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卓别林喜剧电影的艺术特点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fe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卓别林喜剧影片《摩登时代》为出发点,分析了卓别林对喜剧电影叙事节奏的巧妙掌握。并通过分析卓别林的艺术表演特点,探讨卓别林喜剧电影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卓别林;摩登时代;叙事节奏;精神内涵
  如果让你列举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大师,卓别林当属毫无争议的一位。虽然他生平并未获过何等实质殊荣,但是他的影响力之广、之深远,已非狭义的喜剧表演艺术家可以概括。
  若是说到卓别林的代表作,大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比较钟爱《摩登时代》这部作品。片语言简意赅:“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与当代众多喜剧片的卖点相比,他的作品靠着真诚、智慧以及深刻的时代精神吸引人们。
  1 智慧的卓别林
  故事的主人公夏尔洛,是一个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普通流水线工人。强大而繁重的重复性劳动,被压榨到所剩无几的自由时间,直接导致他精神失常了。没有剩余价值的劳动力自然是要毫不犹豫舍弃的。于是,在无产者夏尔洛身上,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在《摩登时代》里,“工厂”、“监狱”部分节奏很紧凑,卓别林的表演让人叫绝,笑料层出不穷,高潮迭起。
  不过,在接连不断的开怀大笑后,观者生理反应,会有种喘不过气的微妙感。生理反应引发心理反应。这种设计,远比苍白无力的历史背景说明更巧妙。比高科技“3D家庭影院”更前瞻。使得不同时代的观者都可以迅速的“感同身受”,并促使主动思考。
  于是,继续观看夏尔洛的“疯狂”举动时,观者的感情开始复杂,同情、无奈、心酸、沉重……一系列的灰色情绪开始滋生。这样的观影体会在卓别林作品里屡见不鲜。所以,不管你以哪部作品为切入点,一旦付诸思考,这种思维模式便会潜移默化到其余作品。也使得卓别林的作品之间相互承接,更加紧密的关联在一起。
  2 人性的夏尔洛
  影片进行到将近一小时的时候,节奏开始放缓,当可怜的夏尔洛再一次因为荒诞的原因出入监狱后,美丽的女主角为夏尔洛带来了这个他们真正意义上自己的“家”——一个河边破旧的木屋。
  虽然时代不同,但是,存于普通人心底的理想生活方式,似乎并未改变。有现实的,比如成为富人,拥有自己的大而舒适的房子;有童话的,比如整个大百货商场,所有商品任我免费选购……夏尔洛也做过这样的白日梦,但是现实使他很快清醒。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在有限的条件下使自己活的更快乐,卓别林通过“夏尔洛”这样告诉我们。
  河边木屋破旧不堪可称危房,但在两个年轻人心里,这里就是天堂,我们也许无法理解孤女悲惨遭遇后的心境以及夏尔洛离奇荒诞经历后的无奈。但是,把危房比拟天堂。还是可以看出两人在屡受挫折后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危房让夏尔洛吃尽了苦头,也成就了一段流畅精彩的表演,于是,在一阵鸡飞狗跳,措手不及后,短暂的幸福的生活开始了。
  当夜幕降临,我不禁莞尔,夏尔洛的绅士风度真是无处不在,本来危房空间就狭小,他竟然为了让女孩生活的更舒适或者是为了保护女孩清誉,选择睡在屋外狗窝大小的箱子里。如此逆境中,夏尔洛仍然捍卫住了尊严。他的身上带有绅士和痞气两种矛盾的特质,我们却在这种矛盾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清晨来临,在舒缓的节奏中,夏尔洛享受着心爱之人的早饭,并像一个普通男人一样开始浏览报纸,这时,巨大的标题进入画面,现实是,为了美好的生活,夏尔洛又要匆忙踏上征程了,尽管可想而知前途不尽人意,但是从夏尔洛那始终上扬的嘴角上,我仍然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尽管艰辛,尽管悲苦,但希望仍存。沉重永远不该是整个时代的主旋律,晦暗也不会是人生的唯一色彩。不妄想冒进,但不懈努力;不轻易被舆论击败,但敢于自嘲;不盲目乐观,但对生活时怀感激。找准自我定位,同时成为“精神上的强者”。这种“乐观”是卓别林电影为我们带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3 伟大的精神财富
  犹记《摩登时代》影片最后,夏尔洛与恋人再次踏上逃亡之旅,这样不圆满的结局却被标以“黎明”。卓别林通过夏尔洛的“口”,告诉女主角,也告诉所有观众。即使处于人生的谷底,但我们仍应当“笑”。对别人微笑,回以别人微笑。生理上的简单动作会带来巨大的心理暗示。这就是:用微笑点亮人生。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到: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it was the age of wisdom,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it was the season of Darkness,it was the spring of hope,it was the winter of despair,we had everything before us,we had nothing before us,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we were all going direct the other way.——in short, the period was so far like the present period,that some of its noisiest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绝望的冬天;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落地狱。——简而言之,那时和现在是如此的相像。
  4 纪念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之一 ——卓别林
  苏联库卡尔金在《卓别林评传》前言中说:“他的才华,可以跟一切时代和所有民族的最伟大的大师们媲美,他对人的天性的认识,可以跟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相比,他的讽刺的尖锐性,则可以跟伏尔泰和斯威夫特匹敌。法国批评界称卓别林为银幕上的莫里哀和博马舍。而肖伯纳则认为他是电影界独一无二的天才。”
  卓别林的作品证明,喜剧电影绝不指代粗糙、俗或肤浅。反观当代,把笑料、噱头生硬的强塞与观众的所谓搞笑片,到底愚弄的是观众的智商,还是凸显编剧、导演的浅薄?!是该反思了。
  参考文献:
  [1] 梅尔文·赫利泽.喜剧技巧[M].古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库卡尔金.卓别林评传[M].芮鹤九,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3] 卓别林.卓别林自传[M].叶冬心,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4] 王志钦.巴赞论卓别林[J].电影艺术,2009(01).
