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温家书:人遥情近,笺短心长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hkie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尺牍虽短寸心长,万金难抵家书。家书不唯是亲人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承载无限亲情的一种寄托。
  
  尺牍虽短寸心长,万金难抵家书。-家书不唯是亲人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承载无限亲情的一种寄托。家书像一双隐形的翅膀,为他乡的游子遮蔽严寒,加增温暖;家书是一瓶甘露,为勤劳的父母扫去炎热,带来清凉;家书如一双助力的手掌,为兄弟姐妹送去鼓励与支持。因了家书,千里之遥缩短距离,亲情加重厚度,儿女受到教育,父母得到安慰,兄弟姐妹更加相亲相爱。
  
  《傅雷家书》傅雷 著
  
  作为读者的我们,在阅读《傅雷家书》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有这样的感觉:作为傅雷的儿子,是一件幸福的事,也是一件有压力的事。
  透过《傅雷家书》,我们看到傅雷兼具慈母与严父两种角色。他时时表现出的对儿子的关爱,于细节处流露出的舐犊情怀,令许多母亲也会自愧弗如,“钢丝弹性很足,有弹伤眼睛身手的危险。你自己千万不可随便拉开,一定要让动手做的人收场。”“大照片中有一张笑的,露出牙齿,中间偏左有一个牙短了一些,不知是何道理?难道摔过跤撞折了一些吗?望来信告知,免我惦念。”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但这种爱子之情如果太过无微不至,也就容易变成教训,“第一件我要郑重嘱咐你的事,就是你千万不要下海游泳。”“你写的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再看这些文字,就嗅到了《傅雷家书》的“家训”味道。傅雷曾说:“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因此,尽管傅雷深受西学熏陶,也会因自己对儿子的粗暴行为作出道歉,但他骨子里是“士大夫”的内质,他不可能真正平等地与儿子对话。
  除可以看作家训,《傅雷家书》还可以看作是傅雷的谈艺录。傅雷学贯中西,对音乐、绘画、文学、戏剧等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他的一些论述,颇有见地。
  比如在绘画方面,他认为“学西洋画的人第一步要训练技巧,要多看外国作品,其次要把外国作品忘得干干净净——这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同时再追求自己的民族精神与自己的个性”。在戏剧方面,他说:“大抵川戏与中国一切的戏都相同,长处是做工物别细腻,短处是音乐太幼稚,且编剧也不够好;全靠艺人自己凭天才去咂摸出来,没有经作家仔细安排。”
  上个世纪80年代,傅雷的这些艺术观点,对于处于知识饥渴状态的国内来说,无疑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除可以看作家书、家训、谈艺录,《傅雷家书》还可以看作一个家族的盛衰史,同时折射了一个时代由理智走向颠狂的种种情状。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有人忍辱偷生,终于盼到黎明到来,这是可赞叹的;然而傅雷轰轰烈烈的死,给人的却是永不停息的震撼,面对傅雷,让人油然想起这样一句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梁启超家书》梁启超 著
  
  梁启超有子女10人,除幼子思同早天,长成的9人,多从事学术研究,各有自己的成就——其中3个儿子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氏一家可谓“满门俊秀”。
  儿女有如此斐然的成就,和父亲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通过《梁启超家书》中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为“中国最早的新知识分子”的梁启超,其在儿女教育上思想之开明,不仅放在20世纪是新的,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也足令许多唯分数论的家长汗颜。
  梁启超从不苛求儿女的学业。甚至因长女思顺学习太过勤奋,恐其伤身,乃以“必须顺承我意,若固欲速以致病是大不孝也”责之。他认为,学问之道。“为的是学做人”“要用来做自己人格修养的工具”,因而他更关注子女健康人格之养成,“你们谅来都知道,爹爹虽然是挚爱你们,却从不肯姑息溺爱,常常盼望你们在苦困危险中把人格能磨练出来”。
  梁启超能因材施教,针对儿女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例如,他认为长子思成学问太专,宜扩大学问趣味,“我怕你因所学太专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他建议次女思庄以生物学为研究方向,“因为它是现代最进步的自然科学,而且为哲学社会学之主要基础,极有趣而不须粗重的工作,于女孩子极为合宜,学回来后,本国的生物随在可以采集试验,容易有新发明。”……
  由此可见,梁家子女之成才,绝不是棍棒底下出之。
  从《梁启超家书》中所收书信可看出,梁任公对子女的学业、职业、交际、情感、生活等各方面都给予指导,但从不强迫命令,而是以身作则,循循善诱,总能设身处地为儿女着想。他是真的爱自己的儿女!而他留给儿女的最大的教诲,便是爱国。他的儿女受了他的“遗传和教训”,无一人“走到悲观沉郁一路去”,而是个个成才,其中虽有7人在海外学习,但未有一人留在国外,个个学成归国。他们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他们从不靠父亲的名声,却又都和他们的父亲梁启超一样,有一颗爱国的心。
  所有这些,足以证明梁启超教育之成功。
  
