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制度的思考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2433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法缺陷是当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应以转变立法理念和加快完善《社会救助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条例》立法工作两方面为重点完善中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相关立法。
  【关键词】未成年人;救助;相关立法
  自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社会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深层次的阶段。正是从此时开始,随着经济的增长与社会的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其中较突出的就是流浪未成年人问题。自2003年《城市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颁布施行起,国家也在密切关注流浪未成年人这一社会问题,着力解决这一影响未成年人自身生存、发展,社会安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但十年过去了,相关立法工作进行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解决该问题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就是对当前流浪未成年人现状产生的立法缺陷及相应的完善举措所进行的分析、讨论。
  一、我国目前流浪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中国政府的官方界定,所谓流浪未成年人,是指年龄在 18 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人,流落于社会超过 24 小时,造成基本生存条件失去可靠保障而陷于困境中的少年儿童。在这里,流浪儿童和流浪未成年人属于同一概念。
  以下是J市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2014年度的统计数据:
  综合以上的数据及分析结论,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难度大,救助工作效率不高,成效不显著。这一现状的出现,既有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也有流浪未成年人自身身心发展和家庭的原因。但对于法治国家来说,根本上是由于当前国家相关立法的立法理念滞后、立法技术不成熟、相关的专门性立法缺位所致。
  二、我国流浪未成年人保护立法的缺陷
  (一)社会法层面
  社会法立法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生存、发展的权益,维护社会边缘群体必要的物质与非物质生活资本,使之确有向上流动的发展机会,从而使社会阶层相互灵活地上下流动,使社会成为“有源之水”,尽可能地缩小由激烈社会资源竞争带来的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有序地发展。但社会法立法的本质却是通过平衡社会资源分配,保证所有人——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如本文中的流浪未成年人)的生存合乎人的尊严,使人获得真正的解放,维护和保证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是在实现这一立法本质过程中必然的路径选择而已。社会法是现代法律部门中对现代国家、现代法律公平正义追求的最突出体现。因此社会法虽然冠以“社会”二字,其实质上的落脚点却在于人(或者说是公民)。受制于我国当前落后的社会法立法理念,一方面,中国的社会法在指导思想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保护存在偏差,政府公权力依然将对弱者的保护视为基于维护社会稳定或人道主义精神(尤其是前者)而对其施与的恩赐或施舍;另一方面,仅仅从维护社会稳定出发的社会法,只有在基于迫切现实社会需要时才会做出立法上的回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被动立法泛滥。只有真正的从人出发,从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出发,转变立法理念,才能从社会法层面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利益,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安定有序发展的目的。
  (二)行政法层面
  形式上看,国家在行政法层面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规定似乎很全面,但依然存在严重不足。首先,保护流浪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立法缺失。虽然有众多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加以规定,但我国对流浪未成年人的立法多是以流浪未成年人的管理为出发点和归宿,没有认识到流浪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主体价值,忽视流浪未成年人这一特殊法律主体在权利上的保护。因而导致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专门立法缺失。其次,相关立法的层次较低,内容较单一,可操作性不强。再次,相关立法虽多,但规定较分散,仅仅对某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救助流浪未成年人加以指导,没有综合性地形成国家公权力与社会协作对流浪未成年人的保护。如《城市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虽然规定了民政、公安、卫生、城管、交通等政府部门救助流浪未成年人的相应职责,但没有从立法上让各部门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中协同一致、合作解决问题,导致部门间出现公权力滥用、重复救助甚至相互推诿的问题。第四,相关立法没有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能动解决流浪未成年人问题。虽然在《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中对社会力量参与弱势群体救助作了专门规定(《办法》第五条、第七条、第五十二条至第五十六条),但指导性、操作性不强,对于具体如何利用社会力量、民间资本解决救助问题没有明晰的指引。如《办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及相关机构应当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机制和管道,提供社会救助项目、需求信息,为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但对于相关机制和管道的相应制度设计缺乏较具体、明晰的规定,对于社会力量、民间资本如何具体利用相关机制、管道参与社会救助没有明确的指导,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性意义不大。
  三、对于完善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立法的思考
  从上文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立法领域存在的问题较多,立法理念、立法技术以及相关制度设计不成熟,具体而言可以在下列几个方面完善:
  (一)转变救助立法理念
  我国目前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立法理念,不论在社会法层面还是行政法层面,都是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国家没有将从家庭、社会层面解决未成年人流浪作为救助的终点,势必导致“治标不治本”;国家只在这一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现实不良影响较突出时才会作出相应的立法回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相关立法被动、滞后。转变立法理念所要求的,是将立法的出发点、落脚点切实转变到流浪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身上,使其在生存、发展的可能性上真正与社会其他成员(或“公民”)实现平等,贯彻现代国家、现代法律公平正义的理念,而非仅实现社会安定、有序发展。换言之,就是要求将流浪未成年人真正视为法律上的权利主体,而非国家公权力施救的客体。法律上一切有关流浪未成年人的行为、规定,都要根本维护未成年人的法定权益,充分尊重未成年人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能力与权利。   (二)在立法上整合社会、政府资源,形成联动有效的救助机制
  一方面,对政府部门而言,立法上要形成总括性的、能够具体指导各个政府部门合作救助、对各政府部门合作救助有现实操作性的法律规范。从当前的具体救助情况看,由于立法技术上的不成熟,各个政府部门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问题上多是“你搭你的台,我唱我的戏”,造成公权力滥用、重复救助甚至相互推诿。很多时候政府部门在救助工作上确实下了功夫,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只有立法上对政府部门救助职能具体是什么、各部门如何在具体救助工作中运用公权力、如何具体做到联动、配合施救作出总括性的规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公权力在救助问题上“吃亏不讨好”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政府与社会力量而言,立法上要着力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当前对于如何有效利用社会力量、民间资本解决流浪未成年人救助问题,我国立法技术尚不成熟,这一领域的法律规范较为粗略、笼统,在具体工作中的指导性、可操作性较弱。在当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坚定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后,如果依然坚持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以国家、政府责任为主,不能有效地让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我国当前的救助工作效率低下、成效不显著的现状将不能根本性转变。具体而言,对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准入机制,政府部门辅助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具体机制,公权利对社会力量具体救助的管理机制、奖惩机制,在立法上要进一步健全化、明晰化。
