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景类诗歌里的虚与实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im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诗歌艺术本身而言,我认为,首先它是“浓缩的艺术”。这种浓缩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那就是画面的单个截取或多个连 缀。其次它是“扩张的艺术”。这种扩张表现在形式上则是画面外延的扩张,亦即简单的一个或多个画面能让人联想或想象到无数个画面的存在;表现在内容上则是 意蕴的扩张,表现为情感的丰富性和含蓄性。不论是浓缩或是扩张,诗歌必须凭借虚实这一表现手法达到理想的境界,只是各个诗歌本身表现的是点是面、程度轻重不同罢了。
  【关键词】实景;虚景
   一、由实景到虚景
   所谓实景、虚景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虚;叙述为实,议论为实......实景是可见、可嗅,甚至是可触的;虚景则只 可感受。在情景类诗歌中,在景情的过渡或延伸中总是追求一种自然贴切。这种转化对追求至善至美的诗人而言则是充分展示个人才情的契机,也是诗歌内容层面扩 张,追求浓厚、含蓄之美的需要。于是在景和情的转化处也就成了情景类诗歌的作者普遍的着力点之一 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总的说来,诗歌的前两句属写景,后两句属抒情。就前两句的写景而言,首句的“暗飞声”写出了诗人闻笛的感受,实中有虚,尤其是“暗”字意蕴丰富;而次句的 “满洛城”则差不多都是想象了:诗人觉得这样优美的笛聲飞遍了整个洛阳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这句与前一句的“暗飞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正是这种反 差让读者体会到了此曲的巨大穿透力,更进一步说,它实际上展示的是一直在酝酿和最终形成爆发的思乡之情的威力。难怪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何人不起故园情的 感慨了。需要补充的是也有不少诗歌是先有情,然后才有景,也即缘情即景之作,那么诗歌的后几句景物刻画则或多或少地符合这种由实景到需景的特点;而诗歌的 最后一句往往起着提升全诗映照诗情或另辟蹊径、拓展意蕴的作用。
   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二、由实景到虚情
   这里的“实景”与“虚景”亦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初略地将景物描写统称为“实景”,将诗中抒发的情感统称为“虚情”。
   在情景类诗歌中由景到情的写法是主流。这是诗歌本身扩张的需要,也只有从有限的景升华到无限的情,诗歌才能实现内容上的有效扩张。若仅仅搁于实,不能较好 地融入虚,诗歌便会显得浅显和单调。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首句写遥望 一轮落日向着一望无际、连绵不绝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缓缓而没。次句写流经楼前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向东流向大海。这两句诗结合起 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了诗人笔下,使画面显得格外宽广和辽远。如果说第一句诗是标准的实景展示的话,那么次句则是由实景向虚情的过 渡,实中已有了虚的融入了。在看似写尽望中景色之后,诗人却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将诗篇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将先前之景与胸中之情打成一片:以视野之开阔,暗含诗人抱负和气度之远大,同时还使人悟到“站得高才 能看得远”的生活哲理。就这样,整首诗在浓缩中实现了扩张,通过由实景到虚情这种手段提升了整首诗的意蕴和层次。
   三、实景寄寓虚情
   在情景类诗歌中,景与情往往是紧密交融,难以分割的。我们知道,景往往是情的载体;情往往是景的目的。但在寓情于景的作品中,景既是情的载体,又是情的显 性表现。在解读这类诗歌时,我们要充分激活自己是联想和想象,“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的东西泡 开。。。。。。(谢冕《论诗》)让自己的情感在诗歌的景物描写中自然涌动,以达到自我情感与诗歌情感共鸣和交融,进而实现诗歌内容的膨胀。如李白的《望天 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此诗的前两句即以“江”与“山”的关系着笔。首句着重写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之势,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 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道路。次句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 作用。如果说前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此句则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后两句是一个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山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 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正是因为末句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可以说正是在对诗中景物的 品味中,景、情、人三者才不可分割地融为了一体。
其他文献
【摘 要】想象力是创造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优势,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鼓励、培育和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想象;教学;培养;呵护;发展   黑格尔曾经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的想象活动。”儿童的思维与成人的思维大相径庭,在他们的脑海中:“狗是他的伙伴,老虎是他的朋友。”他们的世界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日常合同管理工作特点,依据《合同法》相关描述及要求,简要阐述了合同管理工作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以便指导日常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合同法;签订;履行;注意事项  一、合同的概念及特点  《合同法》对合同的定义:“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合同的特点: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坚持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二、
期刊
【摘 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或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建工作者需要不断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党性修养、作风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说都属于道德建设的范畴,他们调整的方式大致相同。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对如何以制度、舆论、行为为导向,以破立并举、扶正祛邪的举措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匡正良好作风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党性修养;作风建设;策略与方法  
期刊
【摘 要】后现代女权主义的解构立场,把女权主义引入了新的理论范式中,女权主义的发展获得了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机会,同时解决了困扰女权主义的两难问题,还避免了建立女性主体性地位后重新产生新的霸权。女性已经摆脱了与男性势不两立的境遇,产生了体现不同民族、阶层等更丰富的女性主义新理论。  【关键词】后现代女权主义;女性主体性;女性主义新理论  一、后现代女权主义的思想渊源  从人作为一个物种存在以来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形势下对英语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英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已成为许多英语学习者追求的目标,因此,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已成为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最终目的。交际能力是在使用当中培养的,也是在使用当中得到检验的。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是英语教学的中心问题。英语教学这一交际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和“用”统一起来考虑。  【关键词】英语教学;中职学生;交际
期刊
【摘 要】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而我们的汉字,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五千年了。汉字的起源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汉字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最美丽的遗产。  【关键词】正确理解;兴趣   归结到今天,汉字是学生打开语文殿堂的钥匙,是学生领会文字世界的精灵。然而,对于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汉字对他们还是陌生
期刊
【摘 要】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小学自然试题的题目是,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有孩子答:“雪化了以后是水。”可也有孩子富有诗意地答道:“雪化了以后是春天。”后一种答案教师判为错误,理由是与标准答案不符。在我们的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学生们无论多有创意的答案,只要不符合“标准答案”,都是错误的。许多非常有创造性和好奇心的孩子就是在这“标准答案”的包围中失去了学习最宝贵的品质——探究和创新,成为
期刊
【摘 要】在高考旗帜的引领下,对于高考作文的写作和指导,方法固然重要,但意识尤不可缺。作文备考要回归社会,关注热点;回归课堂,重温经典;回归文本,重视“读者”;回归自我,张扬个性。回归的意识会把我们引向倍感亲切而又生机无限的自由乐园,使写作变得平易生动而文思沛然。  【关键词】高考备考;作文教学;回归意识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如何写好高考作文就显得十分重要。高考复课中,关于作文的
期刊
【摘 要】教务管理水平直接体现院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讲了当前高校加强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存在的现状,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的规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等教育已由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管理作为支持和服务教育
期刊
【摘 要】高中地理教材虽然有人教版、中图版、湘教版、鲁教版等多种版本,但都是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都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的,贯穿这几本教材的核心思想概括起来只有九个字: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都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地理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