  《曾国藩家书》(清)曾国藩 著
  
  论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曾国藩家书》的第一封书信里,曾国藩详细地向父母禀告了自己进京的情况,这一举动,正契合了其儒者的身份。曾国藩的一生,可谓坚守儒者职分的一生,通过其家书,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追求。
  《曾国藩家书》约1500封,大多写于曾国藩40岁之后。但其在40岁之前的家书,更显可爱。通过这前期的百余封家书,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为青年的奋斗史。这个青年,28岁入京,作“北漂”一族,住在逼仄的出租房内,时常借钱度日,能够邮寄回家中的不过是“黄芽白菜”、“冬菜一篓”。而其通过10年努力奋斗,至37岁时,已官居二品,再邮寄回家的已变成辽参、虎骨,其为母送葬,酒席至260余桌……曾国藩青年时期的奋斗史,可以给现今漂泊在都市中的青年一代莫大的启示。
  从一个下层官吏到朝中大员,从一介读书人至内明外用之境,曾国藩何以成为曾国藩?透过其家书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在其家书里,儒家所倡导的致圣之途径,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体现。
  “史宜日日看,不可间断”,“每天发奋用功,早起温经,早饭后读廿三史,下半日阅诗、古文。”——此谓致知。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此谓齐家。
  “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葆此以无咎,即是持身守家之道。 至军事之成败利钝,此关乎国家之福,惟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食禄有年,爱国厚恩,自当尽心竭力,力理军务,一息尚存,此志不懈。”——此谓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以自己的坚持,完成立身立言立德之业,但曾国藩又让人感觉是个矛盾体,他关心亲属、族人、同乡,甚至朋友的老妈子也给予挂念,但这样一个人,竟会有对太平天国屠城的“伟业”,甚至连婴孩也不放过,实在让人诧异。曾国藩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然而其未能推仁及人,未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终究算不上一个儒家的仁者。
  
