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回忆青春—执着追寻—美梦成空—怀念往事四个层次剖析李商隐的《锦瑟》。这是李商隐追忆悲剧性的人生时所奏出的一曲人生悲歌。对他而言人生总是梦难圆,事业也罢,爱情也罢,概莫如此!
【关键词】 追忆;执着;惘然若迷;哀伤
李商隐的《锦瑟》 ,由于它的词藻华丽,情意缠绵,景象迷离,含义深邈,诗的中心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论。一千多年来,这首诗成了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我认为这是一位富于抱负和才华的诗人在追忆悲剧性的人生时所奏出的一曲人生悲歌。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徊,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如果我们把《锦瑟》归纳成一个人生公式:回忆青春—执着追寻—美梦成空—怀念往事。人生总是梦难圆,事业也罢,爱情也罢,概莫如此!纪晓岚也评说:“以‘思华年’领起,以‘此情’二字总承,盖始有所欢,中有所阻,故追忆之而作。”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联: 时光易逝,人生匆匆——回忆青春
“锦瑟无端五十弦”诗人面对锦瑟兴悲,锦瑟有多少根弦,本无关人事,而发此语,责以“无端”,一片痴怨之情立现。“无端”,是没来由、平白无故的意思,这里含有睹物心惊、怨怅和无可奈何等种种感情。“无端”可解为“不知不觉”,人生匆匆,眨眼就到了老年,怨岁月流逝之速也!所以薛雪在《一飘诗话》里说:“此诗全在起句‘无端’二字,通体妙出,俱从此来。”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条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而诗人偏要来埋怨它:锦瑟啊,你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譬如说:唉,怎么不知不觉就老了呢?
锦瑟而言“五十弦”,本属诗人诗中通例,如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梦作》:“雨打湘灵五十弦”,又如“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这都说明此在诗中原无特殊用意。有人说诗人因华年近五十(按年谱,此时诗人时年四十五)而感慨年华之流逝,不禁忆起往昔的岁月。其实不然,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重,情肠之曲。
“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不可解为年龄,而是指“少年”,正所谓青春也。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青春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付出,热血凝铸。诗人听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而难言。诗人正是听到“一弦一柱”所鸣奏的悲声,不禁触动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沉浸在对华年的流逝的回忆之中。诗人的思绪此时不可能只是一种历时性的活动,即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同时应该是共时的,许多画面同时涌现在诗人眼前。诗人睹物思人,感慨万千。
颔联:面对理想,如痴如狂——执着追求
庄周梦蝶,言其追寻理想之癫狂状态也。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庄周在虚渺的梦境中,忽而“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忽而又醒来,“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乎,蝴蝶之梦周欤?”这是朦胧的梦境,也是癫狂状态的写照。同时“迷”字既形容梦境的迷离恍惚,梦中的如痴入迷,也写出梦醒后的空虚幻灭,惘然若迷。这迷离之境、迷离之情,从描绘音乐境界来说,是形容瑟声的如梦似幻,令人迷惘;从表现诗人的华年所历与身世之感来说,则正是一种如痴如狂的痴迷、变幻莫测的迷惘象征。
诗人曾在其他诗篇多次用梦幻来形容身世的变幻莫测,有时还直接用梦蝶之典。如“神女生涯原是梦”、“顾我有怀如大梦”、“怜我秋斋梦蝴蝶”、“枕寒庄蝶去”等。都可和此句互相参引。
杜宇号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每年暮春三月啼鸣,口中流血,声哀情苦。言对理想的追求至死不休的执着。心愿未了,死后化为魂魄,魂魄化为杜鹃鸟,夜夜啼血到天明。这是何等的执着,何等的痴狂!为了理想勇往直前,惜哉其事不成,悲苦凄历无状!