  [5] 肖模.卓别林与情节喜剧[J].世界电影,1996(02).
  [6] 基·奥尔德里尼,顾凌远.卓别林的噱头技巧的内涵[J].世界电影,1993(01).
  作者简介: 聂泽鑫(1987—),女,江苏人,上海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动画方向)。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水墨画发展已经形成多元创新的格局,艺术家在绘画形式上追求变革和突破是当代水墨画向前探索的一个共性。这种多样的形式来源于不同艺术家的不同艺术思想、艺术观念、审美趣味、技法表现等多个方面,而无论针对哪一方面,艺术家对其深入独到的认知,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艺术形式,而作为更为直观的形态方式,技法的表现成为艺术家对突破传统水墨形式建立个性绘画语言的关键所在,也是水墨画能否在当下建立起符合当代风尚新面貌
期刊
摘 要:本文以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 &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对《中国合伙人》的电影海报进行了社会符号学分析。文章通过解读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深入探讨了电影海报是如何通过图像和文字共同实现表意功能,从而达到电影海报的宣传目的。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社会符号学;视觉分析;电影海报  0 引言  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通信技术飞速
期刊
摘 要: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奉献的最主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傅山书画精品展》经过精心策划,将“主题策划——艺术陈列——学术讲座——辅助展览——观众互动——意见反馈”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到了较好的陈列展示效果,成为陈列展览创意策划的成功案例。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策划;实施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广东省博物馆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新馆的建设给我们这些策展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期刊
摘 要:翻译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五项技能中最为关键的一项。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其应用翻译能力是衡量其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本科英语专业学生应用翻译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英语专业;应用翻译能力;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0 引言  在服务业广受重视、全球化与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特征的大环境下,语言服务业作为全球化经济的基础性支撑行业,
期刊
摘 要:困扰当前中国艺术教育的问题主要有高校恶性竞争,盲目过度的招生至使学生多,导致教学质量大幅度下降,毕业的学生水平过低导致就业难,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等,究其原因,主要为高校办学思维定式僵化单一,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改革理念缺乏前瞻性,过度滞后所致。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现状;问题  1 中国艺术专业教育现状  中国高校的艺术教育不仅包括了以培养从事艺术职业的专业类艺术教育,还包括以美育教育为
期刊
摘 要:“中国元素”是在具有中国特质的民族文化中凸显出来的,以特殊的民族符号、形象来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内涵和风俗习惯的闪光点。中国的动画创作既要符合民族精神特征,又要结合时代特性,既要在形式上传承民族的艺术风格,更要在内涵上发扬民族文化,发挥创新精神,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用“中国元素”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  关键词:中国元素;民族文化;动画创作  1 “中国元素”的来源及特点  (1)来源于中
期刊
摘 要:杨德昌的电影《麻将》呈现了一个家庭中父与子的关系,并通过对父辈与子辈之间的认同、疏离和矛盾的关系变化,象征性地揭示了在物欲横流的消费社会中,父辈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对子辈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子辈以其为膜拜对象建构自己的价值认同,并试图通过“弑父”仪式完成超越,继承父辈话语权。  关键词:父子;拉康;精神分析;弑父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每个人都在等别人告诉他该怎么做……”,
期刊
摘 要:随着脱口秀节目形式引入中国,我国的娱乐性脱口秀节目发展十分迅速,然而优秀、成熟的栏目却乏善可陈。《天天向上》以其巧妙的立意主体,以及新颖、突破常规的节目形式,开创了国内脱口秀节的新形象。本文从该节目的立意、内容、形式三方面入手,分析其创新之处,以期为同类型节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脱口秀;娱乐性;创新  脱口秀节目起源于美国,最早出现在广播节目中,直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才被电视节
期刊
摘 要:角色,是一部叙事影片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塑造真实可信、鲜明生动的角色,是影片成功的关键。动画中的角色种类可谓形形色色:有人类角色,也有许多动物角色,甚至一些非生命体的角色。然而不论这些角色的外形呈现怎样的状态,其实它们都是“人”。真实的“人性”在这些角色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是观众对角色产生“移情”的前提。只有获得观众的移情,影片中的角色才能走进观众的心中,而观众才能真正走进“戏”中。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内电视剧的不断发展,各类题材电视剧丰富着万千荧屏,观众们有了较大的自主选择权,在纷繁的光影中,青春偶像剧在各大电视台轮番热播。而赵宝刚作为国内青春偶像剧的教父,成为被谈及最多的话题。  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视野出发,就结归纳赵宝刚电视剧的艺术特点、主题、语言表达做了探究,对个人存有的质疑予以阐释,还对赵宝刚电视剧是否折射出的价值导向做了适度分析,旨在揭示隐匿于电视剧背后的内涵所在。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