  《奈保尔家书》[英]V.S.奈保尔 著
  
  阅读《奈保尔家书》,一幅温馨的父子画面时时形诸脑海;画面中的两个男人更像是朋友,他们以真正平等的姿态进行对话。父亲从不板起脸孔对儿子进行说教,即使在儿子做了错事的时候,他也只会用理解性的言语进行劝诫。而儿子,则视父亲为“心目中最值得尊敬的人”,他理解父亲的不易,希望有朝一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父亲过上幸福的生活,并对父亲的写作才能时时给予肯定,不断地鼓励父亲坚持其所钟爱的写作事业。父子俩这样的通信内容,会让读它的人,感觉到无限的温馨。
  《奈保尔家书》收录了1949年9月至1957年6月V.S.奈保尔与家人的近170封通信(包括电报两封),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v.s.奈保尔1950--1953年于牛津求学期间与父亲西帕萨德·奈保尔的通信。在校期间,v.s.奈保尔刻苦攻读文学名著,广泛参加社团活动,还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做兼职记者、编辑,到电台朗读小说,乃至到医院洗盘子,到农场做农活……所有这些,体现的是V.S.奈保尔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所具有的积极进取、勤奋向上的优秀品质,而这些,与作为父亲的西帕萨德·奈保尔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家之主,西帕萨德·奈保尔独立支撑着九口之家的生活,但他从不在生活重压之下显示出赢弱之态,而是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的苦和累。只是令人甚感遗憾的是,就在儿女有能力接过他肩头的生活重担时,他终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对于V.S.奈保尔来说,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成为他一生的隐痛。在他的小说《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里,他以父亲为原型塑造了毕斯沃斯的形象,这应该算是一个儿子向父亲致敬的方式吧。
  西帕萨德·奈保尔还不能称之为出色的小说家,但他短暂的一生无疑“写”出了一部非常伟大的“作品”——他的儿子v.s.奈保尔。从某种意义上说,V.S.奈保尔的文学之路,也是父亲文学之路的延伸,他完成了父亲未竟的文学心愿,并百倍地超越了父亲的文学成绩——他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登上了文学的顶峰。
其他文献
“世博化”背景下的市场也的确会天然地向有关图书倾斜,使得该类书不至于成为包袱,而且又带来相应的心理安慰:重在参与。这样中庸的态度与营销的缺位,决定了大部分的世博图书印数在5000册左右,而图书市场上则几乎察觉不到它们的增量。    2010年最引人瞩目的是世博会,说是“出版商机”,并不为过。但随着入园人数的节节攀升,世博图书的表现似乎和世博园区的书店一样,存在,却几乎被淹没。这可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期刊
该书的研究则有助于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对传统政府管理范式的彻底反思和批判,突破传统范式的束缚,进而提出建立中国公共管理新模式的构想和设计,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对政府管理范式转换过程进行多维理论反思。从而揭示出走向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管理模式几经变化:先是“政治导向型政府”,后是“经济导向型政府”,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如何全景式展现这一
期刊
《编辑的悟性》结合作者自身的编辑活动与实际编辑案例,深入探讨了编辑悟性的具体作用和形成过程。至此,编辑悟性不再是深奥、晦涩、玄妙不可掌控的唬人把式,而是可以追根溯源,可以通过修炼习得的一种职业真功夫。    关于编辑的悟性,业界的探讨持久、深入,在郑一奇老先生《编辑的悟性》一书中有详细归纳:  编辑悟性,是指编辑对出版行为、客观规律有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在编辑工作中有较多的主动与自由。  编
期刊
世博主题出版物以及世博出版是否跟目前正日益火爆的上海世博园参观人数跟随炎热的天气而不断增加那样,在国际出版界对图书和阅读的未来并不那么乐观之际,给中国出版业带来了几许真正的兴奋和激动呢?已经或者正在进行的世博出版活动,是否能够达到众多参与此项热点活动的出版机构的期望呢?    引言    毫无疑问,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影响。仅仅从一般的推想就可以罗列这样一些表
期刊
《午夜来獾》张炜 著作家出版社2011 年4 月版定价:30.00 元    大自然是张炜文学的内在结构,它给了张炜文学一个广阔视角,从这个视角下观察其作品,人类和动物的故事都被赋予了全新的意念。    散文是张炜文学作品的重要一支,它弥补了小说、诗歌的某些局限,使他的艺术表达更加透彻和丰厚。《午夜来獾》不是狭义的散文,它是作者在香港、美国等地高校或媒体的讲演、对话,严格地说它是谈话录。这些谈话录
期刊
孩子的世界很小又很大,他们的成长,需要诗意的温润,也需要幻想的空间,就像青青的小树林,需要早晨清亮的露水滋养,也需要黄昏遥远的星星的守望。徐鲁这些纯美和温暖的诗歌与散文所担当的,正是这样的本份。    和我的红领巾放在一起的,是一朵蓝色的小花。  静默的,那么鲜艳的花朵,常常让我想起过去的快乐。  那是一朵小小的绢花,一朵晚会之花。  一个彩色的小信封,把那朵小花和一句祝福的诗赠给了我。红色的纸条
期刊
当国内出版社关注青少年读物的分级阅读时,英美两国小学的分级阅读读物也因此成为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  不管对这两国的分级阅读系统和出版物进行何种研究,最毋庸置疑且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分级阅读出版物都与该国基本的教育体系紧密相关,而了解与该体系有关的学校以及家长的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切入点。  本文仅以英国,准确地说是以英格兰的教育体系为例,对适合该体系的分级阅读读物做一个基本介绍。而苏格兰、威尔士以及
期刊
靠中国民族传统元素取胜,是进步还是退步?试验性的图书是书还是艺术品?专门为迎合比赛口味而制作设计的图书是否太刻意?这些获奖的书,普通读者能接触到吗?能买得起吗?这是一场孤芳自赏的游戏吗?  王慧,装帧设计师,插图画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硕士。上海教育出版社美术编辑。曾获上海市书籍艺术设计优秀整体设计奖。连续两届入选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获整体设计优秀奖。    每年3月,“世界最美的书”都会在德国莱比锡
期刊
分级阅读模式作为国际儿童阅读的一个趋势和重要坐标,对少儿出版具有重要意义,既是现实的蓝海,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生长点。    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称自己是分级阅读的受益者:一年前某出版社要出版他的作品,他不同意,因为那些作品已经出版,再版的话出版社利润太低。出版社负责人说,这个您不用担心,我们来操作。结果,出版社用分级阅读方式对他的作品进行重新编排,短时间内就发行了30万册。曹文轩说这话时,有关分
期刊
出版企业只有市场化,只有成为现代企业,大家才可能意识到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特别是出版企业成为上市企业以后。面对国内外的股民,如何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才是考验我们的时候。这时,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也许才会真正提上出版业的议事日程。  随着出版业转企改制的不断深化,人才战略日益成为出版单位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而30年来的企业化管理体制,使出版业积聚了庞大的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了职业经理人的群体特征,这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