  (三)在立法上从源头预防流浪未成年人产生
  流浪未成年人问题产生的原因较复杂,总体来说有家庭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未成年人自身受教育和自身人格、心理发展因素。一部分未成年人在外流浪是因为父母离异,无人看管,或父母因身体原因(如重大疾病)、经济原因丧失抚养能力,或父母去世且其他监护人不能及时尽到抚养义务等因素造成的;一部分是未成年人所在地区经济条件差,未成年人因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而流浪在外;另一部分则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程度低,自身人格、心理发育不健全,对家庭、社会缺乏依赖感、归属感、安全感所致。要在立法上解决这一现象产生的源头问题,需要综合完善宪法、社会法、行政法的立法工作。其一,立法上对困难家庭适度倾斜,尤其是解决困难家庭的经济问题,使未成年人“幼有所长”,在成长阶段能够感受家庭的温暖;其二,立法上对欠发达地区适度倾斜,从提振当地经济发展和完善当地未成年人救助设施、机构安排、资源配置两方面着手,使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其三,立法上转变观念,不能仅仅关注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受教育权,而要全方位立足于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发展,现阶段尤其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加强对其的心理辅导、性格培养,从根本上防治未成年人重复流浪。只有从这三个源头上解决问题,当前我国流浪未成年人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治。
  (四)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条例》
  我国目前对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法律虽然数量较多,但始终缺乏专门立法。另外,现有关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立法位阶较低,内容较单一,可操作性不强。这一方面的法律多是部门规章、地方政府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没有一部关于社会救助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的人大法律或国务院法规;内容上较单一,仅仅关注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相关规定较分散,对于具体救助工作的展开欠缺指导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专门性法律的缺位,根本地制约了救助工作的展开。当前转变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现状的关键在于加强专门立法工作,通过专门性法律的出台,进一步明晰具体救助工作、救助管理工作的方式、机制、渠道,为加强救助工作、从根本上改善现状提供专门性的法律支撑。
  作者简介:张乔萌(1990.9-),男,满族,湖北荆州人,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法制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慧,许永霞.流浪儿童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救助:超越与融合[D].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1
  [2]安锦.政府责任视角下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机制的构建与完善[D].理论导刊,2014.12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地理教材虽然有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鲁教版等多种版本,但都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都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的,贯穿这几本教材的核心思想概括起来只有九个字: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都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地理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
期刊
【摘 要】就诗歌艺术本身而言,我认为,首先它是“浓缩的艺术”。这种浓缩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那就是画面的单个截取或多个连 缀。其次它是“扩张的艺术”。这种扩张表现在形式上则是画面外延的扩张,亦即简单的一个或多个画面能让人联想或想象到无数个画面的存在;表现在内容上则是 意蕴的扩张,表现为情感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不论是浓缩或是扩张,诗歌必须凭借虚实这一表现手法达到理想的境界,只是各个诗歌本身表现的是点是
期刊
【摘 要】当前考试管理工作与教学质量两者之间关系紧密,考务管理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高校是否能够长远健康发展。文章以高校考务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高校考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考务管理工作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考务管理工作;对策   一、高校考务工作特点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必备环节,是检测教学效果、评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手段,考务管理工作是确保考试有条不紊的
期刊
【摘 要】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著名学者柯鲁克先生曾一再主张把英语的大量阅读当作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因此,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
期刊
【摘 要】高校教师培训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教师培训适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需求,对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教师培训存在的现状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教师;培训;措施   一、高校教师培训含义   培训是指通过学习知识、能力、技能,而达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培训的本质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通常在掌
期刊
【摘 要】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应该如同閱读教学一样,重视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独特的见解,并允许个性化的识字方式存在。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识字,让每个学生在漫长的母语学习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没有任何兴趣和仅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习的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努力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营造轻松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班主任,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的他们的心里都有阴影,往往是性格孤僻古怪,学习兴趣不浓厚,态度不端正,因为他们缺少爱,对生活失去信心,所以不能安心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更有耐心,更加关怀备至地体贴他们,使他们重新得到关爱。  【关键词】性格怪癖;学习兴趣   写作目的及其意义: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第一次遇到这么性格怪癖的学生,当时我也非常生气,真想把他拒之于教室门外,
期刊
【摘 要】历史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场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中学生的学习效果。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普遍较低,初中历史教师应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积极创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笔者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了几点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课堂教学质量是初中历史
期刊
【摘 要】课堂氛围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教学效果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
期刊
【摘 要】情境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该方法主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种教学氛围和语言环境。可使学生更好的感知语言的魅力。从而更加快速的掌握语言知识点,提高语言能力。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些许看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情境;问题   一、趣味情境能有效激发兴趣   学生是否对英语感兴趣,英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教学形式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