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足于本园实际,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以促进本园幼儿的发展为目标,在幼儿园开展手工编织活动,把它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并进行推广和深入,充分利用本地生活中的自然物和废旧物进行制作和造型活动。我园将“《指南》背景下编织工艺在园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确定为课题,主要在理论上探讨编织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在实践中让幼儿通过编织活动提高多种能力,开发出编织工艺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编织工艺;园本课程;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 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046-01
1.现状分析
编织是一种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工艺,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并且特有的民间艺术,能够培养艺术情趣并且可以传递民族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开展编织工艺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热爱民族的情感,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然而,我国幼儿园及教师对编织工艺进行研究的并不多。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幼儿园庄富娟老师的《大班幼儿美工编织活动初探》是最早发表的与幼儿园编织教学相关的文章,她尝试探讨了大班幼儿美工编织活动中的编织技巧,也有所收获;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启明星幼儿园的汪月琴老师撰写的《浅谈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在幼儿园的有效开展》一文中对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的开展方式及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可见,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方面可借鉴的经验很少,现有的研究成果也只停留在民间编织工艺在幼儿园开展的可行性、开展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浅层次的探讨,没有形成可以借鉴、推广的小、中、大班教案集。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指南》的艺术教育建议之一是“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因此,将编织工艺融入到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既能积极响应《纲要》、《指南》精神的,也能创新与传承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所以,我园将“《指南》背景下编织工艺在园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确定为课题。
2.实践目标
(1)充分挖掘整理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编织工艺内容,通过与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整合,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2)研究编织工艺在园本课程中的渗透,让幼儿感受编织艺术的丰富和优美,激发他们对编织艺术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开发创造潜能。
(3)探索手工编织教学中有效开展的方法策略,促进教师的專业发展,最终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编织课程。
3.实践思路
首先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进行文献检索和课题分析,确立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及教师访谈,了解不同角色对于幼儿园园所氛围的期望。其次建立园本编织工艺课程资源库,根据子课题分别搜集相关材料,使资源得到共享,帮助教师相互学习借鉴,在一次次的研磨探讨中充实资源库内容。然后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等,根据《指南》及《纲要》中小、中、大班幼儿的发展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编织工艺活动,构建富有特色的园本化课程。
4.实践内容
(1)编织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
第一,探讨开展编织工艺与幼儿园主题课程的联系(以集体学习、分散学习的方式,生活化、游戏化的方法,在幼儿园主题教育中开展编织工艺);
第二,探讨开展编织工艺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主要从教育者角度出发,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客观地、综合地分析与评价)。
(2)幼儿在编织活动中的能力提升
第一,开展编织工艺课程对提高幼儿观察能力的研究(通过对编织材料、编织步骤、编织物象的感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第二,开展编织工艺课程对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研究(在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开展编织活动,各年龄段选取的材料不限,主要在技能上体现层次性。小班:以搓、缠、绕等方法为主,中班:以编、拼插等方法为主,大班:以结、织、盘、排列等多种方法,通过实践编织活动,提高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第三,开展编织工艺课程对激发幼儿创造能力的研究(通过幼儿的主观感受和教师的客观引导,对现有的作品进行自主探究想象,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3)幼儿园编织工艺课程方案
运用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适宜的编织活动内容,形成系统的、可操作的课程方案。
第一,小班年龄段的编织工艺课程;
第二,中班年龄段的编织工艺课程;
第三,大班年龄段的编织工艺课程。
5.创新之处
从理论上看,“《指南》背景下编织工艺在园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能让幼儿通过主题教育内容和节日文化,有目的地利用多种编织材料,在游戏化情境中,进行简单创作。
从实践上看,“《指南》背景下编织工艺在园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能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从成果上看,“《指南》背景下编织工艺在园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能形成可以借鉴、推广的小、中、大班教案集。