颈联: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美梦成空
“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一系列与珠有关的传说典故。古代认为海中蚌蛛的圆缺和月亮的盈亏相应,月满则珠圆,月亏则珠缺,故有“沧海月明”之说。古代又有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化为珍珠的传说(见《博物志》),所以这里又把“珠”和“泪”联在一起。
而全句则又暗用“沧海遗珠”的典故。沧海中的明珠,本为稀世之珍,为人所重,现在却被采集者所遗,独处明月映照的苍茫大海中,成为盈盈的“泪”珠,比喻被埋没的人才。 《新唐书?狄仁杰传》:“(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这幅沧海月明、遗珠如泪的图画,既是对锦瑟清寥悲苦之意境的描摹,又是对诗人沉沧废弃、才能不为世用的寂寥身世的一种喻解。“珠有泪”,仿佛无理,却正可见人格化的沧海遗珠内心的悲苦寂寞。
这句与“望帝”句虽同属哀怨悲苦之境,但“望帝”句因杜鹃啼血而近乎凄历,“沧海”句则因沧海月明而透出寂寥,意境仍自有别,寓意更不相重。
“蓝田日暖玉生烟”,描绘了蓝田山中沉埋的美玉,在暖日晴辉的照映下,升起丝丝缕缕的轻烟。蓝田山在陕西蓝田县,是著名的产玉地。晚唐词空图《与极浦书》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从司空图所引戴氏语推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比兴象征说法,喻指“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之景。李商隐此处则借以形容锦瑟所奏出的音乐意境缥缈朦胧,象暖日映照下蓝田玉山上升起的丝丝轻烟,远望若有,近之则杳;也用来象征自己平生所向往、追求的境界,正像“蓝田日暖玉生烟”一样,可望而不可即,属于缥缈虚无之域。
类似的境界与感受,在李商隐的其他诗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如“浦外传光远,烟中结响微”(《如有》)、“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无题》)、“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断还连”(《七月二十八日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等句,都与“蓝田”句声意暗通。或以为这句是说美玉沉埋土中,不为人所知,但光彩不能掩,以比喻自己虽沉沧废弃不遇,但词华文彩却显露于世,与上句“沧海遗珠有泪”相映,亦不失无理之说。
末联:不思量,自难忘——难忘往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对“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总括。“此情”统指颔、颈二联所概括抒写的情事,即自己的悲剧身世的各种境界。“可待”,即岂待、何待之意。两句意思是:华年所历的这种种情境岂待今日闻瑟追思时才不胜怅惘呢,就是在当时即已使人惘然若失,惘怅不已了。
“惘然”二字,概括“思华年”的全部感受,举凡迷惘、哀伤、寂寥、虚幻之情,统于这二字中包括。而何待追忆,当时已惘然的感喟则不但强调了华年往事的可悲,
【关键词】 追忆;执着;惘然若迷;哀伤
李商隐的《锦瑟》 ,由于它的词藻华丽,情意缠绵,景象迷离,含义深邈,诗的中心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论。一千多年来,这首诗成了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我认为这是一位富于抱负和才华的诗人在追忆悲剧性的人生时所奏出的一曲人生悲歌。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徊,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如果我们把《锦瑟》归纳成一个人生公式:回忆青春—执着追寻—美梦成空—怀念往事。人生总是梦难圆,事业也罢,爱情也罢,概莫如此!纪晓岚也评说:“以‘思华年’领起,以‘此情’二字总承,盖始有所欢,中有所阻,故追忆之而作。”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联: 时光易逝,人生匆匆——回忆青春
“锦瑟无端五十弦”诗人面对锦瑟兴悲,锦瑟有多少根弦,本无关人事,而发此语,责以“无端”,一片痴怨之情立现。“无端”,是没来由、平白无故的意思,这里含有睹物心惊、怨怅和无可奈何等种种感情。“无端”可解为“不知不觉”,人生匆匆,眨眼就到了老年,怨岁月流逝之速也!所以薛雪在《一飘诗话》里说:“此诗全在起句‘无端’二字,通体妙出,俱从此来。”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条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而诗人偏要来埋怨它:锦瑟啊,你为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譬如说:唉,怎么不知不觉就老了呢?
