心想:得赶紧让他们静下来才行。要是以往我会对学生说:请安静!请安静!教师总是用这一招功效必然下降。于是我对学生说:“请同桌间交换作业本看一看?”只见学生一拿到其它的作业本都哈哈的笑起来,可见画得是五花八门的。我接着又说:“请你采访一下你的同桌在画的时候知道自己会画成这样吗?”很多学生都是笑而不答,于是我说:“每个人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你笑那是因为你站在自己的立场看画,如果站在别人的角度为对方思考也许你就笑不出来了。因为你和他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点:如果一味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你的世界将会越来越小,反之偶尔的回头检查或者倾听别人的建议,也许效果就不一样了,生活也是如此。”之后就没听到取笑的声音,我想美术活动中渗透德育,对孩子们是一种净化心灵的绿泉。
  (二)美术欣赏中感受德育。
  艺术是民族的,美术欣赏让我们感受中华艺术的博大精深,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对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感。如我在介绍名作《开国大典》时,告诉他们:作品表现了开国庆典的盛况,银幕中天安门城楼上的大红圆柱与国家首长形成了平行的铅直式构图,将主要形象展示给观众;远处成视平线的游行人群,更加衬托出稳定,沉着和庄严隆重的场面。此时此刻人们都在静静地聆听毛主席庄严的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震撼世界的声响,犹如一个春雷打在身上,让人如此的激动。天安门广场上是一片欢娱,跳跃的海洋。我发现很多学生脸上俨然出现了不一样的神情,我想这就是美育与德育相结合感染力。在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情趣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艺术,热爱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
  (三)在美术创作中体验德育。
  在一次作业中,我布置学生回家帮助爸妈做家务,第二天汇报一下结果。随后上课时,我问学生:“你们帮爸妈做了什么事,之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来说,“帮妈妈打扫卫生,感觉很累”、“帮爸爸刨土,身体常常弯着很累,手上也起茧子了。”最后大家都说了一句:爸爸、妈妈很辛苦。这节课由最开始的引导学生对劳动的认识,教会他们欣赏艺术家是怎么表现劳动的。再到让他们亲自体验劳动,体会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即学习了美术知识体会了劳动之美,也懂得了对父母的感恩。
  三、在艺术中成长,净化道德的心灵——美术没有“暂差生”。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小学生。在美术方面不是每个学生都会画,这其中也存在着好与不好。通常不好的都会被列为“暂差生”,这无疑是给他们灌输了我是差生,无论怎样我都是学不好的。其实“暂差生”也有自己擅长的一面,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因材施教,让他们相信自己其实也很棒。都说学生是初生的太阳,拥有这美好的未来,不能让他在儿童时期的教育有一丝杂质。美育的目的在于鼓舞人们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使人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美育作为一种爱的教育,能自觉培养学生自爱与爱他,以及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爱人类、爱和平、爱生活的情感态度,他们能在爱的体验中获得审美的共鸣和喜悦,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由于美育不带有功利色彩,通过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人自身,即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有了好的人格和美的心灵,他们就能用正确的观点看待任何事物,遵循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的原则处理人际关系,用一种让对方乐于接受的方式交流沟通。
  用美的心灵净化德——用心赏美,以美育德!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劳凯声主编
  [2]《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美术部分
  [3]《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3]陶行知《新旧时代之学生》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社会正处在快速转型的阶段,在社会学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何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和管理就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何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应先了解行乞人员他们的户籍?年龄?行乞原因?行乞收入?对社会人员的另眼相待又有何想法?家庭现状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我们
【摘要】本文从回忆青春—执着追寻—美梦成空—怀念往事四个层次剖析李商隐的《锦瑟》。这是李商隐追忆悲剧性的人生时所奏出的一曲人生悲歌。对他而言人生总是梦难圆,事业也罢,爱情也罢,概莫如此!  【关键词】 追忆;执着;惘然若迷;哀伤  李商隐的《锦瑟》 ,由于它的词藻华丽,情意缠绵,景象迷离,含义深邈,诗的中心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论。一千多年来,这首诗成了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我认为这是一位
摘要:如何提高二外日语的教学效果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阐述二外日语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二外日语 教学 教材 教师  随着人才国际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二外日语课。而选择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生也在逐年增多。如何有效提高二外日语的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了日语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从教材、教
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阅读课堂?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反观我们周围的阅读课堂教学,仍然不乏教师带着问题走向学生,进而是无休止的分析讲解,解决预设的问题。这样的语文阅读课堂索然无味,死气沉
【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实施这一建议的关键在于,教师要高度认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意义,在教学实际中践行转变,使地理课堂教学绽放活力,促进学生主体全面健康发展。  【摘要】高中地理 課堂教学 方式转变  一、从“灌输式教学”到“自主式教学”的转变  
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健美操在学校里受到女生欢迎的原因是它对客观条件要求不高,只求一块平整的场地,即使无器械也能徒手舞练,堪称自我锻炼的最方便项目。因此,不少学校将其列为体育教学的内容,并在终身体育思想指导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与实践活动,为增进健康,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一.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实现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贯彻理论联系实际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语文学习是学习中的“老大难”,作文习作又是语文学习中的难中之难。学生提到写作文就唉声叹气,老师遇到作文辅导感觉心中无谱,再者每批阅一篇作文不是摇头叹气,就是啼笑皆非。作文教学是长期困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教学改革家魏书生也说过:“兴趣像柴,即可点燃,也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学生则把学习看成一种精神负担,拒绝学习,出工不出力,甚至厌学。现在厌学的孩子可是比比皆是。甚至有的上完幼儿园就开始厌学,一提学习就烦、一提学习就闹。小学一年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在排列顺序上,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由于家长自身缺乏教育理论和技巧,总拿不出好的教育方法;由于家庭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