可见,将民间工艺“编织”融入幼儿园课程中,能够在欣赏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幼儿充分了解编织工艺的艺术形式,通过编织工艺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幼儿的审美创造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对编织工艺的探索兴趣,形成耐心、坚持、克服困难等良好品质的同时,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编织工艺;园本课程;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 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046-01
1.现状分析
编织是一种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工艺,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并且特有的民间艺术,能够培养艺术情趣并且可以传递民族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的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开展编织工艺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热爱民族的情感,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继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然而,我国幼儿园及教师对编织工艺进行研究的并不多。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幼儿园庄富娟老师的《大班幼儿美工编织活动初探》是最早发表的与幼儿园编织教学相关的文章,她尝试探讨了大班幼儿美工编织活动中的编织技巧,也有所收获;安徽省合肥市滨湖启明星幼儿园的汪月琴老师撰写的《浅谈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在幼儿园的有效开展》一文中对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的开展方式及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可见,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方面可借鉴的经验很少,现有的研究成果也只停留在民间编织工艺在幼儿园开展的可行性、开展方式和教学方法等浅层次的探讨,没有形成可以借鉴、推广的小、中、大班教案集。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指南》的艺术教育建议之一是“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因此,将编织工艺融入到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既能积极响应《纲要》、《指南》精神的,也能创新与传承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所以,我园将“《指南》背景下编织工艺在园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确定为课题。
2.实践目标
(1)充分挖掘整理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编织工艺内容,通过与幼儿一日活动的有效整合,使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2)研究编织工艺在园本课程中的渗透,让幼儿感受编织艺术的丰富和优美,激发他们对编织艺术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开发创造潜能。
(3)探索手工编织教学中有效开展的方法策略,促进教师的專业发展,最终形成有效、操作性强的园本化编织课程。
3.实践思路
首先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进行文献检索和课题分析,确立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家长及教师访谈,了解不同角色对于幼儿园园所氛围的期望。其次建立园本编织工艺课程资源库,根据子课题分别搜集相关材料,使资源得到共享,帮助教师相互学习借鉴,在一次次的研磨探讨中充实资源库内容。然后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等,根据《指南》及《纲要》中小、中、大班幼儿的发展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编织工艺活动,构建富有特色的园本化课程。
4.实践内容
(1)编织工艺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
第一,探讨开展编织工艺与幼儿园主题课程的联系(以集体学习、分散学习的方式,生活化、游戏化的方法,在幼儿园主题教育中开展编织工艺);
第二,探讨开展编织工艺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意义(主要从教育者角度出发,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特点,客观地、综合地分析与评价)。
(2)幼儿在编织活动中的能力提升
第一,开展编织工艺课程对提高幼儿观察能力的研究(通过对编织材料、编织步骤、编织物象的感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第二,开展编织工艺课程对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研究(在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开展编织活动,各年龄段选取的材料不限,主要在技能上体现层次性。小班:以搓、缠、绕等方法为主,中班:以编、拼插等方法为主,大班:以结、织、盘、排列等多种方法,通过实践编织活动,提高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第三,开展编织工艺课程对激发幼儿创造能力的研究(通过幼儿的主观感受和教师的客观引导,对现有的作品进行自主探究想象,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3)幼儿园编织工艺课程方案
运用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适宜的编织活动内容,形成系统的、可操作的课程方案。
第一,小班年龄段的编织工艺课程;
第二,中班年龄段的编织工艺课程;
第三,大班年龄段的编织工艺课程。
5.创新之处
从理论上看,“《指南》背景下编织工艺在园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能让幼儿通过主题教育内容和节日文化,有目的地利用多种编织材料,在游戏化情境中,进行简单创作。
从实践上看,“《指南》背景下编织工艺在园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能让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
从成果上看,“《指南》背景下编织工艺在园本课程中的实践研究”能形成可以借鉴、推广的小、中、大班教案集。
可见,将民间工艺“编织”融入幼儿园课程中,能够在欣赏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幼儿充分了解编织工艺的艺术形式,通过编织工艺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幼儿的审美创造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对编织工艺的探索兴趣,形成耐心、坚持、克服困难等良好品质的同时,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