锦瑟而言“五十弦”,本属诗人诗中通例,如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梦作》:“雨打湘灵五十弦”,又如“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这都说明此在诗中原无特殊用意。有人说诗人因华年近五十(按年谱,此时诗人时年四十五)而感慨年华之流逝,不禁忆起往昔的岁月。其实不然,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重,情肠之曲。
“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不可解为年龄,而是指“少年”,正所谓青春也。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青春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付出,热血凝铸。诗人听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而难言。诗人正是听到“一弦一柱”所鸣奏的悲声,不禁触动自己的身世之感而沉浸在对华年的流逝的回忆之中。诗人的思绪此时不可能只是一种历时性的活动,即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同时应该是共时的,许多画面同时涌现在诗人眼前。诗人睹物思人,感慨万千。
颔联:面对理想,如痴如狂——执着追求
庄周梦蝶,言其追寻理想之癫狂状态也。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庄周在虚渺的梦境中,忽而“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忽而又醒来,“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乎,蝴蝶之梦周欤?”这是朦胧的梦境,也是癫狂状态的写照。同时“迷”字既形容梦境的迷离恍惚,梦中的如痴入迷,也写出梦醒后的空虚幻灭,惘然若迷。这迷离之境、迷离之情,从描绘音乐境界来说,是形容瑟声的如梦似幻,令人迷惘;从表现诗人的华年所历与身世之感来说,则正是一种如痴如狂的痴迷、变幻莫测的迷惘象征。
诗人曾在其他诗篇多次用梦幻来形容身世的变幻莫测,有时还直接用梦蝶之典。如“神女生涯原是梦”、“顾我有怀如大梦”、“怜我秋斋梦蝴蝶”、“枕寒庄蝶去”等。都可和此句互相参引。
杜宇号望帝,死后化为杜鹃,每年暮春三月啼鸣,口中流血,声哀情苦。言对理想的追求至死不休的执着。心愿未了,死后化为魂魄,魂魄化为杜鹃鸟,夜夜啼血到天明。这是何等的执着,何等的痴狂!为了理想勇往直前,惜哉其事不成,悲苦凄历无状!
颈联: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美梦成空
“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一系列与珠有关的传说典故。古代认为海中蚌蛛的圆缺和月亮的盈亏相应,月满则珠圆,月亏则珠缺,故有“沧海月明”之说。古代又有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化为珍珠的传说(见《博物志》),所以这里又把“珠”和“泪”联在一起。
而全句则又暗用“沧海遗珠”的典故。沧海中的明珠,本为稀世之珍,为人所重,现在却被采集者所遗,独处明月映照的苍茫大海中,成为盈盈的“泪”珠,比喻被埋没的人才。 《新唐书?狄仁杰传》:“(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这幅沧海月明、遗珠如泪的图画,既是对锦瑟清寥悲苦之意境的描摹,又是对诗人沉沧废弃、才能不为世用的寂寥身世的一种喻解。“珠有泪”,仿佛无理,却正可见人格化的沧海遗珠内心的悲苦寂寞。
这句与“望帝”句虽同属哀怨悲苦之境,但“望帝”句因杜鹃啼血而近乎凄历,“沧海”句则因沧海月明而透出寂寥,意境仍自有别,寓意更不相重。
“蓝田日暖玉生烟”,描绘了蓝田山中沉埋的美玉,在暖日晴辉的照映下,升起丝丝缕缕的轻烟。蓝田山在陕西蓝田县,是著名的产玉地。晚唐词空图《与极浦书》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从司空图所引戴氏语推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比兴象征说法,喻指“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之景。李商隐此处则借以形容锦瑟所奏出的音乐意境缥缈朦胧,象暖日映照下蓝田玉山上升起的丝丝轻烟,远望若有,近之则杳;也用来象征自己平生所向往、追求的境界,正像“蓝田日暖玉生烟”一样,可望而不可即,属于缥缈虚无之域。
类似的境界与感受,在李商隐的其他诗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如“浦外传光远,烟中结响微”(《如有》)、“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无题》)、“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断还连”(《七月二十八日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等句,都与“蓝田”句声意暗通。或以为这句是说美玉沉埋土中,不为人所知,但光彩不能掩,以比喻自己虽沉沧废弃不遇,但词华文彩却显露于世,与上句“沧海遗珠有泪”相映,亦不失无理之说。
末联:不思量,自难忘——难忘往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对“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总括。“此情”统指颔、颈二联所概括抒写的情事,即自己的悲剧身世的各种境界。“可待”,即岂待、何待之意。两句意思是:华年所历的这种种情境岂待今日闻瑟追思时才不胜怅惘呢,就是在当时即已使人惘然若失,惘怅不已了。
“惘然”二字,概括“思华年”的全部感受,举凡迷惘、哀伤、寂寥、虚幻之情,统于这二字中包括。而何待追忆,当时已惘然的感喟则不但强调了华